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6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6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她带去江东?

    这个念头一起,孙权就有些压抑不住了。

    “奴家也知道,路上不安全,不过我父尚在长安,虽然千万难,昭姬一定要赶赴长安。”蔡琰美眸划过一丝坚定光芒,低声的说道。

    “蔡娘子,如今长安乃是混乱之地,不可行,就算你一定要赶路,也未必能到达,如果你相信权的话,随权走,权保证让你父女团聚。”孙权一张幼稚的脸庞,煞是认真。

    即使他明明知道,她们并不是同一个人,他也做不到看着她如同飞蛾扑火似的跳入自己坎坷的命运之中,大不了他连把蔡邕也一起劫回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十一章 立志

    官道上,万人行军,一千骑兵在首,步卒在后,队伍犹如长龙。在长长的队伍之中,最中间,一架马车夹带在其中,缓缓而行。

    “小姐,我们为什么和他们走啊?你就不怕他们是贼子吗?”马车之内,香炉燃烟,羊毛毯子铺地,铺有小床,布置的宛如女子之闺房,小丫鬟欢儿靠在蔡琰的身边,凝视着窗外的兵马,有点瑟瑟发抖,问道

    “小欢儿莫怕。”

    蔡琰美眸看了看,黛眉舒展,微微一笑,安慰自己的小丫鬟,朱唇轻启,道:“此乃江东将士,权公子乃是乌程侯孙坚之子,孙坚此人我也听父亲说过,为人正直勇猛,乃是长沙太守,乃是国之栋梁,其儿想必也非下流之辈。”

    要是孙策来邀请她,她出于自我保护,一定会拒绝于陌生人同行,但是不得不说,孙权年龄让她无法生出危险感,那张小正太的脸蛋太值得人信任了,一脸真诚的,蔡琰都不知道如何拒绝是好,糊里糊涂的就上的孙权贼车。

    “可是小姐,我们不是要去长安找老爷吗?”欢儿是自幼在蔡府服侍蔡琰长大的,身为丫鬟,但是和蔡琰情同姐妹,道:“你马上就出嫁卫家,老爷已经和卫家连时辰都定好,如今我们返回雒阳,若是悟了良辰吉时,就不好了。”

    蔡家和卫家联姻的事情,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定下来了。

    “此乃无奈之举,想必父亲不会怪责,长安毕竟路途遥远,如今兵即是贼,路上太混乱,蔡府的护卫家丁又不在我们身边,就凭我们两个弱女子,如何能到达,这一次要不是权公子出手相救,我们就遭殃了。”蔡琰双颊有些绯红,美眸闪过一丝无奈,叹声道。

    为什么会跟着孙权走呢?

    就是因为她们两人都是弱质芊芊的女子,一路上没有安全感,逮到了孙权愿意保护她们,而且孙权还是个十岁的小正太,她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马车外,孙权在江东大营之中训练的一段时间,还是没有学会骑马,依旧是让朱治骑马带着,孙策就在他身边不远处,手握长枪,骑着一匹乌骓宝马。

    “二弟,你怎么把一女子带入军中了?”孙策皱眉,道。

    “大兄,路见不平自然要拔刀相助,助人为乐不是一件好事吗,难道你想见死不救,眼睁睁的看着两弱质女子被人凌辱?”孙权笑了笑,蔡琰答应随他而来,不用强行动手,所以他的神色很愉快,道:“救人自然就要救到底,我就把她们带回来了。”

    对于名动天下的绝色大才女,他下定的决心,要拐到江东去,至于以后如何,那就以后再说。

    他并不否认,在见她那一张熟悉的容颜的时候,自己猥琐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虽然他的身躯只有十岁,毛都没有长齐,不过这个年代,男孩十五六岁就能成亲了。

    蔡琰现在不过是十五六岁,再过五六年,正当花开季节,妙龄之年,于是一个伟大的养成计划就在孙权那颗已经成长了二十六的年的心中呈现了。

    以前的孙重茂自卑,所以不敢娶心爱的她,错过了一次,但是现在的孙权不仅仅贵为江东孙家二公子,而且还拥有比这个时代先进一千八百年的知识,自卑的那种情绪,早已经没有了,有的是自信和霸道,蔡琰不是她,孙权很清楚,但是孙权并不想放手,他不想让自己错过第二次。

    “救人是好的,可是你也不必把她们带入军中,随便在附近乡镇之地,寻一平安之地方把他们安顿下来便好。”孙策低声的道:“父亲治军甚严,如若知道你把一女子带入军中,必定责罚。”

    “大兄,不必多说,父亲那里,权自会解析。”孙权无所谓的道。

    “二弟——”孙策知其父的脾气,治军森严,就连他犯了军规,也一视同仁,所以还想劝一劝孙权不要触怒父亲,却被孙权打断了话。

    “大兄,此乃乱世,何为平安之地?”孙权一双琥珀般的眸子凝视无尽的天际,说起这个他心中就万分的悲愤,这一路上仿佛他见识了无间地狱般的存在。

    说起这个,一路上的血腥让孙策的神色也不由得有些默然了,就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孙权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大的志向,顶多就希望能一家团团圆圆,但是如今,他却找到了一个能为之奋斗的志向。

    乱世!乱世!人命如草芥。

    从汉末都晋初,这个大乱世到底还要死多少人啊?孙权自己也不知道,不过后世人曾经统计过一些模糊大致的数字,在黄巾之乱之前,大汉朝应该有五千万人口左右,可是在司马立晋之初,统计的数字是人口不足千万。

    这个巨大的数字差距以前对于孙重茂来说,顶多就是感叹一下,但是现在,他亲眼看到了一切,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变成了事实,就让这一组数字的差距刻在了他灵魂深处。

    所以,孙权决定了,他要亲自去改变这个冷漠的世道,他亲手去要结束这血腥的乱世。

    一统天下,太平盛世?

    没错,一定要做到,才不枉他孙重茂的重活一世。

    一颗小种子,悄然的在孙权的心中埋下了。

    ……

    这时候的联盟中军大帐之中,除却曹操之外,其他诸侯齐聚,却是气氛压抑的可怕,大帐四周,精兵而围,刀剑显露,杀气弥漫。

    “袁盟主,这是何意?”

    孙坚站在大帐中央,头戴盔甲,身上披着烂银铠甲,手握腰上佩剑之柄,丝毫无惧,左右程普韩当握刀相互。

    “孙文台,你可知罪?”袁绍双眸骤然一冷,大声喝道。

    “不知某家何罪之有?”孙坚冷笑,还真的让孙权小兔崽给说中了,宝物在手,是祸非福,袁绍这个架势,明显是强来的节奏,不过幸好,如今宝物已经脱手,换来了上万战马,这交易,值了!

    “今诸君齐聚,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获得,当对众留于盟主处,候诛了董卓,复归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为?”袁绍目光通明,理直气壮,怒斥。

    “玉玺何由在吾处?”孙坚眯起眼,斜睨了一眼袁绍身边的在暗暗欣喜的袁术,嘴角上翘,露出一丝冷笑。

    孙权说的对,把玉玺给袁术才是最好的选择,袁家四世三公,乃是天下第一世家,声望斐然,袁绍又是雄才大略之辈,若让不能自相残杀,那天下恐怕就要拱手相让了。

    “孙文台,本盟主劝你,速速取出,免得自祸!”袁绍手势微微一动,他身后有两员大将踏步走出,凝视孙坚,气势凛然,正是他手下的两大猛将,颜良,文丑。

    “吾本无之,汝何必相迫也?”孙坚心无愧,自然神色坦荡荡,直言道,这个时候,玉玺的确已经不再他手上了。

    “来人,把人带上来!”袁绍拍手,只见他麾下的几个将士把一个穿着着江东军服饰的士卒带了上来:“孙坚,你打捞玉玺之时,可有此将士,他便可作证,汝还不速速取出。”

    这个江东士卒明显的给袁绍收买了,把孙坚打捞玉玺的场面描绘的详细无遗。

    “背主之辈,何以为证!”

    孙坚虎目一怒,左手猛然一动,反手拔出佩剑,长剑出鞘,寒光一露,直接把这个江东士卒斩杀在一众诸侯面前。

    “孙坚,尔敢?”袁绍愤然,他没想到孙坚居然大胆的直接动手。

    “吾孙文台自问是光明磊落之辈,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孙坚一双坦然的虎目,扫视了一众诸侯,面色严肃,当众其誓,道。

    袁绍大怒,根本不相信,颜良文丑双双上前,帐外兵马围上,一时间大营之中,弓拔弩张起来了。

    “文台如此说誓,想必无之!”一众诸侯急忙上前,阻止。

    “盟主,玉玺在何方,你该问的不是某家,而是——”孙坚冷笑了一声,虎目斜睨了某个一直在推波助澜之徒。

    说完之后,他带着程普韩当,头也不会的走出的营帐,帐外之兵,无一敢挡。

    袁绍一听,顿时有些愣了,狐疑的凝视了一眼身边的袁术。

    “主公,不好了,刚刚接到消息,玉玺已经让孙坚以万匹骏马为代价,卖给了后将军!”这时候许攸急匆匆的走进来,在袁绍耳边低声的道。

    “该死,好一个孙文台,好一个袁公路!”袁绍双眸顿时露出一丝怒火,咬牙切齿的看了一眼身旁若无其事的袁术。

    这两个人简直把他当猴子耍,而且玉玺如果到了袁术手中,他再想得到,就困难多了。

    袁术毕竟是袁家嫡子,相对着世家来说,嫡庶之分,区别很大了,就算如何他已经是袁家家主,但是在袁家,袁术的力量还是比他强,袁家麾下的汝南之地依旧在袁术掌控之中。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十二章 诸侯去,天下乱!

    孙坚离开联军大营之后,一刻也不愿意停留,得到好处之后,当然就要跑路了,他立刻率领麾下的江东兵马离开了雒阳城这个是非之地,然后屯兵于汜水关,一边整顿其兵马,一边等待孙策几人的归来。

    而在废墟般的雒阳城之中,因为江东探子的刻意传播,不足一日的时间,传国玉玺被孙坚以万匹战马卖给了后将军袁术的消息传播所有的诸侯之耳,一时间人心大动。

    如今大汉朝,少帝已死,朝都被毁,大汉正统若是十数,便已经去其八,剩下的两成,一为仍然被董卓挟持在手中的献帝,二就是传国玉玺。一块传国玉玺,代表大汉数百年的天下正统,得之,可名声言顺统领天下群雄,诸侯之间,不由得人人都动心起来了。

    这些诸侯在聚集之初虽然各有私心,但是愿意千里迢迢而来,必然是对汉室还有一份心,不过这一份忠心却在这一次联盟的过程之中耗费殆尽,汉室不存,一个个就开始野心勃勃,欲染指天下。

    传国玉玺的出现,当然让他们都不由自主的心动。

    不过玉玺在袁术手中,就没有几个人敢动了,袁术如今掌控者昔日天下第一世家袁家的大部分力量,还有不少世家鼎力相助,实力稳居众诸侯之上,甚至尚在盟主袁绍之上。

    不过袁术负责管理联军后勤,却用马腾,张杨等几路诸侯带来的上好战马来换取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引起了一众诸侯的大反弹。

    马腾张杨自然不甘心自己辛辛苦苦带来战马就这样没了,便联合数位诸侯,与袁术大吵了一场,双方的兵马差点都动起手来了,最后几路诸侯也知道就算加起来,实力也不如人,只好愤然离去,率领部众,脱离联盟,返回自己的地盘。

    五天之后,曹操从荥阳率领而归,二话不说,直接踏入中军大帐之中。

    这时候袁绍还和十几路的诸侯在喝酒宴会,他愤然大怒,指着袁绍和剩下的一些诸侯,朗声道:“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感激,十八诸侯,五十余万大军,携天下之势,本可一举歼灭国贼,匡扶汉室,今雒阳被焚,董贼西行,尔等却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

    曹操说完之后,便头也不会,大步流星的走出的营帐,率部离去。

    三天之后,公孙瓒认为袁绍难成大事,而且他心记幽州之安危,也开始率领自己的兵马与刘关张三人一起离去雒阳,北行而去,返回幽州。

    紧接着,一天天,一日日,诸侯再无战心,粮草亦然耗尽,一众诸侯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开,袁绍看着这些诸侯都离去,自己也率领返回渤海,图谋冀州而去。

    关东之联盟,正式散去。

    当初十八诸侯,共举义旗,聚于酸枣,联合反董,最终却无一战果,得来的不过是一座废墟般的京都,雒阳城!

    而随着这一路路的诸侯返回各自地盘,天下必然……乱起!

    ……

    长安,昔日西汉之都城。

    随着董卓挟持天子和文武百官,还有雒阳城仅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