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734章

隋末阴雄-第734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世充叹了口气:“老实说。这事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其实高句丽不管是不是会给抓个国相,都会遭到大隋的攻击,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本来只是想挑起始毕可汗和咄必大特勤之间的相互猜忌,让突厥在我们反隋的时候也陷入内乱,无暇顾及中原之事,可没想到,李密好像却化解了这件事,这才是我不能接受的一点。”

    杨玄感的脸色微微一变:“你是怕玄邃跟突厥建立盟友关系。以后引突厥兵入中原?我觉得不太可能,李密饱读诗书,知道华夷之辨,不会这么傻,去当个让人唾骂的汉奸的。”他看着王世充,笑道,“倒是你王行满,若是引突厥人入关,我却是一点也不奇怪,反正你也不是汉人,哈哈哈哈。”

    王世充叹了口气:“我家在中原已经有了三代人了,哪还能算胡人,我这张脸是爹娘给的,我也改不了啊。杨玄感,你应该知道我的态度,我对四周的蛮夷没什么好感,最多是利用一下,绝对不可能引他们入关,那对我的大事没有任何好处。”

    杨玄感点了点头:“玄邃也应该和你有同样的见识,他又何必要勾结突厥呢?”

    王世充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他缓缓地说道:“我最担心的倒不是李密去勾结突厥人,而是通过封伦和长孙无宪,跟李渊扯上关系,若是如此,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杨玄感本能地想要矢口否认,但看到王世充的神情严肃异常,不似开玩笑的样子,他收起了笑容,正色道:“王世充,我和密弟相交十几年,对他的脾气个性非常清楚,他是绝对不会背叛我的,你说的事情,没有可能。”

    王世充冷冷地说道:“醒醒吧,杨玄感,在和我成为盟友以前,你的密弟确实是你的好兄弟,而且我也相信,他不会背叛你,但是李密跟我,始终也不会一条心,我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我,现在他的手里没有任何势力,甚至他这样的文弱书生,以后也不太可能象你我这样有掌兵平叛的机会,你觉得他就以后甘心在你的军中做个文书或者军师?”

    杨玄感的神情变得越发地凝重,这几年来,李密找他的次数确实越来越少,很多时候,他也不知道李密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曾经是亲密无间的兄弟之间,也渐渐地象隔了一层纱,若即若离。

    王世充看到杨玄感的神情,知道他已经多少听进去了一些,继续说道:“李密不象我,多年来一直经营着势力,有钱有人,时机一到,就能拉出几万人起事,他和你一样,只不过有着几百家丁部曲罢了,根本不够造反的条件,又没有你杨玄感天下无敌的名头,有领兵作战的可能,所以他一定是想要依附一个势力,或者是引突厥兵入中原,只有这样,他才有可以和我们平起平坐的本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二十八章 三巨头的分裂

    杨玄感咬了咬牙,沉声道:“玄邃是不会背叛我的,王世充,你不要试图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我宁可不跟你合作,也绝不会抛弃玄邃的。”

    王世充轻轻地摇了摇头:“杨玄感,难道你爹活着的时候,就从没有提醒过你让你防着点李密,别把所有的希望和秘密都对他公开吗?”

    杨玄感一下子哑口无言,杨素在世时,确实跟他说过这样的话,王世充的话他可以当耳边风,甚至有可能是不怀好意,但杨素是绝没有理由害他的,他沉吟了一下,说道:“王世充,你没有明确的证据,所谓的玄邃和突厥咄必大特勤的勾结,也不过是你的猜测罢了,作不得数,而且那不过是对你想要利用他的一种反制,你为什么不说你故意让玄邃去突厥,让他跟在当地势力雄厚,有着众多眼线的封伦去缠斗,这也是对他的背叛呢?”

    王世充叹了口气:“李密跟咄必大特勤有什么联系和交易,老实说在我的意料之中,这完全是允许的,我跟突厥人,高句丽人,吐谷浑人,吐蕃人也都有交情,所以我也不会因为这点而指责李密。真正让我感觉到背叛的,是李密跟封伦这次扯上了关系,这才是可怕的事情。”

    杨玄感的脸色一变:“同为世家子弟,封伦还算是我的堂姐夫,你跟封伦是不共戴天,但我和李密跟封伦做朋友总没错吧,就象你跟裴世矩不也是好得能穿一条裤子,可是我们两人跟他素无来往吧。”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笑道,“何况你连裴世矩不也只是利用吗?”

    王世充摇了摇头,说道:“不,裴世矩和封伦不一样,他虽然不想跟着我们一起起事反隋,但底线是也不会主动出卖我们。人品还是靠得住的。可是封伦是什么样的人,你最清楚不过,此人趋炎附势,毫无底线。为了自己往上爬,以前连你爹都背叛了,如果他知道我们的大事,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举报给杨广,拿我们的脑袋去换自己的进身之用。你觉得这样的人,跟裴世矩能是一路?”

    王世充说到这里时,也叹了口气:“何况我跟裴弘大,也不是什么利用,背叛和出卖的关系,我和他之间确实是互相帮忙,互相扶持,只是人各有志,也不能强求,现在我不告诉他我们真正在做的大事。也是为了他好,反正他也不可能跟着我们一起起兵,又何必告诉他那些详情呢。等到天下大乱,不可收拾,各地的变民和叛军永远也剿灭不完的时候,他就知道我的话是对的,到时候就会主动跟我们联系,为自己谋条出路了。”

    杨玄感的嘴角勾了勾:“原来你是这样想的,看来我还错怪了你,先是以为你也只想着荣华富贵。不想起兵了,后来又以为你背信弃义,出卖朋友。不过王世充,这也别怪我。谁叫你以前的名声那么差,给我的印象这么坏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杨玄感,在你面前,我倒是从不想隐瞒什么,你我之间,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罢了。你想要报杀父之仇,我想要夺隋朝的天下,就是这么简单,事成之后,也许我还会拥立你当皇帝呢,至少我想你的本性,不至于让你杀了我。”

    杨玄感有些意外:“哦,你不想自己当皇帝?”

    王世充笑了笑:“我出身太低微,在这个世家门第高于一切的世代,我想我贸然登顶,不是好的选择,也许你我到时候可以联手,立一个杨昭的幼子为傀儡,然后你当大将军,我当丞相,各领文武,岂不是妙哉?”

    杨玄感摇了摇头:“这些事都太远了,我现在只想杀了杨广复仇,至于以后的事情,我不关心,也暂时想不到。不过王世充,我们起兵应该是盟友越多越好,这样能分散我们的压力,就算密弟去和封伦做了朋友,也未必是坏事,以封伦的滑头,真要是看到隋朝气数已尽的时候,是会毫不犹豫地另投新主,这种事他可是最拿手啦。”

    王世充摇了摇头:“可是我担心的是,李密有可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提前出卖我,以前封伦就想害我,他也知道我的野心,那次生铁走私的事情其实很险,若不是我事先得知了消息,只怕这会儿已经没命了,李密知道我们太多的事情,万一向封伦透露,那可就是人赃并获了。”

    杨玄感的眉头一皱:“密弟不会做这种小人之举的,这点人品,我还是信得过他。再说了,这些事情他也有份参与,脱不掉干系的。”

    王世充叹了口气:“我没说李密会把这事向封伦说,但他有可能会借着封伦的关系,跟其他的有力人士联合。他现在已经在挖突厥人的墙角了,扔开我们,跟别的反隋势力搭上关系,不是不可能的事。”

    杨玄感的神色微微一变:“你的意思是?”

    王世充很肯定地点了点头:“不错,你猜对了,我说的就是唐国公李渊,也许李密真正想去投靠的,就是这个现在的关陇首领,而封伦,就是他搭上李渊这层门路的一个跳板。”

    杨玄感的面沉如水,冷冷地说道:“王世充,你觉得密弟跟李渊合作,可以得到在我们这里更多的利益吗?我拿他当兄弟,可以性命相托,难道李渊能做到这点?跟咱们联手,他是三巨头之一,跟李渊合作,他也就是个臣子的命,我想密弟不会这么愚蠢的。”

    王世充摇了摇头:“李密跟你勉强算是兄弟,跟我可不是。而且当初他跟你当兄弟,说白了也是看中你杨家当时的冲天权势罢了,高熲当时一手遮天,为人又过于刚直,李密要是去投靠他,也只能和裴世矩一样,慢慢地从基层的文官,幕僚干起,混个二三十年才上位,这是他不愿意的,所以跟当时同样雄心勃勃,看中了首辅之位的你爹结盟,跟你杨世子成为结拜兄弟,是对他最好的选择。归根到底,一切不过是利益取舍,你若不是杨素之子,他会和你做兄弟?”

    ps:  感谢书友0o会上树的猪的打赏鼓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二十九章 关陇集团新首领

    杨玄感给噎得无话可说,久久,才长叹一声,眼神变得落寞起来:“难道这世上,连最后的纯洁友谊,也不再有了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可能我说得也有点重,李密一开始跟你结义,也许确实是带有目的,但你杨玄感这人,虽然嚣张狂妄,但却全无野心,本心良善,和你做兄弟或者是做朋友,不用担心会给你背后捅一刀,这也许是李密,包括我这样平时用惯心计的谋略高手,愿意和你坦诚相见,真正合作的根本原因吧。”

    杨玄感点了点头:“我确实没什么野心,以前先父还在时,我可谓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只想着练就一身武艺,为大隋保家卫国,也是保我杨氏一门的家业,可自从我阿大给杨广这个狗贼害死之后,我唯一所想的就是杀昏君报仇,谁能帮我这一点,谁就是我的朋友,这也是我虽然看不上你王世充,但仍然和你做盟友的根本原因。王世充,就算密弟真有结交唐国公的想法,我想也不是坏事,当年我阿大还活着时,还要我以联姻的方式结交李家呢,这有什么不可以吗?”

    王世充的脸色慢慢地变得阴沉了下来,他摇了摇头:“杨玄感啊,你还是自幼生于公候之家,不知人心险恶啊。李渊坐拥了几乎整个关陇集团,关陇贵族中年轻一代的新生代将领,几乎都愿为之效力,自从杨广迁都洛阳以来,关陇一带的贵族豪强,全都以唐国公马首是瞻,所以这回杨广要远征高句丽,都不敢让李渊留在关中,一定要他去怀荒镇督办粮草。”

    杨玄感的脸色一变:“什么,杨广已经下定决心要攻击高句丽了?”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内廷的合议已经有了结果,我虽然没有参加,但刚才裴世矩也提到了此事。这几天各地的调兵命令就会下达,这次会征召百万大军出战,想要一举荡平高句丽。”

    杨玄感冷笑道:“若是只出动四五十万人,倒真可能灭了高句丽。但出动百万大军,后勤人员至少要倍之,这样巨大的后勤和粮草消耗,连半年都撑不下,根本不可能灭了高句丽的。杨广真是外行,什么都不懂,以为河北幽州之地,都能跟存粮战备多年,兵精粮足的关陇腹地一样呢,或者以为靠个大运河的运输,就能把粮食给运到高句丽前线,涿郡可是跟辽河隔了好几千里呢,他还能再挖个河通过去吗?”

    王世充微微一笑:“刚才你也听到了,这样愚蠢的进军方案。身为大将的宇文述居然都不置一词反对,可见杨广周围的宠臣大将也都已经离心离德,明知这仗打不赢,却还是故意敷衍罢了,大概是想等杨广自己知难而退。听说出兵之期离现在不到半年了,可莱州那里的船还没有开始造呢,也不知道这回造战船,会害死多少船工木匠呢。”

    杨玄感皱了皱眉头:“怎么,半年时间造不好船吗?不能临时征调那些民间的船只?”

    王世充摇了摇头:“妙才啊,你是没有见过大海。不知道这海上航行的麻烦之处,大海之上,风浪滔天,那种只能载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打渔的渔船,只能在近海航行,离岸百里,就再也无法前进了,那高句丽的国土,离大隋的莱州足足要走二十天的水路。没有足够大,足够坚实的大海船,是根本不可能出海的。”

    杨玄感勾了勾嘴角:“我记得你以前当过开皇年间讨伐高句丽的造船使的,上次造的那些船,不能拿出来用吗?”

    王世充笑道:“那些船是十几年前造的,木板这东西泡在水里时间一长,铆丁也松了,粘合船板的胶漆也散了,所以上次罢兵回国之后,那些船大多数就给拆了,改作小渔船用,这次要征伐高句丽,还需要十万大军从海道进军,突袭平壤城,所以这些大海船还得现造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