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万仙圣尊 >

第196章

万仙圣尊-第196章

小说: 万仙圣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太可怕了吧?”

    “是的,因为一切都源于诅咒。这个巨大秘兽的死亡与我有莫大的原因。所以,秘兽死之前,它强大的魂魄给我留下了一个诅咒。哪怕是它死了,我将永远被困在这个寒潭之中,日复一日地做着你刚刚经历过的梦。由于这个诅咒过于强大,你来到我的身边,也被带入了梦中。”笼中人说的话倒是有可能。如此巨大的秘兽,寿元一定悠远无比。若是因为外力意外死去,难免会出现这样的诅咒。而且,诅咒者的灵魂越强大,这个诅咒便会越强,也就越难解除。

    “可是,即使是梦,我也应该有点感觉啊?为什么梦中的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人突然问:“你是不是修炼了强大秘识的秘术?”

    “是啊。你怎么知道?”

    “你进入寒潭就已经能够秘力外放,我自然知道。问题就出在这里。”

    “秘识强大,不是对幻境和梦境的鉴别力更强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你修炼的秘术有漏洞。或者说,被传授你秘术的人故意更改了。一般的情况下,你是感觉不到的。可是在你秘识受损的情况下,这个漏洞便显示出来了。以后,当你遇到传授你秘术的那人时,他完全可以借这个漏洞操纵你。”

    陈枫想一想,觉得这人所说倒不一定是信口开河。当日泣魂传授自己秘术虽说有自己帮助他除掉噬秘虫的原因,可是他已经帮助自己修炼成了秘识神光和秘识神枪,为什么如此慷慨传授自己那本《炼神秘术》?难道,泣魂最终的目的是借助自己离开秘天胜境?陈枫已经很久没有再次进入秘天胜境了,也不知道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了。过去进入秘天胜境,虽然都在陈枫九死一生之时,但具体的条件陈枫却不清楚。随着陈枫宝物的增多,诸天星月珠只是其中之一,但核心的地位依然不变。陈枫觉得,自己有必要再一次认识这个珠子,这个冥冥中把自己的命运改变从而带入秘界的奇异存在。

    若说到自己的秘识,陈枫之前是使用过引燃和燎天两个秘技的,但第一次使用燃烧的秘识并不算多,而且事后也得到了充分地休息,所以恢复得很快。这一次不同,陈枫激愤之下,燃烧的秘识过多,加上身体受伤和情感波动,这么久也没有恢复多少,确实和《炼神秘术》中的记载不同。

    最主要的是,陈枫在笼中人的梦中情绪十分低落,完全不像自己在其他幻境之中的倔强,这也是陈枫无法理解的。以陈枫对自己的了解,困难压不倒的坚持和矢志不移的追求,这是自己立足于秘界的最大动力。自己怎么可能将精神这件秘宝彻底丢弃?

    思考了这些方方面面,陈枫终于有些相信笼中人的话。

    “问题可能真的存在。不过我要怎么办,才能消弭这个漏洞?你能看出我身上的问题,一定也有解决的办法吧?”陈枫满怀期望地问。

    “你是流云宗的弟子?”

    “是的。”

    “你们长老会的大长老,你可见过?”

    “没有见过,但是听说过。”

    “若是我让你与你们长老会的大长老为敌才能帮你,你可愿意?”

    陈枫尴尬一笑:“以我的修为,与秘师相斗是九死一生。流云宗的大长老可不是秘师的修为吧?我去找大长老的麻烦只是自寻死路罢了。”

    “你是个秘士,我岂能看不出来?我让你与她为敌,并非与她正面相斗,而是给她添堵即可。只要她一日过得不爽快,我便高兴。”听笼中人的意思,他对流云宗大长老的怨念很深。

    “这个……我身为流云宗的弟子却与本宗为敌,恐怕不好。而且,我也没能力让大长老过得不爽快。前辈能否换个条件?”

    “你倒是挺有原则。不过有时候滥有原则就是没有原则。我且问你,流云宗待你可好?若是你在流云宗颇受重视的话,也不会跑到这荒凉的后山山脚来吧?想让她不爽快,有的是办法,还用我教你?狮虎虽强,蚊子叮它们一口,它们也会感到瘙痒疼痛。”

    “我在流云宗不过一介外门弟子,确实不受重视。不过,这不能作为与宗为敌的理由。”

    “呵呵。让你与她为敌,并不一定与流云宗为敌。我且为你说一段往事。是不是要帮我,由你自己选择吧。”

 第403章 往事一

    笼中人的故事很长,一讲便是很久。

    笼中人自称名叫方连。他小时候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后来,在他饥寒交迫,眼看就要冻死、饿死的时候,一位游方的道人救了他,同时还收了他为徒。

    方连也至今不知道自己师父的名字。直到师父死后,他才知道师父的经历。他的师父出自南唐一个很有名望的秘界世家,几百年来,这个秘界世家也出过许多秘者。到了他师父的这一代,家中更是人丁兴旺。其中,他的师父是嫡长子,从小在家中便享有很高的地位,备受长辈们宠爱。

    这个秘界世家的家传有门祖传的秘术,可以吸收秘兽的魂魄来壮大自己的秘识。虽然这门秘术有很多弊端,但不妨碍它的强大。这个家族中人丁也多,因此才能维持几百年的威风不倒。

    当然,这门秘术并非所有的族人都能修炼,自身的体质必须与这门秘术相契合。契合度越高,修炼秘术便越方便,吸收秘兽的魂魄便越容易,留下的弊端也就越少。能否修炼这门秘术在孩子满六岁时才能显现出来。不幸的是,在他的师父六岁的那年,一族人却惊讶地发现,整个家族都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根本就无法修炼这门秘术。

    方连师父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族长,一个九星秘士,对这个结果更是难以接受,随即由震惊转为狐疑。毕竟,他这一系连续数代都能修炼这门祖传秘术,而且契合度都极高。在关于孩子父亲到底是谁的风言风语之中,他变得越来越暴躁。

    当孩子再大一点,他的兄弟姐妹都纷纷凝出了秘旋,他连一丝动静都没有。流言蜚语中,方连师父的父亲终于由惊疑变为震怒,直接便将自己的正妻处死,同时将他这个儿子赶出了家门。事后,方连的师父分析说,他的父亲之所以这么做,并非确信他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是个窝囊废的现实,只能用孩子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借口来安慰自己。

    从此,方连的师父开始流落江湖,陷身草莽。但是在他的心里,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临死时的不甘和父亲的愤怒与失望。从离开家族的那一刻起,他的心里便产生了一个最大的期望,那便是成为一名有实力的秘者,替自己正名,为母亲洗冤。可是,自小出生在这样一个秘界世家,他也清楚地知道,没有秘旋便注定了修炼无望。

    可是与生存相比,成为秘者的梦毕竟还是遥远的,被只身赶出家门后,他一文不名,生存成了十岁的他最大的难题。

    幸运的是,一位善良的老农救了他。老农无妻无子,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将他拉扯到十几岁之后,老农因为劳累过度,积劳而死。老农一生都是佃户,自己无田,死后,除了一间茅草屋,什么也没给他留下来,于是,他再一次地开始了在江湖中的漂泊转徙。

    然而,江湖多风雨,一个什么凭借都没有的少年想要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比什么都难。无奈之下,他投入了道门,当了一名砍柴做饭的小道士,聊以为生。

    他投身的道观很小,就他和师父两个人。闲来无事,老道人便教他一些经戒、斋仪、打醮之类的手段。后来,师父老死了,便将整个道观留给了他。随着道教逐渐被统治者所重视,他的道观里的香火也越来越好,生活日渐富足起来。可是每晚数完钱躺下之后,他总是想起自己母亲被处死,自己被赶出家门的那一幕一幕。他知道,自己心里还有一个结,一个成为秘者的梦想。

    当他的钱财攒得足够多,他终于背起了行囊,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离开了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小道观,再次来到了江湖之中,这一年,他已经三十岁了。

    与往日不同的是,江湖之中多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帮派,整个江湖的势力得到了重新而有效的划分,因此,江湖中也安定了很多。方连的师父在江湖中游历了许久,竟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故。当然,他穷道士的身份起到了成功地掩护,一是看他没钱,二是江湖中一直都流传着不招惹道士、和尚和女人的说法,所以没有哪个匪徒喜欢对他动手。

    游历期间,他曾经回过自己的家族一次,当然只是在家族附近转转,没有人认出他来。经过打听,他知道,自己那暴虐的父亲因为得罪了一个秘界的大门,早已在一次争斗中死去,自己的弟弟如今已经做了族长,却没有报仇的打算,只是不断地挥霍着所剩不多的家底,家族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已经沦为某个秘界小门的附庸。不过,这样的一个家族现在却更加跋扈,绝对不可能容得下他这个所谓的废人。于是,他在祖居前转悠了一圈并祭拜了母亲的孤坟后,又黯然离开。

    江湖夜雨十年灯,不知不觉,他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他遍访名山大川,也曾遇到一两位半吊子的秘界。可尽管收了他的财务,可这些人都对他无法凝聚秘旋的事实无能为力。成为一名秘者的梦想就像是晴日里蒸腾的水汽,离他越来越远。

    当他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在江湖中漂泊了二十年,已经两鬓星星,华发苍颜了。对于这样的漂泊,却还是乐此不疲。不过,他游历的重心却发生改变,以往是对秘界的痴迷,如今却变成了单纯对自然的欣赏,对风物的热爱。没有钱了,便以算卦卖字为生,倒也自得其乐。

    自己幼年的遭遇,为他造就了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五十岁之后,他在游历的路上陆续收养了三个孤苦无依的孩子,方连是第一个。第二个也是男孩,名叫吴振,第三个则是女孩,名叫上官敏。虽然方连跟随师父稍早,但是年龄却和吴振一样,只是比上官敏稍长两岁。

    方连的师父带着三个收养的孩子继续浪迹江湖。由于添了三张等饭吃的嘴,他们的生活清苦了许多。但是,方连的师父却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毕竟,他一生中除了六岁之前的日子,竟然没有享受过任何天伦之乐,如今有了三个孩子整日在自己的身边嬉闹,觉得十分开心。三个孩子自从走到一起之后,也是互助互爱,结成了比亲兄妹还深的感情。

    为了三个孩子的发展,方连的师父教会了他们识字,还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请人教他们武艺。三个孩子也由衷地尊重和感激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恩人,虽然他们名为师徒,实则情同父子、父女。

 第404章 往事二

    三个孩子渐渐地长大了,吴振和方连都相继成为了大小伙子,上官敏更是出落得如同花一般。此时,他们的师父已经老了,那颗向往成为秘者的梦也慢慢地彻底磨灭。他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到了三个孩子身上,梦想着早一天让他们成家立业,过上稳定的日子。实际上,两个小伙子都偷偷地喜欢着他们的师妹。可是,两人之间情同手足,都不愿意表白,心里都觉得师妹喜欢的是另一个。虽然自己心中十分苦涩,但是也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哪怕是师妹喜欢的是自己,一旦说出来,也伤了另一个人的心。就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误会中,三个人之间的感情慢慢地增添了一丝悲剧的色彩。不管结果如何,都会有一个人受到伤害。

    在他们的师父老得快要动不了的时候,三个徒弟商定,要一起带着师父游一游他一直希望去的北方大草原,然后四人找个僻静的地方隐居,三人共同侍奉师父,让他安享晚年。

    北方大草原属于北汉,但却与蛮人生存的极北之地接壤。极北苦寒,少有树木,无法耕作,放牧也只能在苔原之上,因此常有蛮人在此出没掳掠。另外,这里还有生活在荒漠的黑蛮国人往来。所以,北方大草原虽然丰饶,但并不太平。师徒敌人一路行去,虽然兴趣盎然,但是也战战兢兢。好在一路虽有纷扰,但是都无惊无险。

    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是白云湖,这是草原上最大的湖泊,号称北方大草原上的明珠。这里风景秀美,令人心旷神怡。在无边宽广的白云湖的中间,则是一个巨大的岛屿,岛上是整个北方大草原上最大的山——白云山。相传,当年白云湖的土都堆在了一起,才形成了这样一座高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白云湖才这么大。

    上官敏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刚刚学到的民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白云山不仅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