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651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51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朕倒是想要留下鞠义的人头。但是既然局势如此,放他一马也无所谓。

    一个鞠义能换取吴国十万石粮食,这买卖做得过,元皓这么看都有些狮子大开口啊,不过吴国没有讨价还价,倒是挺重视这个太尉的!”

    “陛下,吴王孙仲谋向来擅长于收买人心,他主张理念是人比一切都重要,所以他愿意出十万粮草,换取鞠义活路,微臣倒是不意外!”

    贾诩沉声的道。

    “这倒是,从当年东海一战之中朕就看出来了,当初夏侯追到了河边,他愿意自己留下来,也不愿意让麾下的兵卒掩护他渡河,此人的确有爱兵如子之威望!”

    曹操站起来,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在这方面继续说下去,毕竟称赞自己的敌人,他还没有这么大胸襟。

    他顿了顿,问道:“对了,如今东莱方面如何了?”

    “贺齐已经退兵了!”戏志才回答的道。

    “很好!”

    曹操双眸爆出一抹锐利的光芒:“蔡瑁的这一战打的不错,虽败犹荣,在吴国海军甲天下的这方面,打出了我们大魏的气势,也算是挽回了许都战败后朝廷的声望,传朕之命令,加封他为列侯,赏赐万户,赐万金,候名,襄!”

    “诺!”

    戏志才点点头,道:“陛下,蔡瑁还有一个请求,他希望能辞去东莱郡守的职位,专心训练海军!”

    “准,让他重建立大魏海军都督府,加大训练大魏海军的力度,他要什么,朕给他什么,但是朕希望能尽快看到一支可以与吴国争锋的海军舰队!”曹操点头。

    “陛下请放心,微臣一定会亲赴东莱一趟,督促其练兵!”

    戏志才眼眸之中有一抹湛亮的光芒:“莱州湾一战之后,虽然元气大损,但是残活下来的都是精锐,加以训练,广阔的东海,必然有我们大魏的一席之地!”

    “此言大善!”

    曹操被戏志才这么一描述,眼眸之中仿佛能影像出那一幕来,兴奋的道:“若是有一日,朕能在孙仲谋最自傲的长处狠狠的打击他一番,必然可挫败他无往不利的气势!”

    “陛下圣明!”

    众臣看到曹操露出了笑脸,神情有些兴奋。

    “文和!”半响后,曹操看了看贾诩。

    “臣在!”

    “孙仲谋加冕之心,已经昭然若揭,鬼卒方面可有消息,他到底何时候加冕?”曹操眯起眼眸,问道。

    “明年,一月一!”

    贾诩一字一言,声音清晰。

    “呵呵!”

    曹操沉吟了半响,嘴角微微上扬,冷笑了几声,才道:“既然他吴国要封禅了,朕大魏朝不能太小气了吧!”

    “陛下意下如何?”太常钟繇目光一动,问道。

    “钟太常,你派出一支使者队伍,必须要有大魏宗师为主使,代替朕去金陵城替他贺一贺!”曹操平静的道:“他想要加冕,朕给足他面子。朕大魏,这这点气度还是要有的!”

    “微臣明白了!”钟繇点点头。

    殿下的众臣闻言,心中有些疑惑,就连戏志才和荀彧对视了一眼。却有些不明白的曹操这样做的意思。

    “文若,志才,文远,文和你们留下,尔等下去吧!”

    曹操揉揉自己的太阳穴。摆摆手,道。

    “诺!”

    众臣俯首行礼,然后鱼贯而出,离开了清心殿,宽敞的大殿里面,只有荀彧,戏志才,张辽,贾诩在站列着。

    “尔等不明白朕为什么要对孙仲谋示弱,对吗?”

    半响后。曹操抬头,微笑的问道。

    “陛下,如今许都被攻破,大魏的气势本就有些不足,你还派人去给他孙仲谋道贺,这不是的等于认同了他孙仲谋称帝之能吗?”

    戏志才沉声的道:“孙仲谋称帝,乃是忤逆我大魏之势,不派兵出击,已经是的底线了,为何还要道贺?”

    “许都被千里突袭。朕心中很愤怒,朕甚至想过调集天下的所有兵马,和吴国决一死战,可朕最后忍住了!”

    曹操刚朗的面容线条分明。声音平静而锵锵有力:“朕加冕之日,豪情壮志,莫过于天下而已,又有何惧也,天下奉魏,无可阻挡。

    然而。孙仲谋的当头一棒,算是把朕这个刚刚加冕的大魏帝王给狠狠的打醒了,大魏还远远没有定鼎天下的能耐,所以,我们要忍。”

    曹操说着,有些握紧了自己的拳头,面容狰狞起来:“朕示弱,是丢脸,丢曹家的脸,丢大魏的脸,但是为了大魏的未来,别说丢脸,就算这张脸被狠狠的划上几刀,朕也不在乎。

    昔日勾践卧薪尝胆,示弱于夫差,方能以三千越甲而吞吴,今朕坐拥不止三十万以上的魏甲,若有卧薪尝胆之心,何以灭不了吴也!”

    “陛下用心良苦,臣敬佩不已!”

    四人闻言,心中悸动不已,眼眸皆然有些微微赤红,笼罩着一层层雾水,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君臣大礼。

    他们的选择没有错,有此之帝王,大魏何愁大事不成。

    “好了,吴国之事,到此为止,我们终究一战,但是现在不是时候,青州一战之后,我们也好,吴国也罢,都需要修身养性一段时间,短时间之内,我们会有一段平静期!”

    曹操继续的道:“许都一战之中,让朕看到了大魏朝堂和军方都很多的纰漏,孙仲谋当年有一句话,朕认为说的很好,历史不会倒退,只有不断的前进,大魏承接汉朝而来,无论是军队还是朝堂体制,皆然有些笼统和落后,我们要前进,就要需要接受新的改革!”

    “陛下想要效仿大吴变法!”

    荀彧瞳孔微微凝聚。

    “要是变法说的有些过了!”

    曹操摇头,道:“只能说,朕想要趁着这一段安静的气氛,整顿一下我们大魏的朝堂和军队,清扫尸位素餐之辈,凝聚上下一心,增强大魏实力。”

    “陛下想要如何整顿?”戏志才问道。

    “军方的事情,太尉府和大将军府商量之后,自己拿出一个方案!”曹操看着戏志才和张辽,道:“朕的要求很简单,可以适当的效仿一下吴国的变法,拿去编制笼统,吃空粮,战斗力不足的郡兵,成立以主力军将士的大营!”

    “陛下,这样会牵起很大的风波的啊!”张辽倒吸了一口冷气。

    “再大的风暴,朕也扛得住!”

    曹操决绝的道:“许都一战,许都一战,六七万的郡兵居然挡不住不到六千的骑兵,朕养着他们有何用!”

    “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会和大将军商议,尽量给陛下一个交代,但是必须,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戏志才闻言,面容肃然起来,许都一战之中,整个豫州的郡兵居然被几千骑兵给击溃,简直是奇耻大辱,曹操想要对这些郡兵下手,不是没有道理的。

    “朕分得清轻重,你们自己拿主意!”

    曹操也不是一个急躁的人,他沉声的道:“但是此事必须要去做,不能因为有危险,就搁置,大魏犹如朗朗朝阳,不是当年大汉的夕阳,它想要升上去,就要经历风雨,这点风风雨雨,朕的肩膀扛得住!”

    “臣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

    张辽和戏志才对视一眼,慎重的点头。

    “文若,至于朝堂,这是太子和陈群递上来的一份奏书,你来看看!”

    “九品中正制?”

    荀彧打开,目光一沉,细细的看了看,这是一个对于朝堂官吏编制的奏书,有点潦草,但是结构很明显。

    以汉朝留下了官制为核心,融合了吴国官制的一些特点,甚至把吴国最新出产的科举政策也加上去,然后配合太子和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形成了一条官吏体系。

    “陛下,朝堂改革,必须要谨慎,此奏书,微臣需要好好钻研一番,方能给出陛下意见!”荀彧合上奏书,恭敬的道。

    “你办事向来谨慎,朕可安心!”曹操点点头,道:“这奏书,你带回去,朕给你十天时间,再来说说你的意见!”

    “诺!”

    “你们几个如今事情不小,早日准备,朕就不耽搁了,文和留下,你们退下吧!”

    “是!”

    荀彧和张辽戏志才几人也没有久留,他们踏着急速的脚步,离开了皇宫。

    他们如今乃是大魏军政的顶梁柱,要是说日理万机,也不过分,时间可不是很空闲。

    “文和,说说你的成果!”曹操目光有些阴冷,看着的贾诩,沉声的道。

    “龚南,这是徐磊之后,我们找出的第二个当年汜水关之后就埋在我们身边的锦衣卫!”

    贾诩道:“吕布和太史慈之所以这么容易逃出许都包围圈,此人可是立下大功的,他不仅仅是献上了许都城外的兵力分布图,还是烧了我们在许都的王宫,造成许都焚城的假象,然后利用百姓冲击我们营寨,牵住我们的兵力,帮助吕布和太史慈突围!”

    “逮到他的没有?”曹操目光一抹冷意,这个人他并不陌生,可是他钦点的年轻一辈能臣。

    “没有!”

    贾诩道:“许都一战之后,他心中没有一丝侥幸的想法,既然暴露了,干净利落的就撤了,我虽然反应很快,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能逮住他,让他逃回去了!”

    “孙仲谋可用心良苦啊!”

    曹操冷声的道:“朕留下来镇守许都的大臣都是他的暗子,想想都有些心寒,朕的身边,到底还有多少人是锦衣卫啊!”

    “陛下,你身边肯定还有一个心腹是锦衣卫暗子!”

    贾诩突然道:“我埋在锦衣卫的暗子,查到了一个很惊人的消息,锦衣卫在大魏最高负责人,是一个代号为‘老鼠’的人!

    据说,此人在整个吴国只有孙仲谋一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即使李涅也不清楚他的本名和身份,要不是这一次突袭许都,锦衣卫需要掩盖消息,整个代号我都查不到,但是我感觉,他一定就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

    “查!”

    曹操双眸爆出一抹浓烈的杀意:“文和,朕给你权利,查朕身边的所有人,一定要把他给找出来,不然朕寝食难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二十四章 贾诩的算计

    雒阳城的郊外,北侧邙山,嵩山峻岭之间,一个个陡峭的山峡交错不断。

    一个隐蔽的训练营寨屹立在四面悬崖峭壁的中央盘地,这里便是整个大魏朝最黑暗的地方,鬼卒卫士最新建立的训练营。

    夜色笼罩,火盆的光芒映照,整个训练营依旧有一股躁动的杀伐声音在回荡。

    左侧,凿开的一个山洞房舍之中,一盏油灯的光芒,闪闪而亮。

    “方石,我给你的资料整理出来了吗?”鬼卒大统领贾诩四平八稳的坐在石椅之上,目光看着的恭敬的站在中间面前的青年。

    “大统领,这是我从你给我的资料之中,粗粗的整理的一番,初步标出一共有十二个有嫌疑的人选!”

    方石是一个三十岁的青年,四四方方的大脸,面容平静,言语干净利落,办事老到。

    “这么快,我看看,宦官曹冷,凌宇?”

    贾诩接过了资料之后,细细的翻看着这里面标出来的卷宗,然后低声自然自语:“这两个是一直跟着陛下的老心腹,他们追随陛下左右已经有十年了,能得到陛下身边最详细的消息,他们的确有些嫌疑,但是曹冷的时间对不上,你为什么把他列为嫌疑人?”

    “曹冷是当年陛下祖父留下的一个小宦官,他一直在曹家服饰老太爷,按道理,不应该怀疑,但是他在初平元年,曾经销声匿迹一段时间,不能排除他的嫌疑!”

    方石中规中矩的道:“陛下身边的人,皆然是陛下的心腹,要查陛下的心腹,那么就要把一切顺理成章对于陛下忠心的思想都摒除,哪怕有一丝嫌疑,都要查下去!”

    “也对,小心一点无大错!”

    贾诩点点头,很满意方石这个态度。然后继续对着资料的看下去:“曹渔,夏侯万,林崇,这都是御林军和虎豹骑的校尉之中。他们在战场上可是为陛下挡刀子的,被你列为嫌疑,你是怎么想的啊?”

    “大王身边的人,除了内侍,宫女。后宫的妃子,也就是御林军和虎豹骑的将领对他最为接近,把他们列为第一阶层的嫌疑,属下认为理所当然!”

    方石解析的道。

    “那这个夏侯陵呢,他可是不是普通的夏侯家子弟,作为夏侯惇和夏侯渊的侄子,大魏朝的二代之中的佼佼者,他会有嫌疑吗?

    你可要清楚,夏侯家和皇族曹家之间,打断骨头连着根。你这有些胡闹了,一个不小心,鬼卒将会引发整个夏侯家的怒火,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