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护国公 >

第103章

护国公-第103章

小说: 护国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于礼法不合。

    自古没有公主监国的。

    而太后监国倒是于礼法上没什么问题,自古太后监国的例子多了,可张嫣明显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个女人在当年崇祯登基,除魏忠贤过程中一系列操作也很狡猾的,她监国意味着不好对付,而且刚刚得罪了她,至少她对大殿上这些人不会有好感。不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杨庆不至于失控,毕竟太后虽然依旧会依靠他,但终究还是会自己考虑一些事情的,不至于完全无保留的纵容他,这样群臣还有和他斗的余地,另外时间久了也未必不能争取回张嫣,她不可能真得给杨庆当傀儡。

    至于坤兴公主……

    一个十六岁小姑娘那还不是情郎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过选公主也有一个好处。

    大明朝驸马是不能干政的,这一点算是祖制了,那么公主服孝期满之后,可以借此把杨庆赶出朝廷,哪怕他依然会在幕后操纵公主但终究不是亲自下手,而大臣们对付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明显比对付张嫣这种什么都懂的老女人容易得多。

    选太后。

    杨庆把持朝政,但有限地把持。

    选公主。

    杨庆无限地把持朝政,但期限只有三年。

    选哪个呢!

    “太后监国。”

    张国维说道。

    很显然他们还是喜欢保险的。

    “老身说了,老身不想在这里惹人厌!”

    张嫣说道。

    说话间她似笑非笑地看了杨庆一眼。

    她才不傻呢!杨庆摆明了是要推坤兴公主的,她掺和这个烂摊子干什么?她要的只是确保自己继续在皇宫高高在上的特殊身份,但对于皇宫以外的权力她没什么兴趣,尽管当年推崇祯上位和除魏忠贤她都出力过,但之后她就不再管外事,安安稳稳地在崇祯供奉下过了近二十年。那时候还年轻气盛,现在早已经是老奸巨猾的年纪,她才不会干这种惹人厌而且有危险的苦差事呢!她一个在南方连亲人都没有的可以说无依无靠寡妇,夹在肯定强势的杨庆和那些虎视眈眈的大臣中间怎么可能好过?一不小心成为双方斗争的牺牲品都有可能。

    她才不接这个烂摊子呢!

    反正只要是崇祯的儿子当皇帝对她来说就大功告成了。

    画蛇添足的事不能干。

    “太后,臣是真心拥戴太后的。”

    杨庆说道。

    “老身不掺和你们的事情,咱们大明的确没有太后干政的!”

    张嫣拍了拍他肩膀说。

    紧接着她伸出手,旁边的宫女赶紧上前扶着她,然后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杨庆一眼,就那么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款款地走了。

    “那就只能选公主了!”

    杨庆看着她的背影消失,然后对着王公大臣们一摊手说道。

    “那岂不是遂了你的心意?若坤兴公主监国,这大明朝岂不是成了你杨庆的囊中物?你说其他宗室监国会称帝窃取大行皇帝的江山,那你一个外戚就不会了?公主监国,你来主政过个十几年这大明还不是你的天下,那时候你就是想篡夺又有何人能制?”

    徐弘基冷笑道。

    张国维的东林党可以接受,但他们却无法接受,因为他们还是什么都没得到,公主监国杨庆肯定主政,然后本来就是这家伙提出的新政肯定还会继续,他们不但什么没得到,而且该损失的还得损失,这一点明显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倒是一旁的马士英没有说话。

    这对马士英这些与勋贵结盟的非东林系官员影响不大,新政的确会给他们带来损失,但还不至于让马士英选择和杨庆翻脸,毕竟这个是有办法弥补的,如果东林党能够忍下,他也一样能够忍下,而且朝廷财政增加意味着什么没人比他更清楚。

    所以马士英已经动摇。

    但徐弘基为首的勋贵是真没有退缩的余地了,他们退缩就意味着被彻底打回原形再也没有翻身机会,而且以后还得面对杨庆的清算,他们不是东林党身后有庞大的江南士绅势力在支撑,他们有的无非就是头顶的那些招牌而已。

    “魏国公,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杨庆很干脆地说。

    “忠勇伯也想杀老夫吗?”

    徐弘基冷笑道。

    “我杀人没有一万几千总是有,再多一个又有何妨?”

    杨庆说道。

    “忠勇伯能杀老夫,难道能杀尽天下忠义之士?需知这大明皇宫还不是你杨庆的,这南京城同样不是你杨庆的,这大明江山更不是你杨庆的,天下忠义之士你是杀不尽的,老夫有太祖铁券,与国同休,断不能容尔等逆臣肆意妄为!”

    徐弘基色厉内荏地说。

    其实不只是他,刚刚死的赵之龙也有铁券,明朝铁券发的可不少,趴地上不敢动的猪头朱国弼也有。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既然魏国公说天下人,那我就让你看看天下人的态度,天下太大时间的确来不及了,咱们就以南京城做标准,锦衣卫!”

    杨庆说道。

    外面守卫的一名锦衣卫军官立刻进来。

    “传令,京营所有营旅主官全部进宫到奉天殿前等候,再于普通士兵中挑一百人,另外到城内和城外以士农工商四民为限,每业找一百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找,在南京城内找的沿街道走,走一里找一个,直到每业找齐五十人,在南京城外的以外垣为限同样随意走,走一里找一个,同样以每业找齐五十人为限,把这些人全都带到宫里集中于奉天殿前。至于诸位就先留在这里吧!从现在起皇宫除出去找人的锦衣卫其他任何人不得出去,你们不是说天下人吗?那咱们今天就将此事交由天下人决定,如果四民及军卒愿意公主监国,那谁再敢反对就别怪我杨庆不客气了,若他们不愿意公主监国,那我杨庆也无话可说。”

    他说道。

    他这就是玩大明版三级会议。

    至于结果……

    结果不重要,高得捷的三千铁骑就驻扎承天门呢,若结果对他不利的话,这些人会解决剩下的问题,不过杨庆还是希望能最终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从而让大明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徐弘基等人也没多说什么。

    估计他们同样也不会在意最终结果的,他们现在需要的只是从皇宫脱身而已,无论他们如何对付杨庆都得先从这里离开再说,先以这个四民推选做最后的努力,如果选出对他们有利的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如果选出对他们不利的,无非就是先以此稳住杨庆,等离开皇宫再调动兵马准备武力来解决。

    此时还被圈在皇宫是什么都做不了的。

 第一四零章 这只是开始

    (全本小说网,HTTPS://。)

    奉天殿前。(全本小说网,https://。)

    “我心中完美的大明很简单,那就是公平,公平,还是他玛的公平!”

    杨庆举着铜皮喇叭吼道。

    在他面前的巨大广场上,那些在懵逼中被锦衣卫抓来的四民代表和京营官兵们,全都静静地抬头仰望着站在高高的台基上的他,在他背后至今还没进行修缮的奉天殿巍峨耸立,就像当年建造它的大明太祖皇帝,而那些王公大臣则一脸阴沉地站在大殿敞开的门內,一片阴暗中恍如无数鬼影,在四周锦衣卫的虎视眈眈中无可奈何地看着绵绵春雨中杨庆的背影。

    “那么你们得到过公平吗?”

    杨庆大声问道。

    “作为农民你们有自己的土地吗?”

    他接着问道。

    “没有!”

    绝大多数农民代表都带着悲哀说道。

    这些全是在南京城外随机强行带来的,很多人甚至腿上的泥都没洗净,而南京周围几乎所有除官田以外的土地都是城里那些勋贵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后者的佃户,需要承担最高可达八成的地租……

    这不是夸张。

    江南最好的水田地租真能达到八成。

    六成以上是普遍的,越是水源便利土壤肥沃的良田地租越高,那些地主都是精打细算只给佃户留饿不死的一部分,产量高的良田自然地租也得最大限度压榨。

    “作为工匠你们得到的银子对得起你们付出的血汗吗?或者说能让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得到温饱,不至于在寒冬哀嚎,在饥饿中哭泣吗?”

    杨庆说道。

    “对不起!”

    那些工匠们同样悲愤地高喊。

    大明的匠户们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农民还要惨,因为后者还有读书出人头地的希望,他们是没有的,匠户以前还得轮班无偿给官府干活,后来改成折银,也就是以交银子方式换取不用轮班,但实际上这样更惨,至少给官府白干活时候可以偷懒,但这样他们必须拼命干活才能赚够银子交给官老爷们,剩下才能自己用来养活老婆孩子。

    “作为商贩你们可以不用担心官吏的敲诈勒索吗?”

    杨庆说道。

    那些商贩们一片默然。

    “求忠勇伯给小人作主啊!小人祖传的店铺,被忻城伯府的管家不足一半的价钱强买去了啊!”

    一个小贩突然跪下哭喊道。

    “赵之龙对太后不敬,已被本爵当场格杀,回头去抄他家,抄出来后还给你!”

    杨庆说道。

    紧接着一下又跪下好几个,全都哭着控诉忻城伯府罪行,很显然赵之龙也是民怨颇重。

    话说锦衣卫当然不会去找那些豪商,这些全都是南京城里的小商贩,甚至还有好几个货郎,这些人平常受官吏敲诈勒索那还不是家常便饭?商人这个行业真正如郑家之类的那种金字塔顶的总共才有多少?绝大多数都是些最底层挣血汗钱的,实际上哪怕稍微有点资产的如果没有靠山或功名的皮,基本上也是任由官吏鱼肉的。

    “赵家有何罪行事后都记录,抄家时候一起给你们解决!”

    杨庆说道。

    “那么我再问一句,你们得到公平了吗?”

    他接着问道。

    “没有!”

    别说这三民,就是那些士兵都喊了起来,也就是那些士子在旁边一脸不屑的表情,傲然看着这些刁民和丘八们,丝毫没有被眼前这个阉党头子的鬼话所欺骗。

    “原本大行皇帝就是要一步步给你们公平的,新政就是第一步,首先让那些官绅和你们一样当差纳粮,在这一点上给你们公平,但这只是大行皇帝的第一步,以后还有更多。大行皇帝早已经下罪己诏,对他受奸臣蒙蔽致使天下大乱百姓困苦进行自责,同样他也想好了如何让大明的农民耕者有其田,让大明的工匠们可以丰衣足食,让大明的商人都有钱,让大明的士兵不再受饥寒,但可惜大行皇帝壮志未酬就不明不白落水了。

    但大行皇帝没了还有我。

    大行皇帝未酬的壮志我来给他完成!

    你们愿意太子继位,坤兴公主监国南京,我帮着坤兴公主完成大行皇帝未竟之业的,都站到左边,愿意福王或者其他宗室继位,然后新政取消你们继续和过去一样的站在右边。之前有个人对我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你们和那些王公大臣一样都是大明的臣民,那今天就由你们来做出选择。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你们就是民心!”

    杨庆吼道。

    广场上立刻一片混乱,紧接着所有人开始分左右,转眼间左边就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这个结果还是很让杨庆满意的。

    “魏国公,你可满意?”

    他回过头对徐弘基说道。

    “满意,当然满意,忠勇伯,我们可以走了吗?”

    徐弘基说道。

    很显然他也就是把这当一个笑话来看的,杨庆搞这种事情在他看来与戏台上的丑角无异,这些屁民决定大明皇位?这简直太滑稽可笑了!他实际上就是想先把杨庆哄住然后离开皇宫部署下一步行动,这时候杨庆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吧!

    “当然,不可以!”

    杨庆很阴险地笑着说道。

    “诸位请先过来,咱们得向着百姓宣布此事!”

    他紧接着说道。

    徐弘基向身后使了个眼色,其他几个勋贵不得不上前,连同马士英,张国维等大臣们一同站在杨庆身旁,随即张嫣也被请来,甚至连正守在崇祯灵前的坤兴公主和袁贵妃也一起请到了奉天殿前,向着所有军民正式宣布了太子登基,坤兴公主监国南京的大行皇帝遗诏。

    必须得是遗诏。

    虽然徐弘基等人很不情愿,但这时候也只能虚与委蛇,以无言的方式默认一切。

    然后在杨庆和完全昏昏噩噩的史可法共同主持下,坤兴公主以朝服进入武英殿,正式坐在了御座旁,而张嫣则坐在另一边,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