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在大明 >

第58章

仙在大明-第58章

小说: 仙在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法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明代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沐英两位夫人,冯氏生子沐春,继承爵位,耿氏生子沐晟。冯氏是郢国公冯国用之妹,郢国公冯国用为明初开国功臣,此人骁勇而多谋略又通兵法,元末与弟冯胜(又名国胜、宗异)结寨自保,后同归明太祖朱元璋笔下。太祖询天下大计,冯国用献计“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而成为太祖亲信,此后从征,屡立战功,年三十六卒于军。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郢国公,功臣庙位列第八。

    然而再显赫的家世,也挡不住冯氏早亡。(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4章、“自坑”光环

    (全本小说网,。)

    自己为质,母亲早死,在云南陪伴父亲的是二娘与二弟。

    一旦沐春真的是位败家子,他的爵位,他的继承权,又怎么保的住。所以他一边在京师大把花钱,以表示沐家的忠心。另一边,他又必须让家里,特别是他父亲知道,他不是败家子。他必须知道李家“自污的真正目的”。

    “够了!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知道在做什么!”李景隆十分气愤地说道。

    沐春不是败家子,他也不愿意做败家子,但是问题是,李景隆是。

    他一点儿也不理解沐春的苦心,他只是生气沐春不信他,不信十三皇子。

    他现在非常庆幸朱桂不在场,不然的话,就冲沐春的这个态度,一定会得罪十三表叔,到时候自己跟谁修行去?

    成为绝世高手,是所有武将子的梦想。哪怕李景隆没脑子,但他却是一个骄傲的人,他从来都不愿意让人看不起。

    “景隆!”沐春急得眼睛发红,还有什么比明知道是坑,却不得不向里面跳,更让沐春难受的事情?

    他们为什么不告诉自己实情?难道自己在南京的表现真就这么“冤大头”吗?

    对他们的“认可”。沐春不知道自己是应该哭好,还是笑好。

    看着沐春这么纠结,李景隆不禁冷笑一声,开口道:“沐大哥,区区五万贯罢了,大不了我这两天就还你。但是,拿了钱之后,我希望你别再出现在我们面前。更加不要再跑到十三表叔,或是外人那儿说三道四。”

    这番话,直接让沐春和李惠宁两人愣住了。

    “你是想要宝钞,还是黄金?”李景隆盯着沐春。

    沐春看出来了,李景隆真的生气了。这也难怪,任何一个人处于这种情况下,都难以保持冷静。

    “景隆,消消气,钱什么的,不算什么,你我两家是世交,有什么难处肯定是要守望相助的……”沐春赶忙说好话。

    他知道李景隆是一个骄傲的人。而且作为沐家的嫡长子,他也不想为了区区五万贯,便与李景隆闹生分了。

    “好了,好了。沐大哥你不用说了。钱我会还的,这是我李家的承诺。姐,咱们走!”

    丢下这句话,他扭身就走了出去。李惠宁当然站在弟弟这边。

    “少公爷,用不用追出去?”不欢而散,沐府派来的谋士问道。

    沐春摇了摇头:“没有用的,他就是这个样子!”

    沐春知道李景隆既骄傲,智慧还不足,这时候劝他是不听的。只能等他冷静下来。

    李景隆很生气,生气便开始喝起酒来,酒劲一上来,很快便忘记了刚刚的不愉快。

    借酒浇愁,说的便是他。

    “其实也不能怪沐大哥不相信。”李惠宁想的多,智慧也够,比较理解沐春的心态,她回来便劝说李景隆道,“就气功这种事情说出去,没有人会相信,不是被当成疯子就是被当成骗子。我当初不也怀疑过吗?这都是正常的。只要见识过了老师的厉害,这些人自然会明白,自己的眼界多么的渺小。”

    “对!姐,你说的太对了!”李景隆也放下了手中的叉子,神情有些激动地说道,“不过多读了几本书,就以为了解世界了?什么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全都是狗屁!自己不知道,做不到,就说别人也不行,就说这个世界不存在!”

    “姐,这么多年。你我姐弟从未这么合拍过。”

    “可是景隆,你五万,我五万。家里真的拿不出来。”李惠宁眉头紧锁。

    气功,她是一定会练的,但问题是“钱”。

    “姐,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你忘了那女鬼了。找她要就可以了。”

    酒,除了可以浇愁。壮怂人胆,也是很有效。

    喝大了的李景隆完全忘了女鬼的可怕。

    “什么?还找女鬼?可我们没有找到她夫君转世。”好在李惠宁没有喝高,还很冷静。

    “姐,你这就不用担心了。到时候有十三表叔……”

    “十三表叔?他会帮忙?”

    “姐,你怎么忘了。咱们已经拜师了。有了师徒关系,难道十三表叔会眼睁睁看人害他的徒弟不成?那多丢人。”

    李景隆一般不用脑。当他开始用脑,也就是说他的“自坑”光环开启了,专坑自己人。

    而且,但凡他的“主意”,乍看上去,还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到了最后,李惠宁也放心的喝多了,好在这里一条街都是朱桂的产业,受到了照顾。

    等两人的酒劲完全过去,他们已经睡在这了。

    “啊,糟糕,十三表叔已经来过了。”

    李景隆听着服务人员转述朱桂的话:我有事,先去办事了,明天的课程安排,另行通知。另外,喝酒有碍修行,最好戒掉!

    就是酒没醒透,这心也在后悔。

    “姐,怎么办?”李景隆向李惠宁讨主意。

    “还能怎么办?只能明天再说了。十三表叔不说了吗?一身酒气,不适合练气。”李惠宁说。

    “等一下,姐。咱们就这么回去?”李景隆又在动脑子了。

    “你想怎么样?”

    “姐,反正今天也没事,要不,咱们去找女鬼要金子。沐大哥的帐还是早还的好。我可不想传出我们大将军府,借钱不还的恶名。”李景隆说。

    “嗯。景隆,你说的对。你会为家里考虑了。”李惠宁很欣慰,欣慰之余,她又担心道,“可她会给吗?我是怕她发火,咱们没找到她的夫君。”

    “姐,她可是鬼,金子对她,根本没用。让咱们帮忙,要她点儿金子,她又怎么会生气?”

    “这样好了。大不了带上纸钱,然后派人通知十三表叔来与咱们汇合好了。”

    “可十三表叔不是说他有事吗?”李惠宁问。

    “切!十三表叔能有什么事?不是巡街,便是揍那帮大青巾。咱们叫上他,也是为他好。虽然皇上很疼十三表叔,但是老这么揍下去,早晚要出事。”

    “现在,咱们与十三表叔是师徒,也就是一体的了。咱们不帮他,谁帮他?”

    李景隆的“智慧”不低,“自坑”光环一开,三转两转,便由自己的事,变成了在帮朱桂。而且,听上去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反正李惠宁没听出有什么不对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5章、交易

    (全本小说网,。)

    不说喝了酒的李家姐弟去找九尾要金子。朱桂是真的想起了一件事,猫妖的尸体。

    当时,他们离开了,猫妖的尸体却还在。

    “果真是死了……它惨死这里,他竟然死在了这里……”

    再回去后,朱桂看到了空幻和尚,他在收敛猫尸。

    “什么人?”

    和尚很是警觉,朱桂刚一出现,他就发现了。

    “原来是皇子殿下。阿弥陀佛。”空幻和尚一边念枉生咒,一边收敛猫尸。

    “行了行了,这就是只死猫而已,你不会要超度它吧?”

    猫尸还是那具猫尸,与被朱桂斩杀的猫尸一模一样。

    不要说朱桂,就是它的原主人和尚也没有认出来。

    “阿弥陀佛,猫又守正辟邪,功莫大焉,我佛会度化它的。”

    “是吗?我怎么听说大和尚准备回国了。你们将军的使命,你完成了吗?”

    朱桂瞄了一眼空幻,这个和尚,除了暗中追捕九尾之外,明面上,他是个使节。是奉足利义满之命,前来大明兑换铜钱。

    现在,猫妖是死了,但是朱桂觉得在铜钱上,他们可以合作。

    作为一名后世人,铸钱的利润有多大,又怎么会不知道。

    “阿弥陀佛,皇子殿下有什么建议?”和尚看向朱桂。

    “很简单,你给我铜锭,我给你铜钱。”

    朱桂站直身来,背对夕阳,让整张脸都沉在阴影之中,用一种难得的严肃声音说道。

    无形中,便增加他是在干坏事的机率。

    同样的事,不同的时间点,有着不同的对错区别。

    在后世,自己国家的钱成为他国的法定货币,是影响力与对其吸血的表现。而在这个时代,出口货币却是违法的。

    “阿弥陀佛,皇子殿下高义。果是有道修士。”空幻轻轻说道。

    朱桂打着哈哈,大义凌然地说道:“大明与东瀛一衣带水。东瀛有难,大明当然要加以救助。不过,大明也缺钱。空幻大师,你觉得呢?”

    朱桂在要好处。既然出口货币的好处,他不懂,自然就不要怪朱桂多要好处了。

    “皇子殿下的意思是?”空幻问道。

    “我这个人,不爱财,也不爱权,但是我信佛。听闻大和尚是真言宗的大师,所以我要真正的术法。”

    朱桂表现的就是一个真正的法术爱好者一样。

    “如果行,你们停在码头的铜锭就可以卸货了。”

    朱桂告诉他,自己知道他们的货在哪。

    东瀛为了大明的铜钱,每次遣使来,都会带上铜锭在大明交易。

    历史上,他们一直这么干。

    只不过,朱桂穿越了。而且由于朱桂的打击犯罪,以至于这批到了南京的铜锭根本换不出去。甚至东瀛使节找商人更换,而那商人直接报告给了朱桂。

    当然,这些就不用和尚知道了。

    “其实我是假的。”和尚想了一下,说。

    “哦?”朱桂打量他,故意道,“你不是和尚?”

    “我只是个小沙门,真正厉害的除妖师是我的师父,只是他已经圆寂了。海上风大浪高,人力难抗。”空幻摊摊手,一副坦然的样子,“所以我这个使节,并不是真正的使节。”

    “哦。原来是这样。”朱桂点了点头,又对和尚说,“然后呢?”

    “什么?”和尚一愣。

    “你要不要交易?”朱桂问。

    “我说了,我师父已经死了。我只是个小沙弥。”和尚又重复了一遍。他以为朱桂没听清。

    “我不管你是谁?我只问你要不要交易?”

    朱桂一点儿也不在乎和尚的师父是生是死,大家又不是朋友。

    没有听到朱桂的哀伤,和尚皱起了眉头。

    “出使的正使亡故了。皇子殿下难道不上报朝廷吗?”

    朱桂斜眼看他,面露不屑。

    倭国的使节死了,上报朝廷?

    你咋不自己去上报呢?说不定朝廷还会为其超度……

    “大明可没有接受东瀛的朝贡。”

    足利义满奔着大明的铜钱来,大明上下都知道,所以大明是限制倭使朝贡的。对此和尚也是心知肚明。

    只不过大明要面子。可以装不知道,但如果有人上报,大明也只能处理。

    比如辽东的思密达一直在给燕王送礼,说白了就是大明不承认李朝的朝贡体系,所以他们才希望通过燕王报上去。

    和尚也打的是同样的主意。

    不过,朱桂也不傻,比起不要脸,后世人可比古人厉害多了。

    看到一心想占便宜的和尚皱眉苦思,他只觉得心情无比舒畅。

    ……

    最终和尚只能接受朱桂的方案。不接受不行,因为按照历史,明朝答应足利义满是在朱允文登基后。现在才洪武二十五年。除了他朱桂,没人敢与东瀛交易。

    谈好了交易后,朱桂立即进宫去见朱元璋。

    “父皇。”

    “小十三,这么晚了进宫,是来请安的吗?”

    随着一个月又一个月增多的税金,朱元璋是越看朱桂越顺眼。特别是朱桂每次进宫都要带来外面的吃食。作为一名当了皇帝还想着珍珠翡翠白玉汤的老饕。

    朱桂每晚的请安,带上一份珍珠翡翠白玉汤,是老朱的最大享受。

    朱元璋少时家贫,从没吃饱过肚子,17岁那年他又因父母双死于瘟疫,无家可归,被迫到家乡黄觉寺当了一名小和尚,以图有口饭吃。但是,不久家乡就闹了灾荒,寺中香火冷落,他只好外出化缘。在这其间他历尽人间沧桑,常常一整天讨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