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146章

护国公-第146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们至今还没有刺刀,这种情况下后撤还不乱那真得很考验士兵素质,得拿鞭子不断抽才行。

    不过有这一个旅就足够。

    云南的山区环境决定了,不可能有真正的超大兵团作战,而且基本上不会有重步兵和大规模骑兵合围,就那些土司手下的冷兵器山民,说句实在的,一个营的火枪兵一轮齐射就能打崩。这样一个旅足以镇压云南,毕竟沐天波等人肯定不敢公开造反,最多也就是撺掇那些土司搞事情,以此逼迫朝廷停止卫所改革,但那些土司也不可能傻到真正给他们当枪使。

    当朝廷的军队展现出强悍的战斗力时候,那些土司才不会为这些家伙拼命呢!

    卫所改革又不是动他们。

    但对秦奶奶这样足够精明的却立刻嗅出了特别的味道。

    杨庆想对西南下手了。

    西南土司和卫所交错,要说杨庆解决了卫所之后,还不对那些土司下手,秦奶奶还不至于那么天真,她可一样是土司,但和杨庆对抗也不在她选择范围。她一个七十多的老太太还没那么雄心壮志,石柱马家在大明算得上功勋卓著,不是别无选择没必要冒险,能玩利益交换最好了。

    “怎么说呢?”

    杨庆笑了笑说道:“土司是一种非正常的存在,改土归流是必然,但只要不是那些造反的,我也不可能动用武力搞强迫,所以我想可以用一些让双方都满意的办法。

    第一,易爵。

    土司主动改土归流,朝廷赐予世袭爵位。

    实封爵位。

    以石柱土司为例,冉家停袭后只剩马家和陈家,可以换一个侯爵一个伯爵,侯爵封地七千亩,伯爵封地五千亩,免税的土地,不是山岭薄地,而是平原上的官田,您娘家是忠州吧?忠州还差些,给您在湖北选一块封地如何?至于马家子孙在军中的军职那个依然如故,马家在石柱的财产如故。

    这是对居住平地的。

    无论夷汉土司皆如此,改土归流后原土司授爵,而且封地在平原。

    第二,山民移民。

    山民整齐迁移出山到平原。

    当然,到哪里很难说,反正就是开荒种田,至于其土司授爵,朝廷欲恢复五等爵实封,给他们个子男什么的完全可以。但编入民兵,无论汉民还是其他什么民都一样,当然,汉民基本上没有居住山里寨子的,所以主要就是指那些夷民,但出山之后他们也就不再是夷民了。

    第三,改籍。

    对于那些实在不愿意出山的夷人土司,统统改籍为汉人,他们的子弟入官学接受教育,学成之后同样参加科举做朝廷的官。但他们必须得按律交税,他们的属民和属地就算他们的奴婢和私产,户籍上不会登记,但他们的土地需要和那些士绅一样交税。

    不交税是不行的。

    可以不改土归流,但税必须得交。

    又不想改土归流又不想交税这样的好事以后不会再有了。”

    “如果他们真那么想呢?”

    秦奶奶问道。

    “那就只好灭了他们。”

    杨庆很干脆地回答。

    秦奶奶没有再说什么。

    这个对马家没有影响,最多失去石柱的统治权,但换来世袭的侯爵和平原土地,石柱的财产还不动,马家实际上仍旧控制石柱,谁去当官也得看马家脸色。

    不仅仅是马家。

    对那些汉人土司来说都可以。

    西南山区的格局就是汉人居平地夷人居山岭,但汉人绝大多数也是土司管,他们尽管是土人,甚至被视为蛮夷,实际上也都是汉人。

    比如石柱马家和陈家。

    他们都是宋朝时候平定土人叛乱的将领,后来留在山区镇守,宋元战争时都带着土兵为南宋作战,胡元灭宋他们固守山区。

    蒙古人也不想浪费力气对付。

    于是他们被任命为土司,连同逃到山林的川民,那些土人,一起混居最后形成土司势力,西南山区除了一些真正深山老林的,基本上那些土司都是这样形成的。汉晋唐宋一代代躲避战乱逃入山区的汉人,在将领和官员乃至世家大族带领下与土人杂居,以臣服新的统治者为交换当土皇帝。但要说他们是蛮夷就扯淡了。别说石柱马家这些后来的,之前的播州杨家,甚至唐朝时候的爨家,赵家,这些统统都是如此,播州杨家准确说还是杨家将的后代呢!

    这一类土司不会反对这种交换。

    杨庆这就是在拿他们当自己人对待,交出贫瘠的山区土地,换取平原上的良田,交出土皇帝的权力,换取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而且随时还可以回到山区。

    但对于那些山寨里的夷人就很难说会不会接受了。

    哪怕第二条也很难说啊!

    “忠勇侯此举怕是要生乱子啊!”

    秦奶奶很直接地说。

    “乱则斩,我最不怕的就是乱子!”

    杨庆说道。

    他短期内就准备干这个。

    他准备先和多尔衮维持停战,毕竟多尔衮正在帮他抽空北方草原的青壮年。

    后者拉盟友都已经拉到喀尔喀蒙古了,大清的使者正在前往土谢图,扎萨克图,车臣三部,这三部在九白之盟后就作为咱大清的附庸,这时候多尔衮在明军威胁下,当然要把喀尔喀三部拉到他的牛鬼蛇神大联盟。除了这些以外,多尔衮还向西套甚至叶尔羌就连顾实汗和准噶尔部都派出使者,企图拉拢这些家伙从西边向李自成进攻,共同瓜分大明江山。

    至于他最后能拉来多少,这个杨庆也不好说。

    但这是杨庆期待的。

    这些家伙待在他们的地盘,征服起来是很麻烦的,不是说他们有多么厉害,而且距离远后勤供应不上,另外还有这些游牧民太分散,根本无法和他们进行真正的大战,一旦他们玩游击式袭扰,后勤断绝甚至有可能遭遇惨败。

    但如果把他们拉来正面会战就不一样了。

    一场大战就能解决。

    一场大战就能杀光他们的青壮。

    然后剩下的征服就是开过去接收他们的地盘而已。

    既然这样就给多尔衮点时间吧!

    杨庆很清楚,只要大明的改革完成就是无敌的,不用全改革完,就是把卫所改革完,把移民民兵化完成,把十七个军全部完成,把他的税务司和经界彻底完成,这样的大明在东方就根本没有任何对手了。哪怕不用燧发枪,就是玩戚继光的车营和古二爷的轻步兵,三十多万职业化常备军和数百万预备役也是吊打一切对手的。

    他不怕对手多。

    他现在就怕多尔衮拉来的牛鬼蛇神们不够多。

    而在这期间,他正好把云贵川的土司都解决了,把这片土地的改土归流完成,使自己的地盘彻底稳固,这片山区可是困扰大明很多年。从当年的杨应龙到奢崇明,大明的财力在这些家伙身上几乎耗尽,他可不想再留着这些隐患。

    干脆趁着这时候,应该说算是他们正虚弱的时候……

    奢安之乱才结束不到二十年。

    西南土司在这场席卷川贵的土司叛乱中都损失惨重,十几年时间还不足以让他们恢复元气,而他也正好拿这些家伙来练兵,尤其是他的新式步兵,如果那些土司识相接受改土归流最好,不识相那就当小白鼠好了。事实上杨庆不认为会有多少真正抗拒的,如果不是无可奈何,谁会喜欢居住在云贵山林?这年头又不是有玉米土豆支撑,要知道现代云贵山区就靠这两样,贵州几乎是最大的土豆种植区,很难想象这个没有土豆的时代,贵州山民是如何生活的,给他们平原的土地做交换,肯定会有人动心的。

    只要他们下山就好办了。

    走出山林的夷人还有什么威胁?

    他们走出山林,杨庆就可以迁移带着玉米种子和地瓜土豆等新作物的民兵过去了。

    秦奶奶默默地看着他,似乎在剖析他的那颗黑心。

    “侯爷!”

    这时候杨庆刚刚任命的总长助理,史可法义子史德威笑着走到杨庆面前说道:“给您看一个有趣的情报。”

    说着他把手中带锦衣卫标志的公文递到杨庆面前。

    杨庆颇有些疑惑地接过,紧接着他也露出一脸鄙夷的笑容。

    “忠勇侯,是何消息?”

    秦奶奶好奇地问。

    “没什么,一群忘了祖宗的汉奸的表演,传令给特勤司,让杨信选一队人去北都,把这个孙之獬抓回来,要抓活的,我要在南京把他凌迟,也让老百姓看看这圣贤书教出了一个什么货色!”

    杨庆把那公文递给她说道。

    “简直毫无廉耻啊!”

    秦奶奶看着公文上的内容愕然说道。

    (今天有事,一章)

 第一九八章 金钱鼠尾,新朝雅政

    (全本小说网,HTTPS://。)

    “金钱鼠尾,乃新朝雅政!”

    北京城内的大街上,一个头上顶着金钱鼠尾,身上穿着旗服的中年男子得意洋洋地坐在马背上说道。(全本小说网,https://。)

    旁边老百姓麻木地看着他。

    “剃了头之后就有了精神,咱大清勇士为何所向无敌?就是这剃了头之后精神倍增!不要以为这是胡俗,当年鲜卑人,契丹人,金国人,大元朝的蒙古人,都是剃了头的,此乃我燕地旧俗,自北魏至今千年里,我燕地都是剃头的。北魏,大辽,大金,大元哪一个不是所向无敌?冠服者惟蛮明而已,自蛮明夺我燕地,逼迫我等冠服之后,国势就一天不如一天,就是使我等失了这剃头的精神!

    是摄政王救了咱们!

    把咱们从蛮明的压迫中解救出来!

    此时那蛮明又要北侵,我等绝对不能答应,我等要以摄政王为主,跟着蛮明血战到底,但这冠服压住了我们燕地健儿的血性,故此欲抗蛮明先要放出我燕地健儿的血性。

    先要把头剃了!”

    他挥舞着手臂亢奋地喊道。

    “那南边的大军为何能打败豫王?”

    人群中一个声音响起。

    “谁说的,哪个在这里造谣惑众?豫王乃是粮草不足,故此暂时驻军河北以待新麦,何人敢造谣?莫不是蛮明奸细?”

    鼠尾巴勃然大怒。

    然后随行的家奴立刻冲向两旁人群。

    人群立刻一片混乱。

    混乱中也不知道哪里飞出一块烂泥正糊鼠尾巴脸上。

    “刺客,有刺客!”

    他惊恐地尖叫着。

    就在此时大批九门提督的步兵跑了过来,抡起鞭子一阵狂抽,两旁百姓混乱中瞬间跑光了,带队的军官走到已经下马的鼠尾巴面前行礼说道:“孙大人,又亲自宣传朝廷新政啊!要我说这些刁民懂什么?他们哪里知道这剃头的好处,干脆在街口摆上剃头匠,不剃头的见一个抓一个,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看谁还敢不剃!”

    “唉,摄政王宽仁爱民,这一点确是有些过于宽厚,但若事事都让摄政王操心,那要咱们做奴才的何用?”

    孙大人擦着脸上恶臭的污泥说道。

    “孙大人真是我大清群臣之楷模!”

    那军官感慨道。

    孙大人带着一脸凛然正气,紧接着重新上马,然后向一旁的家奴示意了一下,后者赶紧像耍猴艺人一样一敲手中的铜锣……

    “金钱鼠尾,乃新朝雅政……”

    孙大人就这样带着他对咱大清的一腔赤诚,继续在北京的大街上宣传着剃发易服的新朝雅政。

    “这就是孙之獬?”

    距离不远的一处小楼上,锦衣卫特勤司第一队队正刘益,也就是当初在武昌城内当街抓捕黄澍的锦衣卫看着这一幕,对他身旁的北都站站长徐诚说道。

    “这个狗东西天天这么干!”

    徐诚无语地说。

    “他这么不要脸,到底图什么?”

    刘益愕然说道。

    “图什么?人家现在也是礼部侍郎了,他的天启二年的进士,先帝继位后算作魏忠贤一党,罢官为民一直在老家淄川,建奴入关后他带着家奴杀了李自成任命的知县,那时候就已经自己带着家人这幅打扮了。多尔衮听说后立刻把他召到北都,就靠着他这种恶心的表演,几个月就升到了礼部侍郎。而且靠着多尔衮和那些八旗将领的宠信,在老家霸占了十几万亩良田,六七个亲属因为他的这种耍猴般表演成了建奴的地方官。

    不要脸?

    不要脸换来的是实惠啊!”

    徐诚说道。

    “建奴为何支持他?”

    刘益疑惑地说道。

    “全都一个样了,战场上咱们还怎么区分他们?更何况他们的人正在迁居关内,而且分散到各地,若是整个直隶山东加起来几百上千万人再统统剃发易服,那咱们的大军还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