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上玉 >

第113章

锦上玉-第113章

小说: 锦上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丽妃皱眉,“跟他有什么关系?”

    坊间传闻这两人……

    丽妃的眼中带了一些审视,“你跟他不会真的……”断袖吧?

    文玉儿摸不清田月凤究竟何意,既不承认也不否定,三下五除二的把桌上的小菜扫空一半。

    “微臣吃饱了,娘娘请慢用!”说完逃也似的离开西华阁。

    落心瞥了眼田月凤,“娘娘您这又是何苦?”

    皇帝的老婆,即便皇帝不碰,其他人也不能肖想,宋玉,这小白脸他怎么敢?

    在落心看来,田月凤与其在宋玉身上花功夫,期待他能看上她,还不如把心思花在皇帝身上,毕竟那位才是正主。

    文玉儿跑出西华阁,兜头就和一个宫女撞了满怀。

    “原本是梓桑姐姐,你这是要去哪呀?”

    文玉儿双手扶着梓桑的胳膊,左右看了看问道。

    梓桑笑道,“有宫人看到你进宫了,可娘娘等了半宿,也不见你的人影,让我出来迎了迎,您这是去哪啦?”

    说着梓桑瞟了眼,文玉儿身后的西华阁。

    “走,回去再说。”

    文玉儿拉起梓桑就走,两人很快就到了凤仪阁。

    文姝儿执起文玉儿的双手,围着她转了一圈,眼眶子发红,“天杀的鞑子,瞧瞧瘦的!”

    文玉儿拖着她的胳膊,插科打诨般的撒娇,“我这不全手全须的回来了,并且还免费去草原游玩了一趟,多好!”

    “你呀!”文姝儿雪白的手指,宠溺的点了点她的额头,把她拖进内室,指着那一桌子的美味佳肴,“都是你爱吃的,把身上少掉的肉都吃回来。”

    文玉儿皱了一张苦瓜脸,“能不能不吃啊!”在丽妃那边已经吃的够饱了。

    正当文玉儿发愁之际,梓桑来报说是高临来了,寻“宋玉”有公事。

    文玉儿深觉高临来的是时候,解了她的危难。

    大姐的心意却也不能不领,当即吩咐小宫女,把桌上的菜肴都打了包,带回去留着晚膳。

    姐妹俩并肩从内室走出来,高临很自然的一手接过食盒,一手拖起文玉儿的玉手,冲文姝儿点了点头,转身一起走了,文姝儿愣是好一会没有回过神来。

    不确定的问梓桑,“适才我瞧见皇弟拖了玉儿的手?”

    他知不知晓她是女子?

    离了凤仪阁,文玉儿就挣脱了高临,“这是在宫里头,注意影响。”

    文玉儿做贼似的左右瞧了瞧,呼,还好没人瞧见。

    “怕什么!”高临又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咱俩不是断袖嘛!”小手细细滑滑,怎么也不舍得放下。

    “啊呸!”文玉儿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脸却不争气的红了。

    柳眉弯弯白皙的俏脸上,一抹嫣红,是云是霞,眼睛湿漉漉的,像会说话一般,这样的眼神一点杀伤力没有,反而勾的高临那颗心,荡啊荡啊荡,像一艘靠不了岸的小船。

    “哦,对了!”文玉儿想起来一件事,“适才,丽妃娘娘请我用膳来着,七八道小菜都是我爱吃的,并且是她自己亲手做的。”

    她看着高临,“你是不是向她透露了什么?”

    高临眉头微皱,“请你用膳?还是她亲手做的?”

    田月凤确实有一手做菜的好手艺,只是这手艺,却不轻易示人,就连皇帝都没有过这样的口福。

    也别说皇帝了,就说他和田不白吧,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也只有在秦氏生辰的时候,才能蹭吃上一次,平日里,哼哼!想都别想。

    高临不禁看向身边的文玉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二十章 赌局

    朱唇不点而红,皮肤细白的像刚拨壳的鸡蛋,在日光中有一种随性,阳光之美,听闻走在大街上,向他投掷瓜果的小娘子不计其数。

    就连胡逸轩那种大大咧咧的性子,都晓得说,“哪天想吃瓜果,只管跟着宋玉出去溜一圈,保证能推个一小车回来。”

    他这位大姐不会是看上宋玉了吧?

    真是伤脑筋,他娶个媳妇容易吗?别的什么阿猫阿狗的,来觊觎也就算了,谁让他媳妇长得好看呢?

    可他这大姐,来插一脚算怎么回事?

    高临想想就觉得心塞。

    “这件事你别管了,交给我来处理。”

    文玉儿乖乖的答应,其实她是故意的,故意把这件事透露给高临。

    宅斗宫斗什么的,她一窍不通,既然想不明白田玉凤,打的是什么主意,并且她又是高临的表姐,不如把这件事丢给高临去处理。

    自己既不用费这个脑子,也免得到时候处理不了里外不是人。

    文玉儿说丢开这件事,果然就不再管了,其实也是没精力管,鸿胪寺那边刚刚上任,手头有很多宗卷要处理。

    文府那边两位小侄儿,眼看着就要周岁了,宋氏素来是个重男轻女的,一下子得了两个大胖孙子,抓周肯定是要大办的,再加上两个大孙子的生辰,相差不了几日,干脆一个推后两天,一个提前两天,搁一起办了。

    两个大孙子一起办抓周,文家又是那不缺钱的,套用文玉儿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咱什么都差,就是不差钱。”

    两个宋氏最重视的大胖孙子,再加上文家的不差钱,所以在抓周到底有多盛况空前,安阳城里早在一个月前,众人就开始拭目以待了。

    当然众人猜得最多的,还是这次的席面,碍于当年文老爷生辰宴的震动,众人都在猜测着这一次又会有什么样的新式菜肴。

    甚至有好事者,专为此开了一个赌局,押到底会有几道新式菜。

    文玉儿听得此事,不觉也来了兴致,拿了一百两银子叫元宵也去押了几注。

    到那天,文仙儿、文秀儿姐妹也各自带着孩子回来了,文殊儿在宫中不方便出来,给两位侄儿送来了厚重的礼物,八宝金锁各两对,宝石璎珞项圈各三只,金手镯、金脚镯各两岁,再加上天轩阁的文房四宝。

    顾家是百年世家,行事有一定的章法,呈文仙儿归心似箭,却不得不守着府里的规矩,到了正日那天早上,才同了顾六郎一起过来,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和文玉儿私下说上两句。

    钟家和文家一样是个商户,自然没那么多的规矩,文秀儿头天晚上就带着胖儿子过来了,儿子有乳娘带着不用她操心。

    姐妹们许久不见倒是比出阁前更亲热了,三姐妹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晚上更是与妹妹文清儿一床挤着聊了大半夜。

    两人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了亲事上头。

    “……时间过得可真是快,”文秀儿宠溺的摸着妹妹的秀发,“一晃眼,清姐儿也快出阁了。”

    她还记得那年,姐妹俩因为文玉儿,躲在假山里头吵架,文清儿瞪着眼,脸红脖子粗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一般。

    “只可惜三姐姐……”,自己的儿子马上都可以打酱油了,文玉儿二十岁了还是没着没落的。

    “你可别替她着急。”文玉儿回来后,文清儿去了心病,又恢复了心直口快的性子,“她可是个有大造化的。”

    文秀儿微讶!

    文清儿抿了抿红润的嘴唇,神秘兮兮的凑近闻秀儿的耳边,“我告诉你,你可别乱传出去,用不了多久,秦王殿下就会上门来向三姐姐提亲了。”

    “真的?……还真是有大造化的。”

    随即又想到“宋玉”,“那三姐姐身上的那个婚约……”

    他们全家人都知道,那个宋玉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外人不知道啊!

    文清儿无所谓的耸耸肩,“听三姐姐的意思,那个婚约,秦王殿下会想办法搞定,并且不会牵累到她。”

    听着她提到文玉儿一副淡然的表情,文秀儿不禁揶揄道,“如今你倒看得开。”

    文清儿笑了笑,“你不用打趣我。”

    然后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我早就想明白,某些人总有好事落在身上,让外人觉得眼馋羡慕,可是你知道吗?”

    文清儿盯着烟青色的帐顶,幽幽说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人只知道羡慕眼馋,却不想想别人背后是这样的一种付出,也许他得到的这些好处,并不及背后付出的十分之一。”

    文清儿动了动身子,转眸看向文秀儿,“就拿三姐姐来说吧,是没错,能得到秦王那样,优秀男儿的垂青,简直是三生有幸,可如果三姐姐自己本身没有能耐,你说秦王还会看上她吗?”

    当她和文秀儿窝在乳娘怀里,安心的吃着糕点,嬉戏的时候,文玉儿纹丝不动的坐在书房里看书,练字。

    当被鞑子俘获,她吓得瑟瑟发抖,六神无主时,文玉儿却沉着冷静,一棍子捅死鞑子皇子。

    当鞑子追兵赶来,自动让自己暴露与危险之中引开追兵,被鞑子抓住以后敢于跳崖。

    这一桩桩一件件,文清儿扪心自问,除了文玉儿,满京城的大家闺秀,谁能做得到?

    如果换成自己是男儿,文玉儿这样的女子,也会想尽办法得娶回去。

    文玉儿不知道她救了文清儿一回,到能得到她如此高的评价,此时正和某人,一左一右的窝在临窗的榻前,啃着香香软软的烤红薯。

    “我说你也太小气了一点吧,秦王府那么多的银子……”

    文玉儿晃了晃手里,啃了一半的烤红薯,特意把“那么多”三个字的音调拖得老长,才接着说道,“才给我送个烤红薯。”

    幽怨的盯了某人一眼,“自己还要吃掉一大半。”

    某人不在意的晃着两条大长腿,咬了一口红薯,混不在意道,“我这不是为你着想吗,大半夜的吃多了容易长胖。”

    “这是嫌弃,我长得胖喽!”

    某只母老虎瞪眼。

    “不胖不胖,现在一点都不胖。”高临立即改口。

    “现在不胖?意思就是说我以前很胖?”

    高临:“……”,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二十一章 菊宴

    到了正日那天,文府早早的就开了门迎接宾客。

    如今的文府与前两年文老爷生辰,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文登刚刚从御史大夫升到中丞,文家和宋玉合作的那个药房,救活了边关许多将士的性命,皇帝经常变着法的赏赐,准女婿宋玉又刚刚升任鸿胪寺少卿。

    在世人眼中,文家简直就是鲜花着景,烈火烹油正是前途无量之时。

    趁此机会,上赶子巴结送礼,自是不在少数,大早上的就开始络绎不绝的往里送礼。

    当然最早的那一位还属平阳侯,不过这一位可不是为了送礼来的,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尝过文家美食之后,其他都成了稻草,虽然文家的杂货铺里也有卖那些调料,可不知为什么,做出来的菜肴比起文家来,似乎总少了那么一点滋味。

    平时没有机会,这日吃过早膳,文家厨房刚开始动火,平阳侯就过府了,还带上了府里的大厨,他到要看看,这文家的菜,到底是如何做出来的。

    君子远包厨,堂堂的一个侯爷,大清早的屈尊窝在小小的厨房,就为了看他们是怎么做菜的,搁在从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文家的厨子们想想都觉得脸上有光。

    到了开席,席面都露天摆在了文家的园子里,宴开一百零八席,每席一百零八道的满汉全席,看得宾客们的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如此豪华的宴席,把皇宫里的宫宴,都给甩出好几条街去,没办法有钱就是任性。

    如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两位正主爬在桌上抓周反到无人关注了。

    这场宴席的余波,一直持续到两个多月后,瑞王府的赏菊宴上,出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才无人谈起。

    不过这件事,还是与文家的人有关。

    秋风起,蟹儿肥,又到一年吃蟹时,瑞王府举办了赏菊宴,给安阳城里所有的勋贵都下了帖子,之所以今年搞得如此隆重,是因为,瑞王妃想从中,挑出一个满意的乘龙快婿来。

    从哲佳郡主十五岁及笄,就开始挑起,这些年挑来挑去,摆是没有挑到一个满意的,眼看着翻过哲佳就二十了。

    很多同龄的小娘子孩子都会打酱油了,瑞王妃着急呀,发了狠,年前一定要把哲佳郡主的亲事给定下来,趁着此次的赏菊宴,索性把所有的勋贵都请了过来。

    希望广撒渔网之下,可以捞到一条令人满意的大鱼。

    文玉儿作为哲佳郡主的手帕交,自然也接到了一份帖子。

    文清儿的婚期终于定了下来,就在开个年之后的三月,算起来也没有多少时间了,如今哪里也不去,安安心心的窝在闺房里绣嫁衣,所以嘛,瑞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