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74章

护国公-第74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还会有流寇吗?

    但陛下没钱。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被那些贪官污吏玩坏了,陛下也没有一个可以盘剥官绅以供內库的魏忠贤。

    陛下身边有的是什么人?

    是教陛下加税给贫民,不要与民争利少收商税的衮衮诸公,然而结果呢?加税于贫民使得饿殍遍野盗贼蜂起,少收商税结果陛下借二十万两都借不到,李自成抄一个穷省穷州土财主抄出两百万,扬州一城光晋商的财富就两倍大明的岁入。

    这是过去。

    那现在又如何呢?

    大明有改变了吗?

    没有。

    大明没有任何改变,还是过去的老样子,最多陛下手中有了点无根之水的钱财,但这些钱财的唯一价值就是能让大明缓一口气,而大明依然是病恹恹的垂死之躯,想要大明真正起死回生就必须得一剂猛药。改革,改掉那些不合理的东西,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让陛下手中重现一个辉煌盛世,哪怕需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甚至哪怕需要流血,自古无不流血之改革。”

    杨庆很是慷慨激昂地说。

    “陛下欲做圣主明君,而不是千夫所指!”

    王承恩没好气地说。

    “哪个夫?官绅还是贫民?”

    杨庆说道。

    “但陛下终究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王承恩说道。

    “错,天下乃陛下之天下,陛下乃万民之主,岂独那些士大夫?那些士大夫喊圣主明君有什么用?换一个皇帝无论异族还是贼寇,他们照样会这样喊,难道您在承天门上没听见他们这样喊李自成?陛下需要的是让这天下万民皆高喊圣主明君,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圣主明君,否则就是假的,陛下登基之初衮衮诸公们就是这样喊,结果喊了十七年后,陛下就从北京到南京了。

    得老百姓都喊圣主明君,那才是真正的圣主明君。

    否则就是现在这样了。

    李自成和手下那些饥寒造反的党羽可没人喊什么圣主明君,如果当年他们也视陛下为圣主明君那又怎么会造反?”

    杨庆说道。

    王承恩默然。

    他很显然脑子还是有点转不过来。

    不过这些东西也的确有点超出他的理解范围,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这种进步的世界观,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后者代天牧民,这才是这个时代人的世界观,把泥腿子提高到和士绅一个级别这还是有点夸张,哪怕那些思想家也只是喊士绅与君主一个级别,杨庆这还没说泥腿子和君其实也一个级别呢,否则这时候王承恩该怒斥其大逆不道了。

    思想的转变总是最艰难的。

    好在此时的形势的确给了杨庆有力的帮助,士绅高喊的圣主明君被高喊着昏君的老百姓撵得仓皇南逃,这个问题崇祯应该感触颇深。

    这样就可以进行思想渗透了。

    杨庆直到现在还没怎么关心过崇祯的思想进步问题,接下来他就要在这方面下手。

    首先借着崇祯在北京之劫中受到的冲击,让他在思想上把民提高到士绅同等级别,这并不是很难的,崇祯关心的只是自己是不是凌驾于民之上,但士绅和民之间谁高谁低他不会太在意。而且衮衮诸公们也的确就喜欢把自己和民混淆起来,比如说指责皇帝与民争利,他们就不会说皇帝是与绅争利,那么就让崇祯的思想上发生彻底改变,让他确立他的臣民都是平等的这种观念。他满足士绅的要求让他们喊自己是圣主明君,结果就是贫民被激怒然后李自成跑到北京把他赶出来。

    只要崇祯的思想上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那么杨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改革了。

    四阿哥大法只是开始。

    这同样没什么卵用,四阿哥一死接着一样被玩坏,然后十全老狗中期就算是造反不断了,到十全老狗一死紧接着就白莲教大起义了,咱大清基本上崩坏,完全靠那些汉人士绅给撑着了,话说那些贪官污吏的智慧,在玩坏一个对他们不利的政策方面可以说是无穷的,四阿哥大法充其量就是续一波命,要想真正的改变得玩更狠的……

    得玩土地国有化。

    或者说玩贾似道那一套。

    公田法。

    这才是杨庆的最终目标。

    虽然老贾臭名昭著,但必须得明白他的公田法是中国古代一个很伟大的创举,哪怕他还是失败了。

    但杨庆依然可以借鉴。

    以皇帝名义收回所有土地,然后打着王政复古的旗号,实行均田制分给所有老百姓,后者不需要交田赋而是向国家交地租,当然,口号上喊着是给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土地都是皇帝的,所有农田也都是皇帝的。只有皇帝赏赐,而不存在耕地的买卖,每户都有类似唐朝的永业田保证基本的生活所需,这样也就不存在土地兼并的问题了,想靠土地发财的省省吧!勋贵可以实封,想发财就向工商业发展,依然还想当地主就去开拓殖民地,去殖民地爱开多少荒地开多少都算地主的,但在大明本土就是均田制。

    至于有了土地没人进工厂的问题……

    现代农民都有土地,阻挡住他们进工厂了吗?

    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只要能够从外面弄来粮食,无论购买也罢抢也罢,总之只要使外面的粮食源源不断涌入,把本土粮食压制在一种除了填饱自己肚子再也没有其他任何用处,卖一石粮不一定换来一把镰刀的程度,那些老百姓终究还是会走向工厂,或者加入到小商贩的行列中,去追求更加优越的生活。

    至于没法和欧洲那些工业奴隶竞争的问题……

    大明短期内根本不会面对欧洲工业品冲击,那得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而这时候大明的丝绸茶叶和瓷器是卖方市场,双方之间根本就不存在竞争,郑家卖到巴达维亚的茶叶和瓷器绝大多数都是最劣质货,但即便这样欧洲人照样趋之若鹜,双方根本就没有竞争可言。

    而均田制下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大明千万自耕农,会在欧洲工业品威胁中国之前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有了熟悉原本历史上工业发展脉络的杨庆,大明的工业技术肯定会超越欧洲。

    不就是蒸汽机嘛!

    此时杨庆的确造不出蒸汽机,但他就不信折腾二十年,他还造不出这种初级的机械。

    瓦特最初的蒸汽机汽缸是怎么造出来的?镗床?错,是拿铁板包在加工好的圆木段上拿小铁锤一点点敲出来的啊!而且是铁板,反正不能说是钢板,就是杨庆现在的做法炼出来的那种其实他也说不清算钢还是铁的东西,直到一八五几年贝塞麦转炉发明前,欧洲人的钢铁都是这个!而瓦特的蒸汽机是如何进行密封的?橡胶密封圈?错了,是他玛的麻绳,你没看错,就是麻绳来密封汽缸的!这样初级的机器如果他努力二十年还造不出来,那他干脆一头闷死在圆圆胸前吧!

    只要进入蒸汽时代,那么大明经济无论怎么玩,都是对整个世界的碾压。

    老王沉默了好几分钟,看得出心情也是颇为沉重,他当然不会知道杨庆正有预谋地牵着崇祯在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眼前这个家伙虽然口无遮拦,但说的也的确是事实,只是有些过于直接,过于肆无忌惮,比如说给魏忠贤洗地,话说崇祯都只是心里想想啊,但是……

    这话粗理不粗啊!

    他长叹一声然后站起身。

    “你好自为之吧!”

    他黯然说道。

    “督公,请放心,我这个人虽然有些胆大妄为,可至今好像还没出过什么问题!”

    杨庆笑着说。

 第一零一章 幽灵的威胁

    (全本小说网,HTTPS://。)

    王承恩虽然什么没说就走了,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

    放手去干吧!

    反正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这种事情崇祯是不能明确说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一切都领会精神,杨庆来做这场大戏的总导演,但只要不演砸了,那么皇帝陛下就会按照他的设计配合下去的,至于演砸了,那也跟崇祯没有任何关系。

    领导都是这个样子的!

    既然这样杨庆也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

    囤积军粮这个不值一提,放到天长就行了,那里是盱眙总兵高杰的防区,而户部给他的军粮原本是从运河转淮河运输过去,为了保证战时顺军南下锁断淮河航运不至于断粮,那么有必要在他后方设立一座军粮基地,这个基地当然天长最合适,这件事情没必要杨庆负责了,某一天崇祯观看江北布防图的时候突然想到就行,他本来就跟光头佬一样,喜欢在军用地图上指手画脚。

    而高杰所部是隶属于凤阳总督马士英的,军需调度都由马士英这个崇祯的亲信来负责。

    崇祯自作聪明地发现漏洞。

    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把圣意转给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后者转达给凤阳总督马士英,马士英当然要秉承圣意赶紧表现一下自己的负责任态度,然后户部调拨给高杰的军粮,直接转到天长囤积起来。

    不会有任何人产生疑惑的。

    这只是前沿一次正常的,合理的军事调整,谁也不会去联想更多的东西,实际上南京的衮衮诸公们也不会关心这种小事,沿淮各镇对他们来说就是些炮灰而已,他们给钱给粮后者给他们确保江南的歌舞升平,但后者如何确保就跟他们无关了,秦淮河上吟咏风月的他们闲得蛋疼了也不会去关心这种小事。

    这是崇祯负责解决的。

    而杨庆负责跟高一功密谋……

    徐州。

    “我为何要相信你们?”

    高一功说道。

    “如果我的人打到长江,你们从两面夹击再把淮河一堵,那我岂不是全军覆没在淮南?”

    他说道。

    “你还不相信我?”

    杨庆忧伤地说。

    “我相信你,然后让你捞走几百万两就给我留下点渣子?”

    高一功冷笑道。

    看来他对此事还满腔怨念。

    “呃,没那么多,也就几十万两而已,你不是还弄了一堆女人吗?听说孔胤植的孙女被你当了小妾,那可是孔夫子后代,这样算算她给你生的儿女也是有孔夫子血脉的,你可以回去光宗耀祖了!”

    杨庆说道。

    “哼,你喜欢的话我分你一个?你也回去光宗耀祖一下?”

    高一功说道。

    “这个就没有必要了!”

    杨庆尴尬了一下说道。

    不过高一功的顾虑也很正常,这样行动至少得五万以上规模,而且肯定都得是李自成的精锐,这样五万人渡过淮河孤军深入,万一崇祯布下了陷阱一下子吞掉,然后趁势向北渡过直插袁宗第侧翼,那么崇祯的控制区扩张到河南山东都是可能的,如果崇祯豁出去那几个儿子不要了,以明军实力是可以北伐的。

    李自成毕竟四面受敌。

    尤其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军队被牵制在了汉中战场和关宁一线。

    而崇祯不一样。

    从淮安起,明军在淮河线上陈兵二十五万,第二线还有近十万,这还不包括京营,京营三军六万,还有上游左良玉所部最少二十万,也就是说明军可以用于向北进攻的总共可达六十万,当然,战斗力就另说。而顺军在沿淮线上只有二十万,河北能够南下的也是二十万,也就是说能够用于对南方作战的是四十万,战斗力实际上多数也是堪忧的,真正能打的核心最多也就不超过十万。

    应该说双方已经势均力敌。

    那么如果被骗到淮南的几万精锐然后被吞掉,那么双方之间的形势立刻就改变,尤其是整个防线的侧翼会洞开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好事太过于诡异了。

    这完全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大明皇帝邀请自己的敌人进攻自己就为了吓唬自己的臣民……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老土匪们完全跟不上这对无良君臣的想象力啊!

    “你爱信不信!”

    杨庆很干脆地说。

    “总之我把道划出来了,你们走不走随便,三十万石军粮就存在天长城内,你们相信我们的诚意,那就打过淮河来取,你们不相信我们的诚意那么就当我没来过,话说你们横行天下的勇气哪儿去了?不会是当官后好日子消磨,被女人把勇气都吸干净了吧?”

    他紧接着鄙夷地说。

    这种事情的确没法保证什么,双方不可能存在互信,只能看李自成有没有这魄力。

    “听说汤若望正在蛊惑秦王?”

    杨庆紧接着说道。

    高一功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汤若望的确正在蛊惑李自成,准确说李自成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