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659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59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你觉着孤提议的这个一年一度举行的封疆大吏的聚合会议如何?”

    孙权背负双手,走在残阳的光芒之下,突然问道。

    “大王这个想法很好!”

    李涅想了想,才小心翼翼的道:“之前微臣心中还认为内阁这样做,耗财而伤民,成效不大,最终的结果莫过于是聚一聚而已,如今想来,微臣有些愚昧了,大王用意深远!”

    “看来有些感悟,说来听听,孤的目的何在?”孙权回头,看了一眼李涅。

    “大王的目的,只有一个,加强中枢集权,可对否?”

    “呵呵!”孙权只是笑了笑。

    “权利自古能迷失人心,掌控一郡或者一府之地,会让人心澎湃,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天高皇帝远,距离中枢太远,他们有时候会把握不住自己的权利而诞生野心,而大王提议的一年一度的内阁大聚会,反而能清醒一下他们的心情!”

    李涅组织了一些语言,继续的解析的道:“只有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内阁的威严,朝廷的威严,才能让他们牢记,自己是吴国官吏的一员,而不是一方霸主!”

    “哈哈,老李,你把孤的心态剖析的够详细!”

    孙权大笑,拍拍他的肩膀:“孤让你做一个见不得光的锦衣卫,孤还真的有些大材小用了!”

    “微臣很满足这个位置!”

    李涅毕恭毕敬的道。

    “有些事情是注定的,你要是不曾有过李儒的身份,孤还真的希望你能成为一任的内阁首辅!”

    孙权叹了一口气。

    “大王的器重,微臣无以为报,今时今日的地位权利,微臣已经心满意足了!”

    李涅面无表情,淡淡的道:“如今微臣唯一的心愿,就是看到大吴一统天下,换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无双盛世!”

    李涅就是李儒,如今已经是天下不少人都公开的秘密,时间可以遗忘很多东西,但是却不能抹去事实。

    李儒这个名字曾经太响亮了,即使过了十年,也不曾被世人给遗忘。

    他曾经做过的事情,注定他不能走到明面上去,只能在锦衣卫大都督的位置上终老。

    说句难听点的,孙权如果敢把他抬出来,走向内阁,第一个撞死在宫门前的绝对是书生意气的蔡邕。

    对李涅恨之入骨的读书大儒,不在少数,这些大儒都是汉朝时期过来了,他们接受的吴国,不等以忘记的汉朝。

    李儒这个埋在了汉都城和汉少帝的凶手,他们自然不会忘记。

    “大吴一统天下之日,孤必还给你一个堂堂正正,重现世间,是非曲直,功过如何,孤一力承当!”孙权沉声的给出了一个承诺。

    “谢谢大王!”

    李涅眼眸有些润意,重重点头,结果如何,他不在意,有主如此,他死而无憾。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三十三章 加冕前的兄弟一聚

    十二月,二十五日,寒冬时节,金陵城的上空,雪雨纷飞,一片苍茫。

    御书房。

    四周的角落一个个火盆燃烧的旺盛,一缕一缕的热气充斥着宽敞的殿堂,驱散了浓浓的寒意,事实证明,人工空调也不是吃素的。

    孙权享受着这暖和的气息,盘坐首位,手中端着一杯热茶,坐在他左右手的是户部尚书周瑜,还有经商司司长糜竺,而站在三人面前的是北地商会的会长苏双。

    “苏会长,孤的建议,你好好考虑一下!”孙权微微抬头,目光看了他一眼:“孤相信你,也希望你能把事情做好!”

    “诺!”

    苏双深呼吸了一口气,点点头,表示自己会慎重考虑的。

    “你下去吧!”孙权摆摆手:“此事关乎重大,孤不愿意勉强任何人,封禅之后,你要给孤一个答案!”

    “草民遵命!”

    苏双恭敬行礼之后,然后在一个亲卫的带领之下,走出了御书房。

    站在御书房外面的台阶上,一阵寒风扑面而来,苏双一个战栗,微微抬起头,目光看着天上大雪纷飞的光景,感受着冰冷彻骨的寒意,他不由得裹紧了身上的皮袄。

    “大吴钱庄总掌柜,位同当今朝廷二十四司部的部堂大臣副司长之阶级?”

    脑海里面孙权在御书房里面的说的话,苏双的心中总感觉有些缥缈不踏实,但是他却按耐不住心中那股浓浓的兴趣。

    即使如今的吴国,商人地位大涨,但是官商之间,始终是官说的算。

    大吴钱庄?

    苏双现在还弄不懂这到底是怎么的一回事,不过能得孙权亲自来钦点,户部,经商司联手支持,这个钱庄绝非简单。

    “这事情某家还是需好好的了解一番!”

    苏双并没有被孙权画出来的这一块的大饼迷失了自己心智,依旧保持着他一贯以来的的谨慎:“鱼与熊掌。肯定不可兼得,若是某家进入朝堂,必然要效仿糜竺,放弃商会权利。可这北地商会如日中天……!”

    这让他有些为难了。

    自从江东商会自我解散之后,分散成几个郡级商会,北地商会已经一跃成为吴国商界的大龙头,特别是年前的一战,虽然获益不大。但是影响力节节攀升。

    即使如今在吴国比较出彩的交州商会和辽东商会,也比不上北地商会在商界之中的影响力。

    让他放弃北地商会的会长位置?

    他心中有些不甘心!

    但是难得一次能进入官途的机会,他也不忍就此放弃了,过了这村没了这个店,机会也就这么一次了。

    ……

    心中带着沉重的思绪,苏双在风雪之中,一步步离开了王宫。

    而这个时候,御书房之中。

    孙权喝了一口热茶,然后转过头,目光才看了看神色平静的周瑜。问道:“公瑾,你认为苏双合适吗?”

    “如今吴国,人才不少,但是商道人才之中也只有他能挑起大梁,辽东商会的李难不错,但是他无论是声望还是大局观,都不足此次大吴钱庄!”

    周瑜沉声的回答:“舒爽在商界有名望,年前的冀州钱粮大战,他算是打出了商人的威望,让他来执掌大吴钱庄。也算是可以官吏和商界之间的一次融合。

    而且微臣还发现,大王要建立的大吴钱庄,必须要商界钱财大力支持,才能在百姓的心中生根。才能稳住诚信!”

    周瑜这段时间越发的研究,才感觉出,这个大吴钱庄对于吴国日后的经济发展有多大的重要性。

    他有时候都会疑惑,孙权的脑子到底什么构造出来的,新奇百怪的东西倒是不少,而且每一件都蕴含深远的意图。

    即使聪慧如他。不深刻的去研究,也都难以猜测这些政策的目的和影响力。

    “那北地商会呢?”孙权问道。

    “大王,商会之事,自然由商会自己来解决!”糜竺微微一笑,风轻云淡的说道:“我们何必要插一手!”

    “子仲,你看北地商会不顺眼吗?”

    “绝对没有!”糜竺悠然悠哉的道:“他们气势太旺了,连同和我们经商司的合作都有些嚣张,打压一下,微臣认为是有必要的道。”

    “公报私仇!”

    孙权嘴角抽搐了一下,下了定义。

    “呵呵!”糜竺讪讪一笑,倒是没有些许掩盖他的意图,他丢了江东商会,却让北地商会做大,心中有些的怨气,倒是能理解的。

    “不过有一句话你倒是说的没错,商会的事情,商会自己解决,孤在意的是大吴钱庄,封禅之前,你们必须把钱庄的架子打起来!”

    孙权斩钉截铁的道:“封禅之后,开张大吉,全国发行大吴新银币,以银本位代替五铢钱,此事不容出现任何的纰漏!”

    “微臣明白!”

    糜竺点点头:“如今大吴钱庄已经把架子搭起来了,第一期计划,我们将会以金陵城为主,建立七个大吴钱庄据点,金陵城两个,吴县一个,襄阳一个,蓟城一个,襄平一个,南海一个,建筑方面工部已经交货了,而官吏方面,吏部也很合作,在钱庄官吏的甄选也进入最后阶段。”

    “钱庄是管钱,每天哗啦哗啦的钱币流过手,能稳住心态的人不多,这一点你应该明白,古往今来,钱财动人心,甄选官吏方面,可一定要小心一点!”孙权提醒的道。

    “大王放心,我已经御史台沟通好了,尽量保持让御史台的御史入驻各钱庄监督!”糜竺道。

    “做的很好!”

    孙权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从袖口里面抽出一张有些水印纸张,递给周瑜,道:“公瑾大哥,你看看,这是钱庄日后要使用的银票,不作市场之流通,只是作为钱庄的单据取钱存钱,高一尺,宽六寸。韩氏出产的最新纸张技术,比较特殊的是上面有一些隐晦水印,透过阳光才能看清楚,如今这技术已经被孤保密了。没有任何人能模仿。

    上面的大印是户部大印,大吴钱庄大印联合该应,才能有效!”

    银票其实是在北宋年代才出现。

    如今孙权也没有把握吴国的市场能不能经受得住银票的冲突,但是他看到大货交易,还要拉着一麻包袋的五铢钱。他迫切的感觉,银票一定要出现。

    他限制银票在市场流通,就是先把银票当成存折来使用,让百姓能一步步的接受一张小小的纸张等于千金万银。

    “大王,其实微臣心中还是有些担心,大吴银元的发售一定会对百姓接受力起到很大的冲击,在加上银票,薄薄的一张纸会让百姓心中很没有安全感,一年的劳作,就换来这么一张纸。这会不会让百姓接受得住?”

    周瑜细细的看了看,做工的确很精致,如果想要模仿,很困难,所以这银票的安全度很高,但是他始终担心,新的东西必须要有一个接受过程。

    发放银元,一定会对传统的五铢钱起到很大的冲突,在加上钱庄的银票,很有可能会让整个大吴钱币混乱起来。

    “你有这样的担心。孤也有!”

    孙权面容凝重起来,不过神色却很坚定:“但是时代要进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新的东西。很难接受,但是他们总要学会去接受的,就好像当初我们变法,守旧一派也不愿意去做,最后还是承受了,如何稳住百姓的心态。那就看户部和经商司的能力了!”

    “吾等必然竭尽全力!”

    周瑜和糜竺对视了一眼,才站起来,毕恭毕敬的行礼。

    ——————————————————————————————————

    战国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夜。

    大吴的封禅在即,即将要加冕为帝的孙权,在风雪之中,悄然无声的离开了金陵城,出现在了吴县的太湖之上。

    江东讲武堂。

    一个简朴的院落之中,灯火通明,孙权一袭白衣,背脊挺直,浑身散发着王者威压的气息,盘坐在江东小霸王孙伯符的前方。

    “你来做什么?”

    “我看看你!”

    “看我?”孙策剑目冷芒,有此自嘲的笑了笑:“过几天你孙仲谋就是我们大吴朝第一个加冕的帝君,我孙伯符如今不过只是一个落魄之辈,有何好看的?”

    “你能好好说话吗?”孙权撇撇嘴。

    “我心里面不爽,说话就这态度!”孙策身上的气息浑身徒然的变凌厉起来,一缕一缕的罡气爆发,还夹带着浓浓的戾气。

    “就是知道你心里面不爽,我才来看看你!”

    孙权耸耸肩,丝毫不在意某人的浓烈到极致的戾气,脸上依旧保持着那让人有些抓狂的微笑。

    “我看你是来某家的笑话!”

    孙策越发来气,甚至有些愤怒了。

    “你的笑话,我要看也不是今天!”孙权神色平静:“我其实就是怕自己有一天成为孤家寡人,所以趁着还有机会,来弥补一下兄弟感情,我有错吗?”

    “你早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孙策深呼吸了一口气,冷声的道:“早已经注定的事情,是你自己不认命,帝者唯一,天之下,万万人之上,不可交心,不可信任,不论对错,不论真假,江山为尊,天下为首,坐拥天下,无一朋友,唯一真实的只有心中的权利,后宫三千,部将千万,孤独而终老,这是帝王之命……《君王论》这可是你当年自己还在吴县的时候,给父亲写出来的。”

    “呵呵,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只是当时的我,自己也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居然还是东吴大帝!”

    孙权眼神有些迷茫,突然说出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什么意思?”

    孙策有些疑惑了,什么叫做还是东吴大帝?

    “没什么!”

    孙权很快反应过来了,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