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在大明 >

第192章

仙在大明-第192章

小说: 仙在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是自己,黄子澄觉得自己还是做的到的。

    政治人物吗?与敌人合作,有什么难的?就是骗自己,这对自己好,也没什么难的。因为这是事实。但是要加上一大家子,黄子澄迟疑了。

    这药到底是接,还是不接。

    “大哥,你看,不是我不给。是他自己不敢接。”朱桂好笑对朱标道。

    “黄大人,你不想接吗?”

    朱标没有任何生气的表情,但是他连“子澄”都不叫了,而是叫“黄大人”,可见其疏远。

    这事儿不在于黄子澄的迟疑,而在他朱标开了口,搭进去了人情,黄子澄反而退缩了。

    身为一名上位者,他们可以允许恃才傲物,可以接受有才无德,但是他们绝对接受不了自己的命令,自己手下不听。

    再出色的人才,如果连这点都办不到,那么他的一切便没有任何的意义。

    哪怕是朱标,一直对他们很好,也不会接收这样的“人才”。

    一声“黄大人”,让黄子澄从迟疑中清醒过来。

    今天这药,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如果不接,那么他将不再是太子的人。太孙也不会待见他。

    但是接了,自己岂不是成了十三皇子的人了?

    然而他已经没有时间细细思量了,只能先把药接过来,同时对朱桂说:“楚王大恩,我黄家上下必结草相报!”

    这话也是在说给朱标听的。毕竟接过这药后,他就不可以再对付朱桂了。

    对此,朱标没想那么多,朱标从来没有想过对付朱桂。

    他朱标生下来便是太子,死后又成了城隍。他没有理由,也没有利益大到非要除去自己弟弟的地步。

    其实从头到尾要除老朱其他儿子的,都只不过是这帮大青巾们罢了。

    皇帝永远只有一个。又有多少人有那自信自己就一定是皇帝?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问题是诸王哪一个没有鞋子穿?都有。

    其所拥有的先天便决定了他们造反的机率并不大,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野心家。

    相反,大青巾们就不同了。只要挑动皇帝削藩,最后不管是皇帝赢了,还是诸王赢了,必然有一方出局。而每有一人出局,这上下的官位有多少,利益又有多大。是足够许多人吃的脑满肠肥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都是站在胜利一方的,因为不管哪个做皇帝,管理者都会是他们,也只能是他们。(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66章、情?沾点儿就行

    (全本小说网,。)

    大青巾们到了明朝甚至连后世的职业经理人都不如,他们就是一帮股票操盘手。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四处搞风搞雨,为别人的家当在股海中作着死。

    成功,那是他们的功劳。

    失败了,也就是换个马甲,继续罢了。

    所以,英明的皇帝会用他们,但绝不会信任他们。

    就像是这黄子澄,如果他敢不接,朱标绝不介意在他今后的人生中,送出一双又一双的30码的小鞋穿。

    至于什么时候不送,就看他什么时候明白过来了。

    当然,哪怕他事后想明白了。重用也是不可能的了。

    “老十三,咱们也应该出手了。”

    黄子澄接与不接,朱标已经不再关注。

    黄子澄也没有那个让他为之关注的“才华”。

    与朱桂一样,现在的黄子澄就只不过是只小白鼠。

    当朱桂说出“报恩”的先决条件,朱标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下一回,他要先向老十三要来丹,由自己,或是自己的儿子给他们服。

    忠心这东西,哪怕是一家人,也没有皇帝会分享。

    当然,这一切都要证明老十三的丹有用之后的事。而这实验品就是黄子澄,所以他们要主动出击。哪怕仅仅是做实验。

    至于实验成功,与老十三交换的问题。

    那就要看看他是喜欢人间的金银,还是死后的神位了。

    咳咳……他好像都不是那么需要,但是没法子,当大哥的就这么两样东西了。

    想要别的?那也要我有啊!

    是的。太子朱标已经做好了耍赖的准备了。

    没法子。金银,老十三会赚,说不定比朝廷都有钱。而有钱,便反可以买到人间的一切。不管是人参,还是雪莲,有钱便有的是人卖。

    地府的神职,真的是必须死了才能给。用这个做交换,更像是咒老十三死。而且父皇对地府的神职也有父皇的安排,比如皇家的神位,是按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多子多孙等条件分的。

    如果做不到,胆敢起兵谋反,就是坐上了皇位,神位也与之无缘。

    这一点,不是老朱定的,而是第一次人皇之约时定下来的。

    这个约定保护了王朝的传承。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约定,那位武媚娘最终还是把江山还与了李唐。

    在过去,朱标可是信了他们的邪,以为武媚娘还江山真是他们的功劳。

    他至今都记得太子学官为自己讲史。

    其中之一,便是大唐的光复是狄仁杰,是他让武则天退位,成功光复了大唐朝。

    史官介绍说唐武立太子,当时太子之争非常激烈,武承嗣和武三思对于太子都非常的渴望,多次想让武则天立他们当太子,武则天十分的犹豫,于是她询问狄仁杰。

    狄仁杰告诉她,大唐的江山是太宗皇帝辛苦得来的,太宗传位给了高宗,高宗将自己的儿子中宗和睿宗交给了你,你却要将这江山交给了其他人。母子关系才是最亲近的关系,您的皇子做了皇帝,您在死后可以葬在皇家的祖坟中,可是您把位子给了您的侄子,他们会将你葬在他们的祖坟中吗?

    狄仁杰建议她将废掉的中宗设立为太子,当时武则天并没有做决定。不久后武则天做梦梦到大鹦鹉的翅膀断了,来问狄仁杰是什么意思,狄仁杰告诉她,武是武则天的姓氏,两个翅膀说的就是两位皇子,如果想飞起来,就要用两个皇子。这样一来,武则天就立了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了。

    这事这么一听,是很有道理。是绝对讲的通的“理”。

    但是掌了阴司,朱标也才知道,除非武则天不死,否则她只要死了,就会被李唐阴廷算总账。

    不然,只要她把江山传与武家,想让武家人四时供奉有多难。

    比起文人的“理”,朱标更相信事实的威胁。

    他为什么放心去死?

    就是因为他知道他越早下去,越军掌了阴司的权柄,自己儿子越发的安全。

    不然,朱棣两万人马,他都担心,为什么朱桂十万人马,他却不担心。

    就是因为身份不同了,眼界也不同了。

    而且他深信着,自己这帮兄弟早晚会落自己手中。哪怕老十三这修士也不例外。

    有了这么个权柄在,他当然也就不那么怕自己兄弟们作了。

    你们再能“作”又怎么样?就不怕你们不怕死。

    也许年轻时候不怕,但是只要他们老了,临近死了。他们也就怕了。

    ……

    有底牌的人干什么都是有底气。因为底气,所以干事上就不免有些粗暴。到处是火焰,还有烧成炭的干尸。

    地上还有凝固的鲜血。

    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经过了一场战斗。

    对饕,这样食人的怪物,也确实不用客气。说是实验黄子澄,但是朱桂与朱标可不会为了实验而实验。

    只要发现了,先来一阵喷火枪。一千多度的高温下,人是必死。饕也好受不了。

    至于实验,有撞上个半死不活的,再让黄子澄上就可以了。

    只是试验一下浩然正气的诞生与有效克制。黄子澄本人的战斗意志,与战斗经验,真的是一点儿也不重要。

    “来呀!”朱标突然一声轻喝。

    “属下在!”诸多鬼差和各个司公俯首应道。

    “去!给本尊找出他们的下落!”

    烧死的是人形,不是兽形。而饕是兽形的。这也算是不小的遗憾了。

    饕总是在火烧起来前,逃掉了。

    “是!”众鬼差和各司司公顿时倾巢而出。

    速报司死了那么多的同僚,他们同样想报仇。

    “老十三,现在我们只能等它们传来消息了。”

    朱标不会单打独斗,同样他也不会让朱桂去。他反而有着几分教导作为主帅经验的味道。

    长兄为父。

    弟弟是楚王,就应该有个楚王的样子。

    过去,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教导弟弟,但是现在有了。

    当然,现在的朱标可不是孩子,自然不会只有纯粹的念头,里面多少有着利益,甚至亲情仅仅是沾点儿边。

    比如他现在就有着“传授经验,然后再向老十三要丹,他也就不好意思拒绝了吧”的念头与打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67章、太子的技能点

    (全本小说网,。)

    “殿下,太子也是为了殿下好。”

    身体历行的帮助朱桂。见朱桂没有反应,朱标甚至直接暗示手下来告诉朱桂一声。

    这个人情送的真心是唯恐自己不知道啊!

    “多谢大哥的爱护。”朱桂听了还不能闷不做声。如果他不是自己大哥,鬼才理会他。

    太子这是达到了人生顶峰,开始寻求真正的家和万事兴啊!

    这个追求,没有人可以说他错了。因为这本身便不是错的。只不过他会不会有一点儿热心过头了。

    一早,朱标就跑来找朱桂。这已经是常态了。弄得朱桂都有一种重新被系统逼着上学的感觉。

    朱桂真的很想对他说:“大哥,你如果有时间不如好好教一下允文怎么打仗。他的江山就是这么丢的。”

    虽然朱桂没有明说,但是他确实这么暗示过了。

    然而朱标看的长远,他竟然说:“有你们这帮叔叔在,允文还是不需要打仗的好。有战事,你们这帮叔叔会帮他的吧!”

    这让朱桂怎么回答。

    朱标当时并没有让朱桂回答,而是继续道:“允文像我。纸上谈兵还行,真到战场上,他就不行了。其实这样也好。他是文,你们是武。父皇的安排是合理的……”

    好吧,原来他是这么个安排。

    “大哥,我尽力。”

    当时朱桂是受感动了,真的。

    中华民族的亲情理念永远是那么感人,但是冲动之后,朱桂就后悔了啊!

    “吃早餐了吗?”

    “来人,上膳。”

    从那次答应之后,朱标管的就更多了。朱桂每天吃的饭,穿的衣,走的路……他全权负责了起来,就像是一个老妈子一样。

    仿佛他是在身体力行……打仗我不行,所以我为你们做好内勤。一旦老四反了,就靠你们上了。

    为此,朱桂还向九尾打听过。神是不是什么都知道?是不是可以知道未来的事?比如生死薄上有写什么人未来什么时候死,怎么死之类的。

    付出了一些代价,九尾明确表示没有。她甚至告诉朱桂,如果生死簿有这能力,当年纣王也不会被西周偷袭了。

    系统也推测生死簿应该等于暗能记录的存在。它会记录一切的生与死,但也只是记录,无法预知未来。

    也就是说朱标根本不知道老四会反。换句话说,他就是在做老妈子。

    其实换一个角度,也不是不可理解的。朱标一直在做大明的管家。现在他死了,成了神了。“家”是没的管理的。哪怕他是“神”,阴司自有体系法则,可不是他想改就改的了的。

    一是没有这个实力。

    二就是他就算想改,也无从下手。以他的人生阅历,知识与经验。不管是建立地府的,还是定下规矩的,哪一个不是人杰。他朱标真就排不上号。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弟弟们,便成了他的目标。这“家”管习惯了,可不容易改。

    只不过……

    山药、腰子、枸杞……

    这大清早的就这么吃。他这是多关心自己弟弟的性福。

    也就是朱桂成就了天人之体,否则这么补下去非流鼻血不可。

    天人之体基体上是五毒不侵了,其身体所可以蕴涵的能量是人体的十倍以上。所以哪怕朱桂是少年,这么补,也没有出任何的事。

    倒是在他这么管“家”之后,似乎开发出了了不得的模式。

    “老十三,我知道你是个吃家。其实我也是围着做饭的厨房转悠,只是我是太子,是不可以做厨子的……”

    朱标突然的感慨,让朱桂吓了一跳。

    “当年父皇四处征战,母亲陪着父皇,照顾着他。我就觉得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盛满了华夏传统,更折shè出了人生情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