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仲谋天下 >

第1015章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015章

小说: 三国之仲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问你一个问题!”

    孙权对这一员拿下冀州的功臣还是影响不错了。

    鹿门山书院,无论诸葛亮庞统,还是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要是用好了,日后将会是朝廷的顶梁柱。

    “陛下有何疑惑,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崔州平面容肃然,毕恭毕敬的拱手道。

    “你来看看,这下面的都是朕的子民,虽然他们想在算是远离的战争,但是他们如今的生活明显过得紧巴巴的,一个个衣衫单薄,面容黄白!”

    孙权拍拍他的肩膀,指着城墙之下大街小巷之中走过的百姓:“朕想要他们生活好一点,你可有办法?”

    这个问题问的很渺茫,范围很广,牵涉层面很大,但是却很能考核一个官吏的能耐。

    崔州平闻言,愣了一愣,考虑的很久,才小心翼翼的回答:“陛下,这个问题臣无法回答!”

    “无法回答?你不敢回答,还是不懂的去回答?”

    孙权微微眯眼,反问道。

    “微臣是不敢!”崔州平坦然的道:“民之重,犹如泰山,微臣力弱,不敢背负如此重任!”

    “呵呵!”

    孙权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这个答案他不是很满意,所以对崔州平的感觉变得有些复杂起来了,算是有些欣慰,也算是有些失望。

    “荀湛,你认为呢?”

    孙权转过头,目光看着另外一个副都督。

    副都督荀湛在孙权这个年轻却威严甚重的东吴大帝面表现有些拘谨,他咬咬牙,考虑的很久,最后还是摇摇头:“陛下,微臣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叔父,你来说!”孙权的目光继续看着朱治。

    “陛下,民之题,想来只有君之答,百姓问题只有陛下才有能力回答,我们谁也回答不了!”朱治一本正经的道。

    “叔父,怎么你也学会的拍马屁了!”孙权噗嗤一笑。

    “微臣句句实言!”朱治面容正色。

    “朕管的从来不是百姓,而是你们,你们才是管百姓的,冀州百姓归你们直接管理,你们就是冀州的父母官,想要冀州百姓的生活变得好还是坏,朕说了不算,主要就要看你们如何做!”

    孙权大手一摆,风范十足。

    “陛下英明!”众臣奉承的拱手说道。

    “荀湛,崔州平!”

    “在!”两人各自向前走出一步。

    孙权目光锐利,荀湛和崔州平沉声道:“朕从来都只是看结果的人,朱治毕竟是内阁次辅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冀州,年底他会调回内阁,冀州总督的位置会悬空,崔州平,荀湛,朕给你们半年时间,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朕要这里的百姓生活上一个台阶,谁做的最好,谁就是冀州总督!”

    “是!”

    崔州平和荀湛闻言,双眸蓦然之间的明亮起来,差点就没有当场立下军令状。

    朱治本来就是内阁次辅,朝堂的巨头,做一个冀州总督有些屈才了,他来冀州本来就是用内阁次辅的身份,稳定冀州时局,早晚要返回内阁。

    所以冀州总督的这个位置他们两个其实都眼红了很久。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道理,不想做总督的副总督,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副总督。

    这和野心不同,这是上进心。

    “顾雍,这件事情你亲自来盯着!”孙权道。

    “是!”

    顾雍这个吏部尚书本来就是擅长人事问题,在冀州总督的问题上他也考虑的很久,始终没有一个结果,孙权金口玉言之下,他自然也顺水推舟。

    一行人继续沿着城墙上走过去,看着城内城外的景象。

    “陛下!”

    这时候,禁卫军大统领雷定突然大步的走上来,在孙权耳边牺牲的道:“刚刚送来了一份锦衣密函,是五丈原来了!”

    “五丈原?”

    孙权心中一突,连忙冷静下来,目光看着众臣道:“今天就到这里,尔等都去做自己的事情,朕自己转一转!”

    “诺!”

    冀州总督府的官吏领命,一个个散去。

    孙权连忙拆开了一封密函,目光看了看,上面是诸葛亮亲自下笔写了一份战后报告书,看的他的神色时而有些欢喜,时而却皱眉。

    “陛下,五丈原的情况如何?”

    赵云看着孙权的神色,心中一突,连忙低声的问:“难道出了意外?”

    “打赢了,大获全胜,打的魏军全军覆没,比我们预料之中的战果还要辉煌!”

    孙权把信函递给他,有些不爽的道:“不过诸葛孔明这厮给朕出了两个大难题,这是让他反间朕一军啊!”

    “两个大难题?”

    赵云细细的看了看信函,看到一个名字,知道了第一个大难题是上面,他的眼眸微微眯起:“马超?”

    “子龙,你认为朕该杀还是该留?”

    孙权也有些为难这个烫手的番薯,到底是招降,还是直接一道咔嚓了呢?

    “留!”

    赵云想了想,斩钉截铁的道:“陛下,此人是一员世间罕有的悍将,如果我们用的得当,日后对我们西征罗马有很多的作用,陛下也说了,我们东吴如今尚未到一个还没有到马放南山的地步!”

    “可是他毕竟杀了甘宁,而且他杀了我们很多儿郎,朕若是强留下他,恐怕会让军中将士有些不服!”孙权道。

    “陛下,正所谓两军交战,生死谁也无法预料!”

    赵云道:“在战场上,一个将士斩将杀敌,还是被敌将斩杀,其实都是理所应当的!”

    “子龙,你这么卖力的为马超求情,不会是因为他是你大舅子吧?”

    孙权眯着琥珀晶莹的眼眸,淡淡的道。

    “呵呵,不满陛下,多少有这部分的原因,毕竟他是云騄仅存的兄长,云騄本无多少家人,我也不想她孤零零一个人,连个亲人都没有!”赵云坦然回答。

    “你还真坦诚,你的无耻是越来越有朕的风范!”孙权撇了撇嘴。

    “陛下,常言道:近朱者赤!”

    “看来你无耻的有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脸皮比朕还要厚!”孙权无语。

    “陛下,其实留下马超,并非仅仅只是私情,更多的是留下他的确对我们吴军有利,大吴朝一直以来,海纳百川,收拢了多少降将为大吴所用,方有今日之雄霸天下,是人才,我们就要用起来,这可是你自己的说的!”

    赵云真诚的说道:“当年的吕布,后来的诸葛亮,你不都一一的折服了吗?”

    “马超这家伙就是另一个吕布,他们之间的心性很相识,朕得多小心翼翼才敢去用他啊!”

    孙权叹了一口气。

    “他顶多只是一个小吕布,大吕布陛下都能用,还用不了一个区区的小号的吕布吗?”赵云道。

    “雷定!”孙权考虑的很久,才有了决定。

    “在!”

    “笔墨伺候!”

    “是!”

    雷定很快就搬来的一张桌子,上面文房四宝齐全。

    孙权提笔点墨,然后写了一份书函,上面是几条对五丈原战后部署的要求,然后就是他对马超的态度。

    马超留下来可以,但是最少要藏一藏,就好像当然用吕布一样,必须要压掉连他们的傲气,才能用。

    他写好了书函,从怀中逃出一方大印,哈了一口气,直接盖了上去:“用锦衣卫的渠道,最快的时间,送到诸葛亮手中!”

    “是!”

    雷定拿着密函,立刻去找冀州锦衣卫的负责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北巡中止 下

    “除了马超之外,他诸葛亮还给朕留下了一个难题!”孙权放下笔墨之后,目光变得凝重起来:“这厮突然之间出兵弘农,挑起决战序幕,算是打乱了朕对关中的所有部署!”

    诸葛亮打赢了五丈原一仗,而且是打了魏军一个全军覆没,这算是一个喜讯,此战的胜利,彻底的奠定了大吴朝的一统天下。

    但是在打赢五丈原之后,他突然出兵弘农却是破坏了孙权对关中的战略部署。

    孙权原来对待关中的战略意图,是打算用时间一点一滴的来耗魏朝的国力,如今魏朝管辖之下就仅剩下几个郡域,连占据一个关中都无法得完整,根本没有国力和东吴斗下去。

    他们麾下的兵马再多,也只是穷兵黩武。

    可当吴军在这个时候放弃进攻的时候,魏军必然会因为后勤不足而军心动摇,他们不会主动进攻,只会苟延残喘,人都是求生不求死,能活一天是一天,哪怕他们知道自己必败无疑。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西楚霸王自刎乌江杀身成仁的勇气。

    能活着,没有人想死。

    只要他们愿意这么继续这么耗下去,那么其实这一战不用打,也许还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算最后被破要打,也是在他们消耗的最虚弱的时候打。

    但是诸葛亮如今突然之间出兵弘农,就等于打破这一个战略的部署。

    接下来恐怕就是一场血战了。

    “陛下,诸葛亮谋略长安,当机立断出兵弘农也说的过去!”

    赵云沉思了一下,低声的道:“他大获全胜,士气正盛,对魏军乘胜追击是对的,而且这时候如果他不彻底的分开关中东西两地,日后让魏军站稳了长安的脚步,雒阳长安形成犄角,我们就更难打了,未必就能耗死他们!”

    “朕没说他做的不对,为主将者,必须要有这一股当机立断的能力,只是……”

    孙权的神色微微有些苦笑:“你可知道我们的大军突然之间夺取弘农,对于曹魏朝廷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了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希望!”赵云脱口而出。

    “没错!”

    孙权目光眯成一道缝隙,咬牙切齿的道:“一旦失去了希望,曹操就会拼命的!”

    “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之下,魏朝要么彻底投降,要么同归于尽!”

    赵云胸中一动,眼眸之中的光芒也骤然凝紧起来:“一旦魏军决意了要死战的话,他们就会放弃和我们纠缠,魏军甚至会放弃汜水关和虎牢关这两座关隘,把兵力收缩在雒阳城,从而逼迫我们提前发动总攻……”

    赵云说着说着,自己也被自己的分析吓了一跳,蓦然之间吐出了一个结果:“而我们,却不得不打被动的打一场硬仗!”

    “曹孟德不会选择投降的,他宁可战死,也不会向朕摇尾乞怜,他是曹孟德,一代枭雄曹操,他只会臣服他自己,不会臣服任何人!”

    孙权叹了一口气,道:“这一仗,拜诸葛亮所赐,朕是不得不打!”

    “诸葛亮难道就没有考虑到这个情况吗?”赵云皱眉,咬牙切齿的道。

    “他算计了这么精明的人,岂会想不到!”孙权冷笑:“他是有恃无恐!”

    历史上说诸葛亮专权,这一点倒是没有说错,诸葛亮是一个控制力很强的人,他想要这一战按照他的部署来打,甚至不惜冷暴力逼迫孙权主动向曹魏开战。

    “陛下,要不你立刻书信一封,申斥他,让他马上撤回兵马?”

    赵云想了想,低声的说道。

    “已经太晚了!”

    孙权却摇摇头,沉声的道:“诸葛亮先斩后奏,他已经出兵了,不出三五天的时间,大军就会进入弘农,一旦走进来,无论成败,都会激起魏军强烈的反应,射出去的弓箭,谁能收得回来!”

    “那我们如何是好?”赵云面容有些难看。

    “为今之策,只能按照诸葛亮设下的步骤去走了,也许他是对了,在战略部署上,他有着非同一般的天赋,他比我们更加敏锐,他应该比朕懂的什么时候应该出击,这时候决战,虽然困难一点,但是最少能保证绝对优势!”

    孙权倒并不是很反感现在就出击,毕竟之前的部署好是好,但是夜长梦多,时间就是变数,拖得越久,变数就越大,哪怕胜券在握,也会出意外。

    当把握胜势之下,果断出击,也许会导致伤亡大一点,但是可以杜绝很多变数。

    只是孙权有些不爽的是:“这厮都算计到朕的都上来了,是朕有些纵容他了吗?”

    诸葛亮是一个风筝,但是如果不能收发自如,他就算飞的再高,孙权也不敢放出去,因为他还是一柄双面刃,伤人同时也可以伤己。

    “陛下,他这么做,这对他有和好处?”赵云有些不解。

    “好处大了!”

    孙权笑了笑,道:“这就是灭魏第一功,一旦五丈原的兵马杀入弘农,这功劳就是他诸葛亮的,这不仅仅是青史留名的事情,还是日后他争夺军机首尊的先天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