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41章

护国公-第41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云龙说道。

    的确不需要犹豫了。

    若鳌拜被俘只能说十有七八失败,再加上几千颗人头,那就完全可以说确定无疑了,不是惨败撤出战场,如何会让敌人砍了这么多脑袋,胜利者是不会让敌人砍了己方战死者脑袋离开的,几千颗人头代表着过万的伤亡,而过万伤亡就是八万大军也很难承受。

    他们不知道那里面还有很多老弱的。

    话说一颗建奴人头一百两,杨庆手下那些混蛋们血洗锦州和牛庄时候可是割了不少呢,因为担心腐烂都在觉华岛上拿盐腌挂树枝上风干,搞得这座小岛上鬼气森森,坤兴公主和圆圆都吓得不敢出门,而这一次全都带回来一百两一个卖给了李自成。

    不知道这些的艾度礼和他部下士兵,只知道多尔衮的大军肯定败了,他们的援军没有了,他们在山海关死守了二十多天,最终换来的结果依然还是失败,这不是他们的失败,而是大清的失败,大清的国运之败,输掉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大清失去入主中原的希望,他们只能继续世世代代待在寒冷的辽东,世世代代在饥寒中挣扎……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接下来李自成的大军将再一次发起进攻,而这一次他们绝对不可能再守住了,城内的粮食都快耗尽,再守下去就得吃人了,但城里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关宁军的家属,吃这些人的结果只能是内讧,然后这山海关还是会被攻破。

    然后他们也就只有死路一条。

    目前来说唯一的选择只有突围,突围向北,北线的明顺联军就算打败多尔衮也损失不小,他们全军向北说不定能够打开一条生路逃往锦州,至于吴三桂的部下……

    跟着咱大清混呗!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咱大清之前已经试图招降过他,只不过那时候吴三桂还看不上咱大清,但现在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作为逆首他就算投降也是一死,投奔咱大清照样还是好前程,话说金维城他爹也不过是当年的开原一个千总,现在金维城不也照样是相当于副将的梅勒章京?

    “吴老弟,你说呢?”

    山海关总兵高第看着吴三桂说道。

    “吴将军。”

    艾度礼同样看着吴三桂。

    后者坐在那太师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头顶,完全一副壮志未酬的悲愤无言。

    “那皇帝怎么办?”

    他另一个部将胡守亮突然说道。

    “陛下当然是随行了,大都督,此时大都督的确当护卫陛下突围,如今天下三分,明清顺,明清虽过去互为敌国但经此一役之后已成兄弟之邦,闯逆窃据中原,大明控制淮河以南,大清立国辽东,其势正如宋辽金,大都督护卫陛下突围北上,借道辽东海路返回江南,日后明清正可南北夹击消灭那闯逆!”

    一直没说话的首辅王永吉突然说道。

    吴三桂眉头一展。

    “王首辅说的对,咱们这是保护圣驾突围!”

    几个关宁军将领立刻附和。

    很显然这完美解决了他们的羞耻心。

    “玛的,投咱大清都说得如此大义凛然,老王不愧为饱学之士。”

    屋顶上看戏的杨庆腹诽道。

    他潜入山海关又不是难事,实际上这时候关内人心都散了,那些关宁军士兵完全不再管什么防守,尤其这时候多数都被吸引到城南,去看那里的顺军堆第二个京观了,也就是还有些清军在负责任地巡逻。但清军打到现在剩下的也就才四千多,扣除留在城内负责镇压的,实际留在城墙上的也就两千,主要集中在顺军主攻的南北二门,还有在东罗城抵御刘宗敏。西门因为前面有没完工的西罗城阻隔,反而不是顺军进攻方向,所以都是些关宁军在防守,杨庆轻松爬上城墙几乎畅通无阻地进城,然后一直摸到了总兵府的屋顶上。

    吴三桂要逃跑的消息还是令他比较开心的。

    这代表着这场战争即将落幕,而且还是以他的胜利而落幕。

    的确可以说是他的胜利,这个胜利可以说全是他上蹿下跳努力的结果。

    至于老王的说法……

    呃,那就是个美图而已。

    他们其实就是想去投咱大清,但又觉得不好听,所以给自己找个脸上贴金的说法而已,他们正好用崇祯当礼物,带着崇祯一起去沈阳,至于咱大清如何处置崇祯关他们屁事,他们只要到咱大清的地盘就变成八旗汉军了,吴三桂还有一堆亲戚在那边做示范呢!

    不过老王说的也有点道理。

    多尔衮得到崇祯后,完全可以把崇祯扣押在沈阳,然后再派出老王之类去南方和南方的新君勾搭,反正双方以后也不挨着了,那咱们不如合作搞搞李自成怎么样?比如从南方给我卖粮食,卖钢铁,维持以后的海上贸易,避免咱大清被活活饿死,要是南方新君不同意的话,那我就给你把崇祯送回去看你怎么办,就像当年金国扣着宋钦宗吓唬赵九妹一样。这样无论南方是谁当皇帝,也都得顺着他们的意思办,就像当年的赵九妹对金国奴颜婢膝一样,老王估计说不定还能混个秦桧当,他应该就是这么打算的,这个家伙是真正老奸巨猾的。

    而且这种合作本身对于江南的朝廷来说也没坏事。

    毕竟多尔衮越强就越能拖住李自成,然后江南也就越安全。

    之前江南士绅的确是怕多尔衮进中原灭了李自成顺势南下血洗江南,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李自成得到山海关确定了对中原的统治,相反多尔衮的实力却大损,那就要担心李自成失去牵制然后南下打土豪了。

    这是三国杀的合理玩法。

    说到底对江南士绅来说维持清顺均势对他们最有利。

    但杨庆是肯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他悄然离开这处屋顶,然后向着总兵府的后宅摸了过去,他并没有看到就在他离开后,紧接着从里面走出的高第冷允登还有高中选等山海关本地将领脸上决然的表情。

 第五十六章 这真是极好的

    (全本小说网,HTTPS://。)

    杨庆很快溜到了目的地。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这是山海关总兵府最后面的一处单独小院,原本的高第家眷所居,现在已经摆上各类帝王仪仗充当崇祯的行宫……

    或者也可以说监狱。

    崇祯是出不了这个小院的,当然,对外的说法是皇帝陛下在离京途中受了风寒,再加上被那逆臣杨庆气得,所以龙体欠安卧床不起,既然这样内阁都督府这些大明忠臣就不能来打扰皇帝养病了,有什么事情自己处理就行,虽然山海关军民其实都知道皇帝陛下时不时会中气十足地在行宫里骂街,但这种事情就完全没必要在意了。

    山海关军民对皇帝陛下又不是说有多么深的感情。

    杨庆在墙外静静听着。

    很快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从里面传来,他迅速隐入花丛中,然后就看见黎玉田从里面走出,紧接着和外面等待的两名军官一起离开。

    杨庆颇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话说这个辽东巡抚,实际上吴三桂在关外的顶头上司,居然没有参加刚才的会议,却跑到崇祯的行宫里,这明显就是有问题的。

    不过他也没兴趣管太多,崇祯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同样也会想办法自救的,在黎玉田一行隐入黑暗后,他迅速溜进了半开的院门,这里原本应该有守卫的,但估计时间久了也松懈了,毕竟崇祯就算出了这个小院,也不可能出得了总兵府,这座总兵府可兼职现在的大都督府,吴三桂的亲信们都驻扎这里,就连高第这个原本的山海关总兵,都带着他的人搬到附近一座寺庙里。

    崇祯就算出了这小院又能如何?

    杨庆刚进去就看见王承恩从对面房门走出,他立刻现身一见,老王愕然了一下,紧接着杨庆又躲进旁边的暗影,老王迅速清醒恢复冷静,对两名正走过来的侍女说了几句,后者行礼离开。然后他又对着一边喊了一句,几名应该是守卫的士兵上前行礼,也不知道他安排几句什么,这些人立刻转身离开从院门出去,老王又警惕地看了看两旁这才向杨庆藏身的方向一招手。

    “陛下可好?”

    杨庆上前低声说道。

    “朕还没被那些乱臣贼子气死!”

    紧接着崇祯出现在老王身后多少有些欣慰地说道。

    “陛下,您瘦了!”

    杨庆充满深情地说道。

    “进来再说吧!”

    崇祯说道。

    他们三人迅速进门,里面只有袁贵妃,杨庆赶紧重新给他们行礼,此时情况特殊,倒也没必要在礼节上太啰嗦。

    “陛下,此时情况危急需陛下亲自决断。”

    杨庆很直接地说。

    “难道那些逆贼要弑君?”

    崇祯意外地说。

    “不是,臣昨日与南京来接驾的韩赞周,顺天巡抚宋权,李自成部下大将李过及李来亨,于宁远以北大破建奴并夺取宁远,此时宋权与李过以数万大军固守宁远,锁断了多尔衮南下之路,臣生擒建奴大将鳌拜于城外凌迟,并斩建奴之首级数千于城外堆起京观,吴逆破胆,正商议弃城而逃投奔建奴。

    只是他们欲以陛下献于建奴。”

    杨庆说道。

    “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

    崇祯恨恨地说道。

    “此时一是陛下冒险,由臣背着想办法出城,只是难保安全,臣一个人的确可以来去自如,但再背一个人就很难了,城内巡逻警戒的皆是建奴,一旦被发现臣只能说誓死护卫陛下与陛下同生共死。二是陛下随吴三桂出城,臣出城集结李自成所部精骑,于中途设伏横击,但吴逆随行者尚有数千建奴,此战必然是一番血战,战乱之中臣仍旧不敢保陛下万全。三是陛下随其而去,臣率领锦衣卫伺机于中途营救,但臣仍旧不敢保万无一失,毕竟多尔衮大军尚在宁远,相距不过两百里而已,一旦陛下落入多尔衮手中,臣再想营救就难了,故此需请陛下决断。”

    杨庆说道。

    他其实是没安好心的。

    这无论哪一个选择,崇祯都有可能死在混乱中,但对他来说崇祯死了比崇祯被带到沈阳更符合他心意,一个死的崇祯是不会有以后那些麻烦的,而且崇祯死在乱军当中只能算在多尔衮头上,那么继任者就很难与咱大清和平了。

    君父之仇啊!

    不过也不是绝对会这样。

    毕竟无论哪个选择其实也都有救出的可能,两种可能只能说是五五分,这样也算是他对崇祯仁至义尽了,实际上按理说他不来是最合理的,就让吴三桂带着崇祯逃跑,然后让李自成的人横击,那么就算崇祯死了也与他无关。

    而这样无疑是给自己添麻烦。

    但他还是想尽可能地救出崇祯。

    这个皇帝如果能够到南京那他就是救驾第一功臣,前程自然不用说,虽然他粗鲁不懂礼节,而且对公主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他是一个好打手啊,他会成为崇祯对付文臣武将的重要武器。

    更别说还有他对崇祯的几次救命之恩了。

    而换别人无论是太子还是福王,他都不可能成为新君的亲信,如果换太子的话,说不定还会把他踢到一边,毕竟是他主谋让太子当人质的,虽然当时太子已经在李自成手中,但这种事情上很难说太子会不会记恨他,至于福王登基,那么再想维持明顺和平就很难了,福王和李自成可是杀父之仇,同样作为明顺和平的主要策划者,他还有可能遭到清算,而崇祯继续当这个大明皇帝于公于私对杨庆都是最好的结果。

    “朕纵死沙场,亦不能再受辱于建奴!”

    崇祯拍案而起说道。

    “汝速归,带兵在城外等候,若吴逆敢挟持朕出城,汝即以兵横击,朕纵使死于战场亦不负太祖。”

    他紧接着说道。

    “臣遵旨!”

    杨庆赶紧说道。

    然而就在这时候,外面骤然间传来了隐约的鸟铳射击声,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紧接着更加密集的射击声就传来。

    杨庆愣了一下,他迅速冲出房门几下上了屋顶,然后就看见城西方向密密麻麻的火光闪烁,在一片漆黑的古老城市中分外醒目,下一刻隐约的喊杀声传入他耳中,他迅速转过头看着总兵府后面的街道,紧接着一群明军士兵突然从小巷冲出,和一队巡逻的清军展开了混战……

    “杀,杀建奴救圣驾!”

    山海关副将高中选拎着刀在亲兵护卫中高喊道。

    内讧终于开始了。

    其实这也很正常,吴三桂的确可以投降咱大清,他这些人本来就是刚刚从宁远一带撤回的,那些将领们原本的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