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196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196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最大的赢家,应该是孙权。

    因为这一场会议从头到尾都是孙权在掌控着主动权。

    会议进入倒数第二个议题。

    这个议题比较简单,十三朝臣之中,蒯良要退下来了,那么缺了一席,就要补上去了。

    补上去不是问题。

    问题是谁补上去。

    军机处有人,内阁方面也有人。

    朝廷议会的十三朝臣是大吴皇朝之中的权力和地位都是最高的,多少人都盯着这个位置啊。

    孙权沉吟了片刻之后,才渐渐的开口,他有些假惺惺的说道:“蒯次辅,朕还想要多留你几年时间,朝廷失你,乃是大悲也!”

    这句话他多少有些真心的。

    蒯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失去蒯良对于大吴朝廷来说,的确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陛下之厚爱,老臣知晓,可是老臣已老,已经没有精力为大吴朝廷效命,臣不愿意成为一个尸位素餐之辈,还请陛下成全!”蒯良站起来拱手的道。

    “何人为之继承!”

    孙权长叹的一声,问道。

    他第一个为蒯良,是因为蒯良有权力推荐继承者,这也算是他退休的一个福利吧。

    “臣认为顾尚书之能,可接替次辅重任!”

    顾尚书就是顾雍。

    顾雍闻言,目光微微一亮。

    次辅的权力比吏部尚书要大很多啊。

    “朝廷议臣呢?”孙权默认了他的提议,再问。

    “内阁长史钟元常可继任!”

    “钟繇?”

    孙权嘴角扬起了一抹玩味的笑容。

    这个历史上的曹魏名臣在东吴的旗帜之下,也发展的很不错啊,居然这么快就能让蒯良亲自推荐他的,这已经不一般了,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亮。

    “尔等有何建议?”

    孙权目光扫过,淡然的问道。

    “陛下,臣认为赵云上将军劳苦功高,可候补进朝议大臣!”吕布站起来,提议的说道。

    “赵云?”

    孙权明白了,这是吕布的谢礼,赵云支持他,他就给赵云还上一个礼物。

    “还有何人?”孙权再问。

    “陛下,臣以为,御书房左参谋兼任御书房长史的诸葛瑾可候补入朝议大臣!”这是鲁肃提议的。

    他总感觉朝廷议会之中,孙权嫡系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

    不然刚才的表决就不用孙权亲自下场了。

    所以他提议诸葛瑾。

    诸葛瑾绝对是孙权嫡系,同样是当年东侯府出身的元老,而且担任过一方总督,在资历和能力之上,都是无可挑剔的。

    负责记录会议的诸葛瑾闻言,面不改色,但是瞳孔之中却有一丝悸动。

    进入朝廷议会,才算是参与大吴的决策层。

    他自然也有这个野心。

    孙权再问:“还有何人?”

    大殿之中有些沉寂,最后众臣对视了一眼,没有在说话。

    “钟繇,赵云,诸葛瑾!”孙权看他们不说话,就明白了,开始说道:“开始表决,这一次,朕先来,朕认为最合适入朝廷议会的是钟繇!”

    “钟繇?”

    “陛下选择了钟繇?”

    众人面容皆然有些变色。

    “我投赵云!”

    “我投诸葛瑾!”

    “我投钟繇!”

    “我投钟繇!”

    “……”

    投票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十三票,钟繇占据六票,赵云四票,诸葛瑾只有三票。

    钟繇获胜,候补蒯良的缺位,进入朝廷议会,成为十三席朝臣之一。

    在场的朝臣他们的心中都很清楚,钟繇是一个降臣,论名望,论资历,论功劳,远远不如赵云和诸葛瑾,但是他能进入朝廷议会是因为圣眷。

    孙权眷顾的人,就是圣眷。

    “钟繇要一份冲天了!”

    这一刻,无论之前他们是如何想的,现在他们的心中恐怕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好好的拉拢钟繇。

    钟繇是降臣,在朝廷之中属于魏国公一脉。

    不属于他们任何一个派系。

    谁都有拉拢的可能。

    要说以前,他们还不是很能明白朝廷议臣的作用力,但是现在他们算是赤裸裸的见识到了朝廷议臣席位的重要性,任何一席位置,都是举足轻重,会成为成败的关键。

    哪怕是程普如此人物,最后不也败在的一席之位上吗,虽然保住了朝廷议臣的之位,但是最后却丢了最为之重要的军机首尊的位置。

    大殿里面光芒灿烂,但是大殿外面的天空,夜色越来越浓了。

    这一个议会的最后一个议题也浮出水面了。

    东宫储君!

    这算是是朝廷最近最为火热的事情。

    储君就是下一任帝王。

    任何关乎九五之尊位置的事情,都是大事。

    如今最有力的两个竞争着,一个是孙权长子孙晟,一个是孙策长子孙绍。

    按道理孙绍只是陪读的。

    可是谁让大吴皇朝有一个孙权这样的怪胎的皇帝,妄想在封建独权之中掺合进民主制度,所以就有了如今的一个局面。

    孙绍也有机会的。

    “诸位,如今东宫悬空,储君不明!”

    孙权声音大义凛然:“朕为了天下太平,为了大吴江山的问题,决议挑选一个储君入住东宫,大吴的天下,孙氏的江山,也是天下人的天下,这是孙氏一族的荣誉,也是孙氏儿郎的责任,非最好之孙家儿郎,不能荣登此位!”

    “陛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自古以来,子继父业,乃是圣贤之道!”张昭沉声的道:“南陵侯可入东宫,承储君之位!”

    “非也,陛下有言,天下乃是一个责任,南陵侯年幼荒唐,不能承如此重责!”

    大殿之中开始的争议。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各的支持对象。

    一直到差不多到了黎明天亮,他们之间的争议才再一次表决之中的有了结果……

    ***********************************

    在会议结束之后,会议之中的一些内容,公开了,不公开的,在不出一天的时间,小道消息就已经开始传遍了整个金陵城之中。

    “程普尚书遭遇弹劾,被罢免军机首尊之职!”

    “吕布上位?”

    “军机处变天了!”

    “周瑜丢了参谋部尚书的位置!”

    “是郭嘉接替参谋部尚书吗?”

    “很难说,不是还有一个诸葛孔明吗?”

    “难道是诸葛孔明!”

    “也有可能啊!”

    “礼部尚书华歆提早告老还乡,左侍郎伊籍有机会顶上礼部尚书的位置!”

    “传言钟繇即将接替蒯良的朝议大臣位置!”

    “不会吧!”

    “他可是曹魏降臣!”

    “不知道东宫储君可有结果了!”

    “如今宫中一直没有颁发圣旨,结果难料啊!”

    “……”

    金陵城之中对于这一次议会的内容,开始议论纷纷。

    朝廷的一举一动对于民间百姓来说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更是切实的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当权人的性格不一样,主政的政略也多少有些出入,他们自然要好好的关心一番。

    ……

    三天之后。

    紫禁宫城,御书房。

    孙权坐在的椅子上,手中捧着一杯茶,抿了一口之后,才放下茶杯,目光看着坐在对面的叔父孙静:“叔父,这个茶不错,你也来一杯!”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东宫 十三

    “陛下,你确定吗?”孙静一双眸子散发出如同刀刃的光芒,盯着孙权,沉声的问道。

    虽然他已经得知了这个结果,但是他还是有些感觉意外。

    “这是朝廷议会的结果,不是朕决定的!”

    孙权放下茶杯,耸耸肩膀,坦然的道。

    孙权皆然决意要立下以朝廷议会为中心的大吴皇朝政治制度,他就不会轻易的推翻任何一个从朝廷议会出来的结果。

    “臣明白了!”

    孙静闻言,沉默了半刻,然后道:“臣接受朝廷议会的结果!”

    “叔父,朕不过而立之年而已,还算年轻,储君的位置稳不稳不是看想再,还得看他们日后的表现如何,他们如今的年岁还小,性格不稳,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没有大智慧,小时了了,大时未必佳,此事还需你亲自盯着!”

    孙权目光眯起来,道:“朕要的是一个最杰出的孙氏子弟来接替朕的位置!”

    “臣遵命!”

    孙静面容凝重,声音果决:“储君之位,乃是关乎大吴皇朝数千万子民的安危,关乎孙氏江山的稳定,陛下心胸开阔,不以嫡系论英雄,用尽方法,挑选出最杰出的孙氏儿郎继承江山,臣不会让陛下失望,一定会死死地盯着他们每一个人!”

    “三日之后,朝廷就会颁布圣旨,圣旨下达之后,必然会造成一些震动,特别是朝中的一些势力会不满,这方面需要宗人府出面!”

    “诺!”

    “还有,东宫也将会建立新制度,这方面需要宗人府出面和吏部沟通!”

    “是!”

    “辛苦你了,叔父!”

    孙权笑着伸出手拍拍孙静的肩膀:“宗人府的事情不少啊!”

    “臣愿为孙氏江山肝脑涂地,区区小事,不辛苦!”孙静郑重的回答。

    **********************

    数日之后。

    圣旨降临北景公府邸。

    “孙绍接旨!”

    “臣在!”

    “奉天承运,陛下诏曰,北景公年少聪慧,忠肝义胆……”

    传旨的是孙权身边第一宦官曹阳,他摊开金黄色的布帛,然后从都到尾念了一遍千篇一律的东西之后,才用尖锐的嗓音,悠悠然的道:“今册封北景公孙绍,入住东宫,领储君之位,钦此!”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绍有些激动的接过了圣旨,声音郎朗,压制不住他散发出来的狂喜之意。

    “殿下,恭喜了!”

    曹阳笑眯眯的道:“日后还望殿下多多关注!”

    “曹公公,同喜!”孙绍不同他父亲,他是一个比较沉得住气的人,连忙收敛起了喜悦之色,微笑的道。

    “恭喜殿下入住东宫!”

    “恭喜殿下!”

    “恭喜殿下!”

    周围的几个孙家子弟都涌上来,对着孙绍的拱手道喜。

    孙栋眼眸之中有一抹失落,却很快就掩惜住了,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拱手说道:“殿下,恭喜如愿以偿,日后还请殿下多多照应!”

    “皇叔,绍非过河拆桥之辈,诸位鼎力支持,绍方有今日,日后绍必然不会忘记诸位的功劳!”孙绍真诚的说道。

    这一次能虎口夺食,那是因为孙氏宗族基本站在了他这边。

    他自然不会忘记孙氏宗族的支持。

    ……

    相对于北景公府邸的喜庆,高山侯府就显得一片萧冷之色。

    “怎么会这样?”

    “为什么?”

    “某家不甘心!”

    孙晟把自己雅致的书房砸了一个稀巴烂,俊朗而酷似孙权的脸庞有一抹狰狞。

    “大皇子殿下!”曹冲推开门走进来。

    “仓舒,你也是来笑话我的吗?”孙晟如今心中就剩下一股散发不出去的怒火。

    “大皇子殿下,区区小败,你就已经承受不住了吗?”

    曹冲冷然的道:“那么算是我看错了你!”

    “仓舒,对不起,我太生气了,所以有些的失智了!”孙晟听到曹冲冷邦邦的声音,一下子从怒火之中清醒过来,连忙说道。

    “大皇子殿下,此战虽败,却非罪,来日方长!”曹冲倒是对孙晟有些刮目相看,以他如此年轻的年纪,碰到这种失败,能看这么快的冷静下来,算是养气功夫了得。

    他安慰的说道:“你不要忘记了我曾经说过的话,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储君之争只是一个开始,不是结束,日后有的是机会,你若是失去信心,那你就彻底的败了!”

    “某家明白这个道理,某家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输给他孙盛元!”孙晟咬牙切齿的道。

    “输了就是输了!”

    曹冲道:“不过你不是输给了北景公,而是输给了孙氏一族!”

    “孙氏一族?”孙晟嘴角扬起一抹冷冽的笑容,目光异常的阴冷。

    “大皇子殿下!”

    “进来!”

    “禀报大皇子殿下,宫里面传来消息,陛下召见!”

    “现在?”孙晟瞳孔之中有一丝怒意,他对父皇还是有些怨念的,明明他才是父皇的长子,为什么父皇会不站在他这边呢?

    “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