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万仙圣尊 >

第26章

万仙圣尊-第26章

小说: 万仙圣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客慢慢地变得混乱,渐渐地有香客前来进入这一行列,倒是没有多少人离开,但是远远围观的人和呐喊的人声势逐渐浩大。

    同老和尚一同前来的几个小沙弥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脸色已是煞白,忙连滚带爬、哭爹喊娘地往寺内叫方丈去了。

    陈枫此时站在很远的位置,紧蹙着眉头,想不出事情为何发展成这样。哪怕是那男子有所图谋,也不会用命去换。

    就在这时,陈枫耳边又传出一声:“阿弥陀佛!”这声音不高,却仿佛耳边的雷声一般,十分清晰。

    一个灰衣老僧已经来到了两具的尸体面前,他的年纪很大,身体很小,脸部的皱纹仿佛是堆出来的。

    没有理会众人的呐喊,灰衣老僧冷静地走到死去的“新郎倌”面前,看了看死者乌黑的脸孔,又清嗅了一下死者吐出的黑沫的气味,微微地皱了皱眉头。灰衣老僧又来到了死去老僧的身边,面带悲戚地检查了一番,随即从死去老僧的身上分别抽出来两根头发丝般的的东西。

    “咦,煞气丝?!”灰衣老僧的嗓子十分沙哑,像是已经被撕裂一样。声音不大,却还是被刚才暗暗走近的陈枫听到。

    灰衣老僧思忖了一番,让手下的僧人将尸体保护好去报官。就在他要举步离开时,不经意间环视了一下四周的香客,在看到陈枫时不由眼睛一亮,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

    他走到陈枫的面前打了个稽首说:“小施主,可否有请尊驾到禅房内一叙?”

    老僧的话说的十分客气,陈枫自然回礼说:“大师有礼了,小子何敢当?”说完,便点点头随老僧一直走到禅房。

    灰衣老僧的禅房设置十分古朴,而且还不在佛殿里面,而是在藏经楼不远,穿过月亮石门的一个花圃里。

    和金光寺大殿前的热闹且庄严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十分淡泊,隔绝了所有的尘嚣。

    禅房前种了很多花草,微风拂过,一阵清香飘散。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花的上面飞来飞去,妆点着这个十分祥和的环境。

    和陈枫来到禅房前,灰衣老僧并没有邀请陈枫进去,而是站在花前,久久凝视着一朵将要绽放的花蕾。灰衣老僧并不高,还有点佝偻,脸上也布满皱纹,但是凝视鲜花的时候,漆黑的眼睛却犹如孩童的眼睛一般单纯而明亮。

    陈枫一开始看着灰衣老僧的举动还很奇怪,可是当触碰到老僧的目光,不由觉得这个花圃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每一颗尘土,都与灰衣老僧融合在一起。

    这种感觉很奇特,如果硬让陈枫去说,陈枫感觉,这是一种禅的味道。

    几只蝴蝶轻盈地飞过来,绕着灰衣老僧流连飞舞,毫不惧怕,似乎对把灰衣老僧当成了整个花圃的一部分。

    许久,灰衣老僧抬起头,目光落在陈枫的身上,说道:“施主最近定有奇遇吧?”

    陈枫一愣,不知道灰衣老僧是如何看出的,但是在灰衣老僧的目光里,陈枫有种被对方直接看到心里的感觉,因此没有隐瞒,直接点了点头,疑惑地问道:“大师是如何看出来的?”

    灰衣老僧笑笑说:“施主身上秘力充沛,但是看施主行止,对这些秘力的控制却不娴熟,倒是身上的秘力外溢许多,这是修炼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造成的。不过,一般的宗门或家族中,秘徒阶段的弟子,尤其是施主这种属于初阶秘徒的弟子,很少有单独在外游历的。所以我猜施主还没有师门。没有宗门和家族,秘力却增长得很快,可见施主定有一番奇遇。”

    陈枫目瞪口呆,想不到灰衣老僧单单凭借自己秘力外溢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么多门道。而且,陈枫在金光寺一直运转着敛息秘术,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还是被灰衣老僧一眼看穿,可见对方的修为远在自己之上。

    陈枫问道:“大师,看来您也是秘界的人了?”此时陈枫的言语已经比之前更加有礼,而且也不再运转敛息秘术,因为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

    灰衣老僧叹息一声,回答的内容却有点文不对题说:“贫僧本是方外之人,怎奈本寺历来多舛,与秘者又不得不打交道,才肯请施主前来帮助解忧。”

    陈枫一脸疑惑,灰衣老僧却说:“请施主先往茶室品一碗劣茶,再容老僧细细叙说缘由。”

    灰衣老僧领着陈枫进了茶室。这茶室就在老僧的禅房旁边,里面的设置十分朴素整洁。几个蒲团和几本佛经随意摆放在里面,墙壁上也没有任何留作修饰的字画。

    陈枫走了半天,也有点口渴,端起桌上的茶碗就要一饮而尽,却听到灰衣老僧说道:“饮茶一道是十分讲究的,无论是烧煮还是冲泡,都要尽善尽美。施主不妨细细品一品,也许有别的滋味。”

    陈枫微微一愕,不好意思地笑笑。陈枫的祖父以前也爱喝茶,可是因为是渔民,买不起外面的茶叶,喝的都是江边采来的苦茶。说是苦茶,也只是为了好听,实际上这茶就是一些不算太苦的树叶。

    看到陈枫尴尬的表情,灰衣老僧说:“贫僧除了诵读佛经之外,就是嗜茶,被人称为‘茶痴’,佛号也与茶有关,叫茗远。施主一路口渴,所以只是敬奉凉茶,来不及重新烧煮。失礼的地方,还请原谅。不过贫僧这茶叶出自北汉,倒是与南唐的茶叶不太一样,与红枫岛上的土茶更是不同。”说完,茗远目视南方,脸上有向往之意。

    忽然,茗远爽朗一笑说:“今日见到施主也算有缘,贫僧就为施主斟一碗茶吧。”说完,茗远先倒出茶壶里的开水,温热茶碗,然后倒掉水,再擦干茶碗,放入茶叶,并斟入茶碗冲茶。

 第53章 茶之道

    茗远的每个动作都自然舒展,似乎释放出一种无形的东西,茶壶、茶碗、他身下的蒲团、墙壁,都随着他的动作慢慢地亮起来,充满了空灵的气韵。

    坐在茗远的对面,陈枫的心也慢慢随之静下来,几日奔波的劳累仿佛也减少了许多。感受着茶室的寂静和整个金光寺的梵音,陈枫第一次进入了一种静谧的境界。

    陈枫小心翼翼结果茗远的茶碗,行了一礼,然后轻轻地品了一口。

    “味道如何?”茗远的眼中满是期待。

    “苦中带甘,余味清幽。”陈枫也尽量用内行点的话来回答。不过,他确实没有说谎,这茶饮在口中,确实有种幽幽的清香,远比在渔村里喝的苦茶要好。不过,若是此时陈枫的祖父能够健在的话,陈枫还是愿意去喝昔日的苦茶。和品茶相比,亲人要重要得多。

    茗远听到陈枫的称赞,心中也是微喜,虽然他这一生中听到的称赞已经太多,但是眼前淳朴少年的话却更加真诚。

    也许是陈枫让他想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他把陈枫作为了一个极好的听众,打开了话匣子:“贫僧自小在南唐最南方的南诏长大,那里是茶的故乡。不过,贫僧青壮年却都是在北汉度过的,贫僧发现那里的茶与南唐不同,与南诏更不同,因为那里环境恶劣,所以别有一种倔强的滋味。茶虽不同,但都有香;地理位置不同,可很久之前却无北汉和南唐之分,包括红枫岛在内,都是同属一支。”

    茗远露出悠然神往的样子,继续说:“茶文化已有上万年的历史。饮茶不仅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而且还能带来很多乐趣。很多时候,饮茶不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品,是一种极为自在的享受。品茶是有很多讲究的,贯穿在一起,成了一门学问。品茶的乐趣不仅在于茶水进入口腹的滋味,也在于之前的准备过程。泡茶的水首先是有讲究的。一是强调水源,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二是讲究活水,至今很多泉水的名气都是因为古人泡茶得来的;三是水味要甘甜,这样才能出味;四是水质要清净,水品要轻。施主刚刚饮的茶水乃是贫僧在林漠山脉深处运来的山泉。不仅水有讲究,泡茶的器皿也要精挑细选,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契合,才能泡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茶。贫僧今日给施主品尝的茶,是贫僧珍藏的北汉铁木茶,微微带点苦味,但是香气却十分绵长。”

    陈枫听着茗远幽幽的讲述,也猜出茗远不是红枫岛的土著,此处远离大陆,在这里讲茶也有思念故土之意。

    不过茗远的话锋一转,却谈到了修炼:“自从这天地有了人这种生灵开始,他就占据了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席位。古往今来,人类的发展犹如一条灿烂的星河,其间曾经升起无数璀璨的星辰。从太古、远古,到上古、中古,再到近古,有许多令人讶异的文化曾经在这个世界上蕴育、发展、繁荣、没落,最后如流星一般,消逝在漫漫的星河中。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便是一个独属于秘术的时代。其实,秘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几经更迭。曾经的法术、巫术、武技、妖术等等都曾经是秘术的支流,后来他们要么消失,要么融合,最后形成如今的模样。可以说,有秘者说今天是秘术的最低谷,也有人说今天是最高端的发轫。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空间,贫僧有时候会思考很久,有时候又觉得思考很累。品茶无疑是解除劳累的一种方法,还能进一步开阔思维。”

    茗远看了陈枫一眼,继续说:“其实品茶和修炼一样,都是有四种境界的。第一种境界是秘徒之境。此时的思想极为淳朴,要求不高,如农夫只求温饱即可。品茶之人不管什么茶,只要能喝能解渴便不计较,便一片茶叶也舍不得丢掉,哪怕发霉变味了,也照喝不误。修炼之人也是单纯追求最大可能提升修为,能够达到中阶就绝不待在初阶,不管用什么手段,不管代价如何都在所不惜。这种执着有生存的压力在里面。毕竟,在秘界一个秘徒境界的秘者委实太脆弱了。

    第二种境界是秘士之境。此时品茶到一定的年限,已经能感觉到那种心旷神怡的境地。杯子很小,品味的天地很宽;生活的空间很小,惬意的环境很宽。偶尔能发觉某种茶的品质和内涵。修炼也是如此,一旦打开了秘之穴,便薄有基础,寿元增加了许多,心胸也为之宽广,已经触摸到了修炼之道,不是单纯地吸收秘力。这时候当然还是重视实力的提升,但是也开始关注秘术、秘器的品质了。

    第三种境界是秘师之境。品茶到了这个境界,已经骨髓里都有茶味了。此时,不仅能分别感受出各类茶的品质,还对某种茶情有独钟,甚至会到了患相思病的地步,一日无茶,食无味,寝不安,精神萎靡不振,一旦有茶,豁然开朗。修炼到了秘师境界,对于天道的追求便愈加执着,多数秘者都能将凡念斩却,不去留恋人间的儿女情长。”

    陈枫小声问道:“没有秘宗之境吗?”

    茗远先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自然是有秘宗之境,也没有秘宗之境,秘尊之境亦如是。听起来矛盾,实际上就是如此。一旦进入秘宗境界,便触摸到了真正的道,也能感知到自己的一部分宿命。这种境界委实太高,秘者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就如时间嗜茶之人颇多,但是自古能称为懂茶的人却寥寥无几。至于秘尊,就如俗人中的茶圣一般,能有此成就者,古往今来,不过数人而已。因此,对我等而言,秘宗和秘尊不谈也罢。人生在世,与此也是同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皆是凡夫俗子,一辈子定然也要过着平淡的生活。在他们眼中,我们这些身具秘旋的秘者无疑便是上天的宠儿。可是我们呢?当我们抬头仰望之时,一样会看到有人高高在上。在这些人的眼中,我们所过的也不过是平淡的日子。”

    新的一月,新的一周,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54章 茶之悟

    茗远的声音就像眼前茶水的香气一样慢慢浸染开来:“因此,凡事最忌比较。其实,平淡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真正的精彩都孕育于平淡之中,最终也会归于平淡。而且,平淡并不意味着平庸。只要活出自己的滋味,那便是真正的人生。就如同喝一杯劣茶,只要自己享受这种滋味,那便是世界上最美的饮品了。”

    陈枫心想:看起来,这茗远距离秘宗境界还很遥远,不然不会如此说。不过,茗远的修为虽然不高,但是见解却是颇深。此番听他一席话,陈枫对秘者的了解又深了许多。

    不知不觉,二人谈到日暮,茗远倒是不着急说出请陈枫前来的打算,而是叫小僧传上斋饭,让陈枫在茶室休息,自己却出去了。

    吃过斋饭,陈枫抬头看到了窗外的月光,仿佛能够感受到心口诸天星月珠的兴奋一般。可是在这里,是不能将珠子随意拿出来的。陈枫一个人坐在窗下,心头又泛过这几日的剪影和今日茗远的话,不知不觉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