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179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179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吴朝廷在时间流逝之中已经开始一步步走入民众之中。

    一条一条政策是保障他们的生活,一场场对外的胜利,却是能加强他们对大吴朝廷的荣誉感,能打赢外敌的朝廷,才让他们感觉是安全的,能庇护他们的朝廷。

    这一点很重要。

    他们要的其实只是一个安全的朝廷。

    民心归一,就是一个朝廷的气运鼎盛之始。

    今时今日的大吴朝,早已经不再是那个刚刚一统天下,有些朝不保夕的朝廷了。

    今时今日的朝廷,不说稳如泰山,最少也开始在民心之上扎根了。

    ***********************

    在朝廷之外,民间外面刮起了民心风暴,但是在紫禁宫里面,也正在开启了一场对于扩军争论的猛烈风暴。

    朝廷议会大殿。

    孙权一席龙纹锦袍,头戴玉冠,宛如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安然的盘坐首位,郭嘉和诸葛瑾坐在他身后左右的位置,各自执笔,负责笔录。

    一个个朝议大臣分列坐下,冷寂之中目光交锋,你瞪我,我瞪你,瞪了那么一会之后,他们开始这一天的讨论。

    “扩军?”

    众人看着孙权面无表情的抛出了这个议题之后,一个个心里面开始盘算。

    他们有些把握不住孙权在这个时候扩军的意图。

    大吴军队,如今足足可有百万有余。

    这个数目已经不少了。

    每年支出的军费是朝廷赋税国债的五分之三之多,早已经超于内阁方面的预算。

    在这个时候扩军,问题可不小啊。

    扩军不仅仅是人员问题,还有武器装备,编制落实,军官配置,这都是一个个大问题,还牵着了几个派别之间的利益争斗,必然是一场大戏。

    最重要的是内阁。

    今年因为大丰收,还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商路畅通西域之地,收入自然也就多了,好不容易户部能一些盈余一些,可是一旦扩军,整个朝廷都要收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陛下打算扩几个军团?”

    张昭本能的感觉,孙权胃口应该很大,所以他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

    “朕初步准备扩军五个军团!”

    孙权闻言,淡淡的道。

    十五个军团不算多啊。

    他的目标最少是二十个军团,才有足够的实力和罗马帝国决战。

    “五个军团?”

    “一口气要征召七八十万大军,不行!”

    “陛下这好大的手笔!”

    “不行,绝对不行,太急了!”

    “这会直接的压垮朝廷的!”

    “朝廷对于将士们的待遇很高,平时的津贴,战死还要有打量的抚恤金,一旦扩军七八十万,我们内阁基本上就不要运转了!”

    一众大臣有些难以接受孙权这么大的胃口啊。

    五个军团,如果按照如今主力军团的编制规模,最少要六十万兵力,多一点七十万,八十万,也不少。

    “我同意陛下提议!”

    军机首尊程普是最先站起来表态的。

    他作为军机处的首尊,军方老大,自然同意扩军的建议,军队的实力越强,他的权利就越稳,这是私心,再一个说,扩军有利于日后的战役,这是公心,无论是在公在私,他都是举双手赞成。

    “西部战场的战役大家有目共睹,对战强悍的罗马军,我们虽占领的优势,但是因为兵力不足,伤亡惨烈,这时候必须扩军,日后我们对战罗马帝国的战役越来越激烈,罗马的兵力不是比我们少,只有扩军,才能维持将来的胜局!”

    程普沉声的道:“而且日后攻入罗马帝国,我们需要打量的兵力镇压罗马人,罗马人对我们吴人的态度,你们都应该知道,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镇压,就算的夺取了罗马疆域,也会造成动乱!”

    “首尊所言甚至,扩军是为了日后的征战!”

    “必须扩军,扩军之后,我们才能保证胜利!”

    孙策和黄忠对视一眼,相继开口说道。

    不管他们心里面如何想,既然军机首尊都竖旗了,他们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退缩,必须保持军机处上下一致的团结。

    “扩军我是同意,但是不能大规模的扩军,更加不是在这个时候,我认为陛下的提议有些着急了!”

    张昭闻言,考虑了一番,最后却摇摇头,平静的道:“在这个时候扩军,那么将会影响我们内阁往后三年之间每一个的决策,现在我们内阁还不能满足全国百姓的温饱,今年冬天,在辽东大地寒冷的天气之中,饿死冻死的人就不少,我们却却在这时候把所有钱都投入军方,岂不是等于穷兵黩武!”

    站在内阁的立场,这个提议是绝对不能打赢的。

    他也向军方能打下罗马帝国。

    这样他们这些内阁有爵位的人才能得到封邑。

    可是孙权胃口太大了。

    一两个军团也就罢了。

    他们最多就减弱一下开支,咬咬牙就应下来。

    可是五个军团,那就是扩军一半,他们根本就承受不住这么大规模的扩军。

    “我认同首辅所言,军机处想要扩军可以,但是必须要等,等到朝廷有更多的盈余,我不反对扩军,我也清楚,想要占领罗马,就必须更多的军队,但是要的是一步步来,不能因为西部战役的吃紧,就不断的扩军!”

    “我认为首先得让百姓吃饱饭,一切以吃饱饭为主,吃饱饭了才能说其他的!”

    “西部的攻势可以放缓,没有必要这么急着扩军!”

    “我们内阁因为西部战役,迁就你们军机处已经很多次了,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在退步,我们内阁不能应为你们扩军,而放弃自己战略部署,天下五十四州,数千万子民的生活更加重要一点吧!”

    内阁立场的几个朝议大臣自然紧紧地跟着首辅的脚步,全力的反对这一点了。

    他们内阁这些年因为西部的战役,已经好几次迁就了军机处的战略,甚至不得已放弃了一些民间建设,工部的几个大规模工程都停下来了。

    这一次他们可不会在选择退步。

    “扩军才能有未来,为了能一统天下,必须要扩军!”

    “那是你们军方的未来,我们内阁更在在乎百姓的生活!”

    “胡说,这是朝廷的未来,夺取罗马之后,能让朝廷更加鼎盛,才能让内阁管理的疆域!”

    “说什么我们内阁也不能同意!”

    双方开始争吵起来了。

    现在是年末,内阁方面也好,军机处方面也好,在金陵城的朝议大臣并不多,双方战斗力半斤八两,加上一个和稀泥的御史台老大张纮,真是一台势均力敌的好戏。

    “争吧,有争吵才有结果!”

    孙权抬头,目光看着他们争吵的面红耳赤,心中有些苦笑。

    大家都有立场。

    说不得谁对,谁错。

    这争吵估计是没玩没了。

    不过争吵也是应该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气氛。

    一言堂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他需要大吴朝廷维持这种争吵之中得来的结果,无论对错,最少得到出来的结果,是大部分都赞同的结果。

    ……

    天权三年的最后两天时间,内阁和军机处都是萦绕这扩军这个话题,在不断的争吵,也在不断的扯皮。

    朝廷议会已经召开了三次,但是都没有能得到一个很理想的结果。

    孙权一怒之下,算是搁浅了这个提议。

    其实他也很清楚,现在并不是扩军的时机,这时候提出来,就是给他们打一针预防针,日后肯定要扩军了,没有两三百万兵力,根本不可能拿下庞大的罗马帝国。

    这一点他很执着,

    不过西部第一战区独立军扩张成为一个军团的事情倒是有了一个结果。

    这事情孙权刻意之间避开了内阁,直接和军机处商议。

    商议之后,取得了一致的结果,直接下达了最高的军令,命令独立军直接晋升为安息军团,军团司令毫无疑问自然马超。

    马超也算是众望所归。

    第一,他声望不错,不管好的声望还是坏的声望,最少有一点他军事能力已经被人给认可了,这就是名声的作用。

    第二,美索不达米亚战役之中,他屡立战功。

    第三,他身后有一个赵国公在支持,赵云是大吴军方少壮派的领袖,军机处位列第一的继承人,这是不少军团司令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他虽然没有进入朝廷议会,但是他在军方的地位,比孙伯符,周瑜,诸葛亮这些少壮派还要强盛一点。

    安息军团的副司令交给了伊尔,算是稳定安息人的一个筹码。

    至于安息军团的参谋长,最后落在了一个人身上。

    阎行。

    这个和马超甚至整个马家都有着很难以解开的过节的西凉人最后终究和马超碰撞在了一起。

    这也算是军机处为了安息军团平衡的手段。

    安息军团毕竟是以安息人为主的军团。

    军机处自然要给他们带上一个枷锁,有阎行盯着,马超也好,伊尔也好,做事情都不能那么的随意。

    安息军团的建立算是朝廷在天权三年最后的决议。

    新的一年,在喜庆的气氛之中,悄悄的来临……

    *************************

    天权四年的到来,拉开了大吴朝廷休养生息的两年光阴。

    进入天权四年的二月,西部战场已经完全的平静下来了,西部战役止步在美索不达米亚,无论西部第一战区,还是西部第二战区,在议和之后,都开始收拢兵力,以休整和练兵为主。

    天权四年,三月,内阁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的美索不达米亚州,以内阁青年佼佼者步子山为总督。

    天权四年,五月,血狼军团西进。

    天权四年,六月,中央军团分裂,以中央军团二十一万兵力,加上新兵军团征召的二十万训练三个月的新兵,整整四十一万兵马,建立为吴军第一军团,中央军团,第十二军团猛虎军团,第十三军团,江东军团。

    天权五年,以工部正式开建大运河,第一条运河是从雒阳到广陵城的河渠,这一次内阁征召的十民夫开工。

    天权四年,八月,猛虎军团西进。

    天权四年,十月,狂狮军团和战象军团分裂,建立征收北疆草原的战象军团,镇守东北和河北的狂狮军团,还有镇守东海的第十四军团,海鲨军团。

    天权四年,大吴和罗马休战,西部战场维持平静,唯有位于罗马帝国西北部的不列颠战场在征战之中,但是大吴朝廷却在无声无息之中,扩充了三个军团。

    坐拥十四个主力战斗军团的吴军,手握兵马将近二百万之多。

    随着兵力的不断的积累之下,时间开始进入了天权五年。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匈奴臣服

    天权五年。

    三月阳春。

    九安山,这座山位于金陵之北,龙蟠以西的位置,地势不是很高,而且山坡之上到处的山林如平原一般,丘陵也不少,是一个好牧场,也是一个打猎的好地方。

    今年朝廷举行的三月春猎,就放在了九安山。

    “咻!”

    在九安山行营之外,平原上,孙权英姿勃发,策马前行,弯弓拉箭,一箭射出,箭矢如同流星,穿透的天空之上飞过的一只小鸟,他高兴的大笑起来:“哈哈哈,诸位爱卿,朕的箭法如何?”

    这些年虽他一直在深宫养尊处优,但是武功并没有落下很多。

    虽说想要突破成为一个超级武将,估计希望不大,但是在练气境的武将之中,孙权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陛下勇武如当年!”

    “陛下的箭法又长进了,百步之内,例不虚发!”

    “陛下文武全才,很是难得啊!”

    一群策马跟在他身后的文武大臣连忙迎上来,狠狠的拍他的马屁。

    大吴朝廷如今稳如泰山,孙权稳坐九五之尊的位置,威严颇重,一言一行之下,都能让众人感受头上有一股的压力。

    “汉升将军!”

    孙权闻言,得意的笑了笑,好话谁都想听,他自然也不例外,他的目光看到了众臣之中的一个老将,突然大喝一声。

    “陛下!”

    黄忠从众臣之中的策马而出:“请问有何吩咐!”

    这一次春猎,朝廷之中来了不少大臣,除了军机处和内阁的两个老大要坐镇朝廷运作之外,其他的朝议大臣基本上都出动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春猎。

    这一次春猎来了不仅仅是各位大臣,还有从北面而来的十几个匈奴部落的首领。

    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