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251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51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大堂?娘亲向来不理家事,今日有和要紧之事情要找我商量?”

    甄宓从甄家一连串的账本之中微微抬头,美眸闪闪,有些疑惑的轻声的的问道。

    “小姐,夫人不仅仅是找你,连在交州的三老爷也征召了回来,除了依旧在冀州的大小姐三小姐,甚至二小姐,四小姐也请来了,现在已经在大堂了。”青衣丫鬟轻声的禀报道:“恭候小姐!”

    “什么?三哥和二姐,三姐也回来的?”

    甄宓顿时坐不住的,娇媚的身躯长身而起,幽幽的眸子之中划过一抹精芒,捏起裙摆,踏着莲花小步,走下的阁楼,顺着甄家大宅的长廊,一直走到了庄严的大堂。

    “娘亲!”

    甄宓走进来,在一个老妇人之前,恭敬的行礼,然后才抬起头,一双晶莹的美眸打量了大堂之中的一个个甄家的人,两个姐姐和三哥明显带着一抹兴奋的笑容看着自己。

    她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不是什么坏事。

    中山国甄家,传承于汉太保甄邯,二千石官宦世家,但是家族的几度起落,从一个世家已经沦落为商道家族。

    虽然甄家在中山也算是一个大家族,但是如今的甄家的人口单薄的可怜。

    甄宓的父亲甄逸那一辈的人都死的早,甄宓大哥也早年夭折,二哥身体不好,一直抱病在床。

    去年甄宓二哥病逝之后,如今甄家能够主事的男丁仅剩下甄宓三哥,甄尧一人而已,甄尧也算是饱读诗书,早年举孝廉,不过在冀州并没有受到重用。

    来到了江东之后,凭着孙权的关系,步入的吴国的政坛,步步高升,算是东侯府一脉的一员干将,如今的位列南海郡的郡丞。

    甄家虽然只有甄尧一个成年男丁,但是女儿却不少,甄家五姐妹,甄宓是最小的,上面四个姐姐都已经嫁人了,因为甄家的相连,二姐和四姐也全家搬到了江东。

    “丫头,过来让娘好好看看你!”

    徐氏已经年过五旬有余,两鬓有丝丝的白发丛生,她轻轻的拉着甄宓的小手,眉开眼笑的道:“昔日相士说言,你命格高贵,今日总算是应验了。”

    甄宓幼年的时候,曾经被一个相士批言:这个女孩贵不可言!

    昔日袁家下聘礼的时候,甄家的人都以为贵不可言的来源是袁熙,如今看来,这个人应该是孙权。

    孙权是吴国王子,也是如今未来吴国君主最有力的继承人之一,甄宓嫁给孙权,可就应验了贵不可言的这一句话。

    “娘亲,你在说什么啊?”甄宓闻言,有些疑惑。

    “小妹。”

    甄尧微微一笑,目光看着甄宓,朗声的道:“东侯府已经派人来纳采,问名,纳吉,三日之后,便是纳征之日,现在就看看,你的意思。”

    这个时代,对于世家豪族来说,婚嫁六礼还是免不了的。

    前三礼就是其实就是仅仅一个礼数而已,主要是看双方有没有反对,算是定下的婚姻,当然迷信之下,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什么的。

    第四礼便是纳征,就是下聘礼的意思。

    下了聘礼之后,就到了第五礼,请期,也就是商量双方的婚期,然后就是最后的亲迎。

    如今东侯府已经做的前三礼,也就是双方的婚姻已经定下来的,就等着下聘礼,然后迎娶过门。

    刷!

    甄宓闻言,精致无暇的小脸直接有些涨红,绯红的血色直到耳边,滚烫烫的。

    虽然她知道自己早晚都要嫁给孙权的,但是少女就是少女,始终有一股羞涩。

    这个孙权,太可恶了,提亲也不和我说一下。

    好歹也让我有一个心理准备。

    甄宓的芳心噗通噗通的跳起来,这些年的相处,她的一颗芳心,早已经沦陷在孙权的甜言蜜语,柔情似水之中。

    “小宓,你为甄家付出的太多的,女子总要嫁人的!”甄宓的二姐,一个青罗少妇走上来,看着甄宓,有些心疼的道。

    这些年,甄家一个个男丁不给力,都是甄宓在支撑着甄家,小一辈尚未长达,而甄尧热心官途,整个甄家的生意都压在这一个少女身上,让他们痛惜。

    “女儿恭听母亲之吩咐!”

    甄宓微微欠身,红着小脸,小声的道。

    “东侯不仅仅是吴国王子,也是当世难得的少年豪杰,昔日他一怒为红颜,不惜得罪袁家也要你个抢回来,虽然行为有些莽撞孟浪,当时也能看出他是真的喜欢你。”

    徐氏面色正了正,微微一笑,看着甄宓,柔声的道:“如今他能把你和蔡昭姬同时娶入府,当是不愿意委屈你,有婿如此,娘满意了,此婚姻娘答应了!”

    孙权可以先娶了蔡琰,然后在取甄宓为偏房,这甄家也无可奈何,毕竟孙权和蔡琰早有了婚约,而且蔡家在江东的名望不是甄家比得上的。

    如今孙权一起娶过门,倒是让甄家人比较开心,

    “谢谢娘亲!”

    甄宓微微有些眼睛细润。

    “你性格柔和,不过是为了甄家才强硬起来,过门之后,你就是孙家的媳妇,可要好好的侍奉丈夫,孝敬公婆!”徐氏看着这个自幼聪慧,美貌过人的小女儿,面容慈祥,告诫的道。

    “女儿明白了!”

    甄宓点点头。

    “小妹,正式的聘礼东侯府要三天之后才送来,但是东侯府的长史送来了这一个!”甄尧轻轻的摊开一个卷轴。

    中山甄氏!

    卷轴之上,有四个刚猛的字体,落款是一个名字——孙权。孙权的名字上面盖有一个大印,东侯府的大印。

    甄宓目光一看,有些感动。

    这就是孙权的承诺,只要他还在,甄氏就在。

    “兄长,此物你好好收藏,若有一天……它会让甄家光宗耀祖!”甄宓目光微微眯起,嘴角勾勒起一抹笑容,柔声的道。

    若是有一天,孙权登上大宝之位,这就是一卷让甄家作为家传至宝流传下去的宝物,能保甄家之繁荣。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三十章 不平静的夜晚

    就在甄家的接到的东侯府的提亲之后,钟山书院的祭酒,郑玄也亲自赶赴了吴县,去蔡府为孙权提亲。

    虽然孙权提出一次性娶两个,而且还没有明确的提出正房偏房的说发,有些不合礼数,但是既然孙权已经决定,郑玄也只好帮他一把。

    “康成兄,什么风把汝给吹来了某家府上啊?”

    吴县,蔡府的大堂之中,蔡邕很高兴的接见的郑玄。

    虽然说如今江东书院和钟山书院乃是竞争的对手,但是他们两人的关系依旧如故。

    “伯喈兄。”

    郑玄微微一笑,拱手的道:“某今日前来,所谓不过一事而已!”

    “汝不会是给那个臭小子提前来的吧?”蔡邕闻言,心中微微一动,看着郑玄,目光划过一抹闪亮的光芒。

    “一语既中!”

    郑玄抚摸了一下颌下的山羊胡,得意的道:“仲谋乃是某之得意弟子,某替他走这一趟,也算是合情合理啊!”

    其实主要是蔡府的门槛太高的,而蔡邕这个老头对孙权也太刁钻了点,孙权害怕他请一般人上门,估计会有变数,弄不好还会让蔡邕直接说了出来。

    孙权无奈,只能请出郑玄这一尊法宝,不然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取上媳妇。

    只要郑玄出面,蔡邕再高傲也必须要给他几分脸面。

    “这个臭小子,果然狡猾!”

    蔡邕叹了一口去,有些吹胡子瞪眼起来,他心中还是对孙权不太爽,没想过拒绝,但是还是想在提亲这一道给孙权点为难。

    结果孙权倒是好,直接把郑玄请了出来。

    他没辙了。

    “伯喈。”郑玄微微一笑,目光轻轻闪动,道:“汝也算是一般年纪的,怎么还和一个孩子过不去啊!”

    “老夫也不愿意!”蔡邕自问自己的在朝堂几十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养气的功夫已经了得,但是一到了孙权身上,就直接破功。

    孙权这个小子,总有办法能让他发怒。

    “伯喈,汝心中对仲谋始终的怨念,应该是来自昔日的子师之死吧!”

    郑玄突然道。

    “康成,汝不愧是老夫的老朋友,什么都瞒不过汝!”

    蔡邕闻言,面色微微一沉,微微叹气,双眸划过一抹冷然的光芒,轻轻的道:“对于孙仲谋,老夫一直很看好,此子在长安就让老夫大开眼界,只是可惜……昔日的长安事变,老夫可以不提,但是老夫总有一种感觉,天子之死,和他脱不了关系。”

    “伯喈!”

    郑玄闻言,面色很平静,没有一丝的波动,最后目光沉沉的凝视着蔡邕一眼,道:“大汉已经没了!”

    大汉已经没有了!

    淡淡的几个字,让蔡邕的身躯不由得猛然一震。

    对啊!

    大汉都没有了,他还计较这么多干什么?

    就算天子真的是在孙权手中,又有什么意思?

    只是,蔡邕的心中总有一丝放不开的心结,也许是他一直的执念,让他始终有些放不开。

    ……

    下了聘礼之后,孙权的婚礼日子就定下来了,战国二年,五月初七!

    这个日子是孙坚派出了一个宫中懂得占卜的一个神棍,捏着指头,翻着一本本古文,算了大半天才算出来的一个好日子。

    ————————————————————————————

    战国二年,四月十五。

    夜色苍茫,月色皎洁。

    月色下的秦淮河,已经出现了一条条闪亮灯光的画舫,流淌往返在这一条淮水之上,不时之间,有一阵阵悦耳的歌舞声传出。

    这里的夜景,已经成为的金陵的一绝。

    二月份,以江东日报为主办方,曾经在这里举行过一次士子的文章大比拼,为了一次性打响秦淮河的名声,吸引更多的士子前来比赛,孙权还把郑玄的手札请了出来,作为最后的胜利奖品。

    郑玄的手札,即使是一般的儒者都渴望的至宝。

    这一个噱头,让无数士子前赴后继的出现在秦淮河。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其实并没有形成一种文章比赛的思想,这一次以一片秦淮河为核心的文章,当场卷写大比拼,吸引的数百士子前来比赛,一片片文章出世,算是开了一个新的士子模式。

    这一次的无数士子的爆发,让孙权从其中看到了打开科举的前景,当然,现在谈论科举还有为时过早,因为如今天下的读书人的人太少的,依旧不足。

    什么时候每一座的城池有一个高等书院,就是吴国正式打开科举模式的时候。

    因为这一次的文章比拼,秦淮河在士子的心中,有了一定的影响,随后的一条条画舫出现秦淮河的夜晚,紧跟着歌姬舞女的现身,让无数世家才子流连忘返与此。

    秦淮河,彻底的火爆起来。

    东月画舫。

    一艘不算小的船只,有斗舰的规模,前身算是一艘战舰,不过已经退役,被人买了下来,改成了一个画舫,上面有歌姬舞女,琴声之中,舞女起舞,算是酒池玉林的享受。

    如今算是秦淮河的一大雅致之地。

    今日晚上,这一艘画舫已经被人全部包场了,天还没有完全的黑,一个个仪表堂堂,气势凛然的男子就已经开始上了船。

    “雷县令,你也来了!”

    “东侯令召唤,某怎么不来!”

    “李郡丞,好久不见!”

    “徐县尉,你年轻有为啊,再过几年,恐怕就能冲上县令的位置!”

    “陈校尉,山越一战,你打的精彩,某闻言,都敬佩不已。”

    “刘中郎将,你现在可是海军的大将了!”

    ……

    这一次宴会的主公人还没有出现,但是这上百人军政商三界的人已经开始兴奋起来的,互相的交谈,十分的融洽。

    出现在这里的每一个都是东侯一系核心人才。

    他们的官职基本上都是县丞县尉以上,军中的军职也大部分是校尉等以上的将领。

    鲁肃和庞统两人代表东侯府,作为东道客,正在热情的招呼每一个官吏,孙权虽然有开府之能,聚集群臣也不算是结党营私,但是如果平时把他们直接召唤回来,多半会受到朝堂的弹劾,如今趁着孙权大婚的日子,把他们都召回,就没有这么讲究了。

    当然,东侯府一脉也不是人人都出现,赵子龙军中二号人物的身份,注定他不能出现,李涅锦衣卫大都督也不能出现。

    不过有一个意外的惊喜,黄忠出现了。

    黄忠虽然是孙权招揽的人才,但是他还没有彻底的投诚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