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万仙圣尊 >

第255章

万仙圣尊-第255章

小说: 万仙圣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枫和钱磊点点头,丰城的分析不无道理。

    “另外,整个南唐秘界,只出现过一个教,便是阴煞教,但是阴煞教的轰然垮塌,再度使南唐的巅峰实力变成了殿。可是现在还有殿主持秘界之事吗?仅有的两个殿也是一两百年没有弟子在秘界行走了。所以,一旦赤霞宗成为赤霞殿,便有机会成为南唐秘界的执掌者。那时候的尹宗主,不,应该是尹殿主,便是南唐秘界的守护神了。他与南唐秘界早已祸福与共,荣辱相关,放出这个消息,也许就是为未来打算吧。”

    丰城最后缓缓补充了一句:“看来,他对于晋级秘尊,是有十足信心的。唯一的疑问,就是不知道那个禁地有缘人到底是谁了?”

 第522章 九岱峰

    回到了交易广场,丰城对钱磊说:“钱兄,风兄帮了我们大忙,我们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讯息。这样倒是亏欠了风兄。不如晚上的活动带上风兄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被你抢着说了。”钱磊一拍陈枫的肩膀,咧嘴笑着说。

    没有防备之下,被这壮汉狠拍一下,陈枫也是一咧嘴,不过却是苦笑。

    “哥,我呢?”钱通忙问。

    “你别给我惹事就好。老实在谷中待着。”钱磊脸色一变。

    钱通暗暗嘀咕一声,随后说:“那你们去吧。我四处耍耍。”话音刚落,钱通就像是泥鳅一般消失在人群中。此时他的速度可要远远高于自身修为应有的水平。

    “太阳落山之时,我们就在此集合。风兄,一会见,我和钱兄还有点事情要办。”丰城说。

    “两位自便。”

    三人就此分手。自始至终,另外两人都没有告诉陈枫要去参加什么活动,陈枫也没有问。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陈枫闲逛了一圈,采购了一些药材和炼器材料。看着秘者在那里讨价还价,陈枫反倒是感觉到了一些俗世的气息。秘者纵然再热衷修炼,但是人性还是难以泯灭。无论何时,各样的人性都能得到展露。慷慨大方、小气贪婪,胸襟开阔、瑕疵必报,一往无前、畏畏缩缩……不一而足。看到这些秘者的交流,陈枫觉得这也是一种修炼。

    不知不觉就到了太阳落山之时。此时,纵意谷都笼罩在了九岱峰的背影之下。不过谷中的秘者没有受到时间的影响,愈发熙熙攘攘。

    丰城和钱磊准时而来。

    “风兄,我们去的地方便是九岱峰。”

    九岱峰下,有一条石板路,直通峰顶。石板路四周,已经亮起了一盏盏宫灯,照亮了四周仙境一般的景色。

    拾级而上,触目所见,最震撼人心的便是数条溪水弯弯曲曲自山上奔涌而下。

    “这些溪水的源头便是山顶的碧玉湖。我们要去的就是湖上。”丰城一路介绍说。

    溪水四周,流水潺潺,满目清脆。陈枫等人伴着声声鸟语行走,能感到一阵阵的清凉,时而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人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

    过了半山腰,出现了一条青石拱桥,桥下的溪水清澈见底、纤尘不染,鱼儿欢快地游动,红、绿、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闪亮,与青石拱桥的青光交相映衬,让人满眼光辉。

    此时的桥上,有数名年轻男女在那里观赏游鱼。一名青年男子对着溪水吟哦了一番,作了一首诗:“清清流水青青山,山如画屏人如仙,仙人若在画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赢得了一阵喝彩,这人也很得意,自报家门,说叫唐采。

    随后,这数名男女和陈枫等人一路向山顶而去。

    陈枫逐渐听出,这个叫唐采的,是玉蟾宗的弟子,在俗世中曾经中过举人。四周的几个男女对其比较追捧,他自己也有些飘飘然。陈枫观察了一下他的修为,二星秘士。怪不得有傲气的资本。

    钱磊对其却有些不屑,冷哼道:“不就是作了一首打油诗吗?小小举人,比起丰兄你堂堂进士可是差远了。”

    丰城摇了摇折扇:“何必与他们比较。不过刚才唐采所作之诗,倒是有点意思。钱兄不喜诗文,不知道风兄对此可有涉猎?”

    “呵呵,我没读过几天书,只是粗通文字,对诗文一道却是一窍不通。”其实陈枫是有些谦虚的。他却是没有读过几天书,但是自从接触了儒家功法之后,已经刻意读些诗文。只是因为时间有限,所学不多。不过也许是得到了退之先生镇尺的缘故,陈枫感觉自己在诗文之上的悟性却有了一些,不过是没有机会深入学习罢了。

    丰城此人竟然是个进士,这让陈枫有些惊讶,觉得他不加入玉蟾宗有些可惜了。

    再往上走,依稀看到宫阙楼阁掩映在山顶的雾气中,仰视山顶,七峰耸立,高入云天,树木繁茂,奇花异草与珍禽异兽同生共荣,给人人间仙境之感。

    从山脚来到这里,众人徒步而行,来到山顶已是傍晚,足足一个多时辰,大家却都没有觉得疲倦。

    此时,一弯月牙照着一片碧波粼粼的湖泊。陈枫这才发现,所谓的九座山峰,是紧紧围绕着碧玉湖的其他山体,与真正的九岱峰反而不是连在一起的。若是较真地说,这个整体应该叫十岱峰才对。

    “这便是碧玉湖了。”丰城指着湖泊介绍,“我们来此,是参加一个诗会。不过重头戏还是诗会之后有一个小型的交易会。这个小型交易会是观澜宗组织的,里面应该会有一些精品出现。只是交易会不接受秘石,而是以物易物。风兄若是有东西要换最好,若没有也长长见识。”

    “怎么观澜宗也学起玉蟾宗酸不溜秋的调子搞起了作诗了?”钱磊不解。

    “不是到了各大宗弟子交流的时候了吗?观澜宗九岱峰的几名弟子想去玉蟾宗,自然要习练一番。”

    “交流弟子?这是什么意思?”陈枫不解。

    “这是最近十年才兴起的。就是每隔五年,赤霞山脉各宗为了加强彼此的交流,会让没有学习本门核心秘术的弟子选择交流到其他宗,同时换取其他宗的弟子。到时候这些弟子是否回宗,就看他们自己的意愿了。总之是给弟子多一个选择。今年秋天将是第二届。风兄的修为高深,流云宗是舍不得将你交流出去的。”钱磊解释道。

    “不过被交流的弟子,往往哪个宗门的核心秘术都学不到。上一届的交流都流于形式,也不知道这一届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丰城道。

    此时,湖边已经聚集了很多青年男女。那名叫唐采的青年更是呼朋引伴,甚至扎眼。

    这时,一艘巨大的画舫慢慢行过来,上面张灯结彩,丝竹管弦之声袅袅传来。

    “来了,来了!”众人纷纷嚷起来。

    “不会这些都是参加接下来的交易会的吧?”

    “自然不是。哪里容得下这么多人。诗会便是考核。”丰城不忘补充,“二位如果不擅诗文,丰某会献丑代劳。”

 第523章 诗会

    画舫越来越近,上面飞檐斗拱小巧玲珑,舫边各有木雕花墙,婉如镶嵌宝石的扎带。画舫上面雕梁画栋,精致绝美,虽华贵但不俗气,颇显书香气息。

    月亮升起来了,将融融的月光洒在水面。渐渐地,水面的月影渐渐破碎,画舫靠岸了。

    随着一声清悦的古磬声响起,围观的人群表情变得肃穆起来,一位仪容不俗的老人慢慢地从画舫中踱步出来。在他身后,还站着一个男青年,手中拿着一本名册和一支画笔。

    “各位,诗会马上开始。我们请来了玉蟾宗的韦长老作为评判。”青年人朗声道。

    众人齐声称颂“韦长老好”,韦长老招了招手,然后坐下。岸上的人才开始悄声议论。

    “竟然是玉蟾宗的韦长老!他当年可是中过状元的!”

    “是啊!而且听说他收的女弟子,个个貌美如花!”

    “若是谁的诗文能够得到韦长老的赞许,那可立即名声倍增了!”

    …………

    韦长老坐下之后,轻柔慈善的目光扫视全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良夏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诸位俊秀,无需紧张。良辰美景,诗文唱答,此乃人生一大乐事耳。”

    随后,那名青年宣读了赛诗的规则和流程之后,韦长老手一挥,表示可以开始了。只是这一挥手,陈枫便看到了其中透出的风范,果然有文人气质。

    此次诗会没有限定题目,只要诗文能够让韦长老满意,都可以登上画舫。

    给出的是《月》、《花》、《道》三个题目,有时间限制。在场的任何人有了诗句,都可以吟诵出来由韦长老予以点评,并通报其是否过关。当然,若是能作出长赋,同样可以。不过作赋的难度可是远远在作诗之上。

    一根不知何种材料做成的长长的香被点燃插在那里,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一闻便是上等货色,可是此时却无形中增加了大家的紧张。

    爱出风头的唐采仿佛是早有准备一般,在香被点上就出列:“韦长老,我已经有了。”

    “哦?是唐采啊。果然文思敏捷。让老夫看看你是否能先拔头筹。”

    “献丑。”唐采对着韦长老和众人一躬身,姿势虽然谦卑,但是面色却有些傲然,应该是对自己的诗句很有信心。

    只听他朗声道:“拙诗名为《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听他吟诵完毕,韦长老点了点头说:“唐采这首,题为中秋,实是歌吟中秋月夜,着重描写的又是那一轮秋月。诗中写了明月的形如宝镜,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写了它的平分秋色,写了它的云衢照明。后又用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作为素材,极写秋月明净圆满的形象。末二句进一步驰骋想象,打算约伴同游银河,更使诗中清辉漫空的月色显现出新的境界。此诗虽好,唯一的遗憾是与此时此景略有不合。不过也当得了诗会之名。”

    韦长老的评判倒是公允,说出了唐采诗中的好处,但是也言明他的诗与眼前之景不合,可能是提前做好的。

    唐采本想凭借此诗独领风骚,谁知道因为性急,却被韦长老看出了存在的问题。不过他不敢与韦长老相争,便作出谦虚的样子。一躬身行了一礼,随后一跃,轻轻纵上画舫,姿态倒是优雅,让很多女子为之心动。

    此诗,丰城附耳对钱磊耳语一番。钱磊点点头,也走出人群,说:“我也有了,请韦长老评判。

    看到钱磊这样一个高壮男子站出来说要作诗,周围的人不由窃笑起来。有人悄声说:“这蠢牛一般的汉子也能作诗?笑死我了。”

    画舫上的唐采看了钱磊一眼,也微微露出厌弃的表情。唯独韦长老不动声色,说了声:“请!”

    钱磊没有理会周围人的小声嘀咕,用嘹亮的声音道:“鄙人的诗作名为《月夜怀友人》: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语罢,周围寂然无声。只要是稍稍涉猎一些诗文的人都能听出,这首诗乃是佳品。

    韦长老一边听一边颔首,随后点评道:“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有花有月,也算切题。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阁下大才,请上画舫。”

    “韦长老,我怀疑这首诗是他抄袭的!”唐采突然出声。

    “哦?唐采,这首诗若不是他作,当出自何人之首?”

    “这确实不知。不过此诗气韵天成,不像是这人能作出来的。”

    “你确信?”

    “这……我也只是猜测。我只是认为,能有此佳作,且时间如此之短,确实令人生疑。”唐采吞吞吐吐地说。

    “若是这样的话,你是第一个作出诗的。我是不是应该首先将你逐下船?”

    唐采低着头,却无力反驳:“我……我只是……”

    “哼!身为我玉蟾宗之人,没有根据的话还是少说,以貌取人的事情更是万万不能做。他们诗文如何,自有老夫评判。”

    韦长老的话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们对唐采立即生出了鄙夷,对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