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374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374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儿,你现在是鲁国大王,不可哭泣,君王都是没有眼泪的,眼泪代表懦弱,你是父亲的儿子,我们的父亲是天下第一强者,他不可软弱!”

    吕蓝拍着吕重的肩膀,幽幽的道:“姐姐会在朝廷看着你!”

    她很清楚,鲁国虽然建立了,但是如果在朝廷上没有力量支持,终有一日会被吞没的,所以她必须要返回朝廷。

    那一天,吕重哭的稀里哗啦的,吕蓝还是踏上的返回朝廷的道路。

    ……

    “吕蓝,有些事情你需考虑清楚,你年纪也不小了,作为一个女人,你是可以放下这一切!”

    “臣早已经决议,把此生奉献大吴军中!”

    “既然你这么坚决,朕不会驳回你的请求,朕欠吕奉先一条命……”

    “陛下!”

    吕蓝打断了孙权的话:“你不欠任何人的,我父只是在履行属于他的责任,你是君,他是将,将若不能护君,才是可耻的,他死得其所!”

    “你们父女都是这么执着的人!”

    孙权摇摇头:“既然如此,朕可以亲自破例,让你重归大吴军籍,可吴军之法,一旦你重归军籍,规矩不可破,没有朝廷允许,不可脱离,一日是军人,一辈子都是军人!”

    大吴朝的军籍是监督的很严苛的。

    “臣明白!”

    吕蓝俯首行礼:“臣谢谢陛下成全!”

    “你先回去吧!”

    孙权轻声的道:“待岁末过去了,朕会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军职!”

    “臣告退!”

    吕蓝迈着有些沉重的心情,就要离开御书房。

    “等等!”

    孙权突然道。

    吕蓝连忙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美眸闪烁,不解的看着孙权。

    “按道理,有些事情,朕不好说什么,各人有各人姻缘,但是如今吕布已经不在了,不管你们怎么想的,朕这条命是吕布用自己的换回来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有些事情,这要替他管!”

    孙权平静的道:“成家立业,你想要立业,需成家,一年之内,你必须婚嫁,不然朕亲自为你赐婚!”

    吕蓝闻言,想了想,拱手说道:“陛下,臣可成亲,但是臣不嫁。”

    “什么意思?”

    “吕氏就我们姐弟了,我不能离开他,我生是吕氏的人,死是吕氏的魂,不冠他人之姓!”

    “就是要招一个入赘的!”

    孙权明白了。

    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招一个入赘的,对很多男人来说,都是的耻辱的,这丫头倒是狠心。

    “臣让陛下为难了!”

    “不算为难!”

    孙权摇摇头,长叹了一声,道:“这事情朕会好好想想,为你甄选一个夫婿!”

    “多谢陛下成全,臣告退了!”

    吕蓝转身离开。

    御书房之中,孙权有些苦笑的看着吕蓝那英姿飒爽的背影,幽幽的道:“吕奉先这闺女,还是这脾气,他都管不了,朕怎么管啊!”

    “陛下,吕蓝重归军籍,是一件好事!”庞统走出来,轻声的道。

    “你的意思朕懂!”

    孙权耸耸肩:“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吕氏一族的忠肝义胆,能提高如今低迷的军心,但是吕布就这么一个闺女,朕于心何忍!”

    “陛下,你就算想要把她放在军机处,放在文职,她恐怕自己都不愿意,她想要上战场,这是我从她身上感觉出来的一种很强烈的信号!”

    “所以朕有些为难了!”孙权道。

    “其实陛下也不需要为难,现在有一个很好的位置,合适她!”

    “飞虎军团司令官!”

    孙权灵光一动,沉声说道。

    “没错!”

    庞统点头,说道:“飞虎军团的前身是飞虎大营,当年吕布在荆州收缴四方降兵,一手训练出精锐无匹的飞虎军团,这个军团有太多的吕氏的烙印,周瑜接替兵部尚书之后,军权被剥夺,第二战区目前陈到暂时领导,可是飞虎军团还群龙无首,虎兵无将,这个位置军机处已经讨论的很多次了,但是想要一个能让飞虎各军桀骜不驯的大将臣服的大将接任,很难!”

    “董袭如何?”

    “董元代倒是可以,但是陛下别忘记了,重组狂狮军团的时候,他已经被军机处调任了,毕竟狂狮军团在金陵城一战之中已成叛军,必须要一个铁血大将去领兵!”

    “吕蓝,飞虎军团!”

    孙权走出来,走到案前,提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这个两个名字,沉思的很久:“可!”

    ……

    夜幕来临。

    整个金陵城都闪闪发亮,一盏一盏大红灯笼悬挂在的高处,一道道炽热的光芒汇聚再一起,映照在黑夜的星空之下。

    这是岁末的最后一夜。

    过了晚上子时,就迈入新一年了。

    子时很快就来临了。

    轰轰轰!!!

    以紫禁宫城为中心,金陵城的四面八方都响起了爆竹的轰鸣声,一道道璀璨的焰火绽放在夜空之下的。

    “好漂亮啊!”

    “好美啊!”

    “虽然年年在岁末的时候朝廷都会绽放焰火,但是今年的比往年的要响亮,要璀璨!”

    “那当然,今年可是陛下归来,朝廷之上,岂敢不尽心尽力!”

    “……”

    每一个金陵城的百姓这时候都拥簇在的空旷的地方上,看着夜空上绽放开来的一朵一朵焰火,这一年压抑心情都已经被这些焰火给驱散了,剩下的就是迎接美好的一年的那种期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迁都 一

    龙策二年。

    三月开春。

    寒冬留下的积雪已经完全完全融化了,万物回春,郊外春野,城外田园,山峰之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每年到了这个季节,踏青的人越来越多。

    大吴朝是一个书生氛围很重的朝廷,这几年朝廷在各州都开设书院,提倡读书改命,而在金陵城的书生学子更多了,三三两两的士子读书人走在田园之间,或者是谈论朝政,或者是用那唯美的文字,尽情的抒发人生感概。

    这个画面是唯美了,也是体现的大吴繁荣富强的一面。

    去年对于吴人来说,是动乱而悲伤的一年。

    朝廷大军败走罗马帝国,天子生死不明,龙策帝造反登基导致内战爆发,然后就是朝廷各部官吏的大洗牌,一个个朝廷巨头的落幕……这一系列的事情给大吴皇朝这一座年轻的朝廷带来的不可磨灭的伤害,最少让大吴朝的发展倒退五年有余。

    不过大吴朝廷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有生机,而不是腐朽的一个朝廷,朝中官吏皆然开明而朝气蓬勃,能经得起任何的动乱和挫折,能稳得住天下大局。

    走进今年的三月份,时间的流逝之中,大吴朝廷之上的秩序已经开始稳下来了,然后及时民间秩序也开始渐渐的恢复过来。

    内阁方面,新任首辅朱治虽能力不如昔日的张昭,在大局观还有发展决策上都不如张昭的魄力,但是他胜在沉稳,最重要的是他的性格没有张昭强势,自然而然也能容得下荀彧的指手画脚。

    有荀彧的支持,在这段江东系和曹魏系的蜜月期里面,朱治勉强还算是能稳住内阁大局。

    内阁的发展关乎天下民生和经济,民生的安稳在与官吏的统治,内阁的管理层大换血,甚至江东一带的总督基本上换了一遍,自然有些动乱,如果想要短时间之内稳下来还是有些艰难的。

    所以内阁开始着手恢复经济上的发展。

    诸葛钧走马上任,领大吴钱庄的大掌柜,掌控天下货币的交易,在今年开年正月,他就爆发他的魄力,直接和商部联合起来,推出了当今朝廷除了国债之外的一种商业债劵,以大吴钱庄作为担保,向民间的商户征集足足五亿银元。

    吴朝自从当年孙权亲自引导了商战之后,商业的发展飞跃起来了,在加上丝绸之路,海上商路的发展,大吴商户是大吴天下最富裕的人。

    如今大吴钱庄是很多钱财交易的保障,有大吴钱庄作为担保,很多商户都信任,纷纷掏出了银子,很快就让大吴钱庄凑足了五亿银元。

    去年大吴皇朝的税收不过两亿六千万银元而已,一下子多了两点赋税,让朝廷渡过了最困难的时刻。

    同时也让内阁稳定了对天下民心的安抚。

    内阁这方面稳住了,民心自然就开始稳定下来,而这时候,军方也很快稳下来了。

    赵云上位之后,大刀阔斧,整顿军纪,让大军休养生息。

    一月,匈奴军团离开金陵城,直线北上,赶赴草原,在草原之上招收新兵,补充匈奴军团的实力,同月,狂狮军团在拿下东北新兵大营,组建新军团。

    二月,陈到率领巴蜀军团返回西南,招收兵丁,二月中旬,江东军团和海鲨军团瓜分当初孙策建立的东治军团降兵,紧接着就是各个兵团纷纷出手,抢夺新兵,补充兵源。

    二月下旬,大吴巾帼吕蓝被孙权下旨,封为三品公爵,朱雀公。同一日,军机处任命其为飞虎军团司令,三日之后她率飞虎军团北上长安,驻扎长安城南面的蜀道之上。

    然后就是关中军团赶赴关中驻扎长安城的东部的灞桥之上,紧接着是骷髅军团沿着大运河北上,进入洛水河,遥望长安城。

    前面的兵马只是休养生息,而后面几个军团一系列的兵马调动让很多人都看不明白。

    但是朝中不少人都能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在联想到了当初曹魏系为了转移江东系压力提出了迁都建议,一下子很多人都明白过来了。

    军队方面也算是暂时稳定下来,而在御史台这个方面,吕岱上任之后,开始清洗张纮所留下的一个个班底,彻底掌控御史台,其中御史台四大按察使,除了他自己的位置之外,还拿下的两个,四个去了三个,直接来了一个大换血。

    这个历史上被称为江东老好人吕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全显露他铁血杀伐的一面,告诉朝廷上下的官吏,他吕岱能提得起笔杆子,也能拿得起屠刀,最好不要栽在他的手中。

    一时间之间朝廷的各个阶层官吏纷纷有些的危机感,平时行事也变得谨慎,不敢给御史台抓住把柄的机会。

    这倒是引发了大吴官吏的新一轮的清廉行动。

    随着大吴朝廷走上正轨,去年所留给因为朝廷内乱,特别是在江东大地之上,留给百姓的痛苦渐渐的被消磨掉了。

    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当初不愿意参与东宫太子位置争夺的二皇子孙翰在经历的金陵城战役被俘虏之后,仿佛想开了,开年不久,直接上奏,愿入朝为官。

    正月开朝之后,孙权亲自下旨,令孙翰为商部郎中,官居五品。

    如今东宫储君的位置因为孙绍主动进入皇陵守墓而空缺。

    孙翰的主动,被很多人认为是有意储君位置,而这个猜测直接引发了沉默之中的东宫储君争夺战役,无论是在颍川书院沉淀人生的大皇子孙晟,默默之中积累实力的孙栋,或者是卧薪尝胆在皇陵的孙绍,都开始暗暗的行动起来了。

    不过当初孙绍放弃东宫太子的位置之后,孙权曾经金口玉言,三年之内,不甄选储君位置,倒是让这一场风暴依旧在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潮涌,迟迟没有能爆发出来了。

    三月,这是冬去之后春天到了的一个月,如此好天气,孙权也带着家小去了钟山踏青,好好玩了几天,算是放松一下这段时间压抑的心情。

    而在踏青结束之后,孙权开始投入大吴皇朝的未来规划之中。

    在稳定国内的秩序之后,他的首要目光开始放在了西域战场之上。

    两国在前年的战役结束之后,一直维持平静的对持,双方都克制自己的士兵,虽有小规模的对战,但是大规模的战役始终没有爆发出来。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大吴皇朝和罗马帝国的停战只是暂时了。

    孙权不会因为一次的败战而心灰意冷,征服西欧大地是他的目标,只要他还活着,他都会沿着这个目标前进。

    而对于罗马帝国的人来说,吴军入侵是一次耻辱,只有鲜血才能洗掉罗马人身上的耻辱。

    “目前边疆的情况如何?”

    御书房军事偏殿之中,孙权站在一个巨型沙盘之旁边,目光看着拜占庭城邦对出的疆域地势。

    “回禀陛下,前年和大前年的血战,让朝廷和罗马都元气大伤,目前双方虽然没有议会,但是边疆之地都会压着自己的士兵,不会主动挑衅,暂时还算太平!”

    李儒安然的站在旁边,低声的回答:“不过在二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