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554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554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一天,在南城市集之中,哄抢粮店的行动一拨接着一拨,整个南城市集都开始混乱起来,各种店铺都纷纷关闭。

    全城都开始有些混乱了。

    在大宅之中的苏双。一直在策划着击溃白家和广宗城的几个豪强,突然之间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有些惊呆了,这个效果,好像有些超乎他意料之外了。

    “会长,现在怎么办?”苏林低声的问道。

    “怎么办?”

    苏双闻言,站起来,来会跺脚,最后咬咬牙,双眸划过一抹果决的眼神,看着方宇:“方百户,如今既然事情已经这样,我们就推他们一把,你让锦衣卫的人在城里面放出去两个消息,一定要全城都知!”

    这是一个不再他预料之外的结果。

    他并没有想过会引发暴动,但是不得不说,这一个效果,却是最好的一个效果。

    “什么消息?”方宇问道。

    “第一,城中商贾,白家有大量的粮食,第二,囤积粮食,是衙门的意思!”苏双声音充斥着一股锐利的气息,直指目标:“必须让城中百姓知道,他们有粮食!”

    “好!”

    方宇点点头,道:“半天的时间,我会让全城知道!”

    ————————————————————

    “当家的,还没有买到粮食啊?”

    城中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家大小,大概五六口人都看着当家的男子。

    “对不起,我已经走遍了全城,都没有粮食买卖,有钱都没不到粮食!”

    当家的男子高高瘦瘦,年约中年,他的眼角有一条长长的疤痕,看起来凶神恶煞。

    “当家的,这可如何是好?”

    中间坐着的妇人目光看着刀疤中年,道:“我们不吃无所谓,但是几个孩子不能饿着!”

    “小皓已经去找粮食了,再等等,是在不成,我们南下去买点粮食!”中年男子目光看着自己的两个不到五六随的孩子无奈的道。

    “大哥,我们有粮食了!”

    这时候,一个彪悍魁梧的汉子扛着一麻袋粮食,兴奋的走进来。

    “有粮食了!”一个家人看着一麻袋的粮食,兴奋起来。

    “张皓,粮食从哪里来了?”中年汉子目光一瞪。

    “大哥,抢来的!”

    魁梧汉子笑呵呵的道:“我本来是想要去买了,可那个掌柜还在提价,都已经涨到一千钱一石,我一怒之下,带着十几个兄弟,就抢了!”

    “该死!”

    中年男子微微色变,道:“你会引来官府的人了!”

    “大哥,不怕!”

    魁梧汉子懒洋洋的道:“现在全城都疯了,南城市集所有的粮食都被抢,又不止我一个,全城都在抢,所有人都在抢粮食,谁会注意我们!”

    “你说什么?”中年男子目光一瞪:“全城都在抢粮食?”

    “大哥,我说的都是真的!”

    魁梧男子垂下头,低声的道:“我还听说了,这一次是官府囤积粮食,所以粮价才会提升了这么厉害,而且还是城中商贾白家帮忙收缴粮食,他们不给我们活路,难道我们还等死啊!”

    “你说的对,他们既然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能等死!”

    中年男子面容阴沉,狰狞的疤痕犹如蜈蚣般抖动。

    他咬咬牙,走进屋子里面,从屋子里面把一根用来顶着上梁的生锈铁矛双手用力,直接拔出来。

    他拿着大铁矛,走到门口,双眸爆出一抹凶狠的光芒:“小皓,既然你已经抢,这件事情就不能擅了了,我们就抢到底,集合我们的兄弟,拿下白家,破了衙门,大不了我们效仿天公将军,再来一起黄巾起义!”

    “好嘞!”

    魁梧汉子神情有一抹兴奋,他大哥可是昔日人公将军张梁的贴身近卫,深得人公将军真传,绝对是一个征战沙场的猛将。

    ps:  回来晚了,所以现在才码出来第三更,抱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零七章 划时代的战争 八

    邺城。

    王宫之内的政务殿,魏国当朝十几个核心重臣,皆然有些战战兢兢的站在的曹操的面前,而曹操的脸色,显得阴沉如水,冷若寒冰。

    “父王,这是巨鹿郡守的急报!”

    众人大气都不敢喘息,王子曹昂只能亲自拿着一份奏书,递给曹操:“广宗已经出兵于曲周,曲周告急,巨鹿兵马不及,请求邯郸出兵相助!”

    “啪!”

    曹操闻言,猛然之间,暴躁的站起来,一双大手狠狠的把案桌上的东西打落地面,一双阴鸷的眼眸扫过众臣。

    “一个小小的叛贼,居然把他们打成这样,三天,不到三天的时间,孤居然丢了三座城!”

    “大王息怒!”

    众臣连忙俯首而下,躬身大叫。

    曹操深呼吸了一口气,勉强压抑着心中的一股怒火,道:“孤得冀州,在最困难的时候,都一一的挺过来了,如今冀州已经稳定了,眼见孤就要迁都雒阳城,却没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有人反孤,广宗叛逆,这到底为何也?”

    广宗有一匹夫,名张卫,竖起了昔日人公将军张梁的大旗,率兵反魏。

    这事情本来并不在曹操的担心之中。

    黄巾都已经是十几年的事情,它的旗号,对如今的天下还能什么的影响,区区一匹夫张卫,根本不足为患。

    可是,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广宗城已经聚贼三千,高举昔日黄巾大旗,大有昔日黄巾之态势,连续夺取了周围的两座城池,连带着巨鹿郡也蠢蠢欲动起来了。

    现在已经兵马过万,而且因为这一股态势,不仅仅是巨鹿,整个冀州都有些乱象丛生的前兆。

    时局在数日之间。糜烂到一个曹操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地步,打了他一个抽手不及,他很清楚,如果不能迅速的稳住广宗。恐怕冀州还有可能牵动一番叛乱之风。

    黄巾的蔓延之力,他曾经亲眼目睹。

    曹操抬头,阴霾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左右心腹,文武之首,戏志才和荀彧。阴沉的声音在政务殿不断的回荡:“志才,文若,尔等告诉孤,这是为何?是残晋的力量在反扑吗?”

    晋国虽然被灭,在经营冀州将近十载,也积累下不少的名声,他统治冀州的时候,也经历过数次的晋国残兵的反扑。

    “大王,张卫此事非寻常也!”荀彧站出来,拱手的道:“魏国自平定冀州以来。虽然也曾经有过几次零零落落的反扑,但是这一次,明显和被灭的晋国没有丝毫关系。”

    “汝的意思,他们也许仅仅只是黄巾死灰复燃吗?”

    曹操愣了一下,眉头皱起的道。

    到现在,他依旧没有把这一次叛乱和北地商会的事情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一群唯利是图,贪生怕死的商贾,不可能有这等能量。

    “不是!”

    荀彧摇摇头。目光划过一抹精芒,淡淡的道:“这事情,应该和吴国有关系!”

    “吴国?”

    曹操心中一动,转过头。目光落在鬼卒大统领贾诩的身上,冷冷的问道:“文和,汝来告诉孤,这倒是是怎么一回事?”

    “大王,此事之所以会演变成如今的局面,两个原因而已。第一,广宗的商贾在囤粮,第二,有人从中作梗,火上添油,从而让事情演变成今天的地步!”

    贾诩平静的道。

    “谁?”曹操抬头,目光凛然:“到底是谁在从中作梗?”

    “吴国锦衣卫!”

    贾诩低声的道:“广宗叛乱的事情,鬼卒已经迅速的调查,但是进展不大,有人刻意在掩护一些人,能在冀州这块地面上和鬼卒对战了,普天之下,只有锦衣卫,但是锦衣卫应该只是辅助而已,主要首犯,应该是北地商会,某怀疑,北上商会的两大巨头,苏双和张立,就在冀州,他们用商会旗下的商贾之力,扰乱市集,哄抬物价,最后清仓粮食,百姓没有饭吃,自然就要反我们!”

    “该死!”

    曹操闻言,一拳打在书案上,深呼吸了一口,他想了想,大喝一声:“文远!”

    “末将在!”

    官渡一战之后,已经晋升为魏国大将军的张辽一身铠甲,大步的站出来,毕恭毕敬的拱手。

    “汝可有平乱之策?”曹操目光栩栩,问道。

    “大王,如今邯郸驻有重兵,区区黄巾,兵丁皆然为青壮而已,我们只需一将,率军北上,三日之内,此乱可扑灭!”张辽淡然的道。

    如今兵强马壮的魏军,在冀州之兵马就有十数万,想要扑灭这一个小小的叛乱,易如反掌。

    广宗张卫,虽然竖起了昔日黄巾战旗,但是黄巾之乱,过去已经十数年,影响微弱,响应的根本没有几个。

    唯一响应他们的,只有黑山黄巾了。

    但是黑山黄巾只要走出黑山,对魏国来说,也许还是一件好事,可以砍掉这个祸患。

    况且,魏国不是昔日的汉朝,汉朝之兵,休养生息多年,早已经没有战斗力,才会被黄巾起义打成了这样。

    但是魏国这一片天下,是魏军一步步打下来了,魏国兵马十年不下战场,战将无数,兵卒铁血,对付这些青壮,扫过便可。

    “大王,末将不赞同出兵平乱!”

    不过这时候荀彧突然站出来,躬身的道。

    “文若,汝这死为何?”曹操皱眉:“孤若是不出兵镇压,恐怕不需要数日,他们便可打到邺城来了!”

    “大王,微臣同意丞相所言,这一次不能出兵镇压!”戏志才道。

    “你们和孤说说,为何?”曹操看着自己最倚重的文武大臣都反对出兵,面容顿时凝重了起来。

    “大王,冀州已为魏国统治,莫论是区区数千叛军,即使袁绍复生,聚兵十万,也可反手可灭,除非吴国出兵南下。不然没有人能在冀州撼动我们的统治,但是这一次黄巾之乱,根源不在此,一旦出兵平乱。唯恐会火上添油!”

    荀彧神情凝重,道:“此乱,臣已有所了解,纯属的官逼民反之乱,这些反叛的都是纯良之辈。之所以会反我们,只不过因为粮食而已!”

    “张卫也是纯良之辈吗?”

    曹操冷冷道。

    “大王,张卫此人虽然是昔日张梁之近卫,但是这些年都没有任何叛乱迹象,如今不过只是被逼的走上的绝路,才会聚兵造反!”贾诩道。

    “汝等说,孤该如何做?”

    曹操目光看着一个个大臣,冷静了一下,问道。

    “大王,解铃还须系铃人!”

    荀彧目光划过一抹锐利的精芒。道:“吴国这一次利用北地商会的一群商贾,扰乱冀州各地的是市集,意图乱我冀州,我们若是出兵,正中下怀,广宗的叛乱不过是小患而已,若是不能对付这群商贾,恐怕冀州会出现无数个广宗,我们平一个广宗,易如反掌。但是如果整个冀州反我们,那我们魏国在冀州,可就要出大问题了!”

    广宗叛乱,看起来问题严重。其实对魏国来说,只不过是小痒而已,不足为患,想要平乱,数日之间的事情。

    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隐藏在暗中,虎视眈眈北地商会。

    这些天的物价。荀彧可为担心的很,他就怕整个冀州的市集被弄乱不堪,到时候,就真的难以收拾局面了。

    “好一群商贾,孤是小看他们了!”

    曹操闻言,心中思虑了一番,有些咬牙切齿的问道:“汝等和孤好好说说,他们该如何对付?”

    十几个大臣闻言,对视了一眼,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如果是两军对垒,兵戈对战,他们倒是擅长,随口可以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但是这些好像老鼠一样的商贾,他们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对付!

    “大王,为今之计,绝对不能轻易的擅动兵戈,他们既然是用钱来扰乱市集,我们也只能用钱来稳定市集!”

    荀彧躬身的道。

    “孤不太明白!”曹操闻言,心中有些疑惑。

    “大王,臣为大王引荐一人!”荀彧微微一笑,其实对于这些,他也有些陌生,不过经过陈群的提醒,以他的智慧和经验,看到的自然比陈群多。

    他低声的解析道:“此人对吴国的商会商贾,研究甚深,也许他能为我们出一些谋略!”

    “何人?”

    曹操的目光来了一丝兴趣。

    “启禀大王,此人就是颍川儒者陈纪之子,陈群!”荀彧道:“此人出身于颍川书院,年少好学,去年出仕,钟繇亲自举孝廉,如今添为丞相府一个小文吏,某也是得他之提醒,方醒悟其中缘由!”

    “元方公之子?”

    曹操神情微微一动,陈家也是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