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

第325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325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龙卫们露出震惊的目光,他们第一次看到玉玺,这就是玉玺了?

    “看,有金质的补角……。”

    “此乃孝元太后砸王莽所致……,这是真的玉玺!”徐庶和田丰的心情,无法用言语形容。

    传国玉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也就是说,谁得到了玉玺,谁就是上天认可的皇权执掌者。

    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

    刘备和孙权没有玉玺,最终灭国,不信玉玺的“受命于天”,是不行的。

    至此,秦峰找到了传国玉玺。他厉芒一闪,拍的一声合上盖子,凌厉道:“今日之事,切不可传与外人。”

    “主公天命所归,吾等敢不从命。”徐庶和田丰拜道。

    典韦许褚率领龙卫,也是拜在一旁。

    这里的皆是忠心耿耿之人,秦峰放心。

    时夜,田丰和徐庶激动的睡不着觉,随后干脆就不睡了,开始演算秦室的未来。

    “北方诸侯皆不足为惧,唯独袁本初……。”

    “……,主公的民望极高,实乃决定成败的关键。”

    另一方面,秦峰睡的很香,他抱着玉玺,今后多少年吃饭的家伙,终于是找到了。这次联盟讨伐董卓,没白来。说实话,秦峰早知道联盟最终的结果,他来这里,一方面是大义,一方面就是为玉玺来的。

    如今,他会盟完成了大义,又得到了玉玺。

    呼噜噜~,秦峰睡的很嗨皮。

    呼噜噜~,袁绍睡的也很嗨皮,毕竟人家是盟主。

    呼噜噜~,刘备睡的不太嗨皮,因为耳朵疼。

    “快撤,护驾,护驾!”

    大半夜里,曹老板脸黑的可怕,带着败兵疯狂逃窜。

    第二天。

    “主公,主公,出大事了!”典韦进了帐。

    秦峰睁看眼,看到玉玺还在,这不是做梦,他就放心了,道:“大事?什么大事?”

    “曹孟德中了埋伏,被吕布、徐荣等人杀的大败而回,损兵一万多。袁本初召集各路诸侯开会……。”典韦道。

    “好好好……。”秦峰连道三声好,也不知是去开会好,还是什么。

    他洗漱完毕,就说收好玉玺。可是找了一圈,没有发现安全的地方。忽然就看到了许褚的十围大腰,“拿着贴身藏好……。”

    将吃饭的家伙,也就是玉玺,交给许褚。许褚十围大腰,好隐藏,切安全。秦峰一点都不担心玉玺交在许褚手中。

    许褚愣了一下,天下千百万人争夺此物,想要瞅一眼都没机会,主公毫不犹豫就交给自己。许褚心里暖洋洋的,发誓一定保护好玉玺。

    “回头,要造一个密室中的密室,保险柜中的保险柜,藏好吃饭的家伙。”秦峰这么想着,就去开会了。

    少顷,秦峰来到袁绍大帐的时候,就看到诸侯们已经到齐了。

    曹操脸黑,灰头土脸,紫色的铠甲也黑了,满是血迹。

    人到齐了。

    曹操带着冷狠,遍视诸侯,道:“操虽然中伏败了,但敌人必定失去防备,再行追击,一定大获全胜。”

    曹老板的话十分符合兵法,三国历史上许多第一次追大败,再追大胜的典故。

    诸侯们面面相窥,随后个个摇头。

    曹操大怒,就看秦峰。秦峰示意,他说了可不算。曹操就冷着脸,看袁绍。

    曹操阴狠的目光,袁绍也是心惊,他急忙示意刘岱。

    袁绍为什么示意刘岱,是因为刘岱是衮州牧,是曹操的顶头上司。

    刘岱不得不说话了,道:“孟德莫恼,现在咱们的军粮不多了,无法支持千里行军。加上就要入冬了,咱们没有过冬的准备。刚才和盟主还在商量,暂时不讨伐董卓,来年讨伐。”

    诸侯四月起兵,现如今快要十月了。追到西北,隆冬大雪。没有粮草,又没有防寒准备,必定冻饿而死。

    这是现实。

    同时,诸侯们也有各自的打算。如今董卓火烧洛阳,迁都,放弃了大片领地,龟缩回了西北。对诸侯的威胁,已经荡然无存。而诸侯消耗了大量的物资粮草还有兵力,却是得到了一座废墟。如今还要追击去长安,这就相当于横跨整个中原,还要追击去大西北。路途太远了,这一来一回,少说一二年。还不一定能赢。

    离开地盘这么长时间,打一场不见得能赢,赢了貌似也没有太多好处的仗。诸侯们就有了决定。

    他们纷纷呼应刘岱,并州张杨道:“我军疲惫,也没有准备好千里之外作战的粮草物资,不如暂时撤兵,再寻良机。”

    曹操愤怒了,“尔等背盟?”

    刘岱不满道:“曹太守不能这么说,我们现在的能力不足以远征。只是回头积蓄力量,再行商议。”

    分明就是借口,但诸侯们说的富丽堂皇,大义凛然。曹操都不能说什么。

    由于曹操大怒,会议不欢而散,但诸侯已经决定返回地盘,都开始打算自己的事情了。

    秦峰他们离开大帐后,袁绍一阵皱眉,对许攸叹气道:“无功而返,无功而返……。”

    袁绍本打算以盟主的身份,入主中枢,现在看来,什么也得不到了。联盟一散,盟主的位置也没有了,还是那个小太守。这不符合袁绍的意愿,他就问计许攸。

    许攸为袁绍出了一个主意,道:“今董卓乱政,又迁都又烧洛阳,国以不国。汉室远去西北,朝廷无法理政,主公应该以盟主之尊,录尚书事,分封诸侯官职。好让诸侯代天镇守地方,为将来再次讨伐董卓做准备。”

    再次讨伐董卓都是后话了,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董卓控制了朝廷,诸侯依次为借口可以不听董卓的。为了维持汉室天下,讨伐董卓,诸侯们当然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地方。

    袁绍先是一喜,随后忧郁,“对我有什么好处?我是盟主,若是分封自己,难免失信于人。”

    许攸笑道,“主公是盟主,众人都要听主公的,若是不听,正好名正言顺讨伐。主公返回冀州后,就安排自己人去各郡执掌地方,韩馥若是不同意,正好免了他。”

    “有道理!”皇帝没有官,却能执掌天下,袁绍这个盟主也一样,他大喜过望。

    然而要通过这件事,就需要得到半数以上诸侯的支持。“何人可以联合?”袁绍问道。

    许攸眼珠一转,“袁公路、袁遗是主公的兄弟,加上曹孟德、刘玄德、孙坚、陶谦、张杨、孔融、孔伷等人……。”

    “为何没有秦子进?”袁绍道。

    许攸面色阴沉,却是笑道:“主公,秦子进在冀州实乃大患。若能通过此事,主公可火速返回冀州,执掌了冀州,就让秦子进交出兵权……。”

    袁绍和秦峰都在冀州,袁绍想要扩张,势必会有冲突。所以他非但不会联合秦峰,反而是要打压。

    到了这里,袁绍也是将这个盟主的身份,运用到了极致。

    然而,许攸的计策还没有完,他又说了起来,“主公可运用分封官职之事,挑起诸侯间的矛盾。他们回去后,一定会为了执掌地方的权利大打出手。主公或坐山观虎斗,或坐收渔翁之利,天下唾手可得……。”

    袁绍大喜过望,“果真如此,许军师乃是首功,一定重重有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三十六章 联盟破裂

    许攸为袁绍琢磨了一个一网打尽诸侯的计策。

    这个计策运用袁绍盟主的身份,分封诸侯官职,从而挑起诸侯间的矛盾。诸侯间打起来两败俱伤,袁绍就能雷霆之势,一一收服。

    袁绍这个计策里面,首先需要争取一部分诸侯支持,打击另一部分诸侯。但他根本没有考虑秦峰,因为他视秦峰是最大的威胁,非但不会拉拢,还要第一时间消灭。

    于是,袁绍首先找来了袁术和袁遗二人。

    袁绍诉说了他计划的一部分,道:“袁遗为扬州牧……。”

    袁术当时就要翻脸,怒道:“袁本初,你我一脉,为何要任命孙坚为荆州牧?”

    “兄弟稍安勿躁……。”袁绍胸有成竹的模样,道:“你我亲兄弟,我岂能害你?”袁绍的脸色阴沉起来,道:“孙坚江东猛虎,对我袁家将来执掌天下十分有威胁。而刘表汉室宗亲,讨伐董卓他都不派兵,决不能轻饶。”

    “为兄授命孙坚为荆州牧,刘表岂能同意,他一定会和孙坚打起来。到时候,贤弟在南阳渔翁得利……。”

    “原来如此!”袁术大喜过望,反而对刚才的愤怒不好意思起来。但也就拱了拱手,就算过去这事了。

    袁术会得到富庶的荆州,袁遗会得到富庶的扬州,他二人自然支持袁绍。

    袁绍就让他二人下去准备,只待开会的时候呼应。待得二人走后,袁绍就派人找来了孔融和陶谦。

    孔融和陶谦来了后,袁绍头大忧郁发挥到了极致,深有痛楚道:“天下大乱,人心不古,个个思变。董卓不灭,天下难安。董卓是****,若以朝廷命令吾等,吾等就成鱼肉……。”

    孔融和陶谦的脾气温和,又对汉室有心。连连感慨点头称是。

    袁绍也就趁机说出计划的一部分,承认汉室,不承认董卓的朝廷。那么西北之外的汉室土地,就需要有重臣来统领,“带领各路诸侯,再接再厉,讨伐董卓。”

    袁绍说到这里,特别道:“孔北海圣人之后,可担当此重任。”

    孔融连连摆手,袁绍又说道:“陶州牧德高望重,可担当此重任。”

    陶谦道:“盟主此话差矣,吾等奉袁大人为盟主,袁大人才是担当此重任的最佳人选。”

    袁绍以退为进,得到了孔融和陶谦的支持。他打发走了二人后,就找来了张杨、鲍信、王匡,这三个人皆是袁家门生故吏。袁绍许诺了好处,立刻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这就有七家支持了,十八路诸侯过半数,需要十人,还差两个。

    十人之中,不能没有重量级的诸侯。因此,袁绍就找来了刘备。

    “这样呀……。”刘备大耳朵扇了扇,没有任何表明态度的迹象。

    别人都是马上表态,到了刘备这里就卡壳了。袁绍心里暗骂,却是郑重道:“癣多汉室宗亲,天下表率,大部分人都同意了,若是癣多不同意,我也只好如此公示天下。”说完,袁绍就拿出众人签名的文书。

    刘备一阵挤眉弄眼,见到果真许多人签了字,于是乎,从来不做“坏人”的刘备也答应支持袁绍。

    袁绍折腾了一上午,硕果累累,刘备走后,不禁对许攸道:“就差曹孟德了,马上派人去请他。”

    曹营,中军大帐。

    曹操脸黑,坐在帅位上,此刻的曹老板,正在战败的忧郁之中。

    郭嘉和程昱对视一眼,就在昨天,他们苦劝曹操不要单独追击董卓。然而曹操恼怒诸侯不争,曹老板没有同意,执意追击。

    现如今虽然大败而回,但对郭嘉二人来说,也有因祸得福的成分在里面。二人期盼曹操能够吸取教训,放弃对诸侯联盟的那一丝希望。

    郭嘉趁此时进言道:“世态炎凉,人心思变。想要成就大事,不是只靠合作就能够达成了,有异心者,必须除掉。主公,只有一统天下,才能够真正匡扶社稷。为他人驾舟,是自欺欺人尔。”

    曹操也已经是看出诸侯联盟无法成事,想要成事,就要将这些有异心的人都收拾了。于是,曹操的心理有了极大的转变,他匡扶天下的志向没有变,但方式完全改变了,他开始走向争霸的奸雄道路。

    这时候,袁绍的使者到了。

    由于曹操的思想完全变了,袁绍许诺他衮州牧,他立刻答应支持袁绍。

    加上袁绍自己,就是十路诸侯,已经够了。全拉进来,那里有这么多好处?蛋糕就这么大,有人得到好处,就有人失去利益。更何况,袁绍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挑起诸侯间的纷争,他好从中取利。

    第二天,袁绍再一次召集十八路诸侯开会。

    众人落座后,袁绍大义凛然,“虽然我们迫不得已暂停了对****董卓的军事行动,但我们还要继续为朝廷,为天下讨伐****。”袁绍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

    这时候陶谦起身,道:“董卓控制朝廷,祸乱天下,我们不能任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