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梦七年 >

第172章

重生之大梦七年-第172章

小说: 重生之大梦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96美元/盎司……1197……1198……1199……

    王忻澜浑身都在哆嗦,她觉得心脏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这种感觉,如此惊心动魄,如此的刺激,和以前操作公司的资金完全不一样。

    虽然都是打工,但是高盛的资金盘子大,抗风险能力强,关键是,高盛的操作很谨慎。

    但是穆东给出的操作要求,太疯狂了,直接是一步生一步死。

    金价终于攀上了1200美元/盎司的高峰,王忻澜一下子身子后仰,瘫坐在椅子上,她感觉,自己已经完全不能思考了,太累了!

    看看时间,已经中午12点多了,自己竟然在电脑跟前盯着屏幕看了四个多小时。

    这一刻,王忻澜感觉到,浑身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滑腻腻的难受,她看了一下账户,黄金已经售出,资金已经入账,账户余额变成了889万美元。

    资金落袋为安,王忻澜心下大定,离开公司回了公寓,简单吃点面包,然后打开热水器,把自己扔进浴缸,舒舒服服的泡起热水澡。

    水汽弥漫中,王忻澜心绪平稳下来,她开始疑惑,这个穆老板,怎么就把握的这么精确呢?短短的三天啊,借助杠杆作用,500万美元就变成了889万,这也太神奇了吧?

    洗完澡,王忻澜吹干头发,习惯性的打开电脑,却意外的发现金价已经到了1202美元/盎司。

    恩?还在涨?是不是卖的早了?

    虽然感觉少赚了钱有点疑惑,但是王忻澜对穆东的神秘感却减少了很多。

    看来也没什么嘛?赌中了而已。

    她拿出手机,给穆东发了一条信息:黄金已售出,获利389万美元,下一步怎么操作?

    穆东即时回复了,一个字:等。

    王忻澜不禁一笑,这家伙,大半夜的,也不睡觉。

    穆东当然没睡,他一直在等王忻澜的消息,虽然知道不会有问题,但是心里还是非常忐忑。

    毕竟,这是第一次如此疯狂的举动。100倍的杠杆下,输赢只是一瞬间的事,非常刺激。

    现在消息传来,事情完美收官,穆东也可以安稳的睡个好觉了。

    虽然只睡了五个多小时,业已形成的生物钟还是让穆东在5点半就醒了。

    例行的锻炼后,穆东开车去了公司。

    今天早上7点,是朱雪松一行出征的时间,穆东去给他们送行。

    穆东赶到的时候是6点半,院子里已经有人开始忙碌了。

    朱雪松几个还没来,方健东正在院子里擦车,其实车真的很干净了,加上又是新车,穆东真担心哪天方健东把车漆擦没了。

    看到穆东进来,方健东赶紧过来打开车门,俩人寒暄几句,穆东得知他还没吃饭,就邀请他俩人一起去了会议室。

    小雪莉正在吃饭,看到穆东进来,高兴的说道:“穆叔叔好,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吃饭了呢。”说着就忙着去给穆东拿包子去了。

    方健东赶紧接过来,又去盛了稀饭取了咸菜,三人一起用餐。

    饭后,朱雪松几个也陆续到了,大家都带着行李,黄燕更是带了一个硕大的行李箱。c的空间宽大,否则光这几个行李箱,普通车辆就放不下。

    穆东没有说话,该说的昨天都已经说了,他挨个和大家握握手,目送大家上车,目送车辆出了院门。

    气氛凝重,颇有些壮士出征的氛围。

    穆东接着回到办公室,开始处理公司的一些事务。

    是的,公司事务。现在需要穆东过目和签字的文件,越来越多了。比如各种借款申请,比如各种采购审批,比如刘芳菲搞出来的一个又一个规定,比如林晓媛这里一个又一个报表。

    穆东现在的心态好了很多,面对这些琐事,多了一份从容,少了很多烦躁。任何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高楼都是需要雄厚基础的,而这些琐碎的事务,就是最基础的东西。

    忙碌间,蔡娇娇打来一个电话,说是已经安排好了相关领导来视察小院楼房建设规划的事情,请穆东接待。

    穆东一阵恍惚,我就是让你找个熟人私下打听打听,怎么还成了相关领导视察了?想要详细问一下,蔡娇娇却挂了电话,再打过去,又关机了。

    穆东觉得,要坏菜,弄不好这件事折腾大了。

    正琢磨着呢,院子里已经折腾大了。

    一辆警车开着闪光灯开进了小院,还好没拉警笛,后面跟着一辆考斯特,再后面跟着一辆采访车。

    泉城市电视台的采访车!

    要知道,蔡国梁可是常委副市长,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市委常委,那是正儿八经的市委领导、正厅级干部,一举一动足以上泉城市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节目了,虽然这个节目的收视率低的可怜,但是有心人是会每天按时看的。

    院子里的一众快递员兴奋无比,交头接耳。

    “又来大人物了……”

    “又有领导来视察工作了……”

    “天哪,比上次阵势还大,还有摄像机……”

    ……

    是的,有摄像机,摄像师已经熟练的打开机器,拍录起来。

    穆东已经闻讯赶出来,他综合前因后果,已经想明白了,能让蔡娇娇这样躲躲闪闪却又不遗余力推荐的领导,也只能是她的叔叔,副市长蔡国梁了。

    至于人家为什么来,穆东也清楚,根本不是冲着自己,而是冲着背后的刘家。

    他赶紧迎上前去,热情的说道:“蔡副市长,欢迎您来视察工作。”

    只着一句话,就让蔡国梁赞叹不已。

    首先,这个年轻人已经推断出了自己的身份,脑子挺机灵;

    其次,举止得体,热情大方,不卑不亢,有风度;

    最重要的是,他喊的是蔡副市长,加了个副字,这里面就有点意思了。如果这个小伙子在摄像机前面喊出“蔡市长”三个字,那可就失分太多了。

    第一印象很好,蔡国梁很高兴,心想,小伙子不错,不枉我处心积虑为你谋划一场。

    他开口道:“穆老板,我们来了解一下本土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还请你多支持啊。”

    得,来求支持的,这话也是一语双关了。

    穆东连忙道:“蔡副市长带领诸位领导来视察工作,我们公司上下倍感荣幸,我们热烈的欢迎大家。”

    说完鼓起掌来,周围闻讯出来的一众管理人员和院子里的快递员也赶紧热情鼓掌。

    蔡国梁更满意了,心想,这样的画面放到电视上,可是显得热闹多了。

    接着,应蔡国梁的要求,穆东带领一众领导参观了据说“国内最先进”的分拣设备,然后又参观了员工宿舍和伙房。接下来,一众人员去了会议室,开起了座谈会。

    蔡国梁首先对大东快递当前的业务运作提出肯定,表扬了采购先进分拣设备的行为,认为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投资,意义重大。同时对大东快递搞好员工住宿和餐饮等后勤保障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体现了公司的人文关怀,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体现了公司企业文化的先进性。

    最后,蔡国梁说道:“穆老板,我们已经了解到,大东快递正在铺开省内的快递业务,据说以后还打算全面推广国内快递业务。我知道这个消息非常高兴。长久以来,国内优秀的快递企业,企业的总部都设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我们省内一直缺少快递行业的领头羊。现在,大东快递的企业推广战略高度契合了‘建设大而美、富而强大鲁东’的战略,作为我们泉城市来讲,能接纳这样的企业总部入驻,更是泉城经济建设的一大盛事。穆老板,我们今天不但是来考察学习的,我们还是来帮企业排忧解难的,不知道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解决?”

    戏都演到这个份上了,穆东要是还不知道怎么说,那就干脆找根面条勒死自己算了。

    他停止了装模作样的记录,略略沉思一下,开口道:“蔡副市长,各位领导,我们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多数企业一样。一是资金,二是人才,当然了快递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我们没有什么技术关卡,大家迈开腿多跑路就是了。”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一阵轻笑。

    穆东继续道:“同时,也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我们还需要一项重要的资源,那就是土地。毕竟快递业的特性决定了,我们需要足够宽阔的场地来运营。”

    蔡国梁点点头,说道:“穆老板说的很对啊,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在人财物方面有充足的支撑,这一点毋容置疑。穆老板,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指标,比如土地需要多少?资金缺口有多少,我们具体探讨一下。”

    穆东煞有介事的想了想,说道:“我们当前还是发展中的小企业,很多困难自己都会努力克服一部分。比如,我们现在的这个院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地段好,交通便利,我们以后打算规划成公司的管理本部,也就是大东快递的全国总部中心,这样一来,当前的建筑就远远不能满足办公要求,我们计划重新建设,不知道各位领导,对于这个院子的建设规划,有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第172章 折腾大了(下)

    穆东很上道,蔡国梁很满意。

    他接着说道:“穆老板提出的问题很突出啊,我们也看到了,这么个小院,房子都是一层或者两层的,土地的利用效率确实很低,难以承担企业发展之后的办公需求。正好,今天来的,有城建和规划局的领导,大家畅所欲言,一起讨论一下?”

    一众领导心中无奈,调子你都定下了,还讨论个鸡毛啊!

    规划局的领导先发言了:“我认为穆老板提出的问题确实亟待解决。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个小院的建筑,大部分还都是六七十年代建造的,除了不能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外,还拉低了整个城市建设的水平,影响了城市景观。我认为,在充分论证企业需求、城市景观和周边建筑物采光的情况下,可以重新规划设计、重新建设。我们下属的设计院,可以尽快协助完成规划设计工作,费用从优。”

    城建局的领导也说道:“泉城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鲁大路又位于lc区的中心地段,这样外观陈旧年限久远的建筑,确实符合改建扩建的要求,我们同意科学论证、合理规划、重新建设。”

    好了,重要的领导都表态了,算是齐活了,穆东松了口气。

    坐在会议室角落里的林晓媛,心里长叹一口气,大门口的门面房,没戏了!必须停工了!

    蔡国梁也放下心来。这件事算是搞定了,但是他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哪能只办这一件事。

    他继续道:“两位同志说的都很对,我也同意你们的看法,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改建扩建。穆老板,快递行业,可是争分夺秒的行业,这里一旦开工重建,你这些设备和人员去哪里安顿?并且刚才你也说了,这里要作为公司的总部,那么快递业务放在那里?”

    恩?怎么还有2。0的版本?

    穆东心里一喜,赶紧道:“蔡副市长,我们有一个不成熟的规划,我们打算在郊区建设一个大型的分拨中心,目前正在选址。当然了,作为新企业,我们在拿地方面面临很多挑战,我们正在努力克服。”

    “哦?是吗?”蔡国梁说道:“正好,国土局的领导也在,我们大家讨论讨论,企业勇于挑战是好事,政府部门也要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的运营保驾护航嘛。”

    国土局的领导心里只抽。一个快递公司,钱多烧的吗?还拿地?去郊区租个大院子得了!

    心里腹诽,嘴上甜美,他赶紧道:“蔡副市长说的对,快递公司对土地的需求是刚需,这个困难必须克服。我们会协助大东快递,尽快在交通便利的位置选择一块合适的土地,支持企业发展。穆老板。不知道贵公司需要多大面积的土地?”

    穆东思索,到了嘴边的10亩又增长了一倍。

    “大约20亩吧,我们这个分拨中心规划设计的比较大,承担的快件分流任务也比较重。”

    国土局的领导翻了翻白眼,不咋不上天呢!20亩?那还是快递公司吗?那是物流城吧?

    不过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轻易不能得罪,连忙道:“好的,穆老板,我们会尽快派人联系您,落实这件事。”

    其实穆东之所以说出20亩,是存了两个心思。

    一是讨价还价,万一对方只给10亩呢,也能接受。

    二是如果真批了20亩,建设好仓库之后,自己用一半,另一半可以租出去嘛,这样这个分拨中心的运营费用就不是问题了。

    蔡国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