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311章

护国公-第311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没什么实质好处,反而显得他更像奸臣,不是奸臣如何坏大明祖制?公爵或郡王对他又没什么区别,他的十万亩封地可是藩王级别的,所以这个郡王等他死了加到墓碑上就行,这样他就可以与徐达,常遇春同列,而不是和李自成同列了。

    “加号,楚国公加护国!”

    女皇紧接着做出决定。

    “护国楚国公?”

    圆圆愕然道。

    “你可以去掉一个国吗?”

    女皇不满地说道。

    “护国楚公,这样读着就通顺了!”

    圆圆继续趴在护国楚公的身上说道。

    “但有何特殊之处?”

    她紧接着问道。

    “护国楚公,位在群臣之上,藩王以下见护国楚公皆需行礼,领大都督府大都督,兼参谋总长,兼锦衣卫指挥使,统领大明陆海军,民兵,锦衣卫,居禁中代朕处理政务!”

    女皇挥手说道。

    “那我们怎么办?”

    妹妹不满地说。

    杨庆搬到皇宫里面,她们这些怎么办?

    “一起搬去,等婚礼之后,都搬进皇宫去!”

    女皇陛下说道。

    说完她一把将圆圆从杨庆身上推了下去,然后自己爬了上去……

    就这样大明护国楚公诞生,实际上也没人这样称呼,都直接简化成了护国公,不过这个护国公和英国人的可不是一回事。这时候克伦威尔还没自封护国公呢,他那个护国公纯粹是翻译问题,两个单词一个是领主,一个是保护者,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护国主而不是护国公。而杨庆是以国公加封号护国,是在他爵位上加的一个尊号,以这个尊号把他和那些普通勋贵区分开,成为仅次于那些藩王的勋贵之首。

    就是郡王见了他也得行礼。

    对于这个称号群臣没有异议,这时候内阁也完成换血,史可法的首辅也自己辞去……

    本来他就有名无实。

    他只是文臣集团和武将集团的一个矛盾调解人,现在东林群贤全线败退,内阁完全成了杨庆爪牙,自然不需要他这个调解人。不过他也有一个新职位,也就是大理寺卿,女皇紧接着修改了群臣职权,审判权完全归大理寺一家,其他刑部,都察院,包括锦衣卫,全都没有审判权,只有大理寺有审判权。

    而且不是审判交皇帝定罪,直接是审判定罪权,以前无论哪家审判都只有拟罪权,定罪权是皇帝。

    但现在拟罪定罪归大理寺。

    换句话说皇帝不再管犯罪的审判定罪这种事情,除了死刑仍旧必须交皇帝签字以外,其他刑罚大理寺就可以决定。

    都察院监督权。

    刑部主管刑狱。

    地方暂时还维持旧的体系。

    建立地方法院系统同样也是一项大工程,杨庆暂时还没那么大精力搞这个,把朝廷这边先做一下简单的修改就行了,先把三法司职权分工明确再管其他。而事实上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的大理寺卿,必须得人品,资历和声望都足够的,毕竟他接过了原本归皇帝的定罪权,史可法这个七年的内阁首辅是最适合的。

    新的首辅是马士英。

    尽管黎玉田很想当首辅,但他资历上还是比马士英差得多。

    但他也调出军方系统,接替马士英的吏部尚书,补他缺的是史可法的嗣子,杨庆的助理史德威,大都督府组织部很重要,必须是绝对亲信。而户部尚书高弘图也告老,他的职位由陈子龙接任,礼部尚书由之前的吏部侍郎何腾蛟接任,兵部尚书由堵胤锡接任。

    他之前是湖广巡抚。

    兵部实际上已经沦为不管部。

    但不管部可不是什么都不管,实际上不管部管的往往最多,那些很难明确职权归属的事务,全都扔给兵部负责,堵胤锡这个很像张国维的强力型人物正合适。

    刑部尚书杨鹗。

    湖广人,崇祯时候的巡抚,原本历史上劝说土司抗清时候被杀。

    工部尚书则是顾绛也就是顾炎武。

    他是文臣六部唯一一个非进士出身的,上次联络张献忠回来后,他就已经以监生铨选了个工部官职,这些年也已经升到了右侍郎。袁继咸不是很擅长工部事务,这时候工部主要负责全国基础建设,工部实际上就是顾炎武在主事,现在袁继咸告老他不过顺理成章接班而已。

    他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国道建设,各地水利工程,桥梁建设,这些统统都是他主持工部搞起来的,哪怕他不是进士出身,各方面也都对他这个尚书无话可说。

    工部的成绩摆在那里。

    就这样新内阁完成。

    而护国公依旧以参谋总长作为内阁成员,理论上只是阁臣之一,但因为他替女皇居禁中处理一切政务,内阁所有奏折得他批准,所以他才是事实上的内阁负责人,马士英更像他的副职,或者说专门干活的。

    当然,老马对自己的身份很满意。

    能给护国公当狗也是一种荣幸啊!

 第四一零章 芳踪渺渺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理寺。全本小说网,HTTPS://。m;

    仓促改建的审判厅座无虚席。

    刚刚以正一品接任实际应该是正三品大理寺正卿的史可法,抬起头看了看受审的钱谦益。

    老钱身后一片期待的目光。

    史可法甚至能从坐在旁听席上的人群中,认出黑纱遮面,同样穿了一身黑衣的柳如是,此刻的柳如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自己丈夫戴着手铐站着审判席上。之前女皇登基已经特意下旨,赦免了除毛奇龄以外其他涉案者的族人,只有涉案的罪犯本人不在赦免范围,毕竟皇帝登基惯例就是得大赦。不过这次只是部分轻罪被赦免,主要是流放犯,苦役犯,但监禁的重刑犯,尤其是那些还没处决的死刑犯,这个都没有得到赦免。

    这些人放出来是对受害者的不公。

    实际上杨庆并不支持大赦,相反这次倒是四民大会和文臣都支持,为了女皇的仁慈形象,杨庆也就只好接受了这种有选择性的大赦。

    因此柳如是被免于审判。

    但钱家基本上也完了,因为这段时间养活那些青虫,不但使老钱的家财几乎耗尽,甚至就连钱家的族人也已经把她赶出家门,不再承认她作为钱谦益妻子的身份。

    后者本来就不承认。

    尽管钱谦益娶她是以结缡,但钱家族人眼中她就是个妾。

    一个妓女没资格当钱夫人。

    这一次不过是借着钱谦益的犯罪落井下石而已,反正也没人替她主持公道,钱家才不会让一个妓女的名字出现在老钱墓碑上呢!原本历史上老钱死后也是这样,钱谦益是和死了的前妻合葬,柳如是被钱家人逼死后单独埋在百步外的荒坡上。

    史可法不由得唏嘘了一下。

    话说看到老钱如此结局,他也是感慨良多,话说曾经他也是这众正中的一员……

    呃,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了。

    “肃静!”

    紧接着他一拍惊堂木喝道。

    整个审判厅一片肃静,所有人包括钱谦益,全都抬起头看着他。

    “人犯钱谦益,叛国罪确凿,依大明律处斩!”

    史可法说道。

    钱谦益黯然地低下了头。

    审判厅內欢呼声响起,很显然人们期待这个结局已经很久了,倒不一定是他们不喜欢老钱,老钱要说风度也是翩翩的,他们只是对这场大戏到现在还没砍头而不满,现在终于有人被砍头了。而在欢呼的人群中,柳如是悄然起身,默默地走了出去,在她身后衙役们把钱谦益带走,押往刑部大牢等候处斩。不过按照大明制度得秋后处斩,所以他还能在大牢里多活大半年,但他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柳如是默默走出大理寺衙门,外面一辆出租马车立刻上前。

    “这位夫人去哪里?”

    车夫满脸堆笑地说道。

    柳如是茫然地站在那里,迟疑一下才说出她寓居之处,那车夫赶紧下来给她打开车门,柳如是上车后这辆出租马车立刻沿着石板街道向前。昏暗的风雪中,柳如是并没觉出马车路线异常,直到它停下才反应过来,但还没等推开车门,前面的小窗子就突然推开,然后一个东西扔进来,很快她就昏迷过去。

    车门紧接着打开,两个人早就等在了外面,他们背后是秦淮河畔一个偏僻的小码头,两人迅速把她从车里抬出塞进旁边的一艘小船,这艘小船驶离码头融入了河面的雪中……

    “你这也太狠了吧?”

    不远处的一处小楼上,寇白门不满地说道。

    “不把她送走,早晚有人去摸人家的寡妇门,以前陛下是公主,如今是女皇,这天威难测啊,咱们也算姐妹一场,未免激怒陛下杀她,还是绝了某人的念头吧!再说她要是一时想不开,为老钱这种人殉情怎么办,以她的脾气这又不是做不出的,但那样就未免真不值得了。索性给她找个没人认识她的地方,自己找个老实忠厚的普通人,以后就安安稳稳过完下半生吧!船上有给她办的新户籍单和银行的存单,等她醒来估计也该到茅山了,她会知道接下来去哪儿的,柳如是已经没有了!”

    圆圆说道。

    好吧,柳如是就这样消失了。

    为了避免她为老钱殉节,或者某天某人摸她的寡妇门,被女皇知道后迁怒,圆圆还是得未雨绸缪。

    而此时大理寺的审判继续,丁魁楚作为主犯之一,和钱谦益一样被处斩,毛奇龄作为主谋,再加上恶意挑拨朱庶人与楚公关系,被直接判处凌迟,其九族男丁流放台湾,女眷及小孩官配皇庄民兵。

    齐王赐自尽。

    齐王的爵位也废除。

    丁启相以立功由原本处斩减等改为绞刑。

    刘楗处斩。

    姜希辙,朱之瑜二人虽然参与勾结建奴,但属于奉命行事,免于死罪但流放隐岐岛……

    呃,杨庆又找到了一个流放犯人的好地方,他可以把人往隐岐岛这个曾经流放过倭国天皇的地方扔。既然朱之瑜原本历史上都堪比倭国的国师了,那就让他去隐岐岛吧,说不定还有倭国人去寻道呢!姜希辙那也是大儒,刘宗周的弟子,两个大儒出现在自己身边,那些对华夏文化憧憬已久的倭国大名们肯定会去的。而原本历史上幕末那些家伙,绝大多数可都是学朱之瑜的心学思想长大的,然后他们就会开始尊王。

    他们一尊王德川家就很难受。

    然后大明女皇和护国公会坚定地站在德川家一边,就像原本历史上倭国政府始终站在咱大清一边,但倭国民间义士始终站在反清一边一样,反正结果都是倭国内乱。德川家就只能量倭国之物力,结大明之欢心,以求能够继续在大明支持下苟延残喘,然后他们就会和大明签一份份不平等条约,不断割一块块土地给大明。

    话说杨庆最喜欢这个了!

    以倭国原本历史上祸害中国的手段来祸害倭国,这样想想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而黄宗羲等人同样被流放。

    他们很难说犯有汉奸罪,因为他们手中有朱慈烺的密信,这些家伙也是很狡猾的,是后者授意他们去购买倭奴的,他们只是遵旨行事,所以流放已经是严厉惩罚,他们的流放地并不是隐岐岛……

    呃,也不是美洲。

    事实上杨庆不会让他们去教化美洲蛮夷的。

    必须得明白一点,他们其实都是人才,他们懂很多东西,把他们扔到美洲教化蛮夷的确很令人开心,但如果他们没被烧烤了,并且获得了这些蛮夷的信任,那么他们会让这些甚至依然处于原始状态的家伙,获得更高等级的文明输血。他们会教会这些蛮夷很多东西,甚至有可能把这些一盘散沙的部落整合起来,然后增加大明的殖民难度。原本历史上北美的印第安人后来就开始向国家凝聚,只不过他们的对手太强,而且这种凝聚在初期依旧不强,而欧洲人的移民数量已经不是最初那点了。

    结果印第安人依旧失败了。

    但如果把这些家伙送去,他们只要有一个侥幸成功,那么对大明的未来殖民都是遗害无穷的。

    北美印第安人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武器落后,事实上西进运动中,美国人面对的就是骑着战马,拿着现代化武器的印第安战士了。美英战争中印第安人甚至成为英国的盟友,获得加拿大的殖民者支持,拥有大量的现代化武器,他们失败的原因就一个……

    不团结。

    一盘散沙。

    一个原始的部落文明,就算拿着后膛枪,也战胜不了一个现代国家。

    绝对不能让他们凝聚起来。

    不能让他们获得一个思想家,哪怕这个思想家,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被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