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246章

护国公-第246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饩褪茄钋斓恼渍铰浴V劣谡馓渍铰匀绾胃吨钚卸飧鏊筒还芰耍鞘侵3晒π枰涸鸬模舛杂谒此抵皇且桓鱿钢δ┙诘男∈隆

    这不是需要他耗费太多精力的。

    “张献忠那里国债销售如何?”

    紧接着杨庆问道。

    “呃,据说门可罗雀!”

    史德威略带尴尬地用了一个形象的词语。

    “信公,其实没有他们的差不多也能凑出这笔钱了,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了七百万,桂王那里三百万基本上不成问题。这样实际还差五百万,以咱们各地销售看,最后差不多还能弄一百万,各地寺庙的募捐也还在进行当中,尽管收获已经没有最初那样多了,但一百万应该还是能收到。也就是说最终的缺口是三百万,按照咱们过去的计划,这三百万是张献忠和靖江王那里的。靖江王那里基本上不会有问题,毕竟桂王已经接受,如果桂王不帮忙他是没多大反抗能力,但仅仅张献忠那里,那两百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他紧接着说道。

    因为敲了桂王的这笔,使得龙兴天子赎金困境有了质得改变,如果说以前几乎不可能,现在已经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最终缺口也就是张献忠那里的。

    但仅仅两百万就无足挂齿了,随随便便挪一笔就能补上,没有必须要非得为此和张献忠斗一场。后者肯定不会轻易就范的,他和桂王还有靖江王不一样,桂王在广州地理位置不好容易威胁,靖江王实力有限,手中就那一万新军不可能真敢抵抗。但张献忠在成都藏得足够深,手下二十万大军实力也不能算弱,他要是反抗那就真不是简简单单能够解决了。

    尤其是那些四川士绅跟他也算是万众一心了。

    这一点不得不说很令人无语。

    现在四川士绅对这个过去的土匪流寇那是真心拥戴,张献忠的表现完全符合他们心目中的圣主明君。士绅特权维持不变,四川乡试继续考八股文,虽然不能中进士,但乡试的举人就可以直接做官……

    总之一切依旧制。

    唯一的改变就是张献忠手下那些将领加入大地主的行列。

    光孙可望自己,在成都就圈占了五十多万亩良田,哪怕李定国,刘文秀这些也都是十万亩级,但因为四川本来就人少地多,所以他们的圈地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四川在鞑清末期养活了四千万人口,但依然很少有大的饥荒,而这时候估计还没一千万呢!到处都是可开垦的荒地,那些不愿意做佃户的可以开荒,而因为出身特殊,深知民间情况的张献忠是鼓励开荒的。同样他也鼓励减租,尤其是杨庆把皇庄硬塞过去后,四川境内八成地租的已经没有了,七成已经是顶级的良田。

    所以这时候的四川已经符合古典版的盛世标准了。

    至少不会比万历中期差。

    那些士绅现在是真心拥护张献忠的。

    “我给了他这么多优待,可不是要他不听话的,告诉他,今年十月之前四川的两百万必须卖出,如果卖不出去,那么缺多少我都亲自带人去成都找他要!”

    杨庆冷笑道。

    他的确不在乎两百万两。

    实际上那时候估计倭国的问题也基本上解决了,他不会让德川家光的赔款少于五百万的,而靖江王那里只要开战,后者就不能只掏一百万那么容易混过去了。也就是说到年底时候他不但能凑出一千五百万,而且这一年的战争开支,山东的救灾,统统都有人买单了。但即便如此他也还是要逼张献忠买这两百万国债,不买他就真以武力解决,他可以容忍张献忠在四川割据,但是后者必须尊重他的权威。

    四川只是大明的一个省,这个省可以用另一套制度,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哪怕杨庆实际控制区很多改革也远还没完成。

    四川只能说拖后了。

    但是,四川不是自成一国!

    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杨庆必须时刻提醒四川士绅们,允许他们自己玩是他宽宏大度,而不是让他们脱离大明,他们还是大明的一份子,对于那些需要大明全国之力来做的事情他们也无权置身事外。

    如果他们不干……

    那就得揍他们一顿了。

 第三三一章 老百姓会用脚选择的

    (全本小说网,HTTPS://。)

    “信公,我们的确可以解决两百万国债的销售。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李定国很坦诚地说。

    这时候南京到贵阳的通讯站已经建成使用,这东西在云贵山区的使用效果其实更好,毕竟它的传递路线是直线,两座山头直接各架一座,基本上就能解决山路驿马跑半天的,唯一的麻烦在于建设难度……

    那是真正的艰难。

    光为了修到贵阳去,锦衣卫下属的通讯处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很多地方根本就是无人的原始森林,必须得开辟山路,而且各种零部件全都得人扛。三年雇佣了近万山民,期间因为坠崖,毒蛇咬,染病甚至被野兽咬死,总共死了近百名锦衣卫和四百多雇员,不说建设成本,光抚恤和赔偿金就是一笔巨资,但也真正让南京和贵阳的通讯摆脱原始状态。

    虽然这种通讯塔并不可靠,尤其是雨雾天基本就没用了,晚上灯光只能传递简单消息。

    但仍旧让通讯有了质的改变。

    在沿线都是晴天没有雾的情况下仅仅两天时间,就能让南京的消息传递到贵阳。

    当然,这是理想情况下。

    杨庆对张献忠的最后通牒,用通讯塔直接发到贵阳,然后由贵阳以驿马接力送到重庆,重庆再由驿马送到成都,张献忠做出决定,最终一个月后从成都启程的李定国带着张献忠的决定到了这里……

    “但我们也有条件!”

    李定国说道。

    张献忠的确舍不得两百万,四川士绅不会主动购买,最终还得他强行摊派,由他和手下将领给杨庆充当推销员逼迫士绅购买,但这就牵扯到一个利益交换了,他得拿出利益来和士绅们做交换,总不能和李自成一样上夹棍吧?他可是要做圣主明君的,不能和李自成那么野蛮,但他付出利益和士绅交换,那么杨庆就得拿出利益和他交换,说到底他张献忠也不是杨庆的家奴不会白干的。

    “说,我喜欢开诚布公!”

    杨庆说道。

    “第一,停止继续向四川安置皇庄移民。”

    李定国说道。

    这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在这几年里杨庆强行向川东一带安置了超过三十万移民,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山东河南甚至河北南逃的移民,在川东以开荒方式建立起两百多座皇庄,编成了三个民兵军。因为和当地人语言不通也没有亲戚关系,皇庄的人都极其抱团,日常的军事训练和武器的储备让他们随时可以变成军队,和他们相比,川东一带支持张献忠的士绅完全被压制。

    双方实际上同样摩擦不断。

    但涪州的明军就在那里看着,驻守重庆的孙可望也不敢动,仅仅士绅的武装基本上都是被吊打。

    要知道皇庄是不交税的。

    皇庄不会给张献忠交税,皇庄只交地租,但地租是交给张嫣手下由卢九德负责的皇产监,这时候内庭十二监依然存在,只不过御马监改为皇产监而已。司礼监依然是老大,司礼监秉笔太监是韩赞周,但他只管皇宫内部事务,皇产监是二号,提督太监卢九德主管皇庄的地租并兼理张嫣的私产。

    这些皇庄地租用于皇室所属的各种花销,比如皇宫所有宫女太监的日常开支,皇陵维护,宫殿修缮,不过现在还包括了各地慈幼局。

    这个已经逐渐成为大头。

    以张嫣,袁太妃,坤兴公主这些人名义在各地开办的慈幼局,负责收养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还有失去父母的孤儿,皇宫里那些太监除了跟着王承恩收税外,主要就是干这个。至于皇庄的收租不需要他们管,民兵系统内部收完上交一级级送到卢九德手中就行,随着皇庄越来越多,每年皇产监收入越来越多,早就根本不需要用朝廷的钱。不过同样各地慈善事业花费也越来越多,南京刚刚开始的义务教育也是皇产监掏钱,这些都是打着张嫣和坤兴公主这些人旗号,那些义务教育的小学都冠她们的名。

    但对张献忠来说,这些皇庄就纯粹是祸害了,不但不会给他交税,而且还随时可能编成军队对付他,更重要的是还吸纳贫民加入。

    这也各地士绅切齿的。

    尤其是川东荒地多,那些不愿意给地主当佃户的,在皇庄附近开荒然后报名加入就行,自耕农带着自己土地加入的也有,而他们都去皇庄的结果只能是士绅减租留住佃户。反正采取非常手段没用,加入皇庄就受皇庄保护,敢动硬的人家那边立刻抄家伙出动了。

    话说川东士绅被这些皇庄搞得一个个虚火直冒。

    但却又无可奈何。

    张献忠同样眼看着他们做大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这是当年杨庆和他明确讲好的。

    现在这无疑是个好机会。

    “不行,这是当初讲好的,我这个人是最讲信用,我答应的就一定会办到,但同样,别人答应我的事情也必须做到,张献忠当年答应了这条,那么他就必须遵守承诺!”

    杨庆毫不客气地说。

    “信公,如今是我们在帮您!”

    李定国说道。

    “错,你们只是在履行义务,不要以为让你们割据四川,就是让你们自成一国了,四川还是大明的,你们也还是大明的臣子。所以你们也必须履行一个大明臣子的义务,如果你们不能履行义务,那么我可以免除你们的职务,如果你们不接受那你们就是造反对抗朝廷,那时候就别怪我大军平逆了!”

    杨庆说道。

    “信公,我们有二十万大军!”

    李定国说道。

    “我有四十万!”

    杨庆说道。

    李定国无言以对。

    “谈点别的吧,皇庄的事情你们是不用再想了,我可以明说就是钝刀子割你们,可你们不能把地租将到五成以下,那就别怪佃户都往皇庄里跑了。我这是阳谋,你们该怎么对付自己也很清楚,你们要是也地租三成估计皇庄的人该往外跑了,毕竟在皇庄里面是要准备上战场的。可你们都是六成七成地租,那佃户们当然都往皇庄跑,我不但要在川东建皇庄,我还要继续向西推向,话说去年一年从建奴控制区逃过来十几万人,我准备把他们都塞到四川去。”

    杨庆说道。

    话说多尔衮控制区的确正在发生大逃亡,每个月都有超过一万人以各种方式逃到明军控制区。

    毕竟老百姓会用脚选择的。

    多尔衮都玩农nu制了,只要有条件的老百姓,哪个不想办法逃到南边投奔光明?尤其是天津以南的沿海一带,别说弄艘小木船,就是扎个筏子都能划过大清河口,更别说沿海经常有明军战舰训练,划过去就是得救了。这种大规模逃亡潮甚至影响到了长芦盐的产量,坐拥长芦盐场的咱大清居然开始缺盐了,毕竟那些灶户渔民往往是最容易逃跑的。

    如今连职业化的蛇头都有了。

    黄河线陆地上的确不是那么容易逃亡,蒙古骑兵就在缓冲区游牧巡逻抓捕逃户,但不是还有太行山嘛!

    泽潞一带是姜瓖的。

    这位咱大清平西王这些年一直控制着泽潞一带,他类似于杨庆这边的张献忠,但这些年也多多少少和明军有点联系,毕竟他要说也就是当年李自成进北京时候背叛过崇祯,但他降清是在李自成手下降清,从这一点上算他与明军其实没仇。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控制区是最主要陆上逃亡区,河北的百姓越太行山进入平西王的地盘,在平西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抓捕中,用自己不多的财产贿赂姜瓖部下清军,然后在默许中南下出天井关,进入明军控制的卫辉一带。再由那里专门接待的官员组织起来沿黄河乘船而下,一直到镇江的分配处按照计划分配,四川,湖广,云贵,甚至就连台湾和海南岛都可以,总之这个自愿,但不同的地方待遇不一样。

    去台湾和海南岛的最高。

    有愿意去这两个地方的,不但发全套种子农具锅碗瓢盆衣服鞋袜和一年的口粮,而且二十年不交租。

    至于传染病……

    皇庄都配医疗所的,有杨神医亲自编写的防疫手册,免费提供的各种药品甚至还有免费赠送的蚊帐,总之提供全方位服务,只要愿意去什么都好说。反正以那地方的物产,只要去了能安顿下来,基本上就不用再担心什么了,话说就是拿着配发的弓箭手弩老式火枪去打猎都一样吃饱饭。

    实际上去的还不少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