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233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33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一个简单的凤驾,八人相抬,悄然的出现在清凉山,吴婉一袭凤袍,仪态万千,走下凤驾,凤眸狭长,微微眯着,看着廖功。

    “王后娘娘?”

    廖功闻言,猛然回头一看,老脸顿时骇然失色,他要是知道王后会出现在这里,打死也不来趟这一趟浑水。

    “哼,你们想要搅合江东女子书院的开幕仪式,我不给点杀手锏,还当我是好欺负是吧!”远处角落出中的孙权,冷冷一笑。

    明知道江东女子书院是他在背后撑腰,还敢上门来挑衅,无非就是看到着最近这一段时间孙权根本就是被孙策压着打,没有丝毫还手之力,有些有人对他轻视了。

    “王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个个少女看到吴国至高无上的王后,顿时十分激动的起来,一个个迅速的下跪,迎礼。

    “平身!”

    做了一国之后数月的之间,如今吴婉不是当初那个普通的女子,她已经适应了这种王后的气度,王后必须的这种威严。

    “诺!”

    一个个少女们开始激动起来,而十几个儒袍男子这些后面色如死灰,他们本来以为这一个女子学院,不过只有孙权撑腰,可是没有想到背后居然还有这么一尊母仪天下的人出来助威,一下子傻了。

    “廖公,女子书院乃是本宫提出,禀报大王之后,才让蔡昭姬出面建立的,汝可有意见?”吴婉看着廖功,淡然的问道。

    “属下不敢!”

    廖功虽然在士林之中有些威望,但是他可没有郑玄和蔡邕的风骨,可以藐视王权,听到吴婉的声音,额头上冷汗凛冽。

    “汝堂堂一个大儒,位列江东士林之领头,何必和一群小女子过不去。”吴婉摇摇头,叹声的道:“女子书院的建立,不过是想要给读书的女子一个机会而已。”

    “属下知错,既然王后娘娘要观礼,属下先行告退了。”

    说完,他带着十几个男子,被吓得连滚带爬的离开的清凉山。

    “昭姬谢谢王后娘娘支持!”蔡琰松了一口气,如今有王后的正面支持,再也不会有人反对女子书院的存在。

    “昭姬,你做的很好。”

    吴婉微微一笑,如沐春风,她第一次看到这个知性的女子,是当初被孙权强行带回江东的时候,那时候她就很满意这个儿媳妇。

    “女学子们,这一面凤旗乃是本宫赠送给江东女子学院的,我希望你们能人人如凤,为吴国的女子,为天下的女人,做一个最好的榜样,本宫希望,你们日后,一个个都是有出息的大才女,文采盖过男子!”

    吴婉走上礼仪台,目光看着台下的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少女,有一抹异彩划过,然后沉气,朗声的娇喝。

    这群人要是成才的,倒是能为她所用。

    “谢谢王后娘娘之赏赐,吾等必定竭尽全力。”

    一众少女,众志成城。

    ————————————————————————————

    钟山书院,建立在灵气氤氲的钟山之巅,从山上往下看,能观摩金陵城的全部景色,这一座恢弘磅礴的书院,气势比之天下第一的书院江东书院也没有差多少。

    第一届学子,两千二百人。

    这个人数比不上江东书院,江东书院的这一届可有两千九百多人,但是这已经算是很好的成绩,江东书院毕竟已经有了一定的的名声。

    钟山书院比江东书院不同的是,这里不仅仅是教儒家之道的文学,还教术数,郑玄可是一个经学大家,加上孙权发明出来的权数,大大的让数字变的简单起来,他能从其中得到很多的提示。

    所以这一届的学子,郑玄把他们分成甲乙丙丁……十个院子修读,八个院子是读文修书,其中有两个院子,是一术数为主的院子。

    这算是一个这个时代的教育界,一个全新的里程碑发展,理科算是提上了教程。

    江东女子书院上了轨道之后,孙权开始安心的当一个勤奋的三好学生,成为钟山书院甲院一班一个光荣的学子。

    他在钟山之上,勤奋读书,练武写字,修身养性起来。

    这段时间,吴国很平静,外没有战争,内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断的在改组政权,改编军队,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之中。

    这个刚刚好也是他的平静。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零九章 爱莲说

    金秋十月。

    江东如景如画,钟山之上,落叶纷飞,一阵阵爽朗的秋风之中,一片片黄金般的叶子从树木上坠落,在空中飞扬起来,仿佛在舞动着钟山的风采。

    叮叮叮!

    一座高大的钟楼之上,一个老师敲响钟声。

    下课了。

    甲院一班,位于甲院的最东面,宽敞的教室之中,随着老师的一声下课,学子们仿佛松了一口气。

    孙权头戴纶巾,身穿儒袍,轻轻收起课本,目光看着一个个同学走出的课室,他也跟着走出的宽敞的课室。

    不过他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或走在后面,或者走在前面,都是显得那么的寂寥。

    虽然他一直很低调,也很随和,但是东侯的身份摆在那里,让他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气质,没有人敢去轻易的接近他。

    所以,他虽然是钟山书院的一个学子,但是始终对这学院之中,有些格格不入。

    他走出的教室之后,在庭院之中,抬头看着,一片金黄的落叶轻轻的飘扬而下,伸出手,他接住了这一片落叶,微微一笑,道:“又是美好的一天,这日子过的不要太悠闲了。”

    自从放下朝堂的一切,他就全身的都放松了,做一个专业的学生,对他来说,日子过的太舒服了,不用勾心斗角,不用为了考虑事情,死这么多脑细胞。

    **逸,太舒服了。

    不过他也很清楚,这日子过不了多久,现在吴国还算平静,但是过了今年,吴国兵锋肯定会动起来。

    到时候,他也悠闲不下来了。

    孙权背着小书包,走出的甲院的教室之后,顺着山道的羊肠小道,走出的书院,回到了钟山后山的一个雅致的独立庭院之中。

    钟山很大,不仅仅一座山峰,书院坐落在的这一座山峰,是最高的,也是景色最好的,当然这里不仅仅是钟山书院的地盘,不少人郊游踏青都喜欢来钟山,所以这里虽然居于山峰,但是并不荒凉。

    钟山书院是一个封闭式教学的书院,一个月只有两天假期,而且每个学子都是必须要住在钟山之上,这里有专门住宿区,不过基本上是十个人一间。

    不过无论那一个时代,都有特殊的对待,孙权就是属于特殊对待的那一个。山峰之上,这一座特别的小庭院,只是为了他而建立了。

    他每天读读书,学学字,身边还有两个漂亮可爱的小婢女侍候这,日子过的不亦乐乎。

    “公子,你回来了!”

    孙权走进来,一个青衣罗衬的小丫头听到声音,迅速的风风火的走了出来,很辛勤的接过孙权特别定做的小书包,笑嘻嘻的道。

    这个小丫头就琳儿,某一个贪财的小奸商的贴身丫鬟,特别派来服侍他的,美其名,她不在的时候,做一个代替品。

    这个年代,贴身丫鬟多半是通房丫头。

    “公子,你今天想要吃什么?”这时候,一个稳重的红裙的少女,踏着莲花小步,走了出来,问道。

    这是蔡琰派到他身边的,专门照顾他的,小渔。

    “红烧肉!”

    孙权大咧咧的道。

    他迈入的练气境界之中,武道一日千里,身体营养的需求量也是一日千里,无肉不欢,最喜欢就是小渔做的红烧肉。

    “公子,你天天吃红烧肉,不腻吗?”琳儿小丫头瞪着眼,看着孙权,问道。孙权不腻,她也吃腻了。

    “呵呵,公子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营养。”

    “可你也不能天天吃红烧肉啊!”琳儿撇撇嘴,孙权向来随和,她的性格也活泼起来了。

    “好吧,那你们说,吃什么?”

    “吃清蒸鱼,清淡一点,小渔姐姐的清蒸鱼可好吃了!”小丫头郑重的考虑的一番,才道。

    “好,听你了,我去作业了,不要来打搅我,要是公子明天没有作业交上去,就拿你交上去。”

    孙权微微一笑,走进了一个雅致的书房,学生就有作业的,他既然想要做一个普通的学生,就要按规矩来。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以莲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学什么好?

    孙权苦闷了,他的腹中的墨水还不多,就他的文学水平,小学生都不如,还真的写不出一篇好文章。

    不过……

    他是谁啊,孙权,带着记忆重生的孙仲谋,虽然写不出来,还抄袭不了吗?

    他想了很久,要么就不抄,要抄,就抄最好的,沉吟的半刻之后,他开始下笔了,书读了不多,但是来了这个时代这么就,一手字在蔡邕手把手的教育之下,有几分其实。

    不用一刻钟,他下笔犹如神,迅速的完成的一片文章。

    “如果这样都还不能让你们这些老学究惊异,本少爷那就有些太失败了!”孙权非常满意看着自己龙飞凤舞出来的一篇文章,道。

    翌日。

    书院之中,一阵阵爽朗的读书声响起。

    老师的书斋之中,祭酒独立庭院,郑玄站着鼻子,一支笔龙飞凤舞的游荡在宣纸之上,他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看着一个个辛勤的学子,在他眼皮之下求学,让他心中有一种满足感。

    虽然现在钟山书院不及江东书院,但是在江东商会的巨大财力支持之下,他的名声,加上孙权的声望,他相信,总有一天会超越江东书院,成为天下第一的儒道圣地。

    读书人,越老越有精神,在名望上的竞争就越激烈,江东书院和钟山书院的竞争,已经变成的他和蔡邕的竞争,同样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吴国教育界的领袖,他自然不能让蔡邕比自己的名气要打。

    “祭酒大人!”一个五旬的中年,大步流星的走进来,看着郑玄,恭敬的道。

    “赵老师。”

    郑玄抬起头,停下手中的笔,微微一笑,问道:“汝有事情吗?”

    “祭酒大人,某看到的一篇好文章,所以想要来和祭酒大人分享一下。”赵穆恭敬的道,他不算是一个大儒,是郑玄用声望从青州请来的一个儒者,知识渊博,才学出众。

    钟山书院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徐州和青州的人,江东的反而少,因为江东的已经被蔡邕扫了一遍。

    “哦!”郑玄目光一亮,笑道:“能让你都好文章的,看来应该不错。”

    “祭酒大人请看!”

    “这字体不错,有点蔡邕自创的飞白体,这应该是孙权的笔迹吧!”郑玄见过孙权的笔迹,孙权的字来自蔡琰,蔡琰的字来自蔡邕,所以算是一脉相承。

    “祭酒英明!”赵穆点头道。

    “爱莲说!”

    郑玄目光微微一动,嘴里轻轻的读出来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自秦汉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好,好,好!”

    郑玄眉开眼笑,朗声的道:“以花喻人,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一种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难得,难得!”

    “祭酒大人,东侯年仅十五,有此造诣,可为了难得啊”赵穆道。

    “呵呵,一些人总不能以年龄来计算了。”

    郑玄微微一笑,道:“你把这一片文章,在书院的广告栏上黏贴,通报全书院,让学子们借鉴一下,记住,把署名写上。”

    孙权和孙策的竞争,他不是不知道,到了他和蔡邕这个境界的人,已经跳出的朝堂之争,但是却能从另外一方面,把朝堂上的斗争看的一清二楚。

    他不做假,但是孙权有这样的文采,他自然高兴就冲着孙权是钟山书院的一份子,他也不介意为孙权造一把势。

    孙权得势,钟山书院也会得势,这是分不了的一条直线。

    “诺!”赵穆恭敬的点头道。

    一篇爱莲说,彻底在几千学子之中传播开来,让钟山书院变的沸腾起来,三五成群的都在议论这一片文章,这也让孙权在钟山书院,名声鹊起。

    无关身份,而是读书人的认可。

    这一日,小院子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