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235章

护国公-第235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浙江士绅喊着他奸臣都喊四年了!

    上次大规模双规时候一个真反抗的都没有,徽州闹得那么大,民兵真杀人了瞬间散得干干净净,哪怕释奴令公布,这些家伙也最多骂几句。原以为他们会齐心协力买国债把皇帝迎回来斗奸臣,结果国债发售了居然又没人买了。

    不得不说连他都有些尴尬。

    他的算无遗策形象,居然被士绅们连续打击,哪怕他已经尽可能低估了这些家伙的节操,但真到了临事时候才知道……

    他玛的,还是高估了!

    “不管他们了,咱们玩咱们的!”

    杨庆说道。

    “闹归闹,正事不能耽误,不出意外的话函中兄会猜对的,但根据情报事情也没这么简单,咱们这位天子也在做更多准备。张献忠那里很难说会怎么样,但杨展的第十七军终究不是那么可靠,把第十七军调往山东前线,第十三军换防涪州。”

    杨庆接着说道。

    他得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明军目前十七个步兵军,其中第一,二,三是近卫军,也就是南京周围驻军,第四到十二是主要用于北方战场的战车步兵军,第十三到十七是古斯塔夫方阵步兵,也就是山地步兵军。另外海军陆战队两个同样的古斯塔夫方阵步兵军,只不过隶属福州都统司的陆战队第一军第一旅已经改为纯粹的线列步兵。此外还有一个骑兵军和四个战区级的野战重炮旅,这就是明军的全部陆上兵力,至于各地民兵不在其中,不过需要的话总计三十个民兵军接到命令后会全部完成动员。

    而驻守三峡以西的是第十七军。

    这个由原本秦奶奶部下和不愿意跟张献忠的杨展,马乾两部四川军整编而成,统制就是杨展,副统制是秦奶奶的侄子。

    马乾改贵州巡抚。

    但这不是杨庆的嫡系亲信。

    如果张献忠加入同盟,并且试图东下,不敢保证杨展最终会不会倒向龙兴天子,所以把这个军调离,换上绝大多数由当年那些棚民,还有江西藩王土地改编的皇庄兵所组成的第十三军。

    这些都是杨庆的狂信徒。

    他们驻扎涪州,足以锁断张献忠自重庆的南下,虽然张献忠可以绕开这个点,但只能是偏师绕开,主力是不可能的,如果仅仅以偏师绕开那是过不了夷陵的。而荆州还有同样算杨庆狂信徒的第十一军,这个是战车步兵军,安陆还有一个军,这个也是战车步兵军,武昌都统司就下属这三个步兵军,以警戒张献忠和金声桓的可能的异动。

    “把黄得功调回南京,二哥去武昌接替他。”

    杨庆对黄蜚说道。

    黄得功还是调回来吧,免得以后他难做。

    黄蜚点了点头。

    他现在是后勤部总长,一等一的肥差,不过这时候顾不上管这个,黄得功身份和他一样高,黄得功调回南京肯定得有个总长。

    “再下令给湖广民兵各军,全部转为二级战备状态。”

    紧接着杨庆又说道。

    各地民兵战备三个等级,此时就是三级,也就是一个民兵旅维持一个营的满员编制,二级战备就是两个营的满员,一级是三个营的满员,临战状态就是全旅满员。湖广因为皇庄化最高,民兵数量仅次于南直隶,总共编有八个民兵军,这个命令下达就意味着十几万民兵转入现役,再加上三个正规军,这就足够对付西线了。

    至于北线……

    “沿淮二线驻军全部转入临战状态。”

    杨庆说道。

    明军在北方一线加骑兵军是六个军的兵力,沿淮三个军二线,转入临战状态就是所有休假的全部回营待命。

    九个军足够让多尔衮清醒了。

    还有南线……

    “近卫第三军增援赣州。”

    杨庆说道。

    湖广民兵包括南线,这样衡阳都统司不需要增援,近卫第三军增援赣州足以堵住江西这条线,至于江西的民兵就不需要转入二级战备了。马上就要到开春了,江西这个粮仓的农业生产不能耽误。

 第三一六章 老王出马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明在一片诡异的平静中,终于进入了龙兴三年。(全本小说网,https://。)

    国债还是不温不火。

    已经扩展到所有省城和江浙主要府城的国债销售,仍旧没有什么太大起色,总共加起来卖出一百万,再加上之前的捐款,这个也改成国债,最终到龙兴三年正月底的时候,秦王西征特别国债总共算是收入两百万。

    还是没赶上锦衣卫的募捐。

    这段时间在地方官员士绅合作下锦衣卫募捐收入三百万两。

    这样总计就是五百万。

    而李自成也答应了最终折价一千五百万的要求,也就是说还有一千万依旧没着落,但这种事情最初阶段肯定是收获最多的,无论国债还是募捐最初这一个多月都是大头,以后就算继续也只能越来越少。所以后续这一千万是绝对完不成的,连五百万都不可能,最终的缺口很有可能超过七百万。但财政也不可能拿出银子了,大明户部本身就入不敷出,尤其今年山东的春荒是最关键一年,挺过今年春荒到秋天就可以收获地瓜了,所以山东的救灾也绝对不能受影响。

    那这钱到底从哪儿弄呢?

    好在这不是杨庆需要头疼的。

    这段时间张国维,瞿式耜,姜曰广,袁继咸等等老头子们,天天在各省奔波忙碌,试图游说那些士绅购买国债,只可惜都收获了了,哪怕张国维亲自跑到宁波,也只是在宁波推销出去两万两。

    可怜他是东阳人啊!

    宁波是海关重地,去年一年从宁波海关通过的白银就超过两百万啊!

    姜曰广更惨。

    他以快七十的高龄,冒着风雪在南昌帝国银行江西分行大门前,最终也只推销出一万两,话说他是新建人啊!他家就在一百里外的丰城啊!作为江西在朝的文官首领,他站在那里脸上带着僵硬笑容,心里却和头顶落下的雪花一样冰凉,真就像白毛女的戏文里唱的啊!

    不过杨庆倒是收获意外之喜。

    帝国银行发生的挤兑风波居然迅速平息了。

    很显然那些观望者放心了!

    这信国公稳如泰山,东林群贤完全没戏,就这节奏龙兴天子这辈子是肯定回不来了,话说这也难怪信国公历来鄙视这些士绅,就这德性也没法不让人鄙视。连自己都没信心还指望跟杨庆斗,连自己都不想掏钱还想着搞事情,一个个嘴上喊的响,大道理讲得冠冕堂皇,一到掏钱就立刻全退缩了,这就是一帮丢人败兴的玩意还指望他们成事?

    那才真是天方夜谭呢!

    既然信国公稳如泰山,那大家还兑换个毛啊!

    “这个局面我也不想看到啊!”

    杨庆无奈地说。

    他这句话那是真可以拍着自己良心说的,他计划中真是迎回自己大舅哥的,毕竟坤兴公主守孝期很快就可以结束了,怎么着也得让自己大舅哥来把婚礼主持了,可这样的结果就真出乎他的预料了。

    “信公,咱们是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有些话我就直说了,王某当初是应该跟着先帝走的,之所以留下来,就是因为圣上还在,这江山还是先帝的江山。王某不管信公做什么如何管这天下,只要皇帝还是先帝的子孙,王某就支持你,但此时王某还得请信公给一句实话,您到底想不想篡位?”

    王承恩说道。

    他已经当了三年的税务司总长。

    他在这个职位上可以说兢兢业业清正廉洁……

    至少比文官更廉洁。

    他甚至已经完全正常化,比如自称都变了,以前总是咱家奴婢的,现在也改成王某了,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太监,那完全可以变成文官吹捧的廉吏的楷模。但因为是太监,再加上干的就是得罪人的税官,所以弹劾他贪腐生活腐化堕落的奏折还是不断,甚至还有御史弹劾他强抢民女的。

    但在税务司总长这个职位上他的表现完全合格。

    去年他收了八百万两。

    这是总税务司收的海陆关税商税矿税等杂税加起来,这已经超过了正税,也就是户部以土地为主的税收的一半,后者去年收了两千两百万。

    两样加起来三千万。

    这已经达到万历初期水平,万历初期折色后,正课通常也在两千万出头,尤其是杂税更是到了万历年间最高值的接近两倍,而这只是目前这点控制区的。

    在这一点上他和高弘图功不可没。

    他俩一个太监不会为子孙计,一个当初家在沦陷区也无所顾忌,一个把杂税征收完全按照杨庆的意图正规化细致化,尤其是营业税等商业税的完善,更是极大拓宽财源。另一个则把对士绅的收税完全贯彻下去,哪怕被骂得狗血淋头,由原本东林外围直接变成奸臣的典型,高弘图依然默默地丈量着各地的一块块田产,然后依据田产收税。

    当然,主要是有锦衣卫和各地皇庄民兵的武力支持。

    王承恩光为了对付盐枭,就数十次直接调动皇庄的民兵,最大规模的一场战斗超过五百人。同样各地地主的抗税和地方官员的不作为,也逼迫高弘图不得不动用锦衣卫出动搞大逮捕,诏狱里经常有这样的客人。

    他俩可是杨庆目前财政体系的核心人物。

    “你们怎么都怀疑我篡位呢?”

    杨庆无语地说道。

    “信公,请明示。”

    老王说道。

    “这个问题你得去问公主,难道大明还有人比你更懂我吗?既然你说咱们是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的,自然也知道我所求的是什么。”

    杨庆一脸无奈地说。

    “信公,请明示!”

    老王继续问道。

    很显然他还是很对得起杨庆的评价的,他当然知道杨庆所求,但问题是这也不是当初,话说就以杨庆目前的处境,就是想做忠臣还得防备手下的人不干呢!黎玉田这些人天天蛊惑他派锦衣卫一枪把皇帝打死,这个老王也不是不知道,不过这一点老王对他还是放心的,主要是他打死皇帝肯定会让公主和他分手的。

    但要是皇帝来了,双方之间矛盾激化就很难说了。

    要是皇帝想弄死他呢?

    对于公主来说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哥哥,她就很难做出取舍了,如果真是皇帝先动手,那么杨庆弄死皇帝的话,想哄住公主还是有办法的。

    老王得让杨庆交个底。

    “公主不点头,我肯定不会做什么的,但是,若皇上想做什么,我也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若皇上还都南京能维持现状不变,并履行之前他的所有承诺,那么我会和他和睦相处。我对做皇帝没有多大兴趣,我想要的只是把大明改造成我希望的样子,谁敢干扰我,那我就绝对不会客气,但皇位对我真没吸引力。”

    杨庆说道。

    “那黄袍加身呢?”

    老王说道。

    “我不想穿的黄袍谁能给我加身?”

    杨庆说道。

    “信公能对着昊天上帝发誓?”

    老王说道。

    “好吧,我对着昊天上帝发誓,若未经公主同意,就谋朝篡位亦或黄袍加身,那么就让我天打雷劈!”

    杨庆很干脆地举手发誓。

    说完他下意识地看了看天空……

    呃,天空并没有一道闪电落下。

    王承恩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杨庆对昊天上帝还是很尊崇的,既然敢对着昊天上帝发誓,那基本上也就是真心的了。他并不介意杨庆做一个权臣,他也不介意杨庆把龙兴天子弄来当傀儡,傀儡也是皇帝,大明能有今天全靠杨庆,如果不是杨庆,崇祯父子早死了。杨庆救了崇祯一家挽救了大明江山,那么作为回报,做这个权臣是应得的,同样也是对大明对崇祯后代最好的选择。

    这真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这天下形势,无论哪一家都不会善待崇祯后人,哪怕桂王得了天下也得杀朱慈烺兄弟,剩下更不用说了,就是江南士绅成为胜利者,崇祯的后代也很难保证安全。

    连崇祯自己都死于非命呢!

    只有杨庆因为坤兴公主的关系可以确保崇祯后代的安全,王承恩只忠于崇祯个人而不是朱家,所以只要杨庆别弄死朱慈烺,然后自己称帝改朝换代,那么王承恩就不会脱离他的阵营。

    “圣上不会派人找你了吧?”

    杨庆疑惑地说。

    “信公的锦衣卫无孔不入,不会连这都做不到吧?”

    老王说道。

    “呃,我不喜欢用锦衣卫监视我认为值得信赖的人。”

    杨庆说道。

    “信公,我准备去长安一趟,钱谦益这些人还不知道如何在蛊惑圣上呢!如今这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