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卜卦天师 >

第332章

卜卦天师-第332章

小说: 卜卦天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刚要说话,厨房里忽然传来一股子糊味儿。

    竹云道:“坏了,鱼给炖糊了!”

    我们跑过去一瞧,锅里一团黑,半天我都没看出鱼在哪里。

    第二天一早,阮爷来找我们,给了我们一份档案。

    阮爷说:“任务在里面,过了这一关,一切都好说了。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本来,我们想留下阮爷,好好吃顿饭,但阮爷说,他和古先生还有别的事,很快就离开。

    非子看了看那份档案,道:“这事可能不轻松,就辛苦你们两个了。”

    江林说:“老大,你放心,这蹩脚的任务。都不够我塞牙缝的。”

    非子道:“江林,牛逼可以吹一吹,但也得小心别被牛踢脑袋上。”

    我仔细看了看那份档案。

    这次的考察任务,要从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说起。

    这件事,就发生在南方桃溪附近的飞云江里。

    两年前七月份的一天。有个叫龙鸣山的人在飞云江桃溪段钓鱼的时候,钓上来一只大乌龟。

    回到家后,龙鸣山就让老伴儿把这龟给煲了汤,打算让刚怀孕的儿媳妇补补身体,全家也都美美地享受一番。

    汤做好后,一家人就美滋滋地品尝了一番。最后,龙鸣山的外孙子想拿着那个乌龟壳子去玩。

    龙鸣山捞出龟壳子,把它冲洗干净,顺手给了他外孙子。

    那小孩玩着玩着,就拿着那壳子对龙鸣山说:“外公,这上面有字啊。”

    龙鸣山以为这个孩子又捣蛋,就问他:“是吗?那上面写的是啥字啊?你给外公念念。”

    随后,那小孩子就说:“这些字我都不会念。”

    龙鸣山一听就笑道:“来,拿过来,我教你怎么念。”

    龙鸣山把那乌龟壳子拿过来。一看上面果然有字,张口就想念,可是上面的字,他也不认得。

    龙鸣山觉得那些字有点儿像是什么专家一直研究的甲骨文,但也不完全像。

    另外,龙鸣山还发现,那些字不在龟壳的背面,而是在里面。这乌龟活的好好的,不可能在壳子里被刻上字啊。况且,一下子还刻下了那么多。

    再仔细一瞧。那就是一些细小纹路,好像不是刻上去的,而是从龟壳里渗透出来的。

    外孙子刚拿到龟壳子,不可能是他弄的啊。难道,是蒸煮的时候。自然形成的?

    龙鸣山不能确定,反正他觉得这事儿很怪。随后,他就给镇上的电视台打了个电话,想让他们当作新闻给播一播,看看有没有人知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玩了。

    一个镇上的电视台,除了播放镇上的领导开会,就是播放农业耕种收获等等这些没人看的老掉牙的东西。一听说有这么个事儿,就赶紧来了。

    新闻播放出去以后,有不少人找到了龙鸣山。这些人大都是一些收藏爱好者,或者研究人员。

    龙家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家庭,一家子人都乐开了花。

    第五天的时候,镇下的苗家湾来了个人,这个人叫苗先羿。

    苗先羿是飞云江上的摆渡人。龙鸣山没少坐过他的船,自然也认识。

    苗先羿说他想看看那个东西。

    龙鸣山高高兴兴地把那东西拿出来,交给他,笑道:“你怎么今天才来啊,你在江边上待的时间长了,经历的多,见识也广,你快给看看这是啥意思啊?”

    苗先羿看了看,立即就皱起了眉头。

    龙鸣山觉察苗先羿不惊奇,反而有些皱起了眉就问:“苗大哥,你这是啥意思啊?”

    苗先羿说:“这样吧,我用相机拍一张照片回去,仔细研究一下,怎么样?”

    龙鸣山说:“这个当然没问题啊。”

    苗先羿拍了照片,然后就洗出来几张。他把其中的一张。托人寄到了猎灵团。后面还写了几个字:“十万火急!”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非子说:“这苗先羿啊,也是懂得一些东西的,他曾经还帮过当地的猎灵团做过事,所以他对猎灵团是比较熟悉的,这才请我们帮忙。”

    江林瞅了半天。道:“这龟甲上的文字,应该是最关键的吧?翻译不出龟甲上的文字,咋做这任务啊?”

    非子笑道:“江林,你以为你们老大是吃素的?我对这些东西,最感兴趣,而且,还有一定的造诣。”

    说着,非子拿出笔,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蒲金生,桃溪镇桃源街。日干为任,九月八日辰时,绕魂湾。”

    “这是啥意思啊?”

    非子说:“依我看,龟甲上出现的是河语。我只知道河语是河里的东西,与外界交流的一种语言。我想这里的河语,应该预示着什么事,具体的,需要你们调查。另外,今天一早,我已经把翻译出来的文字。给苗先羿发过去了。

    还有,苗先羿留言说,这事十万火急,看来并不是要破解这些文字那么简单,你们需要上点心。”

    我和江林点头。

    转而,非子对我道,“子冥,那化妆品店的事,就交给我。我看出来了,你也想让竹云她们四个尽快安顿下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除了这些,我还要尽快熟悉总团部的一些事,为下一步改组做好准备。”

    我说:“老大,那就辛苦了,我和江林马上出发。”

    非子给我们对了一下拳头,笑道:“姐祝你们好运!”

    坐上长途汽车之后,江林问我:“子冥,这个河语到底是啥玩意儿啊?咱们老大弄的神神秘秘的,我这心里,咋越来越没底了啊!”

    我说:“这个你就不懂了吧。水,是生命的源泉,说到底,我们人类,也是从水里来的。而我国的术数之源,也与水有关,这里的有关,就是说从水中而来的。

    《易•系辞上》中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说的就是古代伏羲氏在东北孟津县的黄河中,看到龙马背负河图。大禹时期,在洛阳西洛宁县,又有神龟背负洛书献给大禹。

    这说明,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在河水之中,得到了不同的启示。这些启示,让人不断地掌握自然规律,不断地走向文明。

    河图洛书,实际上是属于河语的一种。

    河语啊,是一些渔民,从河中打捞上来的蚌壳,龟甲,鱼骨等东西上出现的文字符号。你比如黄河,长江,淮河,海河,钱塘江,以及沿海的一些地方,都发现过这种东西。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84章 捕尸

    (全本小说网,。)

    最初人们都以为这是甲骨文,但是经过一些专家的仔细对照,最后发现,那种符文和甲骨文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他们完全是属于另外一个古文系。而且,这个古文系只存在于水中。

    这时候,有人猜测这是生存在水中的人类族群的文字。但也有人认为,人类的祖先一开始的时候是生活在水中的。河语是人类的祖先使用的一种文字。”

    江林道:“这种河语出现在了活着的乌龟上,是不是可以说使用这种语言文字的东西还存在着?”

    我说:“按理儿说这东西还存在着。但是如果它还活着,这事儿可就怪了。”

    到了桃溪镇。见到了苗先羿,我发现那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

    苗先羿亲自到镇上接的我们。接到之后,他就问我们:“要在镇上吃饭,还是到河边我的家里?”

    江林道:“苗大叔,你家里的菜可有镇上的好吃?”

    苗先羿笑道:“我就会做鱼,其他的都不会。”

    江林说:“那就去你家吃鱼吧。”

    随后,我们到了苗先羿河边的家里。

    苗先羿的家距离飞云江也就一百多米,单门独户,小院子里有两间矮房。据苗先羿讲,这房子是以前看护山林的人住的,他在这里摆渡时间长了,就暂时住在了这里。他的老伴跟着儿子们住,有时候也会来这里看他。

    喝了两杯酒,我就问苗先羿道:“苗师傅,那河语翻译出来了,可是我还是不知道那是个啥意思。上面说这事儿十万火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苗先羿说:“我先给你们讲一件事儿啊。这件事儿发生在五个月之前。距离这里五里地的地方是盘云村,有个叫丁泉的人,在飞云江边打水的时候淹死了。

    丁泉落水的时候,距离他最近的一个人听到了他的叫喊。也看到了他在挣扎。不过,我听人说,丁泉这个人是在水边长大的,水性一点儿也不差。他落水的地方,最深处也不到两米,所以一般来说,即便是不小心落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最奇怪的不是他的落水如何蹊跷,而是在给他收尸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当时,丁家喊来了一条小渔船。丁泉的父亲和船主商量定了价钱,然后小船在落水的区域搜寻。因为丁泉落水的地方,正好是个大湾口,水流非常的平缓,人淹死后,一般不会立刻被冲走。

    丁泉的父亲下潜到水底十几次,都没把尸体打捞上来。最令人奇怪的是,有三四次,他明明已经摸到了尸体的手臂,但是尸体却像是活了一般迅速地逃离开了!

    丁泉的父亲一开始是痛心,后来就觉得有些恐惧了。随即,丁泉本家的一些年轻人,纷纷尝试着下去捞,其中有个人还脱下了丁泉的一只鞋子,但是。每一次就在人的身体刚刚接触到他的时候,那尸体就像是一条鱼一样,迅速地逃离开了。

    打捞淹死的人,很难打捞的时候,或者水况比较复杂的地方。都需要请专业的打捞人员。当时,丁家就请了一个叫‘飞鱼’的打捞组织给打捞。

    飞鱼的人来了之后,先是大体看了一下那片水域的情况。他们觉得水不深,没有必要带任何潜水装备。他们的头目就让人下水直接去捞。

    捞了一口气的功夫,那人钻出了水面,爬上船,喘息了一会儿,这才对他那头头说,下面的东西不同寻常,老是‘溜水儿’。

    溜水儿是捞尸人的一句行话,意思就是这尸体发生了异变,抓不住他,老是溜手的意思。

    因为捞尸人有规矩,捞尸的时候,一般不能提‘尸’这个字。有时候也把‘捞’字,改成‘起’字。

    尸体发生了异变,不能说是诈尸了,尸体跑了等等这样的凶话,要含蓄地说溜水儿了。据长江和黄河边的一些老水鬼讲,尸体发生异变后,一开始它们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而且发生了邪变。但是,如果有人说它们邪变了,就会起到提醒它们的作用。使得这些尸体变得更加凶厉!

    那捞尸队的头目听后,脸突然一变。他又问了一句,你确信是溜水了?

    那人道,我感觉是。

    队长接着问道,你之前遇到过溜水的情况没有?

    那人说。没遇到过,听人说过,我觉得很像。

    旁边一个队员说,什么溜水不溜水的,我就不信这个邪。队长,我带上装备下去看看。

    队长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随后,这个队员背着潜水设备下到了水底。下水的这个捕捞队员有个外号,叫泥鳅。在水下,泥塘里。就跟泥鳅一样活动自如,快速如飞。

    泥鳅下水后,也与那尸体遭遇了好几次,他很快就发现,这尸体真是溜水了。

    有经验的捞尸人都知道。尸体溜水后,一般都会在原来的水域待着,等到晚上,尸体就会离开那片水域,去河流中的一种叫‘龙眼’的地方。

    龙眼,就是把河流比喻为龙,河流中出现的大型旋窝,称为龙眼。

    那么,这些尸体为什么在晚上的时候朝着龙眼的位置行进呢?有人说,溺水而死的人。都要去那样的地方报道,因为人死后,精魄受水的影响,不能及时离身,所以就把尸体带过去了。也有人说。这是河中的龙王要用这个人的尸体来养生,等这个人死后,让小水鬼拖过去。

    意识到这些,这个叫泥鳅的人就想用一种叫做七桩六索阵的法子,来抓住这尸体。

    泥鳅的爷爷是个老水鬼,从小他就跟着他爷爷捞过不少的尸体。什么样的邪尸,他基本上都见识过。当然,他也在他爷爷那里学到了不少的降尸方策。

    浮出水面后,泥鳅让人准备了七根一头削尖的槐木桩子和一条旧渔网拧成的绳子。最后他找人取来一朵莲花。把莲花中间的莲蓬挖下去一半,在其中倒入菜油。加入灯捻。

    随后,他就把莲花灯点燃,放进这片水域。

    灯燃烧了一会儿就开始在那片水域漂动起来。大约三四分钟后,这个莲花灯总算是在距离岸边七八米远的地方停下来。

    见此,泥鳅带着槐木桩子下了水。以上面的莲花灯为中心,在水底,将桩子打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