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356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356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民能够富裕。

    初看秦峰减租后,钱粮收入少了。但百姓手中的余粮,就能够以商品的形势,进入经济流通环节。整个商业调动起来后,秦峰的税收必定是暴涨。用钱购买农民的粮食,富裕农民。加速经济流通,经济农业繁荣,秦峰的钱粮收入反而会更多。

    农民是根基,想要在农业大国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富裕农民。秦峰富裕农民的根基,就是均田制,即官方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豪强士族的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主义中央集权。

    地方上的豪强士族无法控制人口,秦峰的权利当然就会增强。

    士族这一阶层,从光武中兴的时候发展起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地方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掌握了大量人口。这与统治者背道相驰,是任何统治者不愿看到的。

    但从光武帝开始,士族尾大不掉。

    秦峰绝不会继承汉室身上的吸血虫,他的均田制一定会极大削弱士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秦峰为了进一步削弱士族的力量,他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又实施农村合作社制度。合作社制度可以让农民们团结起来,一方面防止基层的政府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团结起来就不怕士族明里暗里打压了。

    均田制后,秦峰另一项重要的法令,就是消除从光武帝就开始的士族特权。也就是说,士族也要交税。士族占据庞大的土地,却是不交税。士族阶层的收入,几乎是和朝廷五五开。也就是士族和朝廷,平分了天下的财富。

    朝廷因此少了一半的收入,这也是东汉一直以来强大不起来的原因。通俗点讲,钱都被士族给挣了,又不交税,政府还混个屁呀。

    似乎曹操袁绍这些人,全都是依靠士族发展起来的。麾下官员绝大多数都是士族,不是士族的也即将成为士族。所以曹操这些诸侯,明知士族分了太多财富,也无法对士族动手。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就会成为光杆司令,就会灭亡。

    然而秦峰完全不同,他完全是依靠自己发展起来的。他的麾下绝大多数都是基层走出来的人,是寒门出身。由于秦峰思想的控制,和他实力集团的特质,虽然他的手下掌握着一定权利,将来也会富裕,但不会走向成为新兴士族的路。因为他们的权利只是职能的权利,干不好随时可以罢免,而不是政治经济上的特权。

    士族掌握政治经济上的权利,简单点说,政治上的特权,就是士族出身无论能力必定可以当官,经济上的特权,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不交税。

    秦峰势力下的人们,有能力你才能做官,交税上和普通人一样,就不会走上新兴士族的路。这样做会打击手下积极性?不,秦峰会让他的手下,无论士族出身还是寒门出身,功成名就,足以阴萌后代。

    而在曹操等诸侯的势力里,寒门出身是无法功成名就的。比如郭嘉,为曹操赢得了多少决定性的大战役。但曹操不敢给郭嘉加官进爵,哪怕是曹操控制了朝廷成了丞相,郭嘉依旧是军师祭酒。军师祭酒是没有任何实质权利的,是曹操自己编造的编外职位,就是一个“小”参谋。

    由此可见一斑。

    而秦峰完全不同了,他的手下反而会更加有干劲。至于荀彧这样出身士族的,这些大才的眼光可不会有局限性,有才华者必定功成名就奔个好前程。至于庸才,完全可以不去理会。

    新的土地制度让广大普通民众获益,人民欢呼着秦峰的名字,就算是隆冬季节,也无法冰封百姓的热情。在百姓的心中,秦峰就是他们的大救星,是古往今来百姓最亲的领袖。

    然而,士族无法剥削压迫百姓了,他们带着血腥的利益被破坏,他们非常的不满。

    冀州这边好多了,秦峰名满天下的老丈人们带头呼应秦峰的政策,主动交税,这让冀州士族不敢说什么。不过秦峰新得领土上,并州的士族,正在同流合污中,酝酿一场推翻秦峰统治的阴谋。但由于秦军的强大,让这些士族暂时不敢乱来,但依然是联合了起来,拒不执行秦峰新的政策,并暗地里威逼百姓不得离开他们的土地去开垦荒地。

    士族在地方上的力量强大,百姓被压迫了多少年,畏惧士族的迫害。所以虽然有好的政策,他们很愿以去开垦属于自己的地,但却是不敢。

    开春后,到了开垦荒地的时候,事情爆发了出来。冀州这边已经开始了大面积开垦,而并州毫无动静,通过情报卫得知,是因为士族的迫害,百姓不敢去开垦自己的土地。

    拒不执行统治者的命令,这是极其严重的事态,秦峰决不能让其发展下去,他第一时间就召集了他的军师们。不过士族控制地方数百年了,事情可不好办。

    直如同后世,秦峰即将和思想恶劣的士族地主,展开一场正面的交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七十九章 斗士族

    秋耕深,春耕浅。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冀州在春耕后,百姓就如火如荼的开始开垦荒地了。

    其实秦峰并没有将士族逼上绝路,而是逐级改造。秦峰的新制度下,士族和百姓一样,地里要缴纳三成粮食作为公粮。至于士族雇佣百姓需要支付多少,秦峰并没有硬性规定,而是让“市场”自己来主导。

    士族给的少了,他肯定就招募不到佃户了,所以无须担心百姓被压迫。

    这一季,百姓还是要在士族土地上打工的。不过,百姓也开始开垦属于自己的地。

    其实秦峰这一招特别狠,特别能够削弱士族对人口的控制。百姓有了自己的地后,不在为士族种地,显而易见。士族动着上万亩地,怎么种,自己种?他们也不会呀。

    秦峰这一招后,百姓将不会耕种士族的土地,将会迫使士族卖地。他也将会在随后的政策里,提出官方可以购买士族的土地,从而进一步削弱士族的势力。然而,秦峰毕竟是购买士族的土地,给了士族活路。他又提倡经商,士族完全可以拿钱投资别的,凭借士族累世经学的头脑,经商一定比普通人强,只要有能力,照样能够过上好日子。当然,若是败家,那就是一败到底了。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的士族,败家也不会败到底。因为他们掌握了政治特权,随便当官,败家后可以再捞。

    士族完全可以转型,秦峰也没有抄家,他们几百年的财富若是维持不下去,谁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怪他们自己没用。这也能看出,秦峰对士族是网开一面的,是留了生机的,并且生机很大。

    秦峰给士族留生机,也是为了用士族。数百年里,士族掌握经学,掌握知识。秦峰希望抹去士族身上不好的,用他们的知识,做一些事情。

    但士族几百年的顽固恶劣的思想,他们赖的去拼搏,他们就是要用特权吸食民脂民膏。所以,许多士族对秦峰的政策阴奉阳违,还威胁百姓不得开垦属于自己的土地。

    冀州这边好一些,一来秦峰亲自坐镇,二来甄家、伏家、蔡家,是冀州士族的魁首。他们支持秦峰,主动交出了特权。秦峰的泰山大人都是如此了,其他士族不能说什么了。

    但是并州的士族,要和秦峰斗争。

    这可是阶级斗争,是最残酷的。秦峰绝不会姑息养奸,因此在192年春耕后,秦峰就亲自来到了并州。

    “主公……。”并州别驾辛毗,带领崔琰、毛介等并州官员,拜在了进入晋阳城的路边。

    秦峰冀州鏖战,震惊天下后,到来了四个人才,分别是陈琳、崔琰、毛介、荀谌。

    这四个人,就属于士族中有能力有远见的。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巍巍可及,未来谁主沉浮?抉择对了,从龙立功,一飞冲天,流芳百世。至于秦峰的改革,新的统治者,自然有新的治国理念。

    有了陈琳、崔琰、毛介、荀谌的加入,扩充了秦峰麾下中层文官干部队伍。

    秦峰现在是亲领并州牧和冀州牧,这是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这是在去年冬天,秦峰派荀彧去了一次长安,见到了李傕和郭汜。这两人一人是车骑将军,一人是骠骑将军,大权独揽。

    秦峰掌控并州和冀州半壁,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压秦峰根本没有用,还不如爽快点拉拢一番。所以朝廷立刻就通过了秦峰的正式任命,身兼二职。

    秦峰就调派辛毗为并州别驾,在并州实际执行政务。辛毗他们只是执行者,由于并州就在冀州旁边,具体的政务,都是秦峰一手制定。

    经过一个冬歇期,秦峰发展政务的同时,不会忘记扩充军力的。现在的秦军规模已经到了六万,在北方三州,兵力首屈一指。

    秦峰的大舅哥张燕,还有廖化和周仓,镇守并州。

    并州接壤的势力有匈奴、刘虞、河内王匡。匈奴和刘虞和秦峰亲近,这让并州实质上是秦峰的大后方,唯一值得警惕的,就是王匡。其实王匡也没有什么可以警惕的,只不过秦峰现在还顾不上。

    并州非战之地,大后方,秦峰特别重视并州的发展。并且并州有许多值得发展的地方,并州就是山西,出产煤炭和铁,这两样是绝对的战略资源。他是要大力发展并州的,以作为稳固的战略后方。而现在并州的士族要给秦峰搞事,说不得,秦峰要收拾了他们。

    统治者的思想,决定了制度,下面不服还要搞事,就要斗争他们。

    秦峰入城。

    街道两侧,早已经站满了等待的百姓。能够亲眼看到伟大的领袖,是此刻每一位并州百姓的心愿。是的,在百姓心中,秦峰就是他们的大救星就是他们的领袖。

    “主公!主公!”百姓欢呼着。秦峰虽然没有秦書记,秦主席的头衔,但百姓们亲切称呼他为主公。

    秦峰岂能无动于衷,随着他下马,荀彧、徐庶、张燕、辛毗、陈琳等人急忙下马。

    秦峰主动握住了一位老人家的手,嘘寒问暖。老人家激动坏了,语无伦次,“主公好,俺家有饭吃了,主公别走,走了也要带上俺一家。”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起来,太多手伸了过来,热情的百姓“冲击”着士兵组成的“防线”。秦峰一一握着手,他能够感受到百姓手心里传来的力量。

    此时此刻,秦峰头顶有一团气,从百姓身上飞来无数零星的气,让这团气更加壮大。

    晋阳城的百姓太振奋了,他们竟然有机会和秦峰握手,这真是可以传家的事迹,百姓们狂热起来。

    这时候,一个小姑娘冒冒失失突然冲出人群跑到了秦峰面前。冲撞主公可是死罪,小姑娘的母亲吓坏了,但她不敢冲破士兵的防线。

    这里的士兵也吓坏了,这小姑娘太小了,看起来也就五六岁的模样。士兵们揽住了大人,没提防有小孩子从胳膊底下遛了进来。

    士兵和典韦都要去拦这个小姑娘,却是被秦峰止住。

    “你就是大救星吗?”小姑娘穿着粗布打满补丁的长衣,留着一双可爱的小辫子,双手背在背后,睁大了充满童真的圆眼睛,仰望着秦峰。

    秦峰却是十分尴尬,道:“我就是秦峰。”

    小姑娘找对了人,高兴坏了,“母亲常说,大救星就像太阳一般耀眼,他的光芒照耀到那里,那里的庄稼就会茁壮成长,那里的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大救星来的那一年,妞妞有了一顿好丰盛好丰盛的午餐,那一天,妞妞吃的好饱好饱。母亲说,以后辛勤劳动,就能够每天都能吃上丰盛的饭。我问母亲以前她也辛勤劳动,为什么没有饭吃呢?母亲说,那是因为大救星没有来……。”

    小姑娘尝试走进秦峰,“那一天,妞妞好想长大辛勤劳动,这样母亲就可以休息了,也能吃饱饭。那一天,妞妞就想把这个送给大救星,请大救星不要下山,这也是妞妞辛勤劳作制作出来的呢。”

    小姑娘伸出背在背后的手,捧出来一物。这是一个“华夏结”,小女孩家里穷,买不起布线,是用无数韧性的植物编织而成,晒干了,却有了金的颜色。

    小姑娘的母亲留下了眼泪,她这才知道,女儿一个冬天都在编织这个“结”,是为了送给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