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上玉 >

第138章

锦上玉-第138章

小说: 锦上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泽心情愉悦,那边福王世子坐在书房却双目眐眐,心情复杂的等着房县的消息,即盼着有好消息传来,又盼着“宋玉”没有死,那样阴柔美丽的男子百年不遇,就这样死了真是太可惜了。

    原本给那些死士下命令时,很想添上一句,“务必留活口”,可想到他老子那铁青的脸色,二弟得意洋洋,让人恨不得上去挠一爪子的嘴脸,到嘴的话语又咽了下去。

    等他登上了那个位置,不管是天下的美女,还是美男都任他挑选,到时候区区一个,宋玉又算得了什么。

    等一觉醒来,那不曾得到的东西,犹如心口的一粒朱砂痣,挠心挠肺的硌着难受。

    身旁侍立的小厮眼观鼻,鼻观心的垂手而立,心道那高丽纸糊的窗棂上头,难道有花不成?

    世子爷这样盯着窗棂,已经有半个时辰,这会子也该用早膳了,自己是提醒还是不提醒的好?

    他的上任就是因为没有眼力见,打断了世子爷的思路,被打了五十大板给丢了出去。

    他的上上任,耽误了世子爷用膳,没有尽到“好小厮”的责任,直接赏了一丈红,送到了庄子里头。

    这都两个月了,听说还在床上趴着呢。

    自己到底是选择五十大板加发卖,还是一丈红躺两个月?

    小厮头皮发麻,大冬天却浑身冒着汗珠,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好,恰好此时窗台上的一物救了他。

    小厮感动得稀里哗啦的,都不用福王世子吩咐三步两步的跨出门廊,把那只在窗台上扑腾的鸽子抓了进来。

    福王世子急忙抢过鸽子,迅速的解下鸽子脚上的竹筒,快速的抽出里边的纸条。

    在打开的一霎那突然又顿住,“你,把它念出来。”

    小厮整个人顿时就不好了,指尖微颤的接过字条,却还要装的若无其事。

    心儿颤颤的打开字条,只一眼,双腿一软啪的跪倒在地上。

    娘哎!这哪是救命鸽呀,分明就是催命符啊……

    “上头到底写了什么?”福王世子锐利的双眼冒着幽幽的冷光,“说!”

    小厮低着头,全身打着摆子,却极其敏锐的感觉到,后背那两道冰冷的目光,犹如两把利剑直插心脏。

    “上头,上头……说……”

    小厮结结巴巴,挥汗如雨,却无法组织出一句完整的语言,他实在是太害怕了。

    福王世子已经猜到了,不过没听那小厮念出来,始终心有不甘,或者说抱着一份虚妄的侥幸之心。

    见小厮结结巴巴说不出一句囫囵话了,双眼一瞪一拍桌子,“快念!”

    小厮叫他这么一下,卡在喉咙里的话瞬间奔泻而出,“八个死士全军覆没,另高临已到房县。”

    话音刚落,福王世子一记窝心脚,小厮被踢的撞在门框上,口吐鲜血,像一条死狗般趴在地上。

    那纸条更像一只折翼的蝴蝶,在空中飘飘荡荡的下落。

    “果然好大的威风!”

    一句嘲讽之后,两道胖瘦对比的身影跨进书房,福王世子正要发作,一抬头却瞧见他的父王,胖手一伸,那飘飘荡荡的“蝴蝶”停在了他的手掌,顿时脸色又是一变。

    福王把世子的一切变化都瞧在眼里,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选择他来当世子是不是选错了?

    接连二三的失败也就罢了,人这一生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失败?

    他一直以为这个儿子是最像他的,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够狠。

    可是最近他却越来越发现,这个儿子只学到了他的狠戾,至于其他,简直就呵呵了!

    捏着字条,瞥了一眼倒在门口死狗般的小厮,挥挥手让人抬了下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七十章 古代房地产

    “父王,大早上的您怎么来了?”福王世子神色变了数变之后,立马堆起满脸的笑容。

    “怎么,本王不能来吗?”福王的一张黑脸能够滴出墨来。

    福王突然发觉自己一直看好的儿子,最近不仅不会做事,连话都不会说。

    福王世子吃了个瘪,不敢把自己的老子怎么样,只好狠狠的瞪了瞪高泽,改天再找你算账。

    高泽不客气的扬了扬下巴,好似在说,随时奉陪。

    兄弟之间的暗流涌动,福王也不知看见没有,直接粗暴道,“本王看你可能是太忙了,这样吧,你二弟年纪不小了,也该干点正事了,让他给你分担分担。”

    这是要分权来了,福王世子哪能答应,立即表示自己能做好。

    福王却不容至否,拍板道,“就这么定了,他刚上手什么也不懂,也不能把什么重要的事交给他。”

    福王顿了顿,凝眉思付,“西北那一滩都是些许小事,就丢给他练练手吧!”

    些许小事……

    福王世子气的差点一颗老血,一喷三尺高!

    房县那边,开始建设新的民居,文玉儿借鉴了后世并村为镇的理念,在房县城外以风景秀丽之处划出一块土地,统一建造了一批联排小院。

    当孟县令第一次见到建造图纸时,捻须沉默了半晌,理智告诉他,不要得罪这个年轻俊朗的少年钦差,人家上头有人罩着,得罪不起,别在最后的日子里“晚节不保”。

    可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一番权衡之后最终还是道,“农人以地为生,大人把所有的房子都建在此处,农人下地,岂不远乎?”

    某二货汗颜,到是忘了这一层,此时高林开口道,“本王这一两天在县城四处看了看,小摊小贩并不少,还有那些没有土地,却身强力壮卖力气的,灾前全部住在城东的窝棚里。”

    “本王听闻,城东区一向鱼龙混杂,历来都是本县的重点治理区,孟县令何不趁此机会,把城东好好整治一番。”

    “这……”高林的建议孟县令很是心动,只是建房子,既要买材料,还要付工人的工钱,财务上实在是……

    孟县令的意思文玉儿秒懂,不愧是来自信息爆炸的后世,立即就有了应对的主意,“县令大人只要备足材料,人工方面,只要在县衙贴出告示,以工代酬,凡有意者都可凭自己的劳动换取住房……”

    孟县令、赵猗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先前灾民的救灾,手段简直如出一辙,只不过金钱换成了房子。

    这些房子原本就是要无偿分给灾民的,这钦差大人居然想到了在这上头做文章,真是……,幸亏读书做了官,这要是经商……,两人非常的确定,“宋玉”一定会是天水第一大奸商。

    难怪一来,就逼得各大钱庄掌柜跳脚,如今房县的各大钱庄,跟着通通都改成了“大银行”的经营模式,那些胳膊腿细的直接关门大吉,只是“大银行”终是占得先机,如今已是房县最大的钱庄,风头远远超过原先的丰大钱庄。

    城外的房屋就这么定了下来,文玉儿又根据宋县令和赵猗的建议,给有田有地的农人,分发了建筑材料,各自回家重建家园。

    而城外的那一批房舍,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一部分,这一部分房屋,将作为福利,根据贡献大小分给大银行的各位管事和伙计。

    到大银行做工,还能分到房子,世上竟有此等好事,整个房县都沸腾了,人人削尖了脑袋,想要往大银行里去。

    那些原本有机会去,但却怕得罪了其他钱庄的“聪明人”,悔得肠子都青了,只是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了。

    等到房屋建成,文玉儿等人已经走在了回京复命的路上。

    而孟县令却抖着他的八字胡,开始急吼吼的建造第二批房屋。

    原因无他,只因文玉儿建造的这批房屋,加入了现代别墅小区的理念,城中手里有现钱的富户,瞧着那一排排整齐油亮的木质小楼,亮堂整齐,前院花木扶疏,后院种菜栽果。

    站在楼上那个叫做阳台的东西上,还能跟邻居聊天吃瓜。

    村里有宽阔平坦的青石板道路,每天有专人打扫,还有什么叫做垃圾箱的东西,废弃之物通通丢在里头,有专人收集,村子里干干净净不说,整个村子还围上了白色的高墙,有专门的门子守门。

    比他们住的宅子不要好太多哦!

    于是很快就有脑子颇活络的,瞧出了其中的商机,迅速的找到了孟县令,要求买下那几套闲置的房屋。

    孟县令毕竟年纪大了,脑子不够活络,正为那几套余下的房子发愁,磕睡有人送枕头,自己找上门来了,想也没想就要答应。

    幸亏一边的赵猗,脑子颇为活络,又被“宋玉”现身说法地“教育”了几场,虽然没有想通其中的关节,但是商人素来重利,赔本的买卖不可能干,抢在孟县令开口之前,给一口拒绝了。

    然后,这人还未曾离开,第二个又来了,接着第三个,第四个也到了……

    孟县令也嗅到了其中的味道。

    人的思路有时候就像有一个塞子,塞住了其他的可能,而当这个塞子一旦被拔除,就像打游戏开了挂一样。

    孟县令就是如此,与赵猗叫上县衙里几个重要人物,埋头商量了半晌,当即在城外村的对面,又划了一大块地方,准备建造第二个城外村,给房县的财政增加收入。

    “可是……,衙门里头没那么多银子啊!”师爷觉得这个主意好是好,可是没有银子,一切去还不是空谈。

    赵猗摸着下巴想了想,“宋玉”惯用的伎俩,就是空手套白狼,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借鉴?

    “大人,”他说道,“不如咱们也学学钦差大人,叫那些个富商先付一部分定金,咱们拿着这些钱去买材料,建房子……”

    竟然误打误撞的,尽得后世开发商的真谛。

    于是第二个城外村就这么建了起来,地基还未打好,就销售一空。

    尝到甜头的某些人,又把城东的那些破窝棚全部拆除,建起了大大的城中村。

    房县一时间,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七十一章 新年口水

    回程倒是不急,有那山清水秀的地方,还要流连一番。

    早在房县之时,部下就给高临传了消息,那边的事情办妥了。

    无事一身轻的某人,自是愿意陪着她到处乱走,一伸手就能够到的距离,多好!

    回了京城,想要如今这样的耳鬓厮磨,还得去翻宋家的高墙大院。

    至于其他人,免费的吃喝玩乐,不跟紧步伐的才是傻蛋,当然瞧这两位少年形影不离,好的如同一个人般,也不免为文三感叹,这女子得有多眼瞎,才会刚出了狼窝,又进虎爪。

    等到一行人游山玩水的回到安阳城,已是大年三十,衙门里头早封了印。

    踏着天边的晚霞,走进宋府的文玉儿,想着明日就是大年初一了,文府那边很忙,自己就不要过去添乱了,反正明天一早总是要去的。

    在外边玩耍也是要耗费精力的,某人梳洗完毕倒头就睡,等再睁眼,碧纱的窗棂外头已是大亮。

    住惯了现代窗明几净,一眼就能透过玻璃看到外头的文玉儿,用不惯看不到外头的高丽纸,是以这夏纱的透明糊窗纱一直没换,唯一的缺点是冬天得多盖几床被衾御寒。

    难道自己睡过头了?墨菊、溪竹两个丫头,也不知道来叫她,今天是大年初一,文家上房那边去晚了宋氏又该不高兴。

    跳下床趿了鞋,打开屋门一阵寒气扑面而来,禁不住拢紧衣襟。

    卧槽!

    这里的院子静悄悄,哪里是天亮了,分明是夜里头不知何时下了雪,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映得天色亮如白昼。

    关紧屋门,回屋一瞧角落里的漏刻,不过才是丑时,爬上床又钻进温暖的锦被。

    这一觉到真是睡到天光大亮,溪竹和墨菊端着脸盆、毛巾等洗漱用品进屋才将她推醒。

    换了一身喜庆的女装,大过年的头上也不能太素,墨菊给她挑了两只,珊瑚珠子串成牡丹花压鬓,又插了枝紫弦月百蝶步摇,这才满意地跟着后头去文家上房!

    拐过月亮门,长长的抄手游廊上遇到了,一手拉着儿子,一手小心的护着,肚皮圆滚滚的焦氏的文荣。

    瞧见文玉儿后,文荣羞赧的放开焦氏,让刚刚会说话的儿子喊了声“三姑”。

    丢下一句,“你们谈,我们先行一步。”把幼小的儿子扛上肩头,大步流星的去了。

    姑嫂两人相视一笑,文玉儿上前一步虚扶了焦氏,边走边聊些诸如“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闲话。

    待到欣沁堂,迎头又碰上了叶氏一行,琪姐儿、福姐儿蹦蹦跳跳的走过来,一人霸占一只胳膊,三姑姑长,三姑姑短的喊个不停,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