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907章

隋末阴雄-第907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你的五百家丁部曲,这一千人作为中坚,是足够可以横行一时了。”

    杨玄感点了点头:“杨广对于我还是有所防备的,一应铠甲武器,都不从这里经过,就是怕我迅速武装起大军来,所以我们的起事一定要快,一边的汲郡,武库中有几千人的装备。应该能武装起半数部队,足够我们与附近第一支来讨伐我们的隋军作战了。”

    李密笑了笑:“大哥,这些都是小事,我说的是,这第一仗打赢后,我们的去向问题,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我自己把它作为上,中,下三策。”

    杨玄感双眼一亮:“上中下三策?愿闻其详。”

    李密点了点头。说道:“这上策嘛,是靠这一万多人,迅速地渡过黄河,抢占对面的孟津渡口。水陆并进,三五天内,可以到达涿郡,到时候只要我们能击败涿郡的守军,那就可以控制这个最重要的据点,杨广的武器和粮草虽然大部分绕过了黎阳。但都屯积在涿郡,取得此地后,我们可以开仓放粮,遍招山东河北一带的盗匪,将他们迅速地组织武装起来,旬日之内,即可得二十万大军,而杨广远在辽东,一切后勤补给,都要靠涿郡的供应,如果知道涿郡失守,那他的百万大军一定不战自溃,两个月内,杨广的首级,一定会传到我们这里的。”

    杨玄感的眼中光芒阴晴不定,他没有表态,淡淡地说道:“那中策又是什么?”

    李密沉声道:“这中策,就是我们黎阳起兵后,迅速地扑向东都,打败东都的守军,逼其退入城中,然后佯装攻城,可是全军却调转方向,直扑潼关,这时候大兴那里的留守部队大概也要来救援东都了。”

    “我们只要抢占潼关,就可以设伏利用潼关天险,全歼这支援军,此军一灭,关中则可唾手而得,到时候我们尽纳关陇世家的家属,前方的军心一定动援,就算杨广撤军反扑,一来劳师远征,我们可以以逸待劳,二来关中四塞之险,易守难攻,远有秦国,近有宇文泰据此而成王霸之业,我们至少可以落个不败之地,待天下情况的变化,再出关夺取天下,消灭隋朝!”

    杨玄感勾了勾嘴角:“嗯,这个方案我也明白了,密弟,你说第三个,就是下策吧,这个下策是不是就是原计划的强攻东都?”

    李密叹了口气:“不错,我最近反复推演这个战法,甚至多次占卜,都感觉不是太好,也许我们以前是跟王世充赌气,看上了他所极力需要的东都洛阳,却忽视了王世充跟我们的条件不一样,他是可以以隋将的身份守卫东都,慢慢扩张自己的势力的,而我们却必须要一战夺取东都,这个难度和方式,完全不一样。”

    杨玄感沉声道:“只要做好情报工作,不走漏风声,从黎阳到洛阳,不过三天的路程,东都的守军虽多,城防虽坚,但突袭之下,也难抵挡,我们的机会是很大的。再说了,王世充从不做亏本买卖,他越是想我们去关中,他自己留东都,就越是证明直取东都才是最好的选择,这个道理不是以前你经常说的吗?”

    李密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的,大哥,我仔细想了想,这事的风险太大,上万人的起事,不可能消息完全封锁,一点风声也不走漏,我们之前所有的演练,计划,全是基于东都没有任何防备的基础上,可是就算我们起兵,到东都也要三天,东都那里不可能完全没有防范的,哪怕他们不野战,只要把城门一关,严防死守,我们也失去突袭的机会了。”

    杨玄感哈哈一笑:“密弟啊,你还是打仗打得少了,就算东都闭城死守,我也有一万种办法来攻破它。你信不信?”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杨玄感的最终选择

    李密的脸色一变:“大哥,这可不是吹牛夸海口的时候,靠着几千,上万缺乏装备,没有训练的民夫,船工,就算打破一些附近的州郡,取得一些装备,又怎么可能强攻东都得手呢?”

    杨玄感笑着摆了摆手:“好了,密弟,你的这三条说完了,我现在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你且听我一条条的分析,最后再一起决定,如何?”

    李密点了点头:“好的。大哥请讲,小弟洗耳恭听。”

    杨玄感清了清嗓子,看向了北方的渡口,说道:“这第一,你说的上策,就是直取涿郡。现在涿郡的守将,乃是宿将李景,而守卫涿郡的兵马,足有七八万,这里是杨广的后方基地,看守严密,而河北一带的盗匪极多,以前也不是没有人打过涿郡的主意,都被李景率军击退和剿灭,所以他们的战备水平极高,就算我们封锁住了消息,只要一动,一两天内涿郡就会知道我们起兵的消息,按你说的水陆并进的话,也要至少四五天才能到涿郡,完全没有任何突然性可言,这一条路,走不通的。”

    李密咬了咬牙:“那我们可以混在运输的队伍中,藏兵于船内,直接走水路到涿郡,到时候突然发难,也可以一举攻取涿郡。”

    杨玄感摇了摇头:“密弟,你这是兵行险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偷袭上了,实际上完全不可行。且不说我们要起兵只能招些民夫和船工,这些人未经训练,怎么可能上万人都象精兵一样令行禁止?不可能不露出破绽的。再说了,一万人,就算每船里藏一百人,也要一百条大船才行,我们每天发往涿郡的运输船不过十余条,一下子多出这么多,李景会不起疑心?再说运兵船的话,吃水明显会深出许多。航速也慢,只怕我们还没走到半路,就会碰到李景严阵以待的大军了,到时候偷袭变成正面作战。密弟,你觉得我们有几分胜算?”

    李密叹了口气:“好吧,也许这个计划是有些冒险,那就说第二条,直取关中。这个计划我仔细地考虑过,并不冒险,完全可行,只要我们能打到东都城下,大兴的兵马必会来救,到时候我们可以偷袭潼关,我知道潼关后面有条禁道小路,我们可以早早地派人偷偷过去,抢占关口,然后换上隋军制服。假装看守,等关中的部队进入潼关山道之后,那几百里山道两侧,我们遍布伏兵,滚石擂木齐下,断教敌军片甲不还,大哥,你觉得怎么样?”

    杨玄感叹了口气:“密弟啊,你这个打法,也不算很好。至少比不上直取东都。我先不讨论你这个抢占潼关,伏杀援军的做法能不能成功,就算你成功,难道尽灭这支部队。就是我们的好事吗?”

    李密的脸色一变:“大哥,这又是何意?”

    杨玄感正色道:“我们的起兵,是要争取关陇世家子们的支持,让关中的那些关陇子弟同情我们,加入我们,而不是跟他们结了死仇。大兴的驻防部队,是关中的府兵,这些人长年都是关陇大将的家丁部曲,扎根关陇,现在镇守大兴的西京留守卫玄,就是其代表,如果他听到我们起兵的消息,确实是会如密弟所说那样,马上调集这支部队,临时征发留在大兴的关陇世家子弟担任中下级军官,然后杀向东都。”

    “可我们要是通过伏击战,把这支部队给消灭了,那潼关道数百里,扔下滚石擂木,收获的可就只有死人和尸体,没有俘虏了。这等于我们虽然杀了几万关中部队,但也跟关中的世家子弟们,还有那些府兵的家人亲属,结下了死仇。你真的觉得这是件好事?”

    李密的额头开始冒汗:“打仗不可能不死人,就算正面作战,也少不得打打杀杀,大哥,这关键时候,不可妇人之仁啊。”

    杨玄感摇了摇头,正色道:“这可不是什么妇人之仁,而是非常现实的选择,关中民风强悍,也许卫玄带兵出征之时,并不想与我们结下死仇,只是尽他的职责而已,平地作战,一旦击溃敌军,杀不了多少人,却可以俘虏大批的敌军将士,只要晓以利害,就可以让他们为我所用。反之,要是把这些人全打死在潼关道,那这些人的子侄亲人,无不恨我们入骨,到时候就算大兴附近的关陇子弟,各家的家丁部曲,子侄兄弟,组织起来也有几万人了,而且是要跟我们血战死底的,你真的认为关中就是那么唾手可得吗?就算我们苦战打了下来,就能在这里平静地招兵买马,挡住杨广大军的报复吗?密弟,这才会人心尽失啊。”

    李密咬了咬牙:“那就不在潼关设伏,放他们正面打,打完以后,直取关中,如何?”

    杨玄感叹了口气:“密弟啊,你想想,要是这几万人的关中部队,被我们打败,吃掉,我们军队的实力就会大大地增加,而且天下人看到我们逼得东都守军不敢出城,而大兴的援军又被消灭,许多世家子就会倒向我们,就连东都城中的一些人,也会暗中想着开城投降了。”

    “到时候我们可以一举两得,既吃掉了关中大军,又能直接逼得东都开城投降,还用得着再多此一举地去关中,占那大兴城吗?自古崤函天险,想进去难,出来也不容易,真入了关中,也有给直接封死在三辅之地,无法出中原争夺天下的可能,一旦杨广大军回救,我们再想攻下洛阳,就难于登天了,到时候反而会便宜了王世充这家伙。”

    李密叹了口气:“大哥,你就没有想过,大兴的援兵出我军背后,而东都的守军也有十几万人,若是两下合击,我军腹背受敌,又如何能取胜?”

    杨玄感的双眼炯炯有神,豪气干云地说道:“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来!东都城下,我就是要让它变成隋军的坟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擂鼓聚官

    六月,乙巳,辰时,黎阳城中,督运使司衙门,这里原是黎阳郡郡守府所在,自从杨玄感奉旨镇守黎阳,督办粮草军械之后,这里就成了礼部尚书杨玄感临时的行营所在,一应军政之事,都在此办理,而今天,一向文官打扮,穿着紫袍的杨玄感,却极为反常地穿起了一身将袍大铠,那全身锃亮,遍是狮头豹首,两肩吞云兽的明光大铠,依稀可以让人感受到征战沙场的气息,提醒着大家,这位挂着文职的尚书大人,当年可是叱咤风云,有天下第一勇将之称的将门虎子。

    而杨玄感那一身鲜红的战袍,无风自飘,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他正襟危坐在大案之后,一身皮甲,戴着皮制头盔的李密,持剑而立,站在他的身边,而大堂的两边,那些衙役则尽数换成了杨家的家丁部曲,以杨玄感的二弟杨玄纵为首,一个个壮如熊罴,全副武装,神色严肃,杀气腾腾。

    堂下站着二十余名官员,面面相觑,这些人都是黎阳的官员,也有些是工部和户部派到这里,督办粮草的人,平日里大家各司其职,可今天看到杨玄感这般安排,倒是第一次,而且今天还不到辰时,杨玄感就一家家地派家丁部曲上门,说是有紧急事件,要大家临时集合,可没有人能料到,会是这般阵仗。

    治书侍御史游元,是个五十多岁,须发花白的瘦削老者,除了杨玄感之外,他就是这里官职最高的人了,从今天一到这里时,他的眉头就紧紧锁着,一言不发,甚至没有参与到其他众人的窃窃私语中,门口的两面大鼓一直擂得震天响,远处隐隐可以传来鼓角的声音,这个昨天还有条不紊的衙门。一夜之间仿佛变成了一个军营的中军帅帐,游元的心中,隐隐地飘过了一丝乌云。

    门外两面大鼓的声音终于停止了,游元咬了咬牙。沉声道:“杨尚书,不知道您这么早地把我等召唤而来,有何要事?还有。。。。”他回头一指在外面的堂院里,列队值守,杀气腾腾的数百杨家部曲。还有不停地列队奔出衙门口的军士们,说道,“杨尚书如此大动干戈,调动兵马,请问有至尊或者朝廷的许可吗?”

    杨玄感的神色平静,站起身,正色道:“今天有请诸公前来,是有要事要跟大家商量,本官昨天夜里接到了消息,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本是奉了圣旨,屯兵东莱郡,准备渡海出征高句丽,结果此贼起了异心,想要谋反,昨天已经正式扯起了反旗,随同附逆的,是右骁卫的全军将士,有十万之众。现在前锋兵马五千,已经过了历城。直奔东都而来,离我黎阳郡,已经不到三百里。”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这些官员们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说不出话,而几个早已经内通杨玄感的家伙,如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东光县尉元务本等人。则装得义愤填膺的样子,一个个大叫起来:“岂有此理,来护儿竟然敢谋反?”

    “至尊如此重用,善待来护儿,他还造反,他还是不是人?”

    “杨尚书,当务之急是调动兵马,迎击反贼,黎阳是征辽大军的重要中转基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