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375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75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也不是很贪心的人,一正妻,一平妻,两个小妾,比一般的朝中大臣都要简洁,至于孙权,就太简单了,他就两个妻子。

    围着一个大拱火,大乔蔡琰几个女人抱着两个孩子,聊着家常,不时之间来传出孩子的咯咯笑声,好不热闹。

    而孙策和孙权两人,则坐在旁边的一个火堆旁边,气氛有些诡异起来的,两个青年没有白天白的和善,反而有些气势外放,对持了起来。

    “仲谋,汝今日叫我出来,不是仅仅只是为了打猎郊游吧?”孙策抬头,眯着眼,轻轻打量了一眼孙权。

    江侯府和东侯府这两个的时间,明显显得有些的僵持,这个时候,孙权突然邀请他出来郊游,自然而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天天窝在城中,不是看奏书,就是上朝,听着他们发牢骚,整个人都要发霉了,出来放松一下,不好吗!”

    孙权正在很专心的烤着一个小兔子,金黄金黄的,香味充斥,他的微微一笑,淡淡的道。

    “仲谋,有什么就说!”

    孙策自然不相信孙权这么无聊,目光低沉,冷声的道:“到了这个时候,汝还是藏着腻着,可不是你孙仲谋的风格啊!”

    “好吧,你既然要我说,我就直接说的,最近你做的是不是有过分了?”孙权抬头,嘴角微微一笑,也不客气,直接的问道。

    “你指着是那一个方面?”

    孙策闻言,顿时目露精芒,淡然一笑,道:“是不是某家的人连续罢了你麾下的两个县令,你坐不住了!”

    在吴国,江侯府和东侯府的竞争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但是一直都在他们兄弟的控制范围,不过最近孙策明显加大了力度。

    面对孙策猛烈的攻势,孙权如今都快压不住自己人即将的反击了,一旦打起来,肯定会让一些人得逞。

    他只能趁着郊游时分,把孙策叫出,好好的谈谈。

    “大兄!”

    孙权目光微微一冷,道:“如今局势,孰轻孰重,你分不清楚吗?吴国虽然强大,但是外敌为消,吾等若是斗起来,就等于内乱,这可对你没有什么好处的!”

    “对某家来说,外敌是敌,内患也是敌!”孙策抬头,目光冷然,霸气的道:“是我的敌人,就要承担我的攻击!”

    “某直说了吧!”

    孙权嘴角有一丝冷笑,双眸划过一丝果决的光芒,道:“在没有拿下楚国之前,某不想和汝有什么冲突!”

    即将下来,他们就要对楚国发起进攻了。

    今年不打,明年也差不多开战了,吴国上下,如今都在为这一战做准备,孙权真的不太像在这个时候,和孙策闹起来。

    “可以啊,不过豫章太守的位置,某要了!”孙策听到孙权这一局,面容笑了出来,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这些天你搞这么多,不就是想要这个位置吗?”

    孙权闻言,冷冷一笑。

    豫章前太守如今被孙坚召唤了返回朝堂,这个犹如香饽饽般的位置,江侯府自然不会放过,但是他们也知道,胜势不打,毕竟幽州刺史的位置刚刚让他们拿下,朝堂也要平衡一下。

    不过孙策可不会这么防守,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就压着孙权,穷追猛打。

    “你难道不想要吗?”孙策冷笑,多一个分力量,对他们以后争夺太子之位,就多一份胜算。

    “对,我也想要!”

    孙权坦然的点头,道。

    “那就各凭本事吧!”

    “既然你我都不愿意防守,我们就换一个方式斗一场,如何?”

    “什么方式?”孙策问道。

    “蹴鞠!”孙权双眸绽放出一抹灵光,道。

    “蹴鞠?”孙策闻言,眉头皱起。

    这是从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一项运动,两汉时期,一直是军中比较风盛的活动,用来提升将士们的军阵协调力。

    “蹴鞠,这是一个不错的运动,一个月之后,某会安排人在金陵城组建一次全国的蹴鞠大赛!”

    孙权淡淡的道:“而且某会亲自组建一支队伍上场,你也可以亲自组建一支队伍上场,成王败寇,谁输了比赛,谁就放弃对豫章太守的争夺,这是最不伤及和气的方法!”

    “好!”

    孙策闻言,沉吟半响,爽快的点了点头,他也不想和东侯府斗一个你死我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长

    东侯府。

    自从钟山的郊游回来之后,孙权再一次把自己投身在无穷无尽的文案之中,看着一份份从各方呈报上来的消息,虽然有些烦躁,但是也无可奈何。

    这些消息,看起来繁杂,但是其中串联起来的话,就能让他清晰的了解如今吴国的形势,天下的形势。

    位高,权重,责任也大,他现在的一个决定,都能让无数人生或者死,所以必须要做到最谨慎。

    “孝直!”

    雅致的书房之中,一大一小两案桌对应,孙权坐在大案桌的太师椅之上,打拿起一份文书,对着旁边的法正,问道:“这一份消息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上午!”

    法正目光看了一眼,直接的回答:“这是应该是骠骑大将军派人从逍遥津送来消息,让汝亲启,某家还没有看,不过其中可能是九江战况!”

    “九江如今还在对持之中吗?”

    孙权拆开的文书火漆封印,打开来一看,目光有些低沉,道:“又打了一仗无用功的战役,张辽还真的不容小觑啊,这让都打不死他!”

    在去年,他已经通过了孙坚圣旨,把太尉府的陈宫送去了逍遥津前线,帮助赵云一臂之力,他本来以为可以一举击溃张辽的。

    可是这一场战役打到现在,依旧没有任何的进步,合肥和寿春的对持始终是僵持着,战线从左边拉到右侧,双方都有胜有败。

    “不仅仅是张辽!”

    法正把卷宗接过来,摇摇头,然后对比了之前发回来的消息,轻声的道:“仅凭一个张辽,自然挡不住骠骑大将军和陈宫军师的攻击,魏国在得知陈宫赶赴合肥之后,也派了一人前去协助张辽,方能形成僵局!”

    “谁?”

    “郭嘉!”

    法正目光猛然一亮。道:“此人可算是的魏国排名前三甲的顶级军略谋士,因为他协助了张辽,所以如今魏国和我们吴国在九江的局势,还是在僵持!”

    东侯府和锦衣卫算是比较亲近。所以法正才进入东侯府不过半年的时间,就已经通过锦衣卫,了解的天下各诸侯国之中的重要人物的讯息。

    这些人的记录,在锦衣卫的档案室里面,应有尽有。

    “在今年的二月份的时候。骠骑大将军发动了对寿春城的突袭之战,拉开着九江决战!”法正对着孙权,详细的禀报了之前的消息,道:“张辽在先前是落于下风,可是后来突然出奇兵,奇袭合肥,逼迫赵将军率兵回援!”

    “有这一战的详细过程吗?”孙权猛然一惊,问道。

    最近他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儿子身上,显得有些太懒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后知后觉。

    “有!”

    法正是一个很负责的东侯府大管家,事事巨细无遗,他从书房几个书架之上抽出一份档案,道:“这是我一直放在这里让你过目的,不过整整半个月了,你好像都没有看一眼!”

    “呵呵!”

    孙权闻言,讪讪一笑,他的确是懒了一点点,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法正过目的过的文案。都会堆在书房的书架之上,让他亲自过目一次,比较重要的事情,法正亲自表明。不过孙权一般情况之下,只看那些必须要看的,其他的就让法正自己去解决。

    “这一战,没输,也没赢!”

    孙权摊开的卷宗,仔细的看了以这一战前后的记录过程。淡淡的道:“还是打了一个两败俱伤!”

    “君侯,某能说点意见吗?”

    法正突然道。

    “说!”

    “在九江郡之上,我们吴国已经耗费了我们太多的人力物力,赵将军连续打了几年,都没有一个结果,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拿下寿春啊?”

    法正眯着眼睛,疑惑的问道。

    穷则变,变则通,不一定要在九江这一颗歪脖子树木之上吊死的啊!

    “汝其实是想问,在九江打下去,明明是一直没有结果,为什么我们还要打下去,是吗?”孙权并不奇怪法正的问题,微笑的道。

    “嗯!”

    法正点点头,九江的战役,一直以来都打的不亦乐乎,数万兵马,两军对持,三日一小大打,五日一大打,从来没有消停过,也是如今伤亡最大的一处兵营。

    相对来说你,有些不合乎吴国的利益了。

    “孝直!”

    孙权目光突然很严谨的看着他,轻声的道:“这段时间你为东侯府处理的事情,无论是经验,手段,都很好,但是在眼光方面就缺乏了一点远见,我知道,这和汝以前的经历有关,但是从现在开始,你的大局观要放的开阔一点!”

    法正这个人,才能是有的,知识是有了,谋略也是有了,甚至连处理事情的经验也是显得老道,但是就是缺乏了一点大局观。

    看整个天下的问题,有些的拘谨在一城一地的成败之上,这是的不行的,对他日后的发展肯定会有问题。

    当然,这不是他的错。

    以前的法正,在蜀国不得其用,还被刘厌恶,做了只是一些小文吏做的事情,连一介县令都没有做过。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连俯视全城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把自己的眼眸俯视在整个天下之大。

    少了一点大局观,说的过去。

    这不是不可以培养的。

    一个人的大局观和自身的阅历息息相关,没有几个人能一蹴而就,也没有几个人能好像历史上的诸葛孔明一样,窝在一个小茅屋,就能俯视整个天下。

    “大局观?”

    法正闻言,心中微微一突,脑海之中一道灵光划过,暮然一醒过来,浑身一颤,半响才抬起头,目光看着孙权,咬咬牙,道:“君侯的意思是让某家的眼光不要执着在九江的战役之上!”

    “哈哈,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即通!”

    孙权点点头,站起起来,背负双手,轻声的解析。道:“九江的这一场战役看起来是的张辽和赵云的较量,但是实际上这是关乎吴国和魏国之间的较量!”

    “原来如此,某明白了!”

    法正一下子通透了,双眸绽放出一抹锐利的光芒,道:“这一战打来打去。始终没有一个结果,那是因为无论是我们吴国,还是魏国,都是在较量,而不是在决战,决战有输赢,而较量却可以平手,而平手的意思,就是魏国麾下的兵马战斗力不在我们之下!”

    “聪明!”

    孙权点点头:“如果在九江战场上魏国败了,那么吴国朝堂之上就会直接发动对魏国的决战。如果是我们败了,魏国同样会这么做!”

    吴国和魏国都把对方视为最大的敌人,如果大家都这么高这么大,自然不愿意两败俱伤,可以收拾了身边诸侯国,再来决战。

    但是如果他们发现有一方的实力虚弱了,他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率性扫平对方。

    “君侯,某受教了!”

    法正深呼吸了一口气,他对孙权可谓是心悦诚服。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道:“以前的孝直,自持几分小聪明,原来一直在坐井观天。日后孝直定然不会再犯此类错误!”

    进入东侯府之后,接触吴国,从吴国的方向看整个天下,他才知道,以前的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只是一小部分,没有接触天下的核心,终究是的无法去想象其中的庞大。

    孙权对法正的态度很满意,不怕你不懂,就怕你太高傲,不愿意去接受,聪明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太自负了。

    “这一战落幕了,双方都在舔伤口,九江有一点时间的平静,陈宫要回来了!”

    孙权突然想到了一件事,目光微微一亮,道:“赵云也要回来一段时间,过几天,你亲自去骠骑将军府,说某有事情和他商议!”

    “诺!”

    法正点点头。

    “这关中之战,在二月就已经落幕了,郭汜被灭?韩遂也败了?”孙权坐下来,继续审阅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文案,突然看到一份从锦衣卫送来的消息。

    “嗯!”

    法正点点头,这一份文案他看过,他直接的道:“凉国兵锋越来越强大了,郭汜被马超在两军之前斩杀,而平阳国也被凉国和金国瓜分,同时,在河东,韩遂也败给了马腾,若不是张白骑突然起兵增援,韩遂也会被马腾斩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