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65章

护国公-第65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猪血羊血都无所谓……”

    杨庆带着他恶趣味的兴奋指着大门畅想自己的恶魔巢穴。

    旁边手下想象一下那形象立刻不寒而栗。

 第八十八章 我大明岁入六百万

    (全本小说网,HTTPS://。)

    既然杨爵爷喜欢,那就必须得照着他的标准改,然后新的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就照狼窝的标准开始了改造。全本小说网;HTTPS://。m;

    不仅仅是外面。

    里面同样也要进行改造。

    尤其是各种刑具必须配齐,话说都是锦衣卫了当然必须得齐全,不但得有中式的刑具,杨庆还充分发挥他作为穿越者的优势大量引入欧式刑具,比如说审讯椅,铁娘子,梨花杵之类,就连钉人的十字架和穿刺桩都得竖起来,这也算是洋为中用嘛!至于他是如何知道这些东西的……

    他是一夜顿悟的。

    真得是一夜之间顿悟。

    也不知道是觉醒了什么特殊能力,总之某天早晨一觉醒来时候,他就已经可以把这些东西的图样画出来了,就连构造复杂的梨花杵都不例外,尽管他在这之前最多也就是知道有这些东西,话说他现在都已经真得有些怀疑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神仙了。

    “爵爷,此物倒是颇为有趣!”

    高得捷拿着个梨花杵在把玩中笑得很猥琐。

    他和三千关宁铁骑被崇祯留在南京充当禁卫军,毕竟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在明军系统算拔尖的,而且不会受南京的官场影响,实际上也转入锦衣卫籍,但不归杨庆指挥,而是王承恩负责指挥,单独设立军营驻扎在城内,和归五军都督府及兵部指挥的京营区分开。

    而后者就是王之仁等迎驾军为核心再加原南京京营改编。

    崇祯的目标以天子六军的标准,把这个新的京营扩编到十二万,从而作为崇祯中兴大明的依仗,毕竟他也知道江北各镇多半都是只听将领的,而他需要的是真正自己控制的。这六军根据杨庆的建议按照戚继光的兵法训练,实际上明军不缺最适合他们的兵法,在目前水平下根本不需要什么欧洲的那些东西,只要根据戚继光的兵法能够严格训练并保证粮饷,明军依然可以吊打周围所有敌人。

    哪怕依然用火绳枪。

    当然,火器质量必须得保证。

    但无论是整编军队还是采购装备,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虽然崇祯已经有了三百多万,但三百多万远远不够,崇祯现在非常缺钱,所以他对抄家和杨庆一样热衷,要知道整个他目前控制区,岁入其实只有六百万两……

    这个数字是真的。

    大明朝廷目前来讲岁入就六百万。

    这点钱别说让他重建京营,就是养活江北各军都只能说勉强。

    这时候的大明朝廷实际上没多大点控制区了,扣除云贵广西福建这些根本不可能带来多少收入的地方,还有因为之前战乱被毁的湖广,剩下也就是南直隶和浙江,江西三省能提供税收。至于闽粤的海关收入不值一提,因为这时候大明的海上贸易基本上全走私,有郑芝龙这些家伙,谁还傻乎乎给朝廷交税?盐税不值一提,大明一年盐税一百万,全国的,而淮盐就几十万,每年解到南京户部的税收总共也就六百万,这个数字原本历史上弘光登基后史可法也给他算过,同样那时候也是刚刚够养活各军。

    不得不说咱大明就是个悲剧。

    六百万啊!

    扬州盐商们一年的利润就得最少九百万啊!

    大明皇帝陛下以整个江南的税收,加起来居然还赶不上这些家伙的利润。

    而这一次因为关宁军的南下,明军数量实际上是更多的,这甚至已经超出目前户部能承担,要知道光左良玉那里,每年就得支走一百万两,实际上哪怕史可法和高宏图真心实意帮崇祯,朝廷也拿不出钱来了,就连第一批关宁军及其家属的安置,都是王承恩从内库掏的。

    崇祯不抄家根本就不可能组建他的新京营。

    所以说崇祯到达南京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他未来的麻烦多着呢!

    “你这个yin棍!”

    杨庆夺过梨花杵无语道。

    “这是刑具!”

    紧接着他重申。

    “下次用到此物时,卑职请爵爷务必叫上卑职,爵爷学究天人,卑职虽愚钝不能望爵爷项背,但能跟着爵爷学得一二分亦此生无憾!”

    高得捷一脸严肃地说。

    “啊,那就成全你吧!”

    杨庆满意地说道。

    话说这东西他其实不是给女犯准备,所以外形做了一点修改,这是专门用来对付男犯人的,不过也备不住高得捷这种货色,就喜欢看这个对付男犯人呢!

    “爵爷,外面有个叫江国茂的盐商求见爵爷,说是要检举私通建奴的汉奸。”

    这时候一名锦衣卫禀报。

    “江国茂?”

    杨庆意外了一下。

    “让他到这里来就!”

    紧接着他说道。

    很快一个五十左右,身穿青衫的男子就被带了过来,此人明显有点不适应这里的气氛,尤其是那崭新的审讯椅,打开盖子的铁娘子,还有堪称琳琅满目的其他各种刑具,看得他走路都明显有些腿软,不时擦一把头上的冷汗。很显然他基本上都能明白这些东西用途,尤其是那正在试验的审讯椅下面,还有几个锦衣卫在塞木炭呢,几个尖利的三棱刺都烧得有些发红了。

    “生员见过爵爷!”

    他小心翼翼地行礼说道。

    “你是秀才?”

    杨庆意外地说道。

    说话间这家伙还在玩着手中的梨花杵。

    随着他转动手柄,这件崭新的刑具就像绽放的花朵般缓缓撑开。

    “生员虽进过学,但才疏学浅一直未能再进一步,只能弃学从商,跟着亲友来扬州贩盐为生!”

    江国茂擦着冷汗说。

    作为一个商人,他的头脑还是足够清醒,此物既然在这里,那肯定也不是什么玩具,那造型明显是可以插进身体某处的,然后杨爵爷这动作也展示了插进去以后干什么,他现在甚至隐约感觉到自己的某处有些疼了。

    “说吧,你想检举什么?”

    杨庆满意地说道。

    “生员检举山西商人张氏,常年在扬州收购粮食,以贩运山东为名,走私至辽东补给建奴,且不只是张氏一家,其他山西籍商人亦多涉于此。此辈无视朝廷律法,走私资敌遂使建奴数十年间为患大明,乃至于攻入直隶山东,杀戮我大明无数百姓。正是依靠这走私贸易,那些沾满我大明百姓鲜血的金银,皆入于晋商之手,成就其富可敌国,生员久读圣贤之书,明忠奸之分,实在无法坐视其继续逍遥法外,故此甘愿冒险出首。”

    江国茂说道。

    “此事当真?”

    杨庆问道。

    “千真万确。”

    江国茂说道。

    “但没有物证啊!”

    杨庆说道。

    “此事易尔,张家有两艘海船即将从松江启程北上,其目的地乃是辽东之盖州,船上尽皆松江之米,只要将其拿下,船上有张家伙计,然后严刑拷打自然会招供,这样物证人证就齐全了。另外据生员所知,张氏历年走私的账簿,皆在其妾室之手,若能以雷霆手段查抄张家,抢在其烧毁之前拿到,他们也就无从抵赖了。而且张家只是参与走私的晋商之一,若能撬开张氏之嘴,那扬州之晋商多半都逃不脱,此辈在扬已逾两百年,个个都积累得家财万贯……”

    江国茂像个奸臣一样说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本爵乃为国执法,难道是为了抄家吗?”

    杨庆义正言辞地喝道。

    “生员胡言乱语,请爵爷恕罪!”

    江国茂赶紧说道。

    杨庆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并不会介意的,然后他低声问道:“你估计一下这些家伙全抄了的话,大概能抄出来多少现银?”

    “这个,晋商喜欢把银子运回老家装在大缸里埋地下,故此其家财只有部分在扬,但此辈非只盐业和粮食贸易,扬州的钱庄,当铺之类亦为其所把持,若真得将其一网打尽,再将其产业官卖,那么千万两可得,此辈商铺皆获利丰厚,民间商人多欲得之。”

    江国茂说道。

    “有这么多?”

    杨庆愕然道。

    “若无千万两,生员甘愿领罚。”

    江国茂说道。

    “那咱们就得好好计划一下啊!”

    杨庆阴险地说道。

    扬州盐商资本估计三千万,西商与徽商各占一半,这是在本地流通的,并不是这些家伙藏在老家的,所以估计个一千万并不算多,尤其是这些年西北持续战乱,盐商们赚的钱估计也没来得及运回老家。

    那这就足够让崇祯下定决心了。

    真要把晋商一网打尽,肯定会闹出大乱子的,在扬州搞出民变之类事情绝对不可避免,原本历史上郑元勋就是死于西商和徽商的斗争,他是在高杰围攻扬州期间试图调停,结果被乱民以卖扬州的罪名群殴而死。但实际上是西商首领的扬州兵备道马鸣录在幕后操纵,而马鸣录则与史可法一起死在扬州,最终以清军血洗扬州结束了双方的斗争。

    战后的扬州盐业就直接没西商的事了。

    重新回到这座城市的徽商完全掌控扬州盐业。

    这时候杨庆也想起这个江国茂是什么人了,他就是十全老狗时代扬州盐商之首江春的曾祖,从他儿子江演开始到江春,江家三代盐商首领,十全老狗南巡之时,江春甚至与别人合伙,一次向其捐献白银一千万两。

    (弘光朝岁入六百万,这是国榷记载史可法给弘光算军费时候说的。)

 第八十九章 苏醒的锦衣卫

    (全本小说网,HTTPS://。)

    剩下的就很简单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江国茂负责当带路党,带着三百锦衣卫直奔松江,去把张家的那两艘船拿下作为物证,不过这样的商船都有武装,而且那些水手都相当强悍,在当地甚至有可能还有同党。三百锦衣卫可不一定镇得住,为了避免意外发生,杨庆干脆给他们从江边叫了水师战船,黄蜚的兵对他比对黄蜚都忠心,十二艘战船和一千水军立刻护送锦衣卫顺流而下。

    这就足够了。

    松江是吴淞总兵黄斌卿防区,他不会插手锦衣卫办事的。

    同时杨庆也给黄蜚去了密信。

    后者接到信以后,很干脆地下令封锁扬州,至于打着的旗号是……

    闹饷。

    户部没给他们发军饷。

    当然,户部的确欠着他们不少的军饷,史可法和高弘图为了养活各镇的军队还有给崇祯修缮皇宫,现在已经都快囊空如洗了,不仅仅是黄蜚,就连王之仁等部都欠着饷。毕竟就那么一年六百万,无论怎么精打细算都是肯定不够的,再说朝廷欠饷那是天经地义,大明朝的军队什么时候发足过饷?真要细算起来没有一支军队的饷不是欠着的,不过黄蜚并不缺钱,他在撤离登州时候,把当地士绅基本上洗劫一空,反正他不洗劫最后也是便宜了李自成,实际上这家伙不只是洗劫登州,他南下在过海州前一路之上到一处抢一处。

    所以他的部下都并不怎么缺钱。

    而且扬州毕竟是商业枢纽,无论粮食还是盐之类都供应充足。

    但他们在扬州仍旧颇受刺激。

    扬州士绅明显不会对他们这样的粗坯有什么敬意,黄蜚虽然是扬州总兵但所部只有很少获准驻扬州,绝大多数都在扬州兵备道马鸣录反对下,不得不在瓜洲驻扎,以防止在扬州城内扰民影响了盐商们风花雪月的好心情。

    黄蜚部下早就想搞事情了。

    在杨庆授意下,打着闹饷的借口两万大军涌入扬州,迅速控制了所有城门和各处要道,堂而皇之地封锁扬州禁止城内任何人进出,然后在扬州城内开始搞事情,比如说抢劫个店铺打砸个官署之类。甚至还有一队乱兵冲进扬州著名盐商张家勒索,因为没有见到张家主事的,愤而冲进人家的后宅抢掠其姬妾,把各种能找到的财物都洗劫一空,临走时候居然还点了一把火,好在家奴扑救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可怜张家跑到马鸣录那里哭诉……

    当然,哭诉也没用。

    马鸣录自己都吓得不敢出官衙了。

    而且不只是张家。

    实际上黄蜚和杨庆早就研究好了借着这个机会狠狠捞一把,虽然以后抄家的时候还可以捞,但毕竟比不上这种混乱中的洗劫来得干脆,所以那些乱兵不只是抢了张家,一大堆商人都受害呢!

    然后就是皇上震怒了。

    得知消息的崇祯立刻召见史可法和高宏图痛斥。

    黄蜚忠心耿耿,所部可是最早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