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194章

护国公-第194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都平原的都江堰灌溉区,粮食亩产和江浙水田没有区别,哪怕七成地租,佃户一年收入仍旧可以保证能吃饱。五六石乃至超过七石的亩产,哪怕七成地租,佃户仍旧能够每亩剩下三四百斤,就算谷得脱壳,那也是近三百斤米,只要没有苛捐杂税,五口之家两个劳动力,租十亩地就完全能勉强养活全家,这和北方那些亩产一石的有本质区别。

    富饶的土地成就了张献忠。

    甚至哪怕就是杨庆的地盘进行全面范围的平均,都不如张献忠治下的老百姓生活水平高。

    毕竟杨庆治下很多人得吃地瓜而张献忠治下根本不吃地瓜,人家全都是吃米面,当然,这样的很大原因是四川不用向朝廷交税,封闭起来自给自足的四川,在目前不足千万人口的情况下,那小日子肯定逍遥快活。

    金声桓那里日子也不错。

    他实际上就一个以襄阳枣阳为南界向北的整个南阳盆地,虽然和成都平原没法比,但好在他治下总共也就一百来万人口,这片盆地承接了四周群山的雨水,终究还是勉强能够维持的。而且他控制着汉江和江汉向北的商道,尽管他也不收士绅的税,以获得大族的支持,但依靠商业的控制权仍旧过得不差,事实上在这种小冰河期就是越向南越好。

    淮河是一条分界线。

    淮河乃至淮河北岸少部分区域然后向南,就都是能自给自足的。

    这条线越往北越差。

    像多尔衮这种最北边的就只好抢掠了,李自成实际上也算抢掠,因为他收杨庆保护费和掠夺西北。而多尔衮之所以最倒霉,是因为他打不过杨庆和李自成,已经没法抢了,于是他就维持不下去了。

 第二六一章 青石关

    (全本小说网,HTTPS://。)

    对于大明目前的四分五裂,杨庆无动于衷。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统一?

    统一不需要成本呀?

    南棒都不敢尝试去统一北棒的成本呢!明军北上的确最低也能把多尔衮赶出北京,但是,成本呢?作战的成本,镇压北方士绅的成本,救济北方饥民的成本,这些统统都会毁掉他目前的大好局面。

    他的经济依然很脆弱。

    或者说他的粮食依然很紧张。

    仅仅是因为有可能需要给李自成支付四百万石粮食,就已经让南京米价逼近翻翻,逼着他不得不动用宝贵的战略储备粮,但至今依然维持一两的高位。虽然江浙的粮食亩产量的确很高,但别忘了这里人口也多,他正在进行的人口普查虽然至今还没彻底完成,但根据最新的统计估算,光南直隶,浙江,江西三省加起来的人口其实已经过亿了。实际上这三个核心省不单纯以丁记,而是以男女老幼全部涵盖的人口计,平均一口人耕地不足两亩,这三省从南宋开始就已经把能开发的荒地全开发了,再怎么开荒也就是那么两亿亩。

    杨庆此时的全部希望在湖广。

    湖广熟天下足,长沙水田可是亩产七石谷的,但现在湖广的战争刚刚结束才两三年,至少十年內还很难符合这句话。

    而福建云贵最多自给。

    他其实真得也没多少余粮。

    粮食亩产的优势完全被庞大的人口数量抵消掉了,无论他如何折腾在庞大的人口数量面前都不值一提,至少在湖广的粮食产量真正发挥威力之前,他是不准备玩什么一统天下的。

    玩不起!

    这个杭州冬天暴雪太湖封冻湖南都能把鱼冻死的时代他真玩不起!

    然而……

    北方人民等不了啊!

    青石关。

    “这日子淡出鸟啦!”

    明军第九军第二旅第一营下士陈春抓狂一样对着面前群山吼道。

    他旁边饭桌上几个吃饭的同伴无语地看着他,很显然这家伙纯粹吃饱了撑得,然后这些无良的家伙心照不宣地伸出筷子,迅速瓜分着桌子上热气腾腾的野兔炖野蘑菇。而旁边木桶里是热气腾腾的糙米饭,话说他们的生活水平在这个时代来说那是相当的高,不过日子枯燥乏味也是真的。在他们两边那些残破遍布青苔的石城墙就是古老的齐长城,同时也是这时候明清双方的军事分界线。从这里向西还有如锦阳关等一连串险隘,控制着穿越鲁中山区的一条条山路,在青石关南边就是明军第一营驻地莱芜,而旅部驻泰安州,军部驻东平。

    沂蒙山区以西就一个第九军。

    而沂蒙山区以东以沂州为核心还有一个第八军。

    徐州第十军总后援。

    郑州还是只有一个第七军。

    而骑兵军原本驻归德,在李自成移交河北二府后,已经移驻沁阳,整个北方防线就这五个军,这也是杨庆的后勤系统目前能够支撑的持续作战的最大限度。

    五个军十万人。

    除骑兵军外,剩余四个步兵军全部车营化。

    不过这一带没什么人口了。

    鲁西包括曹州菏泽等地完全被清空成了无人区,这一带只要黄河在铜瓦厢一带决口立刻变汪洋。当初黄河水淹没的开封向东南一线同样也是无人区,淤积的沙子里面根本没法种什么庄稼。泰安莱芜一带虽然没有完全被清空,但留下的也已经不多,毕竟这一带也算不上富饶,除了极少数宁可死在家乡也不南下的,其他全都被移往湖广甚至四川的皇庄。

    别说他们这样的前沿哨所,就是后面的莱芜城里,也只有少量从清军控制区逃过来的百姓。

    这是普遍现象。

    整个明军防线上逃过清军巡逻南逃的饥民堪称络绎不绝。

    毕竟老百姓是会用脚选择的。

    别说老百姓,就是八旗汉军甚至八旗朝鲜的士兵,都不时有因为饥饿逃过来的,至于其他三军没有,而且逃过来也会被逮捕,实际上会被押往后方做苦力。而这些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绝大多数继续向南,也有少量经过锦衣卫的甄别后,留在军队驻地作为民兵干些后勤。

    连女人都难得看到几个的日子无疑很无聊。

    就在陈春喊完的瞬间,蓦然间前方山林中传来一声枪响。

    明军士兵们……

    明军士兵们继续吃饭。

    借对面清军个胆,他们也不敢主动向这边进攻,尽管莱芜只有明军一个步兵营,但这一个营也是千人,哪怕野战扛清军三五千毫无压力,至于防守就更别说了。

    “有人逃过来了!”

    陈春突然惊喜地说道。

    明军士兵们继续吃饭。

    有人逃过来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后面有建奴在追!”

    陈春紧接着喊道。

    所有士兵以最快速度放下了手中的饭碗,然后齐刷刷转头,就看见半里外的山路上,一个人正骑着马狂奔而来。在他后面数十名清军骑兵紧追着,看打扮是驻博山的八旗神军,这些家伙配有少量火绳枪,尽管在马背上的射击没什么精度,但他们仍然在零星开火,枪口喷射的硝烟,在夏季山林的绿色中分外醒目。

    突然间那人胯下战马一头栽倒。

    这人的身手也很好,在马倒下的瞬间扑向路边的荒草,在地上滚了几下就爬起来,迅速冲向树林,他明显是山里长大的,密林和崎岖的乱石丝毫不能阻挡他快速向前。后面的清军迅速分开,一部分沿着山路冲向他前方准备堵截,另一部分下马冲进山林追杀,不过清军在山林里和他差距不小,追是追不上他了,倒是骑马向前堵截的威胁最大。

    “开火!”

    青石关上的明军队长喊道。

    城楼上骤然枪响,趴在栏杆上的线膛枪手射出的子弹,准确命中清军最前面的骑兵,后者立刻从马背上坠落。

    “走,杀出去!”

    就在线膛枪手装弹的同时队长喊道。

    所有士兵迅速穿胸甲拿起武器。

    他们其实是一个步兵队,也就是一个野战中的四车组合,但作为前沿哨所驻军,是不会携带战车,就是纯粹的步兵,不过他们也同样有自己的步兵小队阵型,也就是改良版的鸳鸯阵。匆忙套上胸甲的队长和另一名士兵各一柄双手斩马刀,背后四名斧枪手防两翼,再后面是腰上挂着上刺刀的火绳枪兵……

    刺刀已经开始装备。

    也就是套管式,这些不是杨庆的兵工厂制造,而是苏州的民营铁厂制造,用灌钢法而不是坩埚钢。

    一个队实际上三个鸳鸯阵,品字型组成小的步兵阵型,专门用于在没有战车情况下野战,尤其是这种山地狭窄地形作战,绝大多数士兵其实都是第一次和清军交战,但包括陈春在内的所有士兵依旧充满亢奋……

    “立功的机会到了!”

    拿着一柄火绳枪的陈春亢奋地吼道。

    那些士兵同样一片吼声。

    他们从南方来此一年了,除了打猎根本没有任何事情可干。

    男儿何不带吴钩啊!

    不打仗如何立功升迁出人头地?

    三个鸳鸯阵就这样在青石关前迅速组成,然后开始向前推进,就在同时他们头顶的线膛枪手终于完成了装弹,紧接着第二次扣动扳机。此时原本准备截击那人的清军骑兵也直冲过来,此时距离已经不足百米,第二颗子弹击中最前面清军骑兵的战马,因为山路狭窄,悲鸣着倒下的战马一下子横断山路,后面的清军骑兵不得不减速准备跳过。但也就在这时候结阵向前奔跑的明军到达十丈外,三个鸳鸯阵的所有火枪手前出,十六支火绳枪同时开火。

    六名骑兵在枪声中倒下。

    紧接着所有火枪手缩回斧枪的保护中重新以最快速度装弹。

    还没等他们装完子弹,两名绕过来的骑兵最先到达,从左右策马执矛直冲而来,但还没等左边骑兵的长矛刺中队长,他身后四柄斧枪同时向前刺出,那战马惊恐立起,四个枪头几乎同时刺进它前胸。在马背上骑兵坠落的时候,右边进攻的清军骑兵长矛刺中了一名斧枪手,但却被坚固而光滑的弧面胸甲划开,只是刺伤了他胳膊。后者很是悍勇地用没受伤的手一把抓着矛杆,还没等那骑兵回夺,另一名斩马刀手的长刀凌空劈落,那清军直接被腰斩在马背。

    后面六名清军骑兵蜂拥而来。

    但十二柄斧枪组成一个三角型的防线堵死山路,很显然硬冲是极不明智的,来不及装弹的他们立刻在十丈外停下拿出弓箭射击。不过还没等他们的箭射出,城楼上线膛枪手射出了第三颗子弹,此时也就不过五十米距离,子弹再次准确命中。

    “低头,快点!”

    队长焦急地喊道。

    就在同时清军的箭落下。

    五发二中,一支命中明军躯干但被胸甲弹开,一支命中一名斧枪手胳膊造成肌肉贯通。

    但这时候火枪手装填完成。

    十六支火绳枪再次举起,对面清军骑兵惊恐地掉头,但却在密集的枪声中纷纷坠落,只有一名骑兵逃过这一劫惊恐地掉头逃跑。不过他的战马受了伤不愿意再跑,他也顾不上管战马,以最快速度下马沿山路逃跑,但却被地上的死尸绊倒,他在后面明军的哄笑中爬起来,继续一瘸一拐地跑着。

    他跑出一百米后,一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后背……

 第二六二章 山东义军

    (全本小说网,HTTPS://。)

    枪口后面的线膛枪手,通过表尺和准星,稳稳地瞄准那清军后背,随着目标的跑动而轻微移动着手中这支昂贵的火枪……

    狙击手是明军的队一级标配。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至少在北方前线的四个步兵军中是如此。

    坩埚钢的诞生,使得杨庆的燧发枪产量稳定增长,但除了优先装备海军陆战队外,并没有给北方前线各军提供,而是集中产能,给北方各军配上队属线膛枪当狙击手。另外营属还有一个专门的狙击队,很显然杨庆的超前思维还是很值得肯定,今天这场小规模战斗中,这支线膛燧发枪几乎成为战场的主宰者。

    “神侯保佑!”

    狙击手默念着这时候明军士兵对杨庆的尊称,深吸一口气,猛然扣动了扳机。

    竖起的龙头瞬间落下。

    前端燧石在弹簧的力量下狠狠撞上了同时打开盖子的药池,撞击的火星立刻引燃了细细的火药粉,紧接着燃烧的火焰通过侧面的小孔引燃了枪膛的颗粒状火药,火药急速燃烧的膨胀力量推动一个鹿皮包裹的弹丸猛然射出。因为是硬生生挤入枪膛,这颗子弹在射出同时随着四条膛线而转动并在出膛后继续保持旋转,然后在半秒的时间里飞越一百多米。

    那清军猛然向前扑倒。

    那狙击手亢奋地发出了欢呼。

    而这时候追入山林的七八个清军仓皇逃离,那个躲进山林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