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164章

护国公-第164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都不是他的命令,而是实际上的皇宫之主懿安太后的命令。话说他一个大臣哪有资格管皇宫,但太后的话就必须得听了,哪怕这是太后因为人多眼杂不好控制,妨碍了她和jian夫幽会而下的命令。

    高丽王世子的入朝自有一套繁琐的礼仪程序,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入朝之后是献俘。

    他还带着几十个建奴俘虏呢,其中还真有一个重要人物,多尔衮派驻汉城的朝鲜巡抚,原本历史上的咱大清明史馆总裁祁充格,剩下那些也是多尔衮派驻朝鲜的官员和将领,都是正牌的八旗,既然这样就必须送到孝陵剐了。

    话说这时候孝陵享殿前地面算是彻底被咱大清的血染红了。

    这些程序走完就是实际的东西了。

    李淏此来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希望大明继续增派援军,二是希望提供粮食支援,三是援助一批军火,不是采购,而是请求援助,他们现在真没钱采购了。之前李倧好歹还带着大批积攒的金银珠宝,但现在也已经花完了,朝鲜都白骨露于野了,自然也没法收多少税,尤其是战争破坏造成内部饥荒严重,李倧再继续增加税收非逼得老百姓揭竿而起不可,毕竟他现在就那么点地盘。

    “援助是肯定不行。”

    杨庆说道。

    “忠勇侯,在下代父王和朝鲜百姓恳请朝廷施恩。”

    李淏赶紧站起躬身行礼。

    “世子快请坐!”

    杨庆紧接着又把他按回座位。

    “帮你们是肯定要帮,但无偿的援助是不可能的,因为朝廷财政根本没有这份预算,我们现在财政支出都是在年初就做出预算,每年该给军队和各部及其他支出需要多少,都提前算出来由监国批准。按照税收至今无法做到收支平衡,如果要再为援助朝鲜而增加一笔开支,那就只能给老百姓加税,但如今大明也很艰难,毕竟我们也要面对建奴南侵和桂逆叛乱,还有藩镇割据,老百姓头上也没法再加税了。

    但咱们可以用另一种办法。”

    杨庆说道。

    “忠勇侯请明示。”

    李淏说道。

    “你们可以向银行贷款,然后用贷的金银采购粮食和军火。”

    杨庆说道。

    “银行?贷款?”

    李淏一脸茫然地说。

    “是的,我们自己的财政缺口也是用这种方式弥补,帝国银行可以为任何具备还贷能力的人提供贷款,当然必须得有抵押。比如说盐税,如果朝鲜王国以盐税做抵押,从帝国银行贷一百万两不成问题,然后帝国银行派人接管你们的盐业,从每年的盐税中扣除贷款和利息,一直到还清贷款和利息为止。

    你们还可以用关税。

    也可以用商税。

    总之你们的税收都可以拿来作为抵押品,作为大明的属国,只要朝鲜王国还存在,这些税收就都不会取消的,这是最好的抵押品,帝国银行肯定不会拒绝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方案。

    另外还有一种方案。

    你们可以出租土地,比如说把沿海某个港口出租给大明的商人,让他们在那里建商号,比如说釜山港就很合适,然后你们可以要求租借者预付十年租金,这样这笔租金也可以用来维持你们的财政。你看,你们并不是没有钱,只是不懂经济而已,只要懂得经济,你们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就坐在宝山上。”

    杨庆说道。

    这也算拿朝鲜当小白鼠,锻炼大明的殖民第一代殖民者了。

    殖民者嘛!

    租借地,贷款控制,把持海关和税收,这些都是必不可少,朝鲜再小那也是块肉啊,每年的盐税,海关税也是不少,一年不够还贷,十年二十年总是够了,反正还不清贷款他们的税收就在帝国银行控制下。甚至帝国银行还可以借机在朝鲜设立分行,吸纳朝鲜有钱人存款,这样到最后经济彻底就被帝国银行控制。此外港口租借也是必不可少,虽然这时候距离抢佐渡岛金山还早了些,但别忘了杨庆已经开始捕鲸了,舟山渔场不是东亚的主要捕鲸场,主要捕鲸场在日本海北部呢!

    在釜山港建立基地,然后捕鲸船队乘黑潮北上,在日本海北部捕捞鲸鱼甚至干脆在北海道建立据点。

    这时候北海道还没全落入日本的手中,日本只是松前藩在南部建立了几座小城,绝大多数土地还处于阿伊努人的控制下。完全可以在那里建一个小据点,然后一边捕鲸一边给阿伊努人提供点武器,让他们驱逐北海道的倭国人,顺便也来向大明搞个称藩纳贡。

    而且可以培养这条线上的水手。

    捕个三五年的鲸鱼,估计光捕鲸的船队就能拿下佐渡岛了,

    而釜山就是最主要后方基地。

    同样这样的租借地也可以用来向朝鲜移民渗透,这场战争让朝鲜的人口锐减,实际上当初的抗倭战争已经让他们锐减一次了,那时候整个汉城才剩下四万户,又经历了建奴前两次入侵,这时候朝鲜半岛正适合于搞人口渗透。通过这些租借地和贷款控制必然出现的雇员涌入,正好向朝鲜商业移民,这些雇员再买点姬妾生个孩子,把原本那些在朝鲜的汉人如明玉珍等人后裔身份明确,估计不出五十年朝鲜就和大明完全一体了。

    那时候李家是否还是朝鲜国王已经没什么重要的了。

    反正就是个傀儡。

    对于这个时代的朝鲜,还是要保持一点宽容的,毕竟他们还没变异成棒子,先逐步从经济军事上控制然后一纸诏书命令他们入朝就行,或者移封由外藩变內藩,在大明给他们划十万亩封地。

    当然,李淏不会知道这些。

    他不会知道这只是朝鲜王国灭国计划的开端,他只知道忠勇侯的确给他提供了解决难题的办法,什么粮食军火归根结底就是银子,如果能以这种方式获得银子,哪怕需要付出点税收抵押也可以接受。对于李家来说并不在乎这个,朝鲜是他们的,朝鲜的一切都是他们的,他们愿意拿来做什么就做什么。相反如果不获得这笔至关重要的银子,他们就无法再继续战争,那时候不但大半个朝鲜的土地无法夺回,而且还要面对北方那些逆党卷土重来的危险。

    哪怕后者得不到多尔衮的帮助了。

    但那些在多尔衮扶持下已经成了气候的军阀们,无论在自保还是在野心驱使下都有改朝换代的可能啊!

    他们李家是如何起家的?

    不就是这样灭高丽取而代之的吗?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

    “忠勇侯,银行能为我们提供多少银两?”

    李淏小心翼翼地问。

    “那得看你能拿出多少可抵押,若你能拿得出足够抵押,哪怕就是一千万也没问题。”

    杨庆笑着说道。

 第二二二章 长公主,你要做一个淑女

    (全本小说网,HTTPS://。)

    李淏的智慧终究还是有限……

    再说他也没别的选择。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而且这时候他爹已经病重,李倧原本历史上明年死的,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加速了他身体的衰落,那么也就是说很快李淏就要继位并自己面对糜烂的国家。

    他的压力也很大啊!

    他当然知道帝国银行是杨庆,监国和太后合伙开的,杨庆只不过是在假公济私而已,但这与他无关,他需要的只是银子,而且贷款并不仅仅是获得银子,还是他向这个大明目前实际的统治集团输诚的投名状……

    杨庆既然说了他就不能拒绝。

    他要是拒绝的话,杨庆肯定就不会再支援朝鲜了,说到底支援朝鲜对大明又没多少实际的好处。

    他很爽快地出卖了国家。

    他代表他爹以朝鲜王国继承人身份和帝国银行签署协议,以关税和盐税为抵押,贷款两百万两白银,分期三十年,加上利滚利估计要还至少五百万。而且这些银子除了少部分由他带回去支付军饷俸禄之类外,剩下全都在大明用于采购粮食和军火,但朝鲜未来在仁川设立的海关和盐政就由帝国银行派员接管,直到把这些银子扣出来为止。另外釜山港五十年租期出租给杨庆与郑芝龙合伙的北洋公司,但后者预付二十年租金,十万两白银。帝国银行获准在朝鲜开设银行,北洋公司获得朝鲜的探矿开采权,这个也是十万,开采收益六四开,四成给朝鲜国王,两个公司的雇员及其他进入朝鲜的大明商人在朝鲜享有治外法权……

    “这是什么?”

    郑芝龙疑惑地看着这个新名词。

    “就是李家无权处置咱们的人,哪怕咱们的人在朝鲜犯法,他们也没有权力处罚,必须把人移交咱们。”

    杨庆说道。

    “呃,这就叫治外法权?”

    郑芝龙愕然道:“那咱们一直就是如此啊!”

    事实上没这么简单。

    明初朝鲜对大明那是战战兢兢就跟伺候一头霸王龙般,甚至朱元璋都故意找茬,嫌人家上表写得不好逼朝鲜派世子亲自押送起草表文的大臣到南京谢罪,然后把这个倒霉家伙流放云南。用李成桂自己的话说:帝以兵甲众多,政刑严峻,遂有天下。然以杀戮过当,元勋硕辅多不保全。而乃屡责我小邦,诛求无厌。今又责我以非罪,而胁我以动兵,是何异恐吓小儿哉?

    这种情况下朝鲜哪敢为这种小事撩拨朱元璋?

    但后期就不好说了。

    至少他们自己根据大明律改的法律中有彼国人犯罪,同样依律处置的条文。

    不过双方往来除了朝贡以外,也就是陆上的互市,而这种互市是太监主持的,就算有犯罪也是大明自己处置了,而海上岛屿走私是严禁。期间主要是明朝渔船被风吹过去,这种情况朝鲜是以礼相待,甚至朝鲜国王明确命令就是一条狗也得喂好,但后期走私商和倭寇合伙后,就不是这么以礼相待了。别说那些真正登陆杀人放火的假渔民,就是真漂过去的渔民也有被地方官利于以倭寇邀功而杀死的,明朝方面对这种事情也不是很在意,毕竟沿海渔民走私商倭寇合伙也是大明一直头疼的问题。

    在隆庆开关以后双方的理论上依然没有固定海上贸易,但实际上朝鲜船到登莱太仓贸易很常见。

    但大明商船都是沿海岛屿。

    尤其最著名的就是皮岛,毛文龙能在皮岛混下去,就是因为那里是大明与朝鲜的海上贸易中心,登莱转过去的商船把货物运到皮岛,朝鲜商人同样把货物运到皮岛,双方在那里互相贸易,但大明商人进入朝鲜贸易几乎没用,同样也就不存在大明商人在朝鲜犯罪然后被处置的事情。

    而杨庆要商业移民渗透的。

    那么这个问题就必须得摆在明面上了,他必须先在朝鲜确立大明百姓一等人的地位。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朝鲜可是有大量汉人后裔,比如明玉珍后代,好像陈友谅的后人同样也被朱元璋扔了过去,这些繁衍至今都家族庞大,可以恢复他们的大明身份,把他们变成朝鲜版香蕉人。这样大明商业雇员算殖民者,朝鲜汉人后裔算香蕉人,顺便吸纳部分朝鲜官宦充当朝奸,一个完美的殖民体系就建立,既然欧洲人证明了这种体系最适合管理驯顺的殖民地,那杨庆为何不拿来套用?

    “只是这捕鲸……”

    郑芝龙欲言又止。

    “南安侯觉得不易?”

    杨庆说道。

    “着实不易啊!咱们在舟山射杀那几条鲸,就付出一艘船毁的代价,而舟山的鲸都不大,倭国近海的鲸我可是见过,那真是巨鲸如山,就是一艘巡洋舰对上也会被撞沉的。”

    郑芝龙一脸凝重地说。

    捕鲸的确厚利,那十几条鲸就让北洋公司收获不菲,谁也没想到这东西居然还是个宝贝,可问题是这东西的捕捞也太危险,那完全就是在以命相搏,就连他手下那些老海盗,在完成那次捕鲸后都喊着打死不再干。这要是去倭国沿海捕鲸,捕那些大得吓人的巨鲸,那真没人敢去,无非就是个点蜡烛照明而已,不用鲸油也有别的油。

    “但如果有龙涎香呢?”

    杨庆笑着说。

    “龙涎香跟巨鲸有何关系?”

    郑芝龙愕然道。

    “很简单,那不是龙涎,那就是巨鲸肚子里的,但只有抹香鲸体内才有可能有,而且个头越大的抹香鲸越有可能!”

    杨庆说着迅速手绘抹香鲸图递给郑芝龙。

    “真得?”

    后者瞪大眼睛说道。

    “真的。”

    杨庆很肯定地回答。

    郑芝龙毫不犹豫地拿着抹香鲸画像走了。

    “利益使人疯狂啊!”

    杨庆感慨道。

    是啊,能不疯狂嘛!一千两百两银子一斤啊!黄金才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