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梦七年 >

第945章

重生之大梦七年-第945章

小说: 重生之大梦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东摆摆手:“王哥,这么说吧,大东通航能在你手里盈利最好,如果不能盈利,我也无所谓。换个其他人来管理,我不放心,毕竟,我要经常使用直升机。”

    得,王大江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老板依然是信任自己的。

    不担信任,而且愿意让自己在管理大东通航的过程中,一边学一边干,这简直就是持续培养的架势。

    呼——王大江悄悄吐出一口气,笑着说道:“那我就赶鸭子上架,继续管着。”

    穆东点点头说道:“王哥,大东通航是个不错的平台,很专业,也很前沿,好好钻研一下,还是能学到东西的。”

    ……

    王大江精神抖擞的离开,回公司忙碌去了。

    对于穆东而言,王大江这样的军中精英,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这类人铁血,纪律性非常好,自我约束意识极强;缺点当然也有,比如学习意识偏弱,交际能力一般。

    但是瑕不掩瑜,整体而言,王大江是值得信任也值得托付的。

    现在王总有些灰心,穆老板当然要给出希望。

    ……

    大东集团很快就联合大东旅游制定了直升机飞行时间补贴政策,甚至直接补发了2015年1月份到9月份的补贴款。

    我的天,1350万元!大东通航的账面上,一下子变得无比的漂亮,公司上下顿时士气高涨。

    王大江后来琢磨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大东旅游拿钱,是因为大东通航牺牲了利润成就了景区的人气,合情合理。

    而集团公司拿钱,实际上就是大老板为自己的大玩具,支付了使用费。

    嗨,这事闹的,不大好意思了。

    ……

    进入10下旬,穆家的气氛逐渐热闹而期待,家族很快就要再添一个小宝宝了。

    10月22日,梅雨茹进入鲁东大学附属医院,等待孩子的降生。

    梅雨茹心里是忐忑的,倒不是因为生孩子的恐惧,而是关乎孩子的性别。从婆婆絮絮叨叨的话中,梅雨茹能感觉到,婆婆特别喜欢男孩,对女孩有些排斥。

    但是梅雨茹却不知道孩子的性别。

    孕期做了很多检查,自己也曾悄悄询问医生,却总是被医生搪塞。

    梅雨茹觉得,穆大龙肯定是知道孩子性别的,因为他经常和医生交流,而且负责检查的医生,也是托了关系的,这点小事不会问不出。

    而穆大龙对孩子的性别是无所谓的,认为男女都好,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都是心肝宝贝。

    据此,梅雨茹推断,孩子很可能是个女孩,穆大龙联合医生,封锁了消息。

    如果是男孩,估计他早就四处宣扬了。

    女孩挺好的啊,可以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给她买花衣服,给她扎小辫,给她买零食,看着她美滋滋的吃下去。

    大哥穆东家里就是女孩,看看馨儿,谁会觉得女孩不好?这样的小公主,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不管怎么着,大龙喜欢,我喜欢,也就足够了,婆婆不喜欢就不喜欢,至于公公,没怎么表态,也随他了。

    ……

    10月24日,心情并不顺畅的梅雨茹,在全家人的期待和祝福中,被推进产房,进入产程。

    孩子是个调皮的,生产也非常不顺畅,一个多小时后,医生出来询问,要不要做剖腹产。

    “要!”穆大龙立刻说道。

    “不要!”婆婆穆三婶同时发声。

    医生左看右看,不知道听谁的好,把眼神飘向一边的穆东。

    穆东指了指穆大龙,沉声道:“他是产妇的配偶,听他的!”

    说完,穆东的眼神冷冷的扫向三婶,后者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

 第1208章 立刻不淡定了

    穆东知道三婶什么意思,他从老妈那里听说了三婶的絮叨,也知道三婶对孙子的渴望,此刻三婶喊出不要,无非是想让梅雨茹的下一胎更保险罢了。

    这一胎是女孩,当然还要生一胎。以三叔家的经济实力,就算二胎没有全面放开,就算穆大龙并不是独生子女,再生一胎,也无非就是缴纳罚款罢了。

    但是,生孩子是个鬼门关,由不得三婶任性。如果确实遇到了困难,还是要保住当下。

    穆大龙回身瞪了老妈一眼,转而告诉医生:“可以进行破腹产,如果遇到危急情况,保大人。”

    医生松了口气,匆忙说道:“我只是例行询问,现在情况依然可控,走吧,跟我去补个签字。”

    ……

    穆大龙签字回来,暗自懊恼。

    其实术前已经签过一次字了,当时他征求了梅雨茹的意见,梅雨茹坚持顺产,说是好处特别多,现在想来,媳妇其实心里是有些芥蒂的。

    唉!女人。

    ……

    大家继续焦急等待了半个小时,终于看到一个医生抱着襁褓走了出来,笑吟吟的说道:“梅雨茹的家属,生了,顺产,千金,6斤8两,母女平安。”

    穆大龙愣了一下,木然迎上去,笨手笨脚的打算接过孩子,林晓媛赶紧上前叮嘱道:“轻一点,托着她的脖子。”

    穆大龙小心的接过襁褓,看着自己的女儿,小宝宝皮肤红红的,头发稀疏,额头上一层厚厚的白色胎脂,小眼睛闭着,一动也不动。

    好丑啊!穆大龙不由暗道,不过他随即释然,可能长着长着就漂亮了吧?实在不行的话,长大了去韩国整个容?

    穆大龙的思绪正在神游,医生在一边笑着说道:“产妇很坚强,坚持自己生,好在有惊无险。”

    一帮人赶紧道谢,大多数人都能听懂,医生其实是说,我们做了很多努力。

    医生客气几句,转身离开。

    众人留下几个人在原地等待梅雨茹出来,其他人簇拥着穆大龙去了病房。护士也随即赶过来,说根据医嘱,婴儿的血糖略微偏低,需要尽快补充糖水。

    于是众人又忙着去冲糖水。

    穆三婶终于没忍住,皱着眉头说了句:“一个丫头片子,这么麻烦。”

    声音不大不小,屋子里很多人都听见了,气氛一下变得尴尬起来。

    这句话太欠考虑了。

    穆东膝下只有穆馨一个后代,而且如果严格按照眼下的政策,也只能有这一个女孩,这不也是丫头片子吗?

    在往上说,李肖肖一家七个姐妹没有男孩,大姐才不得不招了上门女婿,所以李家众姐妹最听不得的,就是嘲讽丫头片子的话。

    李肖肖立刻寒了脸,鼻间重重的哼了一声。

    穆妈一看,立刻对儿媳妇进行声援,开口不轻不重的说道:“听他三婶这意思,是看不起丫头片子呗?”

    穆三婶一愣,赶紧分辩道:“嫂子,我不是这个意思。”

    “是吗?那你是什么意思?”穆妈富贵几年,也小有气场,语气很是不善。

    穆三婶张口结舌,不知道说什么好。

    穆三叔一看要糟糕,赶紧说道:“嫂子,你别生气,她就管不住自己的破嘴。”

    转而瞪着媳妇低吼:“你要是不想待在这里,就立刻滚蛋。”

    大家转而望向穆三婶,等着看她的反应。众人都知道,穆三婶出狱后,曾经情绪非常低落,一度抑郁了,好长时间才走出来。现在当着众人的面被老公责难,她会不会出现状况?

    穆三婶低下头,嘴里嘟囔道:“我也没说什么啊。”

    太好了,认怂而且知道辩解,正常人!

    不过,病房里的气氛却垮了,等到梅雨茹回到病房,众人寒暄一阵,也就各自离开了。

    ……

    回到家的肖肖,依然心绪不宁。她好多年没有低人一头的感觉了,没想到这次竟然被三婶隐隐的刺了一下,心里好生不舒服。

    穆东感到了媳妇的不快,把她拉到书房,笑着安慰道:“媳妇,何必在意别人的偏激?我举个例子,岳父岳母有七个女儿,是不是比七个儿子要幸福很多?”

    肖肖叹口气:“好像也对,我们村里有一家有五个儿子,现在老头老太太过得挺可怜的,谁家都不愿意养老,轮流养老又都扯皮。”

    穆东点点头:“所以嘛,当初这对老头老太太曾经引以为豪的东西,现在却根本指望不上。我再举个例子,爷爷称为祖父,之上是曾祖和高祖,你能不能说出这些人的名字?”

    肖肖愣了愣,无奈说道:“我只记得我爷爷的名字,上面就不知道了。”

    穆东道:“我也是,其实我看过家谱,但就是记不住。除非祖上有非常重要的人物,普通人都是记不住的。所谓的传宗接代,其实三四代之后,大多数人就把祖宗忘了。”

    肖肖站起身,笑着说道:“我懂了,你的意思是,过好当下就行,对吧?”

    “是啊,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啊。”穆东笑道。

    “这倒是。”肖肖背起手,神态轻松的环顾四周,乐呵呵的说道:“我老公已经打下了大大的江山,我很满意。”

    “这不就得了,放心吧,二胎政策真的快放开了,我们有的忙。”穆东笑道。

    肖肖差点脱口而出:如果再生个女儿呢?

    她及时管住了自己的嘴,心里不由暗自嘀咕,怎么回事?想什么呢?

    ……

    梅雨茹和孩子三天就出院了,这就是顺产的好处,很快就能恢复行动自由。

    穆大龙很会做事,没让老妈照顾媳妇和女儿,那样明摆着媳妇会受委屈,实在划不来。

    他请了一个月嫂,又专程派人去川省请来了岳母,自己也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安安心心的伺候媳妇坐月子。

    至于一个月之后,穆大龙也想好了,带着老婆孩子和岳母去沪市,工作生活两不误。

    穆三叔对儿子的安排有些无奈,但也没说什么。他知道,老婆那天虽然服了软,但是骨子里的偏见很难改变,如果婆媳真的朝夕相处,怕是要坏事。

    这样也好,家宅安宁,表面上一团和气,和前几年凄凄惨惨的情况相比,已经好很多了。

    对于这个孙女,穆三叔倒是能坦然接受。大哥家里那么大的家产都是孙女,自己有什么好矫情的?

    而且这才几天的时间,女娃头上的胎脂褪去,脸色变得粉嫩,看着着实可爱。

    ……

    10月底,穆东和汪嵬在沪市碰了一次头,沟通了一些机场立项和选址的情况。

    立项这种事情,提交完资料之后,基本上只能靠等,即使等上三年五载,也是正常现象。所以,穆老板这边,没有任何进展。好消息是,立项申请没有被驳回,从侧面打听的情况来看,相关部门还是很重视的,已经开始组织针对性的调研,为后期的决策打基础;

    而选址方面,则异常的火爆。

    汪嵬直面这个问题,不躲不闪,按部就班的开始了选址工作。而且,就算是一开始就确定了以中部城市作为最终落脚点的基调,但是汪老板并没有上来就明确主题,而是广撒大网,多方考察。

    这样做是很有好处的。

    一来,能广泛结交,因为现在无论去那个城市考察,对方都会视为荣幸,就算最后不能成,也是一份善缘,可以促进其他快递或者航空业务的发展;

    二来,可以综合比较各地提供的土地、税收和扶持力度等政策,以便在对比中学习进步,在最后的选址中,就可以灵活掌握各种政策,争取利益最大化;

    还有,通过这些对比和学习,也能知道意向城市的对机场项目的助力有几何,毕竟,最终的选址,对项目能否成功获得审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能筛选出一个有地理优势,同时能在审批上提供极大助力的城市,那就是事半功倍。

    所以,汪老板很忙,每天都在飞来飞去,游走在各个城市,视察了各种各样的土地,和很多城市主官座谈,行程非常紧凑。

    不过,毕竟选址工作只进行了一个月,还没有任何眉目,就算在中部城市这个既定的范围内,也没有筛选出初步结果。

    汪嵬抱怨道:“穆总,大家的热情确实很高,但是工作量太大了,我真的忙得脚不沾地,你可得好好犒赏我一下。”

    穆东笑道:“犒赏谈不上,请你吃顿好的还是没问题的。不过,你要是太辛苦的话,我不介意和你换换。”

    得,汪嵬秒怂,赶紧道:“别别别,我能扛得住。”

    穆东笑道:“基本上也就忙几个月,以后就可以进入对比梳理阶段,可能要评比好几轮,最终如果能在一年内确定选址,都算是效率极高了。不过,越往后,工作量越小。”

    汪嵬道:“这样也好,如果现在就通过审批,我还真拿不出钱来参股。”

    穆东笑道:“我觉得,一年之后,你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