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466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466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肃闻言,连忙反对,道:“这个绝对不行,常家兄弟擅离北疆,有违国法军规,这可是死罪一条,绝对不可就此了事!”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常山常正……我还没有想好如何处置,他们还是先关着!”孙权想了想,道:“子龙,汝认为,金陵城之中有何兵马能够北调!”

    “北军,或者御林军!”赵云想了想,才道。

    “御林军?”

    孙权目光微微一亮,这个提议不错,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王城乃是他的栖身之处,自然御林军也要重组。

    他不是不相信祖茂,但是如果说捍卫自己的最后的安全,他最相信的始终是自己的一手训练出来,随着南征北战多年的车下虎士。

    “此时不急,就算出兵冀州,也要等到孤登基之后再议,必须如今吴国,孤登基才能算是真正的稳定!”

    孙权想了想,这事情说来容易做来难,还是等到的官渡有来一个了结了再说,毕竟想要出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元叹,事情准备的如何?”

    “已经就绪!”顾雍拱手,道。

    “很好,诸位,孤马上就要登基了,孤不希望吴国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动乱,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孤的登基大典,尔等知道吗?”孙权平静的道。

    “吾等明白!”

    众人浑身一颤,俯身地下,恭敬的道。

    “周瑜留下,他们都退下吧,今天说的事情,小心保密,孤不希望有人知道吴国将会对冀州有企图!”

    孙权摆摆手,道。

    “大王,今天的国债一直拖着,是不是该发行了?”张昭突然道。

    “去年的还清没有?”

    “还有一部分,因为荆州的大战,国库紧张,所以,我们动用的一部分压低资金,但是如今荆州大战落幕,军方伤亡惨重,抚恤金又是一部大开销,国库已经支持不住了!”张昭叹声的道。

    荆州一战,耗费太多,他的吴国这个大管家,都有些不好做了。

    “再等等,等到我登基之后,才发售!”孙权摸摸脸蛋,道:“这一次可真的要卖脸了!”

    “诺!”

    众人点头,然后鱼贯而出,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作战大殿。

    走到宫门口,鲁肃突然看着李涅,问道:“孙策现今如何?”

    “大王葬礼之后,他被放出的大牢。软禁在的江侯府,我的人一直盯着他!”李涅眯着眼,道。

    “小心点,没大错!”鲁肃道:“大王登基在即,要是他出来捣乱。难免又是一个麻烦!”

    “放心,他敢弄出点事情,我就先斩后奏!”

    李涅发狠的道。

    “公瑾大哥,他怎么样了?”作战殿之中,孙权萦绕着沙盘,一心二用,一边在看着的官渡的地形图,一边问周瑜。

    “他每天除了喝酒就是睡觉,颓废的不得了!”周瑜平静的道。

    “过不了心里面的坎,还是在怨我没有砍下他的脑袋啊?”孙权漠然的问道。

    “输都输了。他还能怎么样,难不成自寻死路吗?四百年前项籍在乌江旁边还有勇气自刎,你让他过了乌江,还有没有这个勇气自刎!”周瑜眯眼,人都是血肉之躯,自杀也需要一个勇气。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孙权闻言,松了一口,耸动了肩膀,一边伸手拔动了沙盘上的小战旗。一边道:“让他活着,已经是我最大限度能做到的事情,至于以后,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父亲已经战死了。马革裹尸,这也许就是一个武将的归属,所以,孙策就算死,也必须在战场上战死,他不能让他如斯屈辱般失去。

    而且。孙家本来就人丁不多,他真的不愿意孙家再死几个。

    他心中也明白,其实留下孙策肯定会给自己的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是他愿意承受,他也有这个自信承受。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周瑜低下头,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老实说,他都已经准备给孙策收尸了,孙权能在最后关头,仁慈那么一下下,已经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如果今天赢的是伯符,他未必有这个魄力让你活下来!”

    “也许我比他傻!”孙权自嘲了一句。

    “不是傻,是你比他有自信,你自信你能镇压他一辈子,所以,他活下来,对你根本没有影响!”

    周瑜为孙权下了定义,然后才问道:“不过你既然留下他,你可想好了他的归宿!”

    “想好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孙权对这个事情不愿意多说,然后指着的沙盘,道:“公瑾大哥,我感觉,你刚才好像还有些忌惮没有说出来,现在就我们两个,你可以说了吧!”

    “你触觉倒是敏锐,其实刚才本来我想说的是,就算是这一次曹操大胜,也许我们都已经没有机会对冀州动兵了!”

    周瑜点点头,道:“不过刚才你兴致这么高,我倒是不想泼你冷水!”

    周瑜的智慧在吴国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军事方面,有个灵敏的触觉,对战略的布局超脱几个谋臣之上,经历了荆州一战之后,他更加的谨慎细腻。

    “什么意思?”

    孙权皱眉,微微眯眼。

    “大王,汝认为胜券在握的曹操会忽视吴国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吗?”周瑜问道:“辛辛苦苦打掉的晋国,却让吴国捡便宜,曹操会不会做这种事情?”

    “当然不会!”

    孙权道:“曹孟德可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他的心里面明亮着呢!”

    “那么你能想到了,曹操就想不到了吗?”周瑜继续道:“如果我是魏国谋臣,我会建议,先下手为强!”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孙权闻言,目光微眯。

    “曹操在这之前,他肯定会想给我们找点事情做!”周瑜道:“所以,某认为,现在绝对我们不是应该盯着冀州的时候,而是……北疆,幽平二州!”

    “你是说,有人造反?”

    孙权眼眸之中有一抹寒霜。

    “不是造反,而是外乱,大王,你可不要忘记了,我们虽然打下了北疆多年,但是北疆可是问题多多,经历数主,都留下不少的残兵在作乱,外面还有不少的草原游牧民族,当年赵子龙将军可把他们打惨了,而且东面的高丽人也不会善罢甘休,这些都是一个个大问题!”

    周瑜提醒的道:“随便一个出来捣乱或者撼动不了我们在北疆的统治,但是如果一起来,我们在北疆就岌岌可危了,到时候,我们在北疆的兵力自身难保,还有没有心思南下都是一回事!”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通透了,北疆,我会让锦衣卫注意的!”

    孙权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倒是忘记了北疆还有这么大的一个隐患。

    ————————————————————————

    吴国新王孙权的登基大典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刚刚经过一场绝世葬礼的金陵城瞬间从阴霾的低谷反弹了起来。

    家家户户开始张灯结彩。

    各地不断归来的官吏,仰慕而来的学子,看热闹的百姓,寻找商机的商户……络绎不绝。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九十七章 官渡落幕之鞠义动

    夜幕,繁星点点,夜色皎洁。

    黄河之水,奔腾不休,惊涛拍岸的声音,充斥着北岸延津的每一个角落,数里连营之下,火盆映照,旗帜遮天。

    一个个巡逻的晋国兵卒脚步整齐,来来回回的小心戒备。

    河岸的中军大帐。

    延津主将,魁梧的鞠义跪坐营中,手握一卷兵书,目不斜视,专心注注的在凝视着其中的奥义,这卷兵书的每一个案例,没有古文那么难理解,很直白,对他这种不算的读书人将领来说,最好不过了。

    在他的左右两侧,延津大营的晋将云集在一起,一双双目光皆然凝视着他。

    “大将军!”半响之后,其中的一个晋国将领有些沉不住气了,站出来,对着鞠义,低声的叫了出来:“大王求援的使者还在营外候着,我们是不是……”

    “让他继续等着!”

    鞠义充耳不闻,依旧在翻动着手中的兵书。

    “大将军,大王如今危在旦夕,汝还是速速发兵吧!”在鞠义下侧的左边,一个性情刚直的晋将咬了咬牙齿,目光发狠,直接站出来,双手拱起,朗声的道。

    官渡要塞被魏军夺取,乌巢的粮草也被魏军一把火焚烧了,仅仅数日之间,攻守易主,袁绍的主力,连同四周的兵力,加起来几十万,如今都已经被围困在官渡南岸,寸步难行。

    所以,他无奈之下,派出了使者,求援于延津的鞠义。

    “袁同,你是在命令某家吗?”鞠义闻言,微微抬头,铜铃般的双眸划过一丝的凶芒,冷傲的道。

    “末将不敢!”

    这个晋将乃是袁家族人,虽然对鞠义有些成见,但是一听鞠义威严的声音。他油然而生的恐惧感在心中发酵,整个人浑身发抖。

    他立刻俯身而下,对着鞠义,战战栗栗的道:“大将军。末将只是担忧大王,前线战报,官渡要塞已经失去,乌巢粮草全数被焚烧,大王如今几十万大军被围困在黄河南岸。危在旦夕……”

    “闭嘴!”鞠义闻言,放下手中兵书,长身而起,魁梧挺拔的身躯散发着浓浓的威严,他长喝一声,声如洪雷:“袁同,汝这是在怀疑某家对大王的忠心,还是怀疑某家对晋国的忠心啊?”

    鞠义乃是晋国军方的第一人,仅此晋王袁绍之下,长年坐在晋国大将军的位置上。号令晋国上下几十万大军,一言一行之中,杀伐果断。

    同时,他也是晋国最强的武将,即使颜良文丑两大猛将也不是他的对手,他的气息犹如的火山般的暴烈,散发出来,仿佛挤压着整个大营,众人面色剧变

    “大将军息怒,末将不是这个意思!”

    这员晋将连忙的匍匐在地面上。战战栗栗的道。

    虽然晋国上下都在传言,大王袁绍对大将军鞠义的有芥蒂,但是谁也不敢把这种情绪搬上台面来。

    “某家今日饶过汝一次,若是有下次。汝便是在动摇我军军心,本将军必斩杀汝!”鞠义冷冷的道。

    “谢谢大将军开恩!”从鬼门关回来一趟的袁同不敢在开口,只能辛辛的做回自己的位置上。

    “传令下去,没有本将军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营,若有擅自率兵离营者。一律以反叛罪名,格杀勿论!”

    鞠义双手背负,目光扫过众将,冷冷的道。

    “诺!”

    众人听到着他充满杀气而冷冽的声音,即使不少人心中很不满他的行为,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出面反驳。

    “好了,汝等都退下,该干嘛,就干嘛!”鞠义摆摆手,淡淡的道。

    “诺!”

    众将闻言,松了一口,一个个鱼贯而出。

    “鞠洪,你去告诉大王来使,就说我军如今还在准备渡河事宜,需要时间,才能渡江而过,让他回去,告诉大王,官渡已失,黄河对岸,皆然是魏国大军,鞠义实在是在有心无力,无法南下,只能在河对岸接应!”

    鞠义眯着眼,一言一句,说的很清晰:“望大王能突围而出,鞠义必保延津之安危,恭候圣驾!”

    “诺!”

    亲兵鞠洪点点头,迅速的走出的大营,接待袁绍来使。

    这时候,整个中军营帐又恢复的平静的安逸,几盏油灯之下,鞠义依旧在的细细的看着兵书,这是吴国出产的《三十六计》,一本让他大为惊叹的兵书。

    “当初某就不该犹豫啊!”

    半响之后,鞠义放下的兵书,目光幽幽,用他自己的能听到的声音,喃喃的道:“年纪大了,怕死了,所以忌惮的事情就太多,没想到反而连累的河对岸的大军突围时机,我是晋国的罪人啊!”

    张辽之前调兵信息递到他的案前的时候,他就有过怀疑,但是最后因为自己和袁绍的关系比较僵,所以没有敢擅自率兵渡河。

    外界的传言有一半是对了,袁绍的确在忌惮他,他在晋国声望过大,而且在军中一呼百应,所以作为君王的袁绍,有些的不安了。

    这些两年,袁绍一边压制他,一边培养颜良和文丑,意图代替他大将军之位,他是知道的。

    所以,当他想要在没有袁绍军令之前渡河的时候,他迟疑了,他不想被袁绍抓住自己的把柄,可是他这么一迟疑,等来就是噩耗。

    文丑战死,官渡要塞一失去,河对岸的几十万晋军就是无根浮萍,如今他想要渡河都有些困难了,魏军拿下官渡之后,早已经防着他一手,在河对岸布下的重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