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439章

九州造化-第439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师傅既有如此深刻的领悟,那胖师傅的修为绝非表面那般不堪。”肖逸忽然对胖厨师的去向感到十分惊奇,“胖师傅不辞而别的那天夜里,天脉山有金光冲天之异相,难道胖师傅真的得道飞升了?”

    得道飞升是修道之人的毕生宏愿,但是千万年来,得道飞升也只是人云亦云,存在于传说之中,从不曾有人真正见过仙人。不过,由于肖逸体内有负屃之魂寄居,知道天地间真的有龙神存在,那么得道飞升也就不是子虚乌有之事了。

    想到自己可能步胖厨师后尘,得道飞升,肖逸心中难免产生一丝火热。但是,他体悟到真自然之后,内心清静无为,神明清朗,倒不至于被欲望左右思绪,只是呼吸吐纳一次,便又心平气和,回归常态。

    他的“目光”仍旧向中枢之山的远处望去,欲将天下都收在眼底。

    这时,那从天而降的天河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心道:“上山之前,我神识无法渗透到天河内部,不知现在是否有所进步?”

    心中所想,神识之目已向着天河靠近。只觉天河冰冷异常,仍非神识所能抵御。

    见状,肖逸将神明安运,以自然心境将神识亦融入自然之中。随之,神识更为清明,感觉天河虽然仍旧冰冷,但与先前相比,已经并非难以忍受。

    经过片刻适应之后,肖逸将神识逐渐深入。不久之后,地上的天河之湖已经完全呈现在起脑海中。

    只见天河之水都是由极为纯正的阴气所凝,落到湖中之后,与地气相冲,稍作缓和,便向四周荡开,气息也变得有所涣散,但仍旧威压极大,将地面的所有顽石都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将其荡平。

    散向四周的的天河之水,最终与封印磷光相撞。这时的磷光又自暗淡了几分,所幸,封印之阵十分精妙,一边从天地间汲取灵力,作为补充,另一边,阵心处又有强大的灵力涌来,及时稳住磷光。

    如今,肖逸感知极为灵敏,几乎感应到阵法的奥妙,心想若是细细体会,或者自己也能学会这等高深阵法。

    不过,令肖逸最为惊奇的是那阵心涌来的灵力。只觉得那股灵力甚是磅礴,神农鼎和泰山印在其跟前,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一般高深阵法,皆有强悍灵器作为阵心。阵法越高深,灵器也越贵重。在肖逸见识之中,神农鼎已经算得上灵力强大的灵器,几乎无出其右者。然而,这阵法中的灵器竟然比神农鼎强大了多少倍。肖逸见状,心中不禁十分奇怪,想弄清楚到底是何灵器。于是,神识铺开,便寻着灵力涌来方向,溯游而上。

    因此阵为封印之阵,阵心在大阵外围。不久之后,待肖逸寻到阵心时,不禁心头激荡。有几分错愕,更多的乃是钦佩和敬服。

    只见阵心处,并无什么的灵器,而是一名身着华丽盛装的女子。那女子高环巍峨,雍容华贵,正是(下)阴界修为最高之人赵阴姬。

    此时,赵阴姬神情肃穆,双眸紧闭,双手掐着法诀,灵力不断从其体内涌出,流向各个阵脚。

    大阵的灵力汹涌磅礴,常人根本无法承受,以肖逸体魄之强横亦不敢行此险事。然而,赵阴姬就那么一动不动,端坐在阵心。

    不过,肖逸神识观察入微,发现赵阴姬虽然依旧能够保持镇定,但是脸色苍白如雪,显然已经到了身体承受的极限。

 第891章 阵之玄

    赵阴姬三丈之外,包括廖无尘在内有数十人散在四周,亦布下一个奇妙阵法。全本小说网;HTTPS://。m;

    肖逸仔细一看,发现其中只有四人在运功运转阵法,其余人则是打坐恢复体力。而阵中四人手中各持有一件法宝灵器,分别呈现水、火、土、金等属性。

    肖逸眼光已然十分独到,立时看出四人与赵阴姬形成一个五行阵法。赵阴姬占据木位,而木主生,源源不断的木气涌入其体内,显然是为了帮助其快速恢复体内损伤。

    那四人的修为虽然算不得甚强,但是手中法宝十分厉害,任何一件都不亚于神农鼎。法宝被催动,形成强大的五行循环。五行运转,生生不息,这才帮助赵阴姬抵御住了阵法灵力的反噬。

    不过,饶是如此,赵阴姬独自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在肖逸看来,赵阴姬即便修为高绝,也仍旧是个女儿之身,她为了(下)阴界生灵,独自承受如此重担,着实令人钦佩。在此景面前,一切个人得失都无颜谈起。

    这时,那赵阴姬突然睁开眼睛,往空中望来。

    肖逸感觉赵阴姬好似与自己对视过来,突然一阵心惊,暗道:“她发现了我?看来她的境界不在赵族长之下……”

    赵阴姬看了片刻,自然看不到什么,不禁眉头微蹙。她心中总觉得有些蹊跷,欲再仔细查看,但是心神一分,巨大灵力压来,令其全身剧震,眉头皱的很深,只得闭上眼睛,凝神屏息,专心运转阵法。

    廖无尘等人却对肖逸毫无察觉,只情专心护阵。

    肖逸怕影响赵阴姬运功,不敢过于靠近。但是心中升是两大疑团,感到十分奇怪,心想道:“或许是该阵法过于强大,(下)阴界一时寻不到能够作为压阵的灵器,这才由赵阴姬以身陷阵。可是,如此一来,岂不是将自身陷入被动之境。天上结界已破,只是用阵法困住天河之水,又有何用?天河之水越聚越多,阵法终将破去。此等办法,只不过是扬汤止沸而已,根本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二者,赵阴姬修为虽高,可体内真气毕竟有限,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大阵。现在维护大阵的灵力到底从何而来?”

    此地处在阵法外围,受天河之气影响不大,但也是雾气升腾,看不到远处景物。赵阴姬只是盘膝坐地,身周既无法宝祭起,也无其他依仗,根本看不出那一股股磅礴的灵力从何而来。

    肖逸心中甚惊,暗惊道:“难怪赵阴姬的修为当真厉害到如此地步?”此前他曾见过赵阴姬两次,每次赵阴姬都是弹指一挥间就能群雄变色,修为之高,无可估量。

    肖逸心中虽然惊讶,不过,以其自然之境及见识度之,知道人类躯体羸弱,还无法达到如此地步,这磅礴灵力必定有个来处。

    念及此处,他将神识散开,将方圆百里之内的事物尽收在脑海,仔细观测。

    少刻,终于发现了端倪,不禁暗赞道:“(下)阴界的引月之术好生了得!”

    原来,距离天河更远处,又有数人守着一个大阵。那阵法依据地势,由五座山峰组成。各个山峰上,皆有一人盘膝掐诀,主持阵法。五行之力在山峰间流转,竟将天上明月之力给引了下来。

    此刻,明月就处在山峰上空,皎洁异常,而且硕大无比,几乎占据了半边天。

    磅礴的月光之力如瀑布般洒下,全部被五座山峰吸纳束缚,转入地下。

    月光皎洁如织,异相惊人,但令人惊奇的是,若是站在五座山峰外围稍远处,竟然根本看不到明月。好似所有的光都被山峰收去,肉眼只能看到黑乎乎的一片天空。

    月光进入地下后,又经过无数束缚之阵,远远地传送到赵阴姬身上。

    由于路途较远,月光之力损耗甚大,不过也减少了赵阴姬的压力,不至于被庞大的月光之力损伤。

    而且,肖逸相信,如果天河增强,汉族众人定然有办法减少月光消耗来维持阵法不破。当然,那时赵阴姬所承受的压力将会成倍增长。

    肖逸又看了片刻,发现汉族阵法精妙,一环扣着一环,皆有后备之策,暂时并无天河决堤的风险。唯一所忧者,只是赵阴姬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以这些阵法看来,汉族做事甚为谨慎,应该另有他法封印结界缺口才是。”肖逸神念所到,神识便逆着天河而上,向着天地结界而来。

    在洛龙城时,他也曾飞临高天,但那时修为尚浅,距离结界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今日,神识融入自然,不受天地之力约束,不消片刻便飞上天际,看到了所谓的天地结界。

    看到结界的刹那,肖逸忽然产生一种沧桑荒芜之感。远远地看,结界如同一个光罩将大地罩在其中,光华流转,十分精妙。可是,到了近处却发现,结界并非远观那般光滑,到处都是坑洼不平,有些部分甚至异常突出,好似一座倒立的山峰,巍峨嶙峋,与饱经风霜的地表毫无二致。

    那些倒立山峰的表面,不时有银光闪烁,或亮、或暗,光怪陆离,十分奇异。

    忽然间,一座丘陵光芒大盛,耀眼无比。光芒之中,似乎有密密麻麻地纹理出现,逐渐形成一张大网,将整个山丘都包裹起来。可是,山丘竟然在慢慢膨胀,似乎想要撑破大网。随之,光芒又继续大涨。

    整个过程持续了百息左右,在光网的竭力遏制下,山丘终于停止膨胀。随后,光芒消散,山丘又归于平静。可是与之前相比,山丘又增高了几分。

    肖逸忽然心中一惊,惊讶道:“原来这些山丘都是结界抵御外界伤害的创伤!”

    望着波谲云诡的结界,心想着万年来,结界已经不知抵御了多少次伤害。

    如此强大的结界都被冲撞成这等模样,那冲撞之力不知巨大到何等地步。或许,任何一次冲击,都足以灭掉百万生灵。

    看到结界的真实面目,肖逸不禁感叹前人之伟大。他曾听负屃之魂说过,(下)阴界乃是人类和龙神共同开创。先不说先人是如何布下这等奥妙的结界,这结界护佑亿万生灵万年之久,其功德当真无量无边。只可惜,现在的生灵,尤其是九州人类,好似在襁褓之中,身在福中不知福,亦不知感恩戴德,反而整日里勾心斗角,你争我夺,当真愧对先人。

 第892章 洗礼

    看到了(下)阴界的结界,肖逸明白九州上空的九道结界必然也大体如此。全本小说网;HTTPS://。m;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肖逸心中突然想起了《道德经》中的话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对任何一人都是平等以待。当一人无忧无虑时,必然有他人为之遮风挡雨。世事艰难,生而不易。如今的人类安居乐业,其实是受了前人的荫泽。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九州和(下)阴界差距巨大,只不过是九州之人幸运,多得了前人的庇护而已。

    然而,生在襁褓之中,永远不懂得自然之残酷,忽然接受天地考验时,不知能够经受得住?若九州的结界受损,不知该是如何情形?肖逸不敢想象。

    他还记得,柳无言送给他的《道德经》中,对这句话特别做了批注。当时,只能知其意,却无深刻体会,到了今日,曾经沧海,感触良多,总算明白了其中深意。相较而言,生活在(下)阴界之人,仍旧面临不小的天地考验,所以对这句话的理解的更为深刻。而他也正因为见识了(下)阴界自然之残酷,方能真正体会其深意。

    想到此处,肖逸思绪像脱缰之马,各种感触都袭上心头。

    他想到了诸子百家的深奥道法,想到了九州的太平假象,想到了诸派人士的勾心斗角,最后又想到了(下)阴界百姓的艰难求存,所有的一切,回荡在心头,又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九州时,纵然他命途多舛,但仍旧生活在前人的庇护之中,所以对所有的理解都十分肤浅,难以及深。或许,这是真正接触到自然之后的一次洗礼。

    思绪纷飞,光影流转。感叹自然之残酷,感怀人生之多艰。

    肖逸这一思,不知经历了多少时日,亦或,在其脑海中,像是经历了几个轮回。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如梦初醒,重新回到现实之中。

    脑海中重新看到结界时,没有大梦醒觉的抒怀,也没有气概万千的感叹,平静如斯,古井不波。

    他感觉,自己的神识与自然更加融合,眼界也愈发开阔,似乎神识所到,整个(下)阴界都在其脑海之中。

    而且,他忽然升起一股奇妙的感觉,仿佛只要他有意,可以立时出现在(下)阴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他的神识可以随意触动自然之力,即便身在千里之外,自然之中的灵气都任意由其调遣。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真正化身到了自然之中。

    而在中枢之山的客厅之中,赵无方早已停止了饮茶,只是惊讶地看着其身体在逐渐虚化,似乎随时都可能消失。

    而且,在多日之前,赵无方已经无法用神识来感知对方的存在,似乎对之对坐之人只留下了一道虚影,肉体已不知去向。

    对于这等异相,便是赵无方也无法解释,更是无法想象。当然,他心中明白,面前之人已然超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