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144章

九州造化-第144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人生!

    肖逸想抬起头来,但是此时此刻,这一动作竟是千难万难。

    数万钧的压力,足以将人压成齑粉。肖逸能够承受如此重担,已然不易。他感受着肩上的无尽压力,心知再往上一步,也会像邹忌一般,被压趴在台阶上。

    兼济天下,说着简单,做起来方知其中难处。这时,他只需退上一步,身体就会舒服很多。但是他不能,因为他身后是千千万万的百姓,这些百姓就像家人一样,需要他的护佑。

    家中不能没有顶梁柱,百姓也不能没有主心骨。

    这份责任,他担了,就必须担到底!

    肖逸试图静心修炼,以补充道力之不足。但是片刻之后,便放弃了这一想法。他心中十分清楚,相对于肩上万钧之力,即使修炼数百年,也不可能再上升一步。

    “既然修炼提升之路行不通,就必然有其他妙法可通过考验。”肖逸暗自思量道。

    “兼济天下?”肖逸反复自问。

    初接触这四字时,只觉得这四字弘大刚正,颇有力度,是一个十分伟大的志向,令人热血沸腾,充满了力量。但是,经历幻境中的人生之后,再说这四字,方感到这四字背后的分量和责任。

    要想承担起这份责任,岂能只依靠蛮力?

    忽然,肖逸憬悟道:“如此重担,关系天下苍生,不只是需要蛮力,还需要心智才是。”

    想通此节之后,肖逸突觉肩上压力减轻许多。这才知道,“地问”考验的压力与自身心境有关,更准确地说,是与“人问”考验时的选择有关。

    肖逸在“人问”时选择了“爱众生、济天下”,所以肩上的胆子分外沉重。此时,他找准了担当的方法,肩上的胆子自然要减轻不少。

    肖逸再次举步,开始攀登。不过,这一次他行进的方式却有些特别。但见他身形晃动,左跨一步,右蹬一阶,竟用上了自创步法。

    身形每一次晃动,都将卸去三成压力。一会儿工夫,肖逸已到了第九层中段。

    在幻境中,他亦茅塞顿开,一改过去硬冲直撞、直来直去的做事风格,渐渐熟悉了为官之道,懂得如何与同僚周旋,虚言应承,用计用谋,迂回行事。虽然他极不喜欢这样的做事方式,但是为了百姓生计,他不得不将自己伪装起来。

    不过,那一颗为造福百姓的初心却从未改变过。

    人性本恶,不使用非常手段,难以求同共进。儒家有内圣外王之境界,佛家有以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之善举,天下大道,殊途而同归,他虽不懂得这些大道理,但是经过一生的摸爬滚打,终于踏出了这一步。

    其实,无论苦难,还是幸福,人生都只是一个过程,除了自己之外,他人能看到的只有你的成就,无人会了解期间的感受。所以,人生该如何走,全由自己选择。在选择之时,勿忘初心便好。

    从此,他左右逢源,不仅消除了同僚之间的猜忌,还为自己赢得了良好口碑,深得帝王和百姓信赖,宰相之位更加稳固。

    肩上压力虽大,他却愈发潇洒自在,回思过去的种种,竟觉得当时的自己好生蠢笨。有时,他还会教育自己的子孙道:“人生并不难,只怕找不准方向。”

    肖逸越行越快,茶盏工夫已完成第九层考验,站上了“地问”第十层。

    速度之快,把正在抬头仰望的邹忌惊得目瞪口呆。恍惚间,邹忌感觉眼前出现了一条自己永远也无法逾越的鸿沟。

 第279章 圆

    “地问”最后一层,肖逸感觉肩上压力陡然增加了百倍千倍,已经无法计量,不禁微微皱了下眉。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然而,面对如此重的压力,肖逸竟然站得笔直,好似一棵青松,笔挺天地。

    此时,他已经位列三公。先帝驾崩,临终时托孤于他。新帝年幼,尚不能上朝理政。于是,天下之重任便落在他的肩上。

    宰相之位虽重,充其量也只是辅政之臣。今日,成了发令施政之人,他顿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愧对先帝事小,一旦政令有误,将不知殃及多少百姓。

    人人都想做称王称帝,做自身的主宰,但是当人们真正到达这样的位置时,才发现这位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人生就像一个圆,圆内是你的成就,圆周是烦恼和压力。你的成就越小,烦恼和压力也越小;圆越大,烦恼和压力也越大。

    顶得住烦恼和压力,圆就会越来越大;抵不住烦恼和压力,圆不禁不会变大,还是逐步变小。

    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

    他此时便站在了人生至圆之上,他的圆囊括天下人的圆,天下的压力都须有他一个人承担,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这一次,肖逸却只是定了定神,稍稍适应了一下重压,便继续前进。

    这时,倒在“天问”第一层台阶上的林月河见肖逸毫不费力走将上来,登时吃惊道:“这怎么可能?我参悟了多少时日,才能发现‘地问’第十层的诀窍,顶压而上,他为何无须思考,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办到?定是玄悟那老道捣鬼……”

    林月河既惊且怒,面目狰狞之极。然而,他却不知道,肖逸所承受的真正压力,比他当时承压还要高了百倍以上。此时,若有外人告知实情,他不知该作何感想。

    原来,肖逸有了“地问”第九层的经验,心知第十层考验绝不可能依靠个人之力便能通过。他道法精深,悟性甚高,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统御天下,必须依靠天下之力。

    正如人生之圆,他将百姓之圆护在垓心,独自承受外界压力,自然不堪负重,若是将百姓之圆排在自己这个大圆的圆周上,与之共同抵抗外界压力,那么,再大的压力,也视同等闲。

    他首先将家族事务全权交由弟弟处理,而后知人善任,大胆放权,不拘一格提拔重用了一大批贤才。一时间,外有忠良之将,内有肱骨之臣,百姓同心,世人同德。天下人共同担起了天下之责。

    不曾想,“地问”考验压力最大的一层,却成了肖逸通过最为轻松的一层。这轻松之言,并非指肩上压力最小,而是说内心最为放松。

    当肖逸一步迈出“地问”考验时,山间突石上,端坐了万年的伯阳老祖突然睁开眼睛,微微一笑,欣慰道:“这年轻人好生老练,有趣得很呐。”

    却说肖逸站在林月河身旁,抬眼望着上方,这才发现,峰顶之上有一座无院无栏的小道观。观门紧闭,不知其内乾坤,但是肖逸却凭空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他先是一惊,转思一想,顿时了然,暗道:“那囚禁着睚眦之魂的天地灵宝就存放在峰顶的道观内,那气息应是睚眦之魂所发,与我体内的负屃之魂产生了感应。”但随即又一疑问袭上心头,不禁皱眉道:“龙魂之间竟然有感应!”

    只觉此事似乎十分寻常,又似乎不同寻常。“若是龙魂之间有感应,那么九州之间……”他还待深思下去,却被脑海中一个突兀的声音打断。

    “快些上去!”正是那负屃之魂的声音,语气中颇有些难耐。

    龙魂发威,肖逸怎敢怠慢,连忙举步登台。

    这时,却觉脚踝一紧,被人抓住。肖逸低下头去,一看到林月河那张僵直的面孔,怒火便不打一处来,但是又感念其对自己有些恩情,便忍怒寒声道:“你待怎样?”

    林月河却疑惑道:“你为何不受幻境的影响?”

    肖逸道:“什么幻境?”

    林月河见其一只脚已踏在了第二个台阶上,依旧神色如常,顿时大感不忿,扭头向着山下怒喝道:“玄悟老道,你是个小人……”怒骂声在山间回荡,却无人回应。

    肖逸摇了摇头,挣脱其手掌,走了上去。这一走,竟未遇到丝毫阻碍。

    脚下白云飘荡,昂首晴空万丈。只觉得越往上走,视野越开阔,身体越轻盈,胸腹之间一片清朗,舒心之极。

    肖逸禁不住深吸一口气,赞道:“天之广阔,理应如此!”

    一直上走到“天问”第五层,肖逸才稍稍停步,疑惑地向左右望了望。此时,他并非遇到了考验,恰恰是因为没有考验而感到奇怪。

    他停顿片刻,但觉眼前之景都十分真实,并无异状,不解道:“‘天问’难道形同虚设?”

    将信将疑之间,一直行到了“天问”第十层。眼看再跨一步便可通过所有考验,就在这时,忽觉一阵清风袭来,眼前景色登时斗转。

    只见群山已消失不见,眼前尽是雪白的云朵,而自己则站在云朵之上。

    这是一片云的海洋,除了云朵之外,干干净净,不见一物。

    肖逸初上崇真教时,还为那翻滚的云路而惊叹,此时见了这广阔无比的云海,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仙家手段。

    洁白无瑕的云朵,格外沁人心脾。此时,肖逸有一种躺到云朵中,醉心一眠的冲动。

    就在他忍无可忍之际,却听一人说道:“小友可愿陪老夫对弈一局?”

    肖逸猛地一惊,抬眼一看,却见玄悟真人端坐于不远处,身前摆着一个棋盘。他对玄悟真人的突然出现并不惊讶,只是暗自庆幸道:“幸好未作出贻笑大方之事。”

    他上前几步,来到棋盘之前,只见棋盘上经纬纵横,密密麻麻,目为之眩,遂道:“真人可为难弟子了,弟子并不懂得博弈之道。”

    玄悟真人却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反问道:“小友当真不懂博弈之道吗?”

    肖逸愣了愣神,摇头道:“弟子岂敢欺瞒真人,确是未曾学过此道。”

    玄悟真人却道:“你好好想一想,或许你是忘了呢?”

    肖逸疑惑道:“忘了?”但觉玄悟真人不会平白无故和自己对弈,当下便依玄悟真人之言,闭目冥想。

    岂知,一想之下,肖逸脸上顿时显出惊愕之色。

 第280章 天问

    “围棋白日净,举诀清风吹。(全本小说网,https://。)

    神机众未识,妙着时出奇。

    我老天宇内,白雪凝须眉。

    坐阅几输赢,厉观迭兴衰。

    古今豪杰辈,谋略正类棋。

    终局一大笑,惊起白云飞。”

    肖逸一经深思,脑中竟没来由地蹦出了这么一首诗。

    紧接着,脑海中画影飞掠,来到了一处山谷之中。但见山谷中柳枝毿毿,溪水??,曲径款款,幽深绝美,实乃世外之桃园。

    在一座山洞前的柳树下,摆着一方石桌,桌面上纵横捭阖,画着一副棋盘。这时,一名男子和一名孩童正坐在石桌边上对弈。

    那孩童不过三四岁年纪,仍是懵懂贪玩年纪,但见他交头接耳,极不老实,一副顽皮之态。经对面男子再三喝令,他才不情愿地收回目光,假思片刻,落下一子,随即又自顾自地玩耍去了。

    对面男子见状,无奈地大摇其头,不过,见其落子颇具章法,极富灵性,也不由得心中暗喜,便随他去了。

    对弈空当,男子时不时地念上几句诗歌来助兴,此前那一首诗,便是那男子所吟。

    想到此处,肖逸脸上早已泪流满面。

    相似的情景,早在经历(下)阴界布置的迷雾之阵时,便已出现过。那孩童正是幼时的自己,那男子便是父亲无异。

    那孩童看似不专心,但是这些生活的点滴早已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上。只是后来生活的苦难,让他不愿意想起这些温馨的记忆。因为想的越深,痛苦便越深。久而久之,这些记忆便掩藏在了脑海深处。

    肖逸又是悲苦,又是欣喜。悲苦得是,当时的自己,竟没有珍惜眼前的温暖;欣喜的是,时隔多年,自己终于又感受到了父爱。尤其是那佯怒中充满关爱的眼神,每一次对望,都令他情难自禁,泪如泉涌。

    随之,一幕幕画面在脑海中重放。

    “孟轲膺儒以磬折,庄周述道以翱翔,墨翟执俭确之教,尹文课名实之符,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申商刀锯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勋,尸佼兼总于杂术,青史曲缀以街谈。”父亲的话语在脑海中回荡。在儿时,父亲已教授了他许多百家的文化。

    不过,教授最多的还是道家道法,正如父亲所说:“以后你要在雍州生活,必须深谙道家道法。”

    一幕幕深藏在记忆深处的往事浮现上来。这时,肖逸已知道,“天问”考验是挖掘人的潜意识,激发潜能。

    就在他回忆往事之时,泥丸宫内,那吸收于九幽之地的灵魂气息化作一股股清流缓缓流入髓海,滋养着灵魂。

    “小友,该落子了!”玄悟真人将棋盒往前一推,微笑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