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226章

九州造化-第226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气流过经脉时,竟有了溢出经脉之相。应是经脉经过淬炼之后,与真气相融相生,改变了原有本质,对真气产生了吸附之力所致。

    道家提倡藏精纳气,精气一泄,一身修为也就随之东流。这等情形,若是出现在其他道家弟子身上,不知要惊骇到何等地步,定然以为修为要毁了。

    但是肖逸见状,不忧反喜,竟道:“若是真气不拘束于经脉之中,五行之气在四肢百骸自由流淌,那么修炼瓶颈就不攻自破了。”

    仔细审视一番后,发现身体各处都得到了强化,唯独经脉之中的真气减弱不少,约损失百之一二。

    五行阵法可锁定灵气外泄,体内减少这部分灵气,定然全部被筋骨肌体吸收了去。

    他体内真气已然十分浑厚,一晚上便将百之一二的真气淬炼于筋骨肌体之中,速度之快,说将出去,必将在佛家弟子中引起轰动。

    可是想起道家当前处境,再想想天劫之事,便又觉得修炼速度远远不够,心道:“我需尽快设法加强灵珠威力才是。”

    将灵珠收起,出了房门。

    迎面一阵清风吹来,顿感舒适无比,好似身体发肤的每一处都能体会到清风的舒爽,那种感觉异常美妙。

    待来到大厅,每一名弟子看到他,都露出惊愕之色,总觉得与昨日有很大不同。可是具体哪里不同,又无法说出来。

    长靖真人凝视其片刻,微笑道:“昨夜又有突破了?”见肖逸点头,深感欣慰,又道:“但有疑问之处,随时可来找我。”

    众弟子一听,登时露出羡慕之意。

    肖逸则平淡无波道:“多谢真人。”他虽明白长靖真人栽培之意,可是他修炼功法早已脱出了道家道术,便是向长靖真人询问,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在长靖真人给众弟子训话时,静姝趁众人不注意,来到肖逸身边,忽然说道:“以后修炼时小心一些,声响太大把众位师兄弟都引来,可就不好了。”

    肖逸顿时一惊,惭愧道:“我倒忘了此节。”

 第440章 报德?报怨?

    今明二日,论道大会将进入第二阶段,论道。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论道不同于讲道,所有弟子皆可上前发言,尽可能地阐述自家之道。

    当然,现场流派众多,若各家都论,便是十天半月也论之不完。于是,前人设定了一个规矩:

    待东道主定了论道题目之后,除却九大门派之外,各家先将各自主张写于竹简之上,统一交给东道主。而后,由东道主联合余下九大门派一起查验。凡有独到主张者,方可入选,参与到论道中来。若是主张平庸,或明显抄袭别家之言,便取消论道资格。最后,东道主公布入选流派名单,依次论道。

    诸子百家流派虽多,但多数偏向于技艺方面,思想主张能称得上独到者,除却九大门派之外,所剩无几。而且,经过无数代先人的努力深研,所有思想基本趋于完备。能够参与论道的这些流派已然代表了九州的主流思想。

    如此一来,诸子百家十去其八,往往不满两日,就早早结束了。

    虽然参与家数少,时间短,但是这一阶段才是百家论道大会的真正高潮。诸家文化纷呈,各种思想碰撞,中华文化之博大尽显于此。

    大多像乐、医、商、书等家,虽然不能上前论道,但是思为行先,听闻诸家不同思想后,与自家之道加以印证,便能进一步完善自家之道,或许再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来也说不定。

    其实,追本溯源,许多流派也正是在这些主流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而来。

    百家论道大会,不只令百姓闻道,还可令百家自己学道悟道,这正是论道大会的意义所在。

    长靖真人将今日规矩讲清楚之后,说道:“轮到我道家论道时,切不可一哄而上,失了体统,惹人笑话。若是自窃无法表达腹中之意,可事前将腹稿说于旁人,由旁人代劳亦可。”一边说,一边向吕为道望去,显然是怕他恐高影响发挥。

    临行前,长靖真人最后道:“论道大会,攸关各家声誉,届时很多家主可能到场。大家务必要尽心尽力,弘扬我道家之法。”

    众弟子齐呼道:“弘扬我道家之法!”一时气势如虹。

    来到会场后,佛家了空大师又将规矩简略讲一遍,与长靖真人所说一致,随之便抛出了本届论道的题目:“报德?报怨?”

    长清道者笑道:“如何报德,如何报怨?诸派皆有成法可依,已不是什么新题目。本届论道的题目不算难呐。”

    长靖真人却道:“或许了空大师是有意而为。”

    长清道者道:“师兄是说,佛家想通过论道化解农家寻仇的戾气?”

    长靖真人道:“不无可能,若不然大会一结束,农、鬼二家少不了一番拼斗。如若不好,还可能牵涉出许多流派来。”

    长清道者顿了顿,道:“但愿农家能听进去。”

    如长清道者所言,此题目已有成法,无须多虑,各家书写极快,片刻便全部交了上去。

    长清道者不忘回头教导弟子道:“此次题目虽有成法可依,但是天下道论,永无止境,你等仍须深思冥想,继续发掘,切不可偷懒。”

    众弟子齐道:“弟子明白。”

    这时,只听了空大师道:“下面请九大门派上台定夺论道名单。”

    声落后,但见孙伯约、玉临风等人已起身往中间高台飞去,可是长靖真人却正襟危坐,动也不动。

    肖逸以为长靖真人未注意,刚准备提醒,忽觉眼前一暗,台前已多了一道身影。

    肖逸大惊,本能地退后一步,定睛一看,竟是长阳真人。

    众弟子见长阳真人亲临,无不大喜,纷纷拜见。

    长阳真人面带微笑,把手一挥,道:“免礼了。”而后转身向高台飞去。

    众弟子立时兴奋起来,相互讨论报德报怨,气氛大好。

    肖逸却眉头微蹙,感到一丝不妙。

    在长阳真人转身时,他感觉长阳真人特地看了自己一眼,而且眼神中毫无善意。

    那一夜之后,他与长阳真人之间便产生了无法弥补的隔阂。他不得不处处防范着长阳真人,长阳真人定然也在处处留意着他。

    当前还可忍耐,回到道家之后如何相处,方是难题。想到此处,不禁愁上心来。

    这时,却听长清道者道:“阴阳家有楚天应在场,那邹旬不来也就罢了。儒家季宏仁和鬼家鬼谷子可有些傲慢了,连这等盛会也不参加。”

    肖逸闻言,忙向佛家高台上望去。只见台心处摆着的九张椅子全已坐满,显然九大门派到齐了。可是仔细一看,竟发现墨家、名家、妖家等三家椅子所座之人很是陌生,从未见过。

    但是从三人年龄和气度上来看,应是各家之主无疑,不禁心惊道:“除了儒、鬼、阴阳三家之外,九大门派来了六家之主。诸家如此看重论道大会,倒颇为出人意料。”

    九大门派依次审过竹简文字,每确定一家,就由那隶家之人代笔写于榜上。大约一炷香后,名单落成,不过三十余家而已,那法家、农家赫然在列。

    肖逸原以为小说家万家言道论高绝,定能榜上有名,没想到事与愿违。他转头去看,见那万家言羽扇轻摇,双眼微闭,好不自在,显然根本没有书写竹简。不禁为其可惜,心道:“万先生满腹经纶,不就题论道,实在埋没了。”

    可是随即又想道:“小说家以听闻传记为主,纵有高论,也不应与人争论。万家言此举乃是谨守家规,真正传承了小说之道。无视名利,安贫乐道,如此行径,倒令我等汗颜了。”

    待九大门派之人返回后,佛家了空大师朗声道:“按照往届惯例,就由我佛家先行论道,为诸派抛砖引玉。而后,由位于东南方向的扬州阴阳家开始,由东而西,依次论道。每家不可超一刻钟之限,望各家遵循规矩。”

    按照以往惯例,论道由东道主开场,然后按照所在方位依次进行。因为本届东道主佛家占据九州中心位置,带头之后还是无法确定次序。于是,刚才余下八家抓阄,最后确定了由阴阳家第二出场。

    见诸派并无异议,了空大师方退了下去。佛家般若堂首座了蕴大师随即上前,以洪亮之声诵道“南无阿弥陀佛”,遂开始了论道。

    ps:感谢圈圈、砍死尼码9898、provece浅笑发的红包,感谢linlin1996发的高额悬赏,再感谢玲玲咚、逆龙遮天、漪涵的打赏。

 第441章 论道(一)

    了蕴大师以佛家《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几句经文开场,诵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全本小说网;HTTPS://。m;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家经文艰涩难懂,不过其中佛意浓重,初闻者虽说不出道理来,却也能领悟一二。

    众人听罢,不禁感到疑惑:“五蕴皆空和报德报怨又有何关系?”已有人低声道:“这老和尚每天讲经,怕是跑题了吧?”

    这时,却听了蕴大师继续道:“一切德怨,皆是色相虚幻,无色无相,五蕴皆空,即可以目空心空,无德无怨。”

    众人听得懵懂,脸上一片茫然。肖逸却已然听得懂了,暗奇道:“原来在佛家眼中,根本没有德、怨之分。”

    了蕴大师表明佛家对德怨的态度,方解释道:“世人皆有一颗善心,若是人人都能以至真至善之心对待他人,世间又何分德怨?无论对方施德,或是施怨,在我眼中,皆是一般。不理世间万千烦恼,我只以善相报,岂不自在?”

    肖逸点头道:“以善报德,以善报怨。佛家讲得是大胸襟,大智慧。”但随即又摇头道:“以善报德倒也罢了。可是世人良莠不齐,岂能人人都是大善人?若遇到十恶不赦,一味欺人,那可如何是好?”

    正值思索时,已有人扬声问道:“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常怀善心,就得一直忍让。我这一生为何要一直受人欺辱呢?”

    论道阶段,若是闻者有异议,可以提出质疑。有些时候,问题都十分刁钻,即便道法精深,也难以一时答出。这也是诸派为何要预备多名弟子参加论道的原因。

    了蕴大师回道:“心存善念,普度众生。人人心中有佛,常以善念报之,对方终究会被感化。”

    又一人问道:“可是世上总有些人,一辈子作威作福,为非作歹,到死也未见被感化。”

    了蕴大师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世间有因果得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果报三世,今世难乃是前世孽,今世孽将在来世报。今生一切善恶,或今生,或来世,终究会得报。”

    在少室山塔林时,肖逸曾听了空大师说过因果,可是对这“果报三世”之说终究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听到此时,他已基本理解了佛家之道,心道:“佛家讲的是修心之道。不论他人如何对我,我常怀一颗善心,如此,天地万物在我眼中将会万般美好。而后,以我之心,度人之心,万千年后,或许会造就一个人人向善的大佛国。届时,无人会施恶,也就不会有怨。我等不能理解,只是缺少一颗无视德怨之心罢了。”

    肖逸想通之后,顿时对佛法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不禁感佩道:“佛家普度众生,的确有可敬可佩之处。”

    待众生无疑问后,了蕴大师功成身退,结束了论道。按照次序,下一个由阴阳家出场。

    阴阳家论道者仍是那邹恒。只听邹恒道:“天地生二气,一曰阳,一曰阴。阴阳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阴阳消长,故生万物。”

    正当众生感到云山雾罩,大感迷惑时,邹恒方奔入主题,道:“万物之变,阴阳之化也。纵观万物之变化,皆有阴阳之二性。德为阳,怨为阴。吾等探讨报德报怨,其旨于崇德化怨,开创盛德之世。然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天地阴阳,合成离生,缺一不可。故而,以天地阴阳而论,有其德,则必有其怨。是以,德、怨将始终并存于世,无论谁家道法,终究不可能达到盛德无怨之世。”

    众生哗然,皆感不解。如其所说,论报德报怨,正是为了寻求一条开创盛德之世的途径。然而,阴阳家作为第二家论道就说世间根本不可能完全无怨,无意间已将所有道论都给予了否定。众人闻之,怎能不惊?

    不过,肖逸听到耳中,却又有另一番想法。心道:“阴阳家这般说法,倒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