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662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662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在欧盟议会上,各族领导者通过了建设欧盟中心城的议案。

    欧盟会用全部力量,建造一座中心城,是为抗击罗马人的大本营,各族共同管理。随后,议会又讨论了很多其他欧盟的事情,包括军事的互相联系,内政的互相联系。

    然而,如今各族的领导者已经有了统一民族并真正建国的打算,因此想法就变了。各族领导者,丝毫不提多年前愿意出人出钱,为曹操打造属于曹操领地的事情。

    就在这一天晚上,曹操找郭嘉谈了很久。

    虽然各族领导者十分热情的迎接曹操,请求他担任正式的议长。但曹操看出了一些事情,各族也在限制他,这让他没有实际的领地,未来也不太可能会有。

    简单点说,曹操无限接近于后世大公司董事会招聘的ceo,董事会随时都可以投票罢免,扫地出门。

    曹操就是欧盟的ceo,听起来议长很炫,其实大权还是在欧盟各位‘董事’的手中,曹ceo十分担忧。

    郭嘉却是笑了。

    ceo看到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心腹‘总监’竟然还能笑出了,顿时就恼火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曹老板带领欧盟秦总称王

    曹操提醒道:“奉孝,他们看起来很真诚,实际上防着我,分明就是利用我,我出力不得势。”

    “这些人已经跟以前不同了。”曹操唏嘘一番,“听说他们一个个也想着学习罗马,建立国家。”

    郭嘉道:“主公最近罗马语大成,因此也耗费了不少心力。主公静下心来,再好好想一想。欧盟那些人想要限制主公,就是痴人说梦,井中捞月。他们想要建国,想要如同罗马人一般。但他们又怕罗马人,他们需要主公,主公有的是机会。”

    曹操稍微一琢磨,哈哈大笑起来,“果然如奉孝所说。奉孝,你看欧盟的中心城,建设在什么地方好?”

    郭嘉道:“维也纳。”

    曹操翻看地图,好半天找到了维也纳城所在,原来是在多瑙河中部。

    “为何选维也纳?这地方已经是欧盟在多瑙河南部地区最后的突出部了,三面被罗马人包围。”曹操不解道。

    多瑙河中游平原,是后世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两国重要的农业区,素有“谷仓”之称,而维也纳就坐落在中游平原。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维也纳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凯尔特人在约公元前500年建立维也纳,称其为“vedunia”。公元15年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前线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在这里建立城堡。

    公元2世纪,欧盟议长曹操带领欧洲人民,将罗马人驱逐出了多瑙河地区,夺取了维也纳。

    随着华夏远征军撤离,罗马人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塞维鲁以铁腕治军,一个个收复了失地,再一次势力扩张了回去。当他凯旋的时候,在罗马人民的支持下,塞维鲁将康纳德赶下台,成为了凯旋大帝。

    而欧盟在多瑙河南岸地区,只剩下了维也纳城。

    “维也纳是个好地方,乃是桥头堡。罗马人但凡得知在欧盟在这里建设中心城,定然调集重兵来攻,欧盟那些人不想打也不行了。”郭嘉又道:“以战养战,就在战争中壮大自己。”

    曹操是欧盟议长,一场场战斗打下来,但凡获胜时候,他的战利品一定少不了。曹操手下还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这些大将,还有五百精锐的族兵,也完全可以去抢。

    罗马境内遍地都是奴隶,有了钱粮,完全可以招募。以曹操的威望和议长的地位,他的招募,水到渠成。

    有了兵,会没有地盘吗?

    虽然曹操身为议长,不能抢欧盟的,但罗马人庞大的地方,他完全可以占领。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欧盟领导人峰会上,曹操的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欧盟各地区领导者的心,彻底点燃了欧盟人民的心。

    曹操将维也纳设为中心城。再次吹响了进攻罗马的号角。

    而欧洲各族,意图学习罗马,建立国家,开创霸业。他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推翻罗马在欧洲的统治。他们纷纷响应,欧盟开始进入军国主义,大批的军队集结了起来。生产力全面向战争倾斜。

    而罗马人,已经开始集结他们的军队。

    另一方面,东方。

    秦公回到邺都后,政务繁忙。但他依旧抽出时间,化身秦校长,开班讲课,科学的理论,又真挚的谈心。似学学员程昱、刘晔、陈宫、逢纪、李典、乐进、于禁等人,备受启发,对于过往多有惭愧,投入秦公麾下。

    当时秦公麾下,文有徐庶、荀彧、荀攸、贾诩、庞统、沮授、田丰、周瑜、程昱、陈宫。

    武有赵云、吕布、张辽、徐晃、典韦、许褚、黄忠、甘宁、太史慈、张郃、颜良、文丑、魏延、马超、庞德。

    又有鲁肃、费祎、蒋琬、马良、诸葛瑾、辛毗、陈琳、华歆、王朗、石广元、崔元平,朱桓、沙摩柯、高顺、纪灵、田豫、郭淮、郝昭、李典、乐进、于禁、高览、马岱这些骨干。

    其余将校不计其数。

    公国秦声势何其鼎盛,远超历代盛世的文治武功。

    公元201年,建安八年秋,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汉室群臣表奏献帝,颂秦公秦峰开疆扩土,征讨不臣,富国安民的功德。

    献帝随不愿,但即令圣人子孙衍圣公孔融草诏,册立秦峰为秦王。

    秦峰三次推辞,汉献帝三诏不准。

    秦峰十分‘无奈’,只得‘勉强’接受了秦王的王爵位。

    当月,邺都北郊建设宏伟的祭天坛,座北面南,高二十丈,四方皆有高十丈的分坛,是为五方封坛,各设王公仪仗。

    二十五日,军民百万人前来观礼,欢呼声响彻云霄,不断。

    孔融作为孔家嫡脉传人,代表儒家主持了进位大典,并跪进王冠冕玺绶讫。

    根据汉室加冕的诏书,为了表彰秦公秦峰的功德,特赐秦王秦峰可用冕冠十二旒。

    汉代有异姓王宗亲王,规制只有皇帝的冕冠是十二旒,也就是十二排珠帘。

    又赐金根车,驾六马。

    还有五色安车,五色立车,分青、黄、赤、白、黑,所驾四马,马与车同色。五色为副车,秦王所御驾六,此乃天子法驾规制,取意驾六龙,以御天下者也。

    秦峰面南而坐,受文武百官朝拜,进位秦王。这一刻,他完成了霸业中,极为重要的一步。然而他不会就此停滞下脚步,这只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

    秦峰进位秦王,便下诏书,立长子秦琰为王世子,蔡琰为王后。

    又晋封徐庶为太傅,荀彧为秦王尚书令,军机处总理军国重事。

    秦王大封文武,赵云、张辽、吕布、马超、孙策、徐晃、黄忠、甘宁、太史慈、张郃、颜良、文丑为十二虎将。

    高顺、朱桓、沙摩柯、魏延、庞德、郝昭、郭淮、纪灵、高览、马岱、李典、乐进、于禁、张燕、黄盖、程普为十六良将。

    典韦、许褚为龙卫将。其余将领,各拟功勋定爵。

    似乎徐庶、贾诩等皆为秦国政务核心大员,似费祎、蒋琬等人皆为封疆大吏,依次其余等人各领州郡要务。

    消息传遍天下,四方为之震动。

    荆州。

    “什么,秦子进称王了,反贼、奸贼、国贼、畜生!”刘备得到消息后,拍案而起,满面狰狞,大耳朵垂都砸到了鼻梁骨上。

    诸葛亮急摇羽扇,“主公,尽快联系江东,今年北方大丰收,明年开春,谨防秦子进南下!”

    刘备又是一阵激动,暗骂贼老天,秦峰那里就是大丰收,他这里刚刚吞下水灾后的苦果。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史官的问题

    秦王宫,开始在邺城外、渭河之北,向阳之地修建。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而来,科学院的马钧为总工程师,黄承彦为副。

    每日里,都有拿着罗盘的大师,在工地上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而秦峰,暂时居住城中的秦王府。

    这一日,秦王府书房。

    军机处军师们都来了,汇报着工作。

    当时情况,那真是我大秦带甲百万,良将千员,万姓倾心,四方仰德。五谷丰登,府库充盈,家家户户有余粮。没余粮必定是懒惰。

    秦峰治下百姓,以秦国子民为荣,朝廷百官,以能成为秦国官员为荣。

    乃至于,没能在秦国任职的汉朝廷官员,长跪秦王府前。

    秦峰无奈,只好尽可能的安置百官。

    一时间,汉室朝廷实际成了秦室朝廷,汉室子民实际皆是秦室子民。

    汉献帝立刻成光杆司令了,比之战国时期的周室还不如。汉献帝夜夜以泪洗面,便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了。

    秦峰十分满意治下的政务军务,百姓渐渐富裕,他最是开心。然南方之地,还有一些敌人,时刻窥伺他的果实,不可不除。

    “我意明年黄河解封的时候南征,你们以为如何?”秦峰问道。

    军师们揣摩秦峰心意,也早有准备。此刻,秦峰进位为王,士气大振,将士效死,百姓心向,又府库充盈,正是用兵之时。而在江北庐江,周瑜主持的江南水军已经初具规模。

    而秦峰手中的战列舰,明年又一艘下水,就有三艘。可以在长江,取得极大的优势。

    “刘备和孙权联合打造汉江…长江防线,沿岸建设了许多投石机阵地,盘踞在渡口要隘。物资储备十分庞大。”庞统道。

    庞统这么说,并不是不赞成南征,反而是要加快南征节奏。毕竟蜀吴荆联盟,地方庞大,控制人口极多。拖得时间越久,征讨越是困难。

    在这次会议上,秦峰决定,明年正月结束,二月就开始第二次南征。

    国家大事说得差不多了,军师们就开始说秦王的私事了。

    要说天家无私事,其实也是公务。

    徐庶就走了出来,道:“大王已行王制,身边不能没有史官。”

    秦峰闻言,顿时唏嘘不已,他明白这个。

    古往今来,人们对名声十分看重,尤其是在古代。活着时候的名声看重,死后的名声更加看重。

    千古留名,才能永垂不朽。

    而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帝王有一整套完整的史官体系,确保帝王无论能力高低,无论昏庸贤明,都能个个留名。当然,昏君留的是昏名,贤君留的是贤明。

    这套体系,分内外。在内是起居注史官,在外是史馆史官。

    由以起居注史官最是紧要,随侍君王左右,二十四小时记录君王的言行举止,并且是无差级如实记录。

    而君王本身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

    然而秦峰不免就想起了自己前世的史官,小尾巴辛宪英,不禁道:“史官好,好。”

    徐庶趁机进言道:“大王,您看杨家的杨修如何?”

    “杨修?”秦峰一愣,怎么跑杨修身上了?

    “杨德祖颇有文采,实乃年轻人中不可多得的俊杰,大王认为不妥吗?”荀彧道。

    秦峰当然知道杨修了,这个后世曹植的‘高级伴读小书童’非同一般。心说别扯淡了,杨修那小子是有文采,但尽耍小聪明,又贪嘴,他来当起居注史官,零嘴本大王的娃们都不够吃,还不都被杨修给吃了。

    另外,秦峰当然知道,这起居注史官,什么都记。为了什么都能记住,就是跟屁虫。无论秦峰去那里,都要跟着。

    秦峰虽然是秦王了,但他也是个人,是人就会有许许多多事情,许多都是隐私,私密事。

    这家伙整天一个大男人跟着,啥事都关注,秦峰又不搞基,这家伙谁受得了这个?

    军师们揣摩上意,估摸着可能是大王不喜欢杨修,于是荀彧另外举荐一人,道:“大王,您看衍圣公家的长子如何?据说颇有孔圣人遗风。”

    秦峰翻了白眼,心说有圣人遗风管我啥事。

    军师们见状,就又开始琢磨,田丰出班,就要另外再举荐。

    秦峰一摆手,琢磨了一下,道:“起居注史官需要一天十二个时辰跟着?”

    “是。”军师们开始小心道。

    “我睡觉呢?”秦峰问道。

    “在外候着。”

    “我如厕。”

    “在外候着。”

    谁知道大王半夜醒了,或是上厕所出来后会去什么地方,所以必须在外候着。

    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但秦王汉武能忍,作为极为看重隐私的现代人,可忍不了这个。

    秦峰就说道:“本王这边多有不便,既然有朝廷史官,一样可以记录,孤王身边就免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