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20章

九州造化-第20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肚子实在饿的受不了,他就开始默诵清静经。这一念就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他感觉屋内光线暗了又亮、亮了又暗,仿佛有四五日的光景,然而元心还是没有出现。

    饥饿之感一次次地冲击着大脑,他只有努力静心颂经,固守本心,极力保持着心神的平静。曾几何时,他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了,可是都通过道法的精神之力,硬生生地抗了下来。

    到后来,饥饿之感竟然不再那么强烈,他觉得他的心神轻轻地飘了起来,离地三尺,而后静静地看着地上趴着的自己,好似也“看”到了饥饿之感,饿感十分强烈,也十分难受,他却好似局外人一般,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不痛也不痒。

    大约又过两日,他感到心神更加轻了,离地更远,饥饿之感更加强烈,但是感觉却愈发淡了。他隐隐地预感到,自己的时日无多了。

    好像又过了两日,心神已经飘到了屋顶,遥遥地俯视着自己的身体,周围却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心神轻到了极致,几乎被呼吸之间就可吹散。

    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也许在下一秒,心神就要消失了。可是,他的心神是如此平静,不悲、不喜、不惧、不忧,就好像地上将死之人是一个毫不相干之人。

    “无为之道,原来如此。”平静之间,突有所感,心神顿时又有了分量,向下降了数寸。同时,心神的感知也异常灵敏起来,竟能够清晰地感到身体每一滴血液的流动,每一根汗毛的摆动,甚至能感到能量的向外释放。而且,感觉到,每损失一点能量,身体就会虚弱一分。

    他清楚地知道,只要控制住能量的流失,就能保住生命不逝。然而,当他极力控制身体,想保住能量时,那种清晰的感觉竟突然消失,而且身体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生机在消失。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他不仅暗骂自己糊涂,刚刚才感受到无为之道,此刻却以有为持之,当真蠢的厉害。忙静心守中,对所有的一切来个不闻不问。果然,那种灵敏的感知再次回来,能量流失减缓,但是没有停止。这时,他意识到,这种流失是自然运行的,是人之生老病死的根由。

    修炼道法则是逆转流失而吸取自然之力,以求滋养生机,达到长生之道。如此说来,修道长生之人,皆是逆自然而为,名虽为无为,其实却行得有为之道。“有为?无为?”他感觉自己好似抓到了什么东西,但是十分模糊,一时不能把握。

    时间就在无意识的思考中度过,之所以是无意识的思考,只因他一旦思考,便会脱离清净之态,令生机流失过快。处于无为之道中,意识就好像在水中游离,游到哪里,看到哪里,也就“想”到哪里。

    这种状态不知持续了多久,猛然间,但觉眼前一亮,他感觉自己的心神都跳跃起来,欣喜道:“无为无不为。胖师傅说过,凡人不过是妄行圣人之道。修道也是如此,崇真弟子修的并不是真正的无为之道,他们只是在无为之中行有为之事,以有为促无为罢了。截教弟子有为主导无为,逆天而行,所以一开始更容易修炼,胜过了阐教。但是阐教以无为引导有为,境界更高一筹,根基更加稳健,所以时间一长,又反胜了截教。说到底,无论截教还是阐教,都是在无为和有为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罢了。”

    人生于世间,却真以无为行之,那么只有等死一途。人为了活下去,就是一种有为的行径。而无为,也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活着的另一种有为表现。有为、无为,根本没有界限,它们是一对双生儿,辩证而互长,其目的是一致的。

    有为主动吸取外界的灵气为己用,无为则使灵气运转更加自如,这便是修炼之道。

    肖逸感到自己摸到了修道的真谛,然而他却不懂得任何道术,不知该如何汲取外界灵气。此时,他除了以无为之道尽量减少灵气流失外,就只能静静地等待,或就这样静静地死去。

 第35章 灵气自来

    又过一日,尽管他感觉心神愈加凝练,感知愈加灵敏,然而身体却愈加虚弱。(全本小说网,https://。)虚弱也只是他自己所觉罢了,在外人看来,他的身体已与死人尸体无异了。如此,再坚持了一日,他感觉身体已再无生机可以流失。

    “就这样结束了吗?”他突然有些不甘心,一个身影在脑海中显现。他之所以来到崇真,之所以付出那么多努力,之所以不计较他人冷眼也要留在这里,都是为了她,怎能还没见她一面就这样死去呢?

    他越想越是不甘,越想越是激愤,心神震颤,竟令四周的灵气也为之躁动。

    “男儿自强不息,原该如此。”突然一个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响起。声音如同穿过了无尽的时空,沧桑而空灵。

    肖逸愣了一下,不知这声音从何而来,要仔细听时,四周的灵气突然如同泉水般涌入体内,瞬间亲润全身,温暖舒服之极,竟让他忘乎所以,只道刚才是产生了错觉。

    不到片刻,饥饿空乏之感尽消,体力逐渐恢复,身上的禁锢也随之消失。他伸手一按,从地上跃了起来,欣喜地挥了挥双挙,感觉体内充满了力量,竟比初来之时还强健了不少。

    然而,笑容未落,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四周的灵气依然如故地向体内汇入,而他却不知该如何引导吸收。

    初时,体内空虚厉害,灵气散入各处,倒也正当其时。而随着灵气的增多,超过了身体吸收的能力,灵气便四周游窜起来。先是有些不适,接着就有了冲胀之感。这时的灵气已无舒适之意,同样的灵气,却变的灼热难耐。

    俄而,肖逸双颊变的绯红,汗水成股而下。他暗骂一声,道:“刚才要做饿死鬼,现在又要做撑死鬼,老天好会作弄人。”忙盘膝而坐,默诵清净经。

    挨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对较缓和,而此时饱胀之感却来的异常猛烈,直感觉皮肤绷的厉害,随时可能皮开肉绽。其精神上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这对他的心境修为也是一个极大考验。

    经过二年多来的道法参悟,再经过这几日的淬炼蜕变,肖逸的道法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刻,他完全无视身体的疼痛,凝练的心神使他再次以一个外人的视角俯看着自己的身体,感受着每一处细微的变化。

    丝丝灵气汇聚成数股猛烈的劲气,在体内横冲直撞,把经脉破坏的一塌糊涂。他意识到,此刻的危机更加严重。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灵气,身体迟早要被完全破坏,到时自己也将非死不可。

    他刻意控制心神,想要停止灵气的吸收,可是毫无作用。灵气与其心神并无联系,好似他体内有磁石一般,令灵气自发地蜂拥挤入。无奈之下,他试着分出部分心神,以神导气,想要控制灵气的流动。

    初始,灵气躁动异常,与心神刚一接触,即四处乱串,形如乱流,互相碰撞、挤兑,令身心好不难受。又尝试数次,总是不得其法。他心知如此下去,只会令体内情况更糟,便停下来,以无为之心神,细细地去感受灵气的波动。

    一番感悟下来,只觉得灵气如同流水一般,总是从灵气集聚之处流向相对薄弱之处,两两相对,时而合作一股,时而冲撞为数股,变化多端,又有迹可循。他不禁想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果不其然,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灵气游走与水流一般,若非无路可走,绝不会为恶。既然灵气要流动,我为其疏通道路不就好了。”

    于是,他不再去控制灵气流动,而是刻意关注灵气的流向,在其要发生冲撞时,立时控制自身的经脉闭合,令灵气自发顺经脉而行,避开正面对碰。而在其流动过程中,又不断吸收零散的灵气,逐渐壮大起来。

    天地灵气本来就是生命之本,有滋补养生之效。灵气驯服后,凡其流过的地方,经脉都在快速地恢复着。经过几周天的运转,所有的损伤竟然不治而愈,不禁令肖逸啧啧称奇。

    也不知过了多久,肖逸控制的愈发娴熟,慢慢将体内的灵气汇聚成浑厚的一股。这股灵气时而上穿,时而下行,如一条蛟龙,畅游自如。

    然而此刻他不禁又再次犯起愁来:灵气越聚越多,却无消耗之处。他也曾听道者们说过,吸收天地灵气,练成真气之后,最终汇积于丹田之中,供为己用。可是他任尝试多次,灵气到丹田内一进一出,无丝毫停留之意。

    灵气周而复始,一遍遍在体内流转,仍是不停歇地从外界吸食。他心中明白,如此下去,灵气越聚越多,自己迟早也是一个死。然而思索再三,也没有想到好的办法。

    如此又过了几个时辰,他已驾轻就熟,能轻松控制灵气流动。在他试尽所有办法仍然无效之后,不得不回到原点,再在切断灵气涌入上动脑筋。他想到,空穴来风,必有其因,灵气不会无缘无故自发地向其体内汇聚,他体内必然存在着一种吸力。

    他分出一丝心神控制灵气流动,遁入无为之境,以凝练的心神之力去细细查看体内的异常。他的心神已经能够洞玄入微,在仔细感悟下,立时发现了刚进体内灵气的异常流动。

    只觉得灵气都向着体内某一点处汇聚,而多数灵气都在中途被浑厚的灵气流所吸收,只有极少量的灵气有幸到达了某一点,却没有被这一点吸收,盘桓片刻,最终还是汇入了灵气流中。

    他修习不少养生道典,知晓那一点乃是人体之“百劳穴”,是手足三阳和督脉之会。

    当下,他汇全部心神之力,聚于百劳穴,想一探究竟,可事与愿违,心神轻松地从百劳穴上穿过,竟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然而灵气却分明还在向此处汇聚。他又来回探了两遍,结果还是一样。

    他不禁有些纳闷,难道是自己感知有误?心神在体内一遍遍地巡游,把身体诸穴都探了一个通透,依旧未有寸进,百劳穴也被他查探了无数遍,仍未发现异常之处。

    体内的灵气在不停地增长,几乎就要达到他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可是,他毫无头绪,不知如何去化解此劫。

    这时,忽听得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来者有二,前面一人脚步沉重,略有些慌张,后面一人脚步十分轻盈,落地几不可闻。来人尚有些距离,他已听得清清楚楚,连他自己都惊讶不已。

    片刻,脚步声在门前停止,一人哆哆嗦嗦道:“就……就在这里。”竟是元心。

    元心手拿着钥匙,直碰的叮当响,却迟迟不敢开门,颤声道:“这……这一个多月里,我们……我们教死了很多弟子,大家都忙的料理后事,我……我一忙就把他给忘了,请师姑原……原谅……”

    肖逸听元心的声音几乎要哭出来了,不禁奇怪道:“什么人竟把他吓成这样?师姑?师姑?难道是?”他的心潮开始澎湃时,门外已响起了那梦回牵引的声音。只听一女声喝令道:“快把门打开!”

    “果然是她,果然是她……”他心中一阵狂喜,好像现在能听到她的声音,所有的痛苦都值得,即便现在死了,也在所不惜。他心情愉悦之际,忍不住想要哈哈大笑,但是张开了嘴,却发现一点声音也不能发出,随之而来的竟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

    原来在他听到门外声音时,由于极度的高兴导致心神涣散,失去了对灵气的引导,导致灵气再次成为无序状态,横冲直撞,恣意而为,瞬间把体内经脉破坏的一塌糊涂。他回过神来,想立即凝聚神应对,可心神亦受大损,被凶猛的灵气冲的支离破碎。

    此时的灵气流如同大浪淘沙,势不可挡,他想要力挽狂澜已是回天无力。

    只听得门“嘭”的一声从外撞开,一个人影抢进门来。他努力睁大眼睛,想要看看那个阔别多日、梦寐已久的身影,但是眼前却是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他的意识好像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黑洞,瞬间被淹没,之后便再无所知。

 第36章 怪病

    奇石峰石洞,自廖无尘脱困后,就复归于平静。(全本小说网,https://。)只剩那些截教弟子的骸骨依旧坐立着,坚强地向后人证明,这世间曾经有一个宗门,叫作截教。

    “大道殊途,何必求同,哎!”一声叹息打破了洞中宁静。但见洞中突然闪现出二位道者,前一人须发皆白,仙风道骨,正是长阳真人。身侧之人一脸不忿,却是长丹真人,他接道:“他们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长阳真人不再言语,再往前走,来到原先囚禁廖无尘之处。两人一起看着洞壁上的字迹,分别陷入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长丹真人道:“掌教师兄,此地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