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221章

护国公-第221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庆说道。

    “胡元。”

    那士子代表说。

    “蒙古入侵属华夏沦陷期,期间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缔结的契约本朝一概不认,你拿一个蒙古人时候签的卖身契来大明当法律依据,你置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太祖于何地?更何况令祖上既然在蒙古入侵期间尚且能够卖得起家奴,那么极有可能是蒙古人的帮凶,我们需要好好讨论一下你祖上的汉奸嫌疑。或者我们应该在报纸上广发告示,说不定有学识渊博的还能考证出令祖的身份,你觉得是不是有这个必要吗?”

    杨庆说道。

    “我觉得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那个士子代表阴沉着脸说道。

    之前朝廷的确发过一道对胡元时候重新解释的圣旨,其中也的确有过类似的话,只不过没人当回事,毕竟都快三百年了,谁会在乎那个,杨庆对胡元的历史态度尽人皆知,他愿意过过嘴瘾就随便他好了。但当年蒙古人的合作者,的确都被重新定义为汉奸,为此不少士绅还抗议,但最多也就是私下抗议,毕竟他们也不怎么在乎三百年前老祖宗的名誉。

    再说也就记载于史书的,没有记载于史书的,除了族谱上可能会有记载,其他谁会知道啊!

    但记载于族谱的族人谁会宣扬?

    谁会让自己祖上顶汉奸恶名?为此偷偷修改族谱的都很多,要是像杨庆说的,找些历史学者考证一下他的老祖宗,再在报纸上渲染,他这个家族的名声可就臭了,而杨庆干这个那是出了名的,一个白毛女就让士绅这个词冒出臭气。

    “我也觉得没必要!”

    杨庆笑着说。

    那代表冷哼一声坐下。

    “还有谁?”

    杨庆就像在战场上一样,嚣张地看着那些士子代表,不过后者却明显有些勇气不足,毕竟绝大多数奴婢的源头,要算起来其实都不合法。人口买卖是其中最主要的。而人口买卖中绝大多数都是违法的,明朝法律对于人口买卖有着严格的标准,略卖良人这个罪名,涵盖了绝大多数的人口买卖,除非是那些本身就不在大明法律保护范围的。

    比如……

    “我的家奴是买的官奴,这个总没有什么不对了吧?”

    一个士子代表站起来说道。

    “官奴当然不存在非法,不过既然是官奴,那么朝廷也就有权赐还良籍了,需要我举一些例子吗?”

    杨庆笑着说道。

    “不需要!”

    那代表冷哼一声坐下。

    的确不需要,官奴来源绝大多数都是犯官家属,但历朝得到平反的犯官家属都会重新找回,别说是赐还良籍了,就是重新当官的都有,这样的例子一大堆,官奴无法反驳杨庆的奴婢不合理论点。人口买卖同样因为法律而很难反驳他,理论上唯一有用的就是家传的奴婢,但这一点又被他从源头斩断,所以还是没用,除非说是从宋朝传下来的,然而都过去四百年了,谁家能拿出卖身契?事实上连胡元时候的,除了一些真正的世家大族都很难找出来。

    真要是从法律角度,其实绝大多数奴隶都不能说干净。

    谁还没个强取豪夺?

    尤其是那些投献的,这在法律上本来就是严禁的,根本就不可能搬上台面,剩下的从道德上也很难说符合道德,比如说那些卖身葬亲的,杨庆一句发死人财就能堵上。

    “诸位,我不是禁止奴婢,但我禁止以华夏族人为奴婢,都是人,凭什么一些人就可以把另一些人当牲畜对待?我们同沐昊天上帝之恩,都是女娲造人的后代,同为炎黄二帝的继承者,就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奴婢制度的确不是大明所创,的确自古延续至今,但据我所知宋时就已经从制度上在改变,是蒙古人的入侵打断了进程。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亦严格限制奴婢数量,然自太祖之后诸帝待下日渐宽仁,遂使变良为奴者日增,直至今日江南之地遍地农nu。

    这一次不过是拨乱反正,恢复太祖未竟之业而已。

    我不是吓唬诸位。

    奴变在江南很稀罕吗?

    先帝之时借着天下大乱,奴变者多少?为奴婢破家者多少?张献忠入麻城是何人迎之?麻城士绅死于家奴之手者多少?你们就不怕哪一天这江南的千百万奴婢对你们执刀相向?

    太平盛世?

    当年萧衍也觉得他是太平盛世。

    可侯景八百胡骑就踏碎了他的盛世烟花,八百胡骑,就毁掉了南梁的衣冠盛世,这个夸张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因为侯景的八百胡骑后面是几百万的奴隶,当奴隶蜂起的时候,衣冠华族也就只能怀金玉而饿死了!你们就不怕有朝一日,当江南奴变蜂起的时候,你们也和他们一样,怀金玉而饿死?”

    杨庆看着那些士子代表,脸上带着冷笑说道。

    “补上一句。”

    他随后说道:“我没兴趣保护那些奴隶主,大明的军队也没兴趣保护那些奴隶主,大明军队的职责是守护华夏之民,而不是那些以华夏之民为奴隶者!”

 第二九七章 有天命者如是乎?

    (全本小说网,HTTPS://。)

    士子代表在四民大会堂的反击纯粹就是发泄一下……

    他们也知道这没用。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四民代表里面士子代表只有四分之一而已,这四分之一里面绝大多数又都是些穷秀才,这些人又根本没有家奴,只有极少数大家族出身的代表利益受释奴令影响,这几个人的声音在两千多人的掌声中毫无意义。

    他们就是忍不下这口怨气而已。

    杨庆的咄咄逼人真得已经让他们忍无可忍了,完全就是嚣张跋扈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可四民大会无法反击,那又有什么手段反击呢?难道真得开战?可遍布各州府的一个个民兵皇庄,南京周围数十万民兵,江北屯垦区的数以百万计民兵,全都像阴云般压在江南士绅的头顶啊!这还不说已经扩充到十七,准确说加海军陆战队,已经扩充到十九个军的正规军。六个军就牢牢守住北方前线,两个军就能堵死桂王北出的道路,留下两个军警戒张献忠和金声桓,杨庆可以拿出九个军用于内部的作战……

    哪个士绅有胆量造反?

    不用九个军,就南京周围常驻的近卫第一,二,三军,就把他们压得死死的。

    这可是明军真正最精锐的。

    当年崇祯时候的御营三军,血战过左良玉的叛军,李自成的精锐南下大军,黄河岸边暴打过八旗,三个军加起来超过七万百战雄师,就作为南京防卫军常驻应天府。

    连民兵都打不过的士绅们拿什么对付他们?

    你们敢造反吗?

    杨庆站在正中的发言席上,用挑衅的目光看着那些代表。

    后者的目光明显很茫然。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反击了,忍下这口气不甘心,反抗没胆量,这时候他们才发现,杨庆真要撕破脸皮,他们还真就没办法了。在过去杨庆还算讲道理,还算维持着表面上正常的时候,他们的确还能斗一斗,可当这个混蛋露出真面目后,他们真得就一点办法没有了。

    束手无策啊!

    “诸位,我想对这个问题没有提出置疑的了吧?”

    杨庆以获胜者姿态说道。

    “没有!”

    ……

    下面一片喊声。

    那些没有家奴的四民代表,闲得蛋疼了也不会管这个,这就是抓阄选四民代表的好处,如果按照英国人方式,以地方选举来推选出的议会,这时候估计早就高喊着天zhu国贼蜂拥而上,两千多人一起把杨庆这个恶棍踩死了。但抓阄这种完全随机的方式让士绅力量在四民大会完全成了弱势群体,说到底这是拼数量的,士绅数量和底层数量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那么我们就开始正式的议题。”

    杨庆满意地说。

    “第一,皇帝是什么?”

    他说道。

    下面一片懵逼。

    “上古炎黄二帝,皆为民众所推举故得以为帝,自夏禹开家天下之制遂为世袭,然无论世袭或推举,都是华夏之民内部之事。秦一统天下,始皇帝创立皇帝之号,之后汉魏晋历代相沿,五胡构逆,祸乱华夏,使天下大乱三百年,至隋重归一统,于唐至鼎盛。其后五代乱世,延至宋,华夏又失至尊之位,乃至有崖山之祸,及太祖皇帝起于布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华夏所推,扫清四夷重归至尊。

    那么这皇帝真是天命吗?

    历数至今所有皇帝,死于非命着恐怕占了多数,更别说如晋愍帝,宋之徽钦二帝,这些屈辱苟活纵然匹夫都为之不齿者。

    有天命者如是乎?

    说他们有天命,那简直就是对昊天上帝的亵渎!”

    杨庆在一片愕然的目光中喊道。

    “忠勇侯欲谋反乎?”

    一个士子代表站起来义愤填膺地质问。

    杨庆无视了他。

    旁边一个站岗的锦衣卫直接走到那家伙身旁……

    “请这位代表保持秩序!”

    那锦衣卫恶狠狠地说。

    那代表下意识地坐下了。

    “谋反的罪名我可担不起,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没有什么皇帝是天命所归,炎黄二帝是民众所推,秦二世而亡是因为干得太差,民众不满意当然要赢氏下台。西晋之荆榛是引狼入室,司马氏身属北邙之狐兔乃是咎由自取,宋之亡乃是文贵武贱的必然结果。

    帝王没有天命。

    朝代轮替也没有什么五行德运。

    兴废皆人事,非天命!

    皇帝亦人,非天子!

    大明之起乃太祖与开国元勋百战所得,亦非天授!”

    杨庆说道。

    “那我们祭天何为?”

    同样出席的瞿式耜说道。

    “昊天上帝开辟宇宙,又化身以维持宇宙的秩序,我们享受的阳光空气水,我们脚下的大地,皆昊天上帝所赐,那我们祭天难道不应该?瞿侍郎以前信奉雅威吧?连欧洲人都能虔诚侍奉雅威,我们祭天难道不应该?”

    杨庆说道。

    瞿式耜闭嘴了。

    信雅威可是他的黑历史。

    不过对于杨庆的异端邪说,其实没几个反驳的,因为这本来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这片土地上自从陈胜吴广喊出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起,皇帝的天命所归就成了皇权的遮羞布。谁都知道皇帝是兵强马壮者为之,天命不过是个裤衩,扒下这层裤衩对于除了皇帝和宗室外都有利,至少也是没坏处的,哪怕儒家提出这套天命理论也不过是为了迎合皇权,但儒家本身并无太多益处,这是他们的进身阶梯而已。

    “那么我们的四民大会第一次全会的第一项议题就是……”

    杨庆环顾四周。

    “人间宣言!”

    他说道。

    就在他这话说完后,大批锦衣卫走进来,开始向这些代表分发这份宣言的文稿,这些代表有超过三分之一原本就是识字的,至少识部分字,在南京期间专门有人给他们教课,目前百分之八十的人能看懂文章。就算看不懂的,身旁也肯定有能看懂的,互相交流一下就行,实在不行还可以要求配解读的,总之这是小事,这些代表都会知道他们手中的文稿上内容。

    “诸位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对内容提自己的意见,甚至包括不满意的也可以提出,接下来我们将对其进行表决,如果超过半数同意,那么这份宣言就算通过。然后朝廷会将其送往长安,由陛下以圣旨签发,送回南京行玺并公告天下,今天我们表决的就是这一项,完成后会将接下来几天的议题内容提前发下,休会后各位带回预先进行讨论,最后一项项进行表决,直到完成所有议题。”

    杨庆看着议论中的代表们说道。

    这份宣言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否定皇权的天命和朝代更替的五行德运理论,剥去皇权的天命光环,重新定义明朝的正统性。

    不是天命。

    不是五行德运。

    就是朱元璋带领开国元勋血战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功,这是最正的正统性,其他历代都无法相比,哪怕汉朝也属于华夏內战,哪怕隋朝也是借助胡人。只有大明太祖是真正以华夏布衣起义兵,将入侵的异族赶出华夏之地,同样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朱家子孙拥有了皇位的继承权,这是太祖皇帝的遗泽,而不是因为什么天子因为什么天命所归。同样,当朱家做的不好时候,华夏之民也有权将其赶下台,就像当初把赢家赶下台一样。

    这样就真正赋予了民众推翻皇帝的正义性。

    但对朱家也有好处。

    至少他们可以暂时挺过这一波的危机,毕竟天下都到如此地步,朱家在老百姓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