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670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70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铁甲战船开始普及,大大的增加的海上安全,反而拉动了不少海上开发的项目。

    “在税赋上来说,没错!”

    周瑜点头:“南海的澳洲大陆已经进入大开发阶段,去年,交州广州还有会稽境内的十几个小商户组成了一支商队出海,归来是时候赚了盘满钵满,引发了不少商户浪潮!”

    “这方面你要盯好了着!”

    孙权眯着眼眸,沉声的道:“我们朝堂是提议商人发展了,只有流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去,但是在税赋问题上朝堂绝对不能出现重叠的情况,现在不少人看着商人大赚,起了歪心肠,中枢的赋税收了之后,地方在剥一层皮,这对于商人来说,会打击他们的热情。”

    “的确!”

    周瑜微微苦笑,点点头,沉声的道:“我们大吴境内虽然说已经有了国泰民安的迹象,但是其实下面还有很多龌龊。

    可惜的是去年吏部考勤没有做彻底,连带着御史台的计划都停下来,漏掉了不少漏网之鱼,地方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混乱。”

    “御史台方面如何说?”孙权目光森寒,问道。

    官字两个口,说出了就是法,上梁若不正,下梁一定歪,如果官吏都做不好,还指望下面的百姓过得好吗?

    周瑜目光微动,神色正容,回答道:“在前段时间,御史台就因为收了税方面,拿下了六七沿海的县令,如今经商司大力发展海上经济,沿海百姓之中的确出来一批不少的淘金者。

    但是赋税方面有些乱,中枢下达的税赋法令到了下面的人执行的时候,加重了不少分量,导致出现不少商人不满,告上了御史台,这还是张纮大人亲自来办理的案子,年初二月,震动了整个大吴朝!”

    “这朕倒是清楚,哎,我们大吴终究是底蕴太少,而且这些年一直满着拓展疆域,在内部管理方面,多少有些的漏洞!”

    孙权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一个王朝,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时间去去掉旧的影子,发展新的秩序。

    仅仅只有几年历史的大吴朝,虽然在经历了变法之后,在中枢制度方面倒是完美了不少,但是很难做到把中枢政策完全落实地方。

    毕竟如今的大吴朝疆域太大,管理有纰漏,很正常,这是需要慢慢的去纠正过来,孙权也知道,急不得啊。

    “周瑜,税赋方面一直是归户部管理,这事情上面还需要你亲自盯着!”孙权沉声的道:“一定要盯紧,如果可以,朕允许你以雷霆手段让大吴赋税之法落实与地方之上,我们亲自定下的赋税法,绝对不容玷污!”

    “诺!”

    周瑜慎重的点点头。

    孙权沉吟了半响,继续商量下一个政务,道:“对了,既然如今这一笔钱已经进入了国库账面上,你和后勤司方面沟通好,抓紧时间,把血狼大营的物质给送过去,并州战役如今刻不容缓!”

    “微臣明白!”

    周瑜也知道,如今并州方面,大军已经开始调动了,就等着的后勤的准备,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后勤保障,他们不敢杀入大草原。

    “你去忙吧。”

    “诺!”

    周瑜离开御书房之后,返回内阁大殿,立刻召集户部几个头头,商量拨款后勤司的事情。

    “曹阳,牵朕的马,朕走一趟军机阁!”

    下午,傍晚时分,孙权站起来,看看残阳,道。

    “诺!”

    曹阳很快就吧孙权的马给牵来了。

    孙权翻身上马,直奔军机阁,虽然都是在着一座紫禁城之中,但是距离可不是一般大远,骑马都要半个时辰。

    如今,大吴的军队已经处于一个四方开战的状态,贵霜一直在打,并州血狼军已经蓄势以待,汉中方面赵云也杀入了上庸,在荆州,吕布明显想要声东击西,拿下培城。

    他是不得不把精神放在军方之上。

    傍晚时分,军机阁上下都很显得忙碌,连进进出出的小兵脚步都快了不少,一个个参谋室,分析室,都在如火朝天的展开讨论,有的在分析前方回来的情报,有的在核对兵力调动,有的在对照粮草数据……

    军机阁大堂的中央,一个环形沙盘周围,潘凤和鞠义几个军机大臣的面色凝重,看着沙盘上汉中的沙盘,一个个都在的思考,有些安静。

    “尔等在考虑什么,是汉中方面还没有消息吗?”孙权大半留下的走进来,目光斜睨了一眼摆出来的沙盘,问道。

    “陛下!”

    “陛下!”

    这时候众人才回过神来,看到孙权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来了,连忙一一行礼。

    孙权摆摆手,一屁股坐在首位的太师椅之上,问道:“说吧,如今汉中方面有没有的战报回来?”

    “回禀陛下,暂时还没有!”

    参谋司司长徐庶站起来,拱手禀报:“赵子龙将军如今已经兵临城下十日有余,只是还没有发动任何进攻战役一兵未发,一战未打!”

    “赵云居然这么沉得住气!”

    孙权闻言,微微眯眼,目光之中有一丝意外:“这不太像他赵云的风格,看来在贵霜战役之中,他好像长进了不少!”

    “陛下,如今我们都有些摸不透赵将军的意图!”鞠义苦笑的道:“按道理越开结束上庸的战役是越好的,不然等到张郃兵力增援,就难打了!”

    “你们摸不透是好事!”

    孙权嘴角仍不住扬起一抹笑容,说道:“皆然你们都摸不透,想必敌军就更加摸不透,我们如今远在后方,要选择相信前线的战事,军机处不用给子龙压力,这一战役,随他发挥,朕只要结果,他赢了,朕奖赏,他输了,朕惩罚!”

    “诺!”

    众人对视了一眼,想了想,表示同意孙权的说法。

    毕竟对于这个赵子龙这一个骠骑将军他们始终很信任。

    “对了,朕想要知道血狼军对于这一战的战略计划书送回来没有?”孙权沉声问道,相比汉中和荆州,如今他更加担忧的是并州。

    黄忠和庞统,这一次可是玩大了,十几万兵马的调动,倾巢而出,对上匈奴和鲜卑决死一战,这一战要是不能取胜,整个北面的防线都会出现大问题。

    “还没有!”

    陈宫摇摇头,道:“但是消息说已经在路上了,明天应该可以抵达参谋司,这一份战略计划书是血狼大营参谋部做出来的,上面大致是庞统制定的计划。

    而我们我们参谋总部也做了一份!”

    大吴变法之后,军方系统重新建立,孙权在军方之中刻意的培养出一种在开战之前做出一份战略部署计划书的规矩。

    计划不如变化,但是没有计划,还怎么去应付变化。

    冷兵器时代打仗,本来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无论战役的胜负,最后付出的都是人命,有备无患,能减弱损伤。

    “给朕看看!”孙权道。

    “诺!”

    陈宫连忙把一份大略的战略计划书递上去。

    孙权摊开这一份参谋司上下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做出来的战略部署计划书,目光微微一动,最后他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细细看了看参谋司做出的兵力部署,却摇摇头:“要是按照你们这样打,有一个问题啊,在时间上衔接不足!”

    “陛下果然是知兵之人!”

    鞠义苦笑,能一眼就看出这份战略部署的问题,大部分都是有经验的沙场大将,孙权能看出来,足够说明他的军事素养。

    他叹了一口气,道:“陛下,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时间这个问题,朔方和五原,都是沙丘草原,骑兵纵横,来去太快,这是我们的死穴!”

    “算了,这个问题等待庞统的战略计划书回来的时候再说!”孙权摆摆手,庞统的战略计划书一天没有回来,他们莫不清楚状况,纸上谈兵,终究解决不了问题。

    “是!”

    众人点点头。

    “朕今天前来,还有一件事情!”

    孙权放下手中的战略计划书,目光扫过站在自己的面前几个军机大臣,道:“孙策进入军机处的议案已经提上来,你们什么意见?”

    “陛下,这个内阁和御史台都还没有表态,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潘凤微微苦笑,低声的回答。

    内阁大臣,军机大臣,御史大夫,这些都是大吴朝堂的顶梁柱,每一尊都需要整个朝堂的讨论,才能定下来了。

    “他们只是态度,而真正的决定权,在你们这些军机大臣手上!”孙权沉声的道:“军机处是大吴的天下兵马总指挥部,每一个军机大臣都是上百万大吴将士的精神,不容一丝怠慢,如今七方大营,狂狮大营和烈焰大营已经表态,他们同意孙策的入军机处,其他的还在考虑之中,朕想要你们几个的意思!”

    “陛下,我的意见,反对!”

    徐庶第一个站出来,很直接的说出自己的意见。

    “元直,说说理由!”孙权目光微动。

    “理由很简单!”徐庶坦然的道:“他曾经和陛下争夺王位,我不能肯定,他心中是否已经放下了野心,江东小霸王的能力,众所周知,我不信任他!”

    “潘凤,你的意思呢?”

    孙权神色默然,没有在意徐庶的言语,反而看着的潘凤。

    潘凤挠挠头,道:“陛下,我中立,孙伯符能重掌兵马,对于大吴来说,多了一员勇猛无敌骁将,这是好事,但是徐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他毕竟身份特殊!”

    “你是越来越老辣了,总会和稀泥,鞠义,你怎么想?”

    孙权无语,笑了笑,潘凤做中枢的日子越长,已经开始从一个纯碎的武将转变成一个政治家了。

    “陛下,末将倒是认为,这是一件好事!”鞠义平静的道:“一来,孙伯符身份是特殊,但是我为不认为他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做出什么事情来,二来,让他进入军机处,反而能显示出陛下的广阔胸襟和无惧的气魄!”

    他自然同意,如今军机处,他有些孤立无援,多了一个孙策,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看来这事情没有想象之中顺利,还有的争议啊!”

    孙权心中微微暗叹了一口气。

    孙策日后的命运如何,就要看着一次能不能进入军机处,他要是顺利的入了军机处,就能摆脱很多阴影,以一个纯碎的武将身份为大吴征战。

    要是这一次不能顺利的进入军机处,他只能一辈子背负着皇族这个负累,永远走不出来。

    这可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四十七章 唯一的突破口

    金陵城,江国公府邸。

    这一座府邸是原来的江侯府邸,但是是全新翻修过的,比过去要恢弘大气,九进九出,宽敞明亮。

    一个院落的厢房之中,江国公孙策召集几个最近才招募来的幕僚,在详细的商讨对于他入军机处的事宜。

    “诸位,某家成为军机大臣的提议已经提上去了,现在就等的军机处的反应,军机大臣一职,某家志在必得,尔等可有什么计谋能助某家一臂之力?”

    孙策一袭锦袍,大马金刀的盘坐在中央位置,目光扫过眼前几张陌生的脸孔,沉声的问道。

    他是大吴四大国公之一,最尊贵的二品大公爵,拥有开府自治的权利,招收几个幕僚很正常。

    从太湖出来之后,他已经一穷二白,昔日的势力不是被孙权打散了,就是被周瑜给截断了,基本上只能从头开始。

    这几个幕僚都是他很艰难的才招来的,毕竟如今他身份特殊,有本事的人不敢沾边,能招揽到的基本都是去年科举落榜之后,无所生计的读书人。

    “国公大人,属下认为,如今最重要的是陛下的态度!”

    青年罗源,一袭儒袍,站出来,对着孙策,恭谨的说道:“如果我们不能弄清楚陛下的态度,其他关系我们就算拿下了,最后都会成为无用功!”

    罗源是辽东人,辽东书院的高材生,寒窗苦读多年,带着家乡人的期望,信心勃勃的来赶赴科举,最后却落榜。

    他无脸再见家乡父老,最后便滞留在的京城,现在的京城,读书人想要找一个活也不难,他在四方日报当一个小编制,但是颇有落魄。

    大吴封禅,孙策被加封为江国公之后,重新开府,招收幕僚,但是京城里面的有才华的人对于他的身份敏感,有些摇摆不定。

    他是第一个投靠孙策,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孙策对他很信任。

    “陛下的态度?”

    孙策闻言,顿时有些皱眉,嘴角不经意之间扬起一抹苦涩的笑容:“某家可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