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619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619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圣明!”

    贾诩他们皆敬服,他们从未见到过这般胸襟的主上,史书上以前也从未记载过。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华夏的盛世再次来临,那将会是完全超越文景之治的强大盛世。

    秦峰虽然放了夏侯惇,但却是更加团结了华夏的英才之士们。

    秦峰单独对贾诩道:“文和有心,必不相弃。”

    贾诩心里暖洋洋的,便感主上心意,肯定不会有鸟尽弓藏的事情,更加忠心做事。便耿耿道:“但凡有事时,主公便吩咐,贾诩承当。”

    秦峰十分欣慰,缺了贾诩,真是很多事情都找不到人。

    华夏的伟大复兴,需要她的孩子们,秦峰尽可能的在为华夏母亲,争取更多的孩子。

    三日后。

    夏侯惇单枪匹马,神情憔悴,进了官渡壁垒。一路上,他不断回想着秦峰说的那番话。

    “元让!”曹操得到消息,都无法在大帐等待,带着人就迎了出来。看夏侯惇的模样,曹操一阵胸痛,“元让,许昌……许昌如……如何?”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六十六章 孟德去哪了?

    官渡壁垒。

    曹操大帐中,气氛凝重。

    曹**着脸,夏侯惇、夏侯渊、郭嘉等人,面色憔悴。

    “同心协力,为我华夏我民族出力……,秦子进是这样说得?”曹操问道。

    夏侯惇沉重点头。

    曹操拍案,满帐皆惊。他低沉道:“我自会为国为民出力,但在秦子进手下,绝无可能!”

    此时此刻的曹操,大本营许昌丢了,大半文武都被抓住,可说已经到了绝境。

    纵观天下,江东是秦峰的大徒弟,西凉是秦峰的四徒弟,荆州的刘表无能,蜀中的刘璋跟本不必提,宛城的张绣也是上不了台面。

    “消息已经在全军传开了,士气低落。”郭嘉道。

    时至今日,曹操没有了后方,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壁垒,真的无法要求士兵有士气了。

    不管是战术上还是大局战略上,曹操都无法翻身了。

    怎么办?

    郭嘉他们都不知如何是好。

    曹操忽然冷峻,道:“秦峰说的不错,我华夏儿郎,当为华夏出力。然,世界之大,在其他地方,同样可以为华夏出力。秦峰常讲华夏影响力,可见其野心极大。今虽无法将其败,来日必定惊其殊。”

    就在第二天的晚上。

    曹操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愿追随主公!”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他们,满是坚定。

    曹操欣慰,“我曹家夏侯家是为一体,必定成就一番伟业,终回故土,让那些人好看。”

    他忽然神伤,“奉孝,你我理念相投,原本要成就一番伟业。然我终是不及秦子进,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在我这里却是无法发挥一二。不是你比不过秦军的那些军师,实乃我之势,不及秦峰太多。这来自于,秦峰的施政,极得民心。万民所望,让他的势极大。”

    “其实我愿一心为民,然掣肘太多。我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原本还以为,是秦子进走错了路,原本还以为,他会是陈胜吴广那些人的下场。没想到,秦子进的纲领,根本就不是陈胜吴广那些人能够比的。”

    “不过,我会重新来过。这一次,我绝对不会走错路。”曹操渐渐慷慨激昂起来,“我忽然开朗了,再次选择的道路,定然不会错。”

    郭嘉明白了曹操想让他明白的事情,“愿追随主公,一路走下去。”

    曹操神伤,就是哈哈大笑,走下去拉住郭嘉的手,“我有奉孝,不虚此生!来日,必让秦峰好看。”

    郭嘉道:“可在夜间,四散军队以为掩护,从容离开。就是家里人……。”

    曹操道:“我这就写一份书信,我那子进贤弟,是不会难为人的。”

    一日后。

    许昌。

    “报……,主公,前方张郃将军传来加急军情。”典韦狂奔而来。

    秦峰打开书信一看,扑通就座回去了,“什么!曹操的兵马解散了,曹操等人不知去向!”

    “报……,主公,曹操的书信!”张平跑了进来。

    秦峰也不免吃惊,又再次细看。

    “子进贤弟,回首十余年,仿佛隔日……。”

    书信上,曹操说了十余年的往事,从黄巾到讨伐董卓,到远征罗马。曹操十分钦佩秦峰,尤其是钦佩秦峰的政策。

    曹操在书信上写道,一开始,他不认为摒弃士族的秦峰能够长久的走下去,只能是旱花一现。可没想到,秦峰为百姓摒弃千年士族并不只是单纯的德厚,政策有着一系列的延续,以至于达到大圆满的境界。

    因此,以不是旱花一现,而是可以传世的政策制度。

    曹操敬佩秦峰,敬佩秦峰能够规划出这样的政策制度。同时,他对秦峰的民族大义,赞赏有加。

    曹操并没有提他的去向,他最后希望,希望秦峰看在他放弃抵抗解散军队的份上,看在十余年的兄弟情份上,善待曹家和夏侯家的人。

    秦峰能够感受到,曹操赞赏他治世理念后的大彻大悟,而曹操的雄心壮志不曾磨灭。

    “孟德去哪里了?”秦峰忽有领悟,“终有相遇的一天,但愿那时候,你以走出一条大路。”

    秦峰并没有难为在许昌的夏侯家、曹家的族人,反而是放了他们。

    然而,秦峰依旧开始搜捕曹操。

    但是,只是在很久以后,得到了曹操曾经出现在汉中的消息,之后,就再没有曹操的消息了。

    秦峰还满是担心,“也不知孟德听到散布的消息没有,奉孝身体不好,可要好好照顾。”秦峰忽然想到:“当年袁本初给了奉孝一块加了料的糖果,没准就是那时候留下的病根。”

    秦峰想起那时候‘秦曹袁刘’一起去颍川学院访贤的日子,就是唏嘘不已。

    ……

    秦峰送走了来支援他的四徒弟马超,还有庞德等人。吩咐沿途郡县,供给西凉大军粮草,不得怠慢。

    凯歌,在中原高奏,秦军红色的旗帜,在中原飘扬。

    三百万户,千万百姓,欢呼雀跃。

    史记,公元199年十一月,秦峰统一中原。诸侯曹操失踪,诸侯袁绍在华夏钓鱼岛颐养天年,诸侯吕布改过自新投入秦公麾下。诸侯刘皇叔,投奔刘表。

    当秦峰完全统一中原的消息传来,天下为之震动。中原、北地,二千余万百姓载歌载舞。歌颂大救星的歌声,全境飘红。

    西凉、江东发来贺信。

    然荆州震荡。

    新野。

    “秦子进统一中原了!!!”刘备无法自制,道:“曾几何时,在同一个地方,本皇叔和秦子进同时起兵,兵不过千,而现在,人以八州之地,还开拓出东北州,是为九州之地,而我……。”

    刘备痛定思痛,便仰头长叹,“终是谋略不济,事倍功半……。今秦峰大势已成,我老刘家汉室半壁江山落入奸贼的手中,吾等已经是螳臂当车……。”

    关羽大红脸,道:“大哥不可自暴自弃,昔日光武帝,也只是一城起兵。伪更始帝,暴握半壁河山。然光武帝,终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中兴。”

    简雍和孙乾也是大红脸,他们非常惭愧无法帮助刘备。

    孙乾灵光一闪,道:“主公,听闻司马徽先生在襄阳南郦,开了个水镜山庄,贤才汇聚。主公何不去那里访贤才,共成大事!”

    刘备得到了提醒,遥想当初,戏志才还在的时候,真是风生水起。自从戏志才早亡后,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于是乎,刘备无法等待了,就带着张飞、关羽,直奔水镜山庄。

    “待我访到贤才,何惧秦子进!”刘备又是振作了起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六十七章 诸葛四友

    就在刘备直奔水镜山庄的时候,隆中茅庐中,一场辩论正在激烈进行中。

    崔元平唏嘘道:“显然,秦公大势已成,统一天下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观秦公施政,必重开盛世,气运悠长,就不是秦皇暴政能够相提并论的。”

    石广元道:“崔兄说的有道理,似天下各家,顺应时事,才能得以保全。”

    “然也。”孟公威道。

    一声冷哼传来。

    三人望去,就看到诸葛亮嗤之以鼻的模样。三人会心一笑,心说孔明这杠头子又要抬杠了,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他都要抬。

    “尔等所说,皆是片面之词。”诸葛亮摇着羽扇道。

    崔元平道:“孔明贤弟为何如此?”

    诸葛亮大笑,轻摇羽扇,道:“我原以为诸位满腹经纶,必有高论,没想到出此粗鄙之语。”

    崔元平三人脸色大变,他们对视一眼,心有灵犀,就感到他们的这位贤弟,为人是挺好,但一到‘学术’上,就变的不通情理。往往以才压人,总是跟人针锋相对,唱反调。

    然诸葛亮才华横溢,说的总有道理。

    石广元便想听一听,就说道:“贤弟为何如此说?”

    诸葛亮不屑道:“秦子进虽然霸占中原,但其封公建国,图谋篡汉之心,昭然若揭,此等无德之人,岂能取天下呼?”

    这就没道理了,孟公威不同意道:“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幸得秦公,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今天下万民敬仰,得立社稷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

    诸葛亮眼睛一瞪。

    石广元见诸葛亮要发飙,虽然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但还是劝住,道:“此番秦公破北约,九州之地尽在掌握。观中原以外,能与秦公争长短着,唯有西凉马腾、江东孙策、荆州刘表、西蜀刘璋。其中,马腾年迈,其子马超武勇,必继承其业。马超乃是秦公的四徒弟,而江东孙策,乃是秦公的大徒弟。”

    “秦公师徒情分,世人皆知,有道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两路,便是已经退出了争夺。而荆州刘表,西蜀刘璋是什么样的人。恐怕不用多说,贤弟也能得知。”

    “似天下大势以在秦公一方,无人能挡,贤弟已为然否?”

    崔元平、孟公威一阵点头称善。此时此刻,无人能敌秦峰,诸葛亮说秦峰无法取得天下,就是强词夺理,自己打自己的脸。众人都是那种这一下不会再被你辩倒的眼神看诸葛亮

    孟公威还说道:“贤弟,你说秦公无法夺取天下。如今秦公三十万大军云集许昌,我料定秦公以有趁胜南下之意。似刘表这些人,能挡秦公呼?”

    诸葛亮面庞一阵跳动。

    崔元平笑道:“便是贤弟蕴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此逆天理,背人伦,恐也无能为力。”

    “哈哈哈哈……。”三人一阵大笑。

    四人为友,常论天下大势,军事政治,但也是彼此争雄。然诸葛亮二十最年轻,却是最是有才,自比管仲乐毅,绝非只是自夸。去年以前,他们常常能够辩倒诸葛亮,自从去年以后,他们就从未辩倒过诸葛亮。而诸葛亮凡事都要说出截然不同的道理,并且头头是道。

    这一次,众人真是扬眉吐气。

    崔元平曾经说过,“孔明自比管仲乐毅,虽有持才傲物,自高自大之嫌,但却是有大才。若能谦虚一些,必成大器。”

    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那得是什么样的人。

    孟公威就说道:“孔明还是年轻气盛,成熟了或就改变。”

    不过崔元平三人经常在诸葛亮这里吃瘪,也是真心想要扳回一城。此刻,说道秦公夺天下,诸葛亮又来反对,真是机会难得。

    “呵呵呵……。”诸葛亮轻摇羽扇,也是笑了。他便感到说出自己的见解,有些不妥,但看三人分明就是嘲笑他,他终于是忍不住,“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蜀地、荆楚、江东联合,可占半壁江山,又有长江天险,又有蜀道之难,可敌秦峰。待中原有变,一军出川,直击西都。一军出襄,直击宛洛。一军攻合肥,***淮。则秦子进虽然势大,瞬时间土崩瓦解……。”

    崔元平三人听到这‘无限接近隆中对’的策论后,大惊失色。

    少顷。

    崔元平望着得意的诸葛亮,道:“恐怕贤弟一厢情愿了,就刘璋、刘表这二人,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最关键的江东,孙策可是秦公的大徒弟,早有传闻,孙策敬秦公如父,断不会加入这个联盟的。”

    “呵呵呵……。”诸葛亮自信的笑了笑,他日夜研习天下形势,早有一计在心。但此刻,他是不会全盘告诉崔元平三人的。他就说道:“燕雀只能低飞,怎能看到鸿鹄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