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圣归来之颠覆乾坤 >

第10章

大圣归来之颠覆乾坤-第10章

小说: 大圣归来之颠覆乾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本真经一丝灵光,石侯以借风术翻动经文,不落痕迹又一本不落的将所有真经翻了个遍,经文的内容是一个字也没看,但真经所蕴含的那一丝灵光,却尽数被他搜集。

    这灵光,正是真经中所蕴含的佛门气运。

    佛门以传经为由行东渡大事,这真经又是如来佛祖经库中所藏的三藏真经,自然会带有佛门的气运,石侯要逆大势而行,怎么会放过这唾手可得的好处。

    不过半天的时间,当外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的时候,石侯已经将所有经书都翻了个遍,一张嘴巴吸的是口干舌燥,像是上了火一般。

    但石侯却是满足不已,伸手一抹,所有经书回归原位,眼看有人推门,施展了个变化术,化作一只飞蛾飞上横梁。

    进来的正是翰林院的官员,其中几人手中还拿着经书,正是唐僧丢下的那几本,石侯本来是为了躲避闲杂人才上的横梁,看到这几本经书,顿时眼神一亮,张口一吸,又是几道灵光到手,而那些官员不过是凡胎俗子,又怎么能看到异常。

    真经所蕴含的气运到手,石侯知道自己不过是钻了个漏洞取了个巧,哪里敢一直停留,当即飞出了大殿,只是刚离开誊黄寺,一道黄光自天而降,将整个誊黄寺包裹在内。

    石侯惊骇,头也不回的扎入旁边灌木丛中,定了定神后,才看到誊黄寺上有一张黄纸隐于云间,上面烙印有梵文箴言。

    “好险,佛门的反应也够快速的,不过还是被我得了便宜,我闪。”

    此行来长安的最大目的已经完成,石侯没有再停留,直接出了长安城,寻了一座荒山山洞,封了洞口,这才内视体内空间。

    灵明石猴本源所化土地掩埋的地方,一缕缕得自真经的气运灵光流转,正被莲种吞吸,唐僧带回了五千零四十八卷真经,石侯便得到了五千零四十八缕气运灵光,如此多的灵光被莲种吞吸,莲种身上被天谴劈的留下的裂痕正在消失,莲种越发饱满。

    当最后一缕气运灵光被吸收之后,石侯听到一声啪的清脆的声音,就看到莲种裂开了一道缝隙,这缝隙不是之前的裂痕,而是莲种发芽撑开的生机。

    在石侯的注视下,清脆的声响过后,一抹绿芽从泥土中钻了出来,瞬时间,整个内空间像是多了一线生机一般,并有异香出现,让石侯神清气爽。

    “这就是逆运道莲?”

    石侯惊喜,隐约中感应到一缕天机变化,竟然引动了他自身的气机,让他气机玄之又玄,自动有了隐匿之能,只要他愿意,哪怕当面遇到,寻常仙神也别想看出他的异常。

    这对于石侯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

    “神算子留下的《天机神算经》提及过,人的气机随运势而变,天机难测者或修为高深外人难以企及,或身怀异宝自动遮掩,或不在五行天地之间无根萍追寻,我本是世外之人,灵明石猴又不入十类,再加上这道莲遮掩,任谁要算计我都要掂量一下。”

    石侯心情愉悦,道莲莲子的发芽证明了神算子的《逆运道莲》不是妄想的功法,而是真的能逆运聚势,由此所产生的契机,若是运用得当,足以扭转乾坤大势。

    石侯心中有恨,孙悟空更是死的憋屈,两者结合,势必要闹出个天翻地覆不可,但三界秩序稳固,就是佛门东渡,也已经成了定局,想要逆势而行谈何容易。

    可有了这道莲,一切都不一样了。

    可以说,从吞吸三藏真经上的佛门气运开始,石侯已经亲手掀开了一条艰辛的道路,再没有侥幸的余地,对于这点,石侯是丝毫不后悔。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被人摆布一次已经足够,不管这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他都要亲自丈量丈量,看那些掌握乾坤的人,是否真能一手遮天。

    道莲发芽,带给石侯的好处不仅仅是能逆运聚势,更重要的是坚定了他的心志。

    否则以他的造化,虽然已经算是很不错,可放眼三界,却还不够看。

    “唐僧西行路,看似危机重重,实则早有定数,佛门在这条路上费尽心机,必有图谋,长安为,灵山为终点,这一路是佛门大势凝聚的关键,也是佛门气运东渡传法的关键,我要逆势而行,还得再走一趟西行路,看能否截佛门大势气运为我所用。”

    道莲发芽,石侯终于确定了自己接下来的路途该如何行走。

    这将会是一条很危险的路,佛门必然会一路布局,但佛门在明石侯在暗,也未必就没有机会。

 第14章 万花店

    在长安上下都还沉浸于唐僧取得真经回来,从此大唐有大乘佛法可以参研的喜悦中的时候,石侯同样明悟了自己将要走的那条荆棘路。

    荒山一夜,石侯体内道莲发芽,逆大道已经是势在必行。

    不过他并没有匆忙上路,而是离开了长安,朝着江州走去。

    大唐自太宗继位,朝堂上下苦心经营,早已经是盛世,石侯早仰慕贞观风采,在西行之前,自然要好好领略一番凡间风味。

    何况,身为神话狗,西游记里有一个坑埋在他心中已经很久了,虽然时过境迁,但也不妨碍石侯去瞻仰一番。

    踏上官道,石侯化作一个寻常游学士子,背着书篓撑着雨伞,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一尊心思叵测的仙人。

    就算天上举头三尺有神明,日间有日游神游荡,夜间有夜游神值守,更有各方土地山神监察过往行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发现石侯的不凡,只当他是寻常的书生,这自然是道莲发芽,以及石侯本身玄奇的经历所造就的。

    石侯安心上路,一路不疾不徐,穿镇过府,过了一两天,便看到有一家老店名为万花店,石侯嘴角微翘,“考古考古,别人都是在墓葬、古书经传中寻找真相,我却能身临其境,要是能将西游中的坑都挖出来填了,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这万花店,正是当年唐僧的父亲新科状元陈光蕊去江州赴任的时候,寄宿老母亲张氏的地方,曾在书中有不少的笔墨,石侯记得这里的主人家叫刘小二。

    走入万花店,店里面有几个食客正在用饭,石侯挑了张干净的桌子解下书篓,就有一个四十多岁的掌柜走了出来,正是那刘小二,招呼道,“客官是用餐还是打尖?”

    “我是游学的学子,给我来几样小菜,一壶小酒。”石侯看了刘小二一眼,发现这小二面相很不错,虽然一生辛苦,却也多寿多福。

    神算子留下的两部经文,《逆运道莲》他已经修炼筑基,道莲发芽,《天机神算经》没有深入钻研,但也当做消遣解闷的学问,记下了不少,平时察言观色探相推演,在路上也不是没有用处。

    万花店的酒菜不错,虽说石侯自打从石头里蹦出来,就已经是人仙之身,就算不吃不喝也能活的很好,但石侯其实还是个俗人,可不会做那清心寡欲的道人。

    品尝一番后,石侯斟着小酒,看其他食客都已经离去,这才笑了一声,问道,“掌柜的,我游历四方,喜好猎奇,你们这里可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说说与我解闷?”

    刘小二历来对学子很是敬重,听到石侯询问,就让自己的婆娘收了碗筷,拿了一壶小酒过来,笑道,“客官还真问对人了,前些日子,有我大唐圣僧从西天佛祖那里取经回来,可是我大唐的盛事。”

    “这事情我也听说了,据说那圣僧道行高深,只可惜我来的晚,没能见上一面。”石侯喝着小酒,“不知道这圣僧是什么来历,能完成这般壮举?”

    刘小二自己也喝了一杯酒,一脸得色,“客官要是问别人,恐怕十有八九都不知道。”

    “哦?莫非掌柜的就知道?”石侯装作很意外的看着刘小二。

    “那是当然,不瞒客官说,当年圣僧还没出生,他父母和婆婆就曾在小店居住,更留下婆婆寄宿在小店数载,当时我已经看出那夫人已经怀有身孕,只是没想到会生下个圣僧,算起来,也算是小店福气,能接待这般贵客呢。”

    刘小二很是得意,“客官可能不知道,十多年前,圣僧认亲,可就是在小店,我还亲眼见过他几回呢。”

    刘小二却不知道,当他这么说的石侯,石侯的嘴角已经翘起。

    他自然知道这刘小二和唐僧的交集,只是没想到,当年陈光蕊和满堂娇路过万花店的时候,满堂娇竟然真的已经怀了唐僧而已。

    这么说来的话,那陈光蕊也是够倒霉的,好好的新科状元,游个街能被丞相殷开山的女儿抛绣球砸中本来是人生一大快事,一天之内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就占了两样。

    可陈光蕊和满堂娇新婚第二天就被太宗依着丞相魏征的奏请做了江州州主,顺道接了母亲赴任,到万花店前后也不过几天的时间。

    按照这般算法,满堂娇和陈光蕊结婚不过几天,就能被刘小二看出有身孕,简直是笑话。

    而堂堂丞相的女儿沦落到要用抛绣球来选择夫婿,在这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更是笑话中的笑话,唯一的可能,便是满堂娇给殷开山来个未婚先孕,为了遮掩家丑,才这样草草行事,不巧却遇上了陈光蕊这新科状元。

    唐僧的身世,其实是个坑,对西游稍微有研究的就知道这里面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比如在大唐贞观年间,民风再淳朴不过,洪江渡口的稍水刘洪、李彪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应该不敢为了贪图满堂娇的美色,就干起了打杀陈光蕊这新科状元的祸事来。

    更可笑的是那刘洪还取代了陈光蕊去江州上任,可谓是得了官又得了美女,只将船只交给同伙的李彪,明显的分赃不均,怎么看李彪都不该那么毫无怨言才对。

    可事实是李彪直到十八年后事发的时候还在洪江渡口做稍水,而刘洪取代了陈光蕊后,在江州做官一做就是十八年,简直是笑话。

    大唐的官场是何等清明,一州主官被人调换,竟然能隐瞒上下不被发现不说,还十八年不升不降,真当大唐是刘洪家开的不成。

    最好的解释,便是这刘洪压根就不是什么渡口上做稍水生意糊口的艄公,而是本来就和满堂娇认识,自身才华过人家里更有权势,这样才能打点上下十八年不露破绽,甚至于,刘洪压根就是在洪江渡口等着陈光蕊带着满堂娇送上门来的。

    这点从满堂娇在陈光蕊被刘洪打杀后的反应也能看出点端倪,当时满堂娇要跳河自尽,刘洪一把抱住道‘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满堂娇寻思无计,只得权时应承,顺了刘洪。

    这句一刀两断,说的可是耐人寻味。

    如果刘洪只是贪图满堂娇美色,之前和满堂娇并没有瓜葛,直接劫个色杀了灭口就是,干嘛威胁满堂娇一刀两断,还大咧咧的带着满堂娇这么一颗定时炸弹去江州赴任。

    而满堂娇竟然真的从了刘洪,一从就是十八年,堂堂丞相的女儿,江州难道就没有丞相门下出来的官员?刘洪又没有限制她自由,满堂娇就真的连一封书信都送不出来,还非得等唐僧成年后来认亲?

    而且在唐僧认亲后,丞相殷开山的反应也是耐人寻味,殷开山可是大唐开国虎将,武力值那是满满的,捉拿一个刘洪,竟然要领六万御林军星夜出动,到了江州还让江州同知、州判二人提兵相助,也太抬举刘洪了。

    唯一的解释,便是殷开山其实是知道刘洪的,更知道刘洪的能耐,所以才这样兴师动众。

    更耐人寻味的是满堂娇夫妻团聚后,本该是破镜重圆从此家和美满的过小日子,可最后却还是自尽了,完了自己妇人从一而终的妇德,而吴大大给这篇的提名竟然是‘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

    复仇好理解,可这报本嘛,就让人费解了,最大的可能,便是唐僧的亲生父亲其实不是陈光蕊,而是刘洪。

    刘洪和满堂娇两情相悦珠胎暗结,结果遭到殷开山的强烈反对,由此才有了抛绣球的戏码,宁愿将满堂娇嫁给任何人,也不嫁给刘洪。

    刘洪对此含恨,候在渡口等陈光蕊赴任,杀了陈光蕊携美上任,而满堂娇虽然愧疚,可新欢是抛绣球砸的,旧爱为了自己甘愿犯法,还怀了旧爱的骨肉,也就帮着隐瞒了。

    至于为何要和唐僧相认再致刘洪死地,怕是自己都知道,唐僧出生便有南极星君护送,隐瞒十八年的事情,终究是没办法继续了,而她的自尽,恐怕更多的追随刘洪而去,而不是羞于苟活,毕竟无论是她父亲、丈夫和儿子,其实都原谅了她的。

    甚至于,唐僧在刘洪死后,其实也是知道了真相的,要不然有个做丞相的外公,有个得太宗器重的父亲,富贵唾手可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