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77章

九州造化-第77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听得却是大乐,只是碍于面子,忍俊不笑。即使那(下)阴界诸人,窘境之下,也不禁莞尔。

    岛上突然多出上百人,诸派首脑只道是他们自行脱困来此,这时才知是肖逸所救,不觉又对肖逸另眼相看。一些人开始询问岛外情况,待听说其他弟子已经全部身死后,无不大悲。

    公孙辩听出其声音,乃是先前就奚落他的人,走上前去,手持符剑,怒道:“是哪一个没脸见人的,在背后中伤于我?”他只听得声音在某处发出,但是众人护的严实,令他辨不出是何人所发。九州诸派分庭抗礼,他也不能平白冤枉了他人。

    那人朗声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儒家南宫氏南宫逍礼是也。怎么,你拿着剑,也要刺我一剑吗?”

    诸家争辩论道原是常事,公孙辩如凶神恶煞一般,气急败坏,已然败了三分。被这么一问,登觉不对,忙把符剑收起。

    公孙辩听对方是儒家之人,便对玉临风道:“玉大侠,我九州诸派结成同盟,共讨(下)阴界。你门下弟子一再挤兑于我,是何用意?”

    不待玉临风答话,南宫逍礼又道:“是谁刚才直接向同盟弟子下手的?而且上来就下杀手,难道这才是同盟道友该做之事吗?”

    公孙辩怒极,却又不愿再与儒家为敌,便道:“他出手救(下)阴界的人,老夫作为长辈,教训一下,还有错吗?”

    南宫逍礼道:“原来救人还要被教训,刚才肖逸兄弟奋不顾身,救了几百条性命,我这做兄长的也真该教训教训。惠明兄,你说是也不是?”那惠明是名家弟子,也是肖逸所救。

    惠明看看公孙辩,又看看肖逸,觉得帮谁也不是,只好不吭声。公孙辩道:“一边是九州同盟,一边是(下)阴界贼子,两件事怎能相提并论?”

    南宫逍礼道:“‘救’就是‘救’,同样是‘救’,难道还有区别吗?肖逸兄弟在救人时,双方都不认识,在他眼中,可只有救人二字。难道公孙先生,救人前还要问一问,你是谁,弄清楚再救?若是如此,只怕站在这里的人要少一半了。”那些被肖逸所救的人,纷纷点头迎合,颇觉有理。南宫逍礼又来一句:“你家的白马不是马,难道救人的‘救’字也有其他含义吗?”

    公孙辩登时愕然。“白马非马”是名家立派时的著名论断,但是经过后人的不断辩驳,早已被人驳倒。此时,再回到“白马非马”的问题上,只会自讨苦吃。再说肖逸救了这许多人,众人已渐渐偏向,再辩一下,不会有好结果。他登时话锋一转,道:“我等还是赶快解决此间之事,也好尽快去救援外面的同伴。”肖逸之事绝口不再提。

    众人也挂念外面情况,登时醒悟,道:“正该如此。”长靖真人见状,暗暗松了口气。但是未过片刻,这一口气就又被提了起来。

    公孙辩眼神一使,那名家弟子又用剑指在一人胸膛。公孙辩道:“柳大侠威名远播,我等身在异界,也是如雷贯耳。难道柳大侠当真准备,和你这些兄弟们,不明不白地死在这小山沟里?”

    柳无言哼道:“何为不明不白?为民族大义而死,虽死无憾!”余人齐道:“虽死无憾!”重伤之下,气势犹存。众人听他们说的豪迈,也暗自钦服。

    公孙辩蔑然一笑,道:“好,老夫就成全你们。”把手一挥。那名家弟子会意,再欲杀人。然而,只见剑光一闪,那符剑又断成两截。

    长靖真人暗暗叫苦,南宫肖逸也是无奈之极,心道:“我费尽心机才帮你摆平,你怎地又闯祸?”

 第146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公孙辩大怒道:“好小子,你是诚心找打?”接着又向长靖真人道:“长靖真人,你待怎样?”

    长靖真人避无可避,只得训斥道:“肖逸,此间之事,岂是你能参与?还不赶快退下!”同时,又使出传音入密之法,对肖逸道:“肖逸,赶快退下,再闹下去,我也保不了你。全本小说网https://。”

    肖逸看着长靖真人,摇了摇头,竟缓缓走上前来,不喜不悲道:“九州诸派结盟到此,本是为了救人,可现下却在杀人,我甚是不解。若是无人能把这个问题解释明白,谁要杀人,就必须先杀了我。”

    人群中立时有人答道:“这还用解释,他们是(下)阴界之人,自然该杀。”人们纷纷附和,好似(下)阴界之人就天生该杀。

    公孙辩道:“小子好生狂妄,你道家是藐视我其余八派吗?”他这次学的聪明了,想拉上其他门派一起向道家施压。不过众人明知他在挑拨离间,也无人上当。

    肖逸更是不理他,依旧不紧不慢地道:“(下)阴界之人为何该杀?”不等他人回答,自行答道:“我等痛恨(下)阴界之人,不就是因为阴阳井的缘故吗?可是真正杀害百姓的,是那些猛禽野兽。肖逸不懂,现下野兽正在侵入九州,祸害百姓,可是我们这些人,却在这里做无谓争斗?一边放任野兽杀害百姓,一边美其名曰,给百姓讨公道。”

    众人谁没见识过兽潮的可怖,闻言之后,尽皆不语。

    公孙辩道:“我等寻根溯源,惩治这始作俑者,是为了杜绝祸患,防止他们继续为祸。此乃是拯救千万百姓的大事情。”众人都觉有理,纷纷点头。

    肖逸道:“道理虽不错。那么敢问公孙先生,你可寻到了根源,解决了后患?”

    公孙辩道:“只要柳无言立了封井之约,便杜绝了后患。”

    肖逸道:“柳无言肯立约吗?”大家有目共睹,柳无言誓死不立约,肖逸明摆着将他的军。

    公孙辩哼了一声,未回应,心道:“两界恩怨由来已久,你就是说破天去,也救不了他们。”但是下一句话,立时让他有些吃不消。

    肖逸道:“既然柳大侠不立誓约,你就是杀了他,又能怎样?只是让(下)阴界少了一人,让两界仇恨更加深了一层。(下)阴界众生何止千万,没了柳大侠,还有赵大侠、王大侠,就凭你公孙先生,能杀的过来吗?(下)阴界若是要给柳大侠报仇,那么,百姓非但没有得救,反而因你的一己私怨,而死伤更多。”

    了然大师合十道:“阿弥陀佛,冤冤相报何时了,善哉善哉。”一听此言,众人已知,佛家生了退意。此次是佛家发的九州帖,佛家若先退了,余人又如何进行得下去。

    公孙辩心绪已然有些乱了,只道:“妇孺之言,妇孺之言。”

    肖逸又道:“无论儒家也好,佛家也罢,诸派所学,无不是为了劝人向善,成太平之世。可是,大伙儿却在这里无谓杀人,这和无知禽兽又有何异?”

    诸派极为重视自家所学,此刻暗自内省,无不深感惭愧。

    诸派之中,墨家最重侠义,那墨千手早为肖逸之举所折服,当即道:“墨某受教,墨家退出。”说罢,带着墨家弟子离开,到岛外救人去了。

    了然大师口诵佛号道:“肖施主深明大义,慈悲为怀。善哉,善哉。佛家也宣布退出。”至此,所谓的九州联盟已然瓦解。

    长靖真人未说话,已领着诸弟子站到外围,意思再明显不过。但见长靖真人面露喜色,竟隐隐有些自豪。

    此时,剩下儒、妖、鬼、名、杂、阴阳六家,面面相觑,互相看对方抉择。

    冉霖甫上前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乃大仁大义,霖甫受教了。我儒家冉氏也退出了。”南宫逍礼道:“南宫氏也退出。”余下儒家弟子,如季逍城、端木逍云等人,虽未说话,也跟着冉霖甫退到一旁。儒家一方,仅剩下玉临风一人。

    玉临风嫉恶如仇,对(下)阴界开启阴阳井之事痛恨已久,尤其是几年前,与廖无尘一战,结怨甚深,等了数年,好容易可将(下)阴界之人除之而后快,一抒胸中怨气,如何肯轻易放过。便道:“肖逸贤侄的话虽然不错,但是我们千里迢迢到此,死了这么多弟子,也不能不了了之。若是他们能接下玉某人三剑,玉某人转头就走,绝不再作为难。”

    余人叫道:“此法甚好。”

    (下)阴界众人都已重伤在地,不能动弹,还如何接玉临风三剑,这分明是在向肖逸挑战,可肖逸毕竟是道家弟子,又不能直接开口,只好含糊其辞。以玉临风看来,就是肖逸应战,也绝对接不下他三剑。随后,如何处置柳无言等人,肖逸便无话可说。

    果然,肖逸道:“既然玉大侠这么说,就由小子来接你三剑吧。”

    柳无言忽然道:“小兄弟,你已帮我等不少。柳某虽不知你为何要救我等,不过大恩不言谢,柳某记在心里了。下面,就由我接他三招,不可再让你涉险。”以其眼光和阅历,已看出肖逸绝非玉临风三剑之敌。当下,想站起身来,可是浑身真气如同凝固一般,竟提不起来,不禁暗骂九州之人卑鄙,不知封了他多少要穴。

    肖逸见其模样,摇头一叹,道:“柳前辈还是歇着吧,肖逸也正想请教儒家剑法。”说着,走到宽敞之地,握剑在手,摆开架势,道:“玉大侠,出招吧。”

    玉临风道声“好”,意念一动,背后长剑发出一声清啸,呛啷出鞘,在头顶三尺之处,盘旋飞舞,剑穗如波,煞是好看。只听他朗声道:“第一剑,就让你试一试,儒家智剑术中的一招,投石问路。”喊一声“去”,长剑顿时有灵,由轻盈变作沉稳,重若千斤,果如投石一般,向肖逸猛然攻来。

    肖逸见这一剑直来直去,平淡无奇,不禁讶异道:“难道此招也敢称为智剑?”待剑至中途,他正欲举剑相迎时,才知其中利害,不觉大为惊叹。

 第147章 不惜以死

    肖逸要举剑相迎,忽然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只觉得对方长剑如同一块巨石,令人心生泰山压顶之感,罩住全身,无论如何闪避,都不能全身而退。

    而且长剑给以人十分厚重之感,让人心生无法抗击之感。这一招之中,果真既有“投石”之势,也有“问路”之巧。此时,他才知道,这一剑实是大智若愚,精妙之极。

    肖逸所习招式有限,如何能破解如此精妙剑术,眼看长剑攻至,来不及多想,只好将通天剑术,全力迎上。

    只听得“当”的一声巨响,肖逸只觉手臂发麻,通天剑几乎脱手飞出。对方长剑却仅仅稍偏,向他肩头刺来。

    其实,也并未肖逸道力差,只因两剑即将相交时,对方长剑猛地偏离一寸,令他扑了个空。他仓促变招,道力发挥不出,多亏了无为真气流转迅速,蓄力甚快,才不致一招落败。

    接着,肖逸突然诡异的向旁一让,竟险险避过这一刺。却是施展了那奇妙步法。

    玉临风见肖逸轻易化解了一招,微感惊奇,心道:“好小子,小看你了。”当即道:“第二招,仁剑术,仁至义尽。接好了。”长剑回旋一周,又直刺过来。

    肖逸见此剑又无多少变化,但是剑至中途,长剑突然滴溜溜旋转起来。随着旋转,剑光越来越亮,气势逐步攀升。四周灵气被搅动,掀起阵阵狂风。处在风眼之中,能够清晰感觉到对方剑气中的仁厚中正、大气磅礴之势,令人心生敬佩,为之折服。

    这一剑与前一剑不同,乃是一记精纯的内力比拼。在旁人看来,肖逸不过是怒涛中的一叶小舟,巨浪拍到,必然倾覆。

    然而,肖逸此时却一脸平和,细细感受风中的中正之气,若有所思。突然,他将剑平举,以手控剑,也一圈一圈地旋转起来。

    旁人见状,大为不解,那公孙辩冷笑道:“这一剑可是汇聚了天地灵气,以我之功力,尚须全力以赴,他再不蓄力,弄不好可就把小命丢了。”

    对面的玉临风先是一丝轻笑,但霎时就变的凝重起来,惊讶道:“浩然正气?”

    只见肖逸越画越快,渐渐跟上玉临风长剑的速度,周围灵气蜂拥而来。仓促之间,虽还凝不出对方那般庞大的气势,但也差之不远。

    在众人的惊愕之中,两剑砰然相撞。庞大的劲气荡开,令旁观人众禁不住后退。

    肖逸也在巨响之中,急退开来。他直退出十丈之外,才站定稳住身形。嘴角流下一丝血迹,但神情亢奋,完全不似受伤之态。至今日,他才真正感觉到儒家仁心仁术的厉害。也正是这一招“仁至义尽”,让他在临危之际,突然悟到了何为仁心。

    仁心,即中正平和之心,大爱之心。他近段时间以来,浑浑噩噩,总是处于似对似错之中,暗合仁心,此时突然顿悟,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过去,他只知勇而无悔,以决然之心,奋不顾身,视死如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