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205章

隋末阴雄-第205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战斗力而被迫还军的错误,加上这次高熲直接保举他为主帅,显然是跟保举史万岁一样。作了政治交换的,回大兴后就准备把这两员大将直接拉到夺储之争的阵营来。

    这样一来,王世积的进军速度一定非常迅速,岭南比起宁州 ,路途要近不少,而且道路要方便许多。这一个多月的领先时间还真不一定能确保平叛的速度快过王世积呢。

    王世充心里恨得牙痒痒,眼看仇人又要立功升官了,而自己这回只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且王世积跟史万岁同为大将,相互间也有竞争关系,若是王世积这回能抢先一步平叛,无论是为公为私,拉上杨秀一起告告史万岁的黑状,顺便着打压自己,那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想到这里,王世充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些愤慨之色,而手也攥成了一个拳头。

    史万岁注意到了王世充表情的变化,笑了笑:“王将军,你可是担心王柱国这次神速进军,能在我军之前平叛,抢下首功?”

    王世充突然意识到现在得让史万岁加快行军速度了,听他这话好象也有这方面的意思,连忙顺着说道:“岭南和宁州同时反叛,朝廷也几乎同时派出了大将出征,相互间肯定也是有个竞争的关系的,当年平定南陈时,世充在晋王的征南行台军中效力,也亲历过贺总管和韩总管二将争功的事,虽然末将职务低微,但为将者建功立业之心都是一样的,这个道理想必史元帅比末将更清楚。”

    史万岁哈哈大笑:“王将军,你说话真是滴水不漏啊,明明就是希望本帅尽快出兵,不要落于王柱国之后,却跟我拐弯抹角地说这么一大堆,本帅听着都累啊。其实你可能没明白本帅的意思,依本帅看来,这次征讨岭南,更可能建功的不是王柱国,而是另一位周将军。”

    王世充微微一愣,他在兵部的这两年结交了不少关陇一系的军功贵族,但这周法尚乃是南陈降将,而且长年出镇在外,对此人实在是不太熟悉,于是摇了摇头,问道:“周法尚是何许人也,末将实在不清楚啊。”

    史万岁的眉毛动了动,说道:“王将军,以后你在军界要求发展,除了我们这些关陇将领外,外地的名帅悍将也需要多了解一些的,不一定要结交,但至少要知道这些人的事迹,这周法尚虽是降将,却是悍将一员,要不是当年给陈朝逼得投靠我大隋,我朝平定南陈只怕还要多费不少周折呢。”

    周法尚,将门世家,祖父周灵起,历任梁朝直阁将军、义阳太守、庐桂二州刺史等职。父亲周炅历任为定州刺史、平北将军。周法尚虽不是长子,但少年时便武艺高强,是个标准的军人,好读兵书。

    周法尚十八岁时为南陈始兴王中兵参军,寻加伏波将军。父亲周炅去世后,周法尚监定州事,督率其父本部兵将。后因屡立战功,迁使持节、贞毅将军、散骑常侍,领齐昌郡事,封山阴县侯,邑五千户,以其兄武昌县公周法僧代其为定州刺史,周法尚则率部在庐江一带的前线驻守。

    陈宣帝时期,周法尚得罪了陈叔宝的弟弟长沙王陈叔坚,这个著名的跋扈王子便向着父皇密告周法尚谋反,左右知道此事后,都劝周法尚赶快逃亡北周。

    周法尚一开始还犹豫不决,直到陈宣帝把他的兄长周法僧给抓了起来,还派兵准备讨伐周法尚所部,周法尚才率着自己的亲兵部曲和忠于自己的其他部下逃亡北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四十四章 悍将周法尚

    北周宣帝见周法尚来降,十分高兴,给予优待,拜开府、顺州刺史、封归义县公、邑千户。赐良马五匹、女妓五人、彩物五百段、加以金带。

    而同时,南陈却把周法尚在南朝的族人,自其兄周法僧以下,尽数诛杀,从此周法尚便与南陈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加上北周到隋朝对其一向厚加抚恤,他也跟那王颁一样,成了灭陈的急先锋,镇守江陵附近的顺州附近的前线,与陈朝的湘州诸将来回拉锯攻杀。

    北周末年,陈朝大将樊猛曾率军渡江北伐,目的就是消灭周法尚这个叛徒,结果周法尚先是派一个部下诈降樊猛,骗他说周法尚的部下在北朝都过得不好,个个都心存弃暗投明,归还故国之志,如果大军前往,一定会阵前倒戈的。

    于是樊猛轻信了这话,尽起大军深入顺州一带,周法尚先是派弱兵挑战,佯装水战不敌,向着顺州城逃跑,还安排了一些士兵阵前诈降,樊猛不知是计,率所有部队登陆追击,而周法尚诱敌进入预设的地区后,伏兵四起,将樊猛军斩头去尾,一顿痛击。

    樊猛军大败,逃到江边时,却发现原来留在江岸边的船队早被那些诈降的士兵们夺取,换上了北周的旗号,于是全军崩溃,樊猛只身抢了一条小船才逃回南岸,所部二万余南陈精锐大部投降。

    周法尚此战虽然大胜,但没过一年,杨坚当上丞相,大权独揽,时任北周荆州总管的重臣司马消难,出于对北周的忠诚,或者说是对儿时玩伴杨坚的妒嫉,起兵反抗杨坚,与相州总管尉迟迥形成呼应。等杨坚消灭了尉迟迥后,司马消难知道不是对手。南逃南陈,走之前还派部将围攻周法尚所在的顺州城。

    周法尚当时主力部队都在江岸驻营防备陈国,城中部队很少,无法固守。只得带少数亲信逃出顺州,而城中的舅舅和三百多家人全部被司马消难俘虏,司马消难把这些人全部献给了陈朝作为见面礼,而这些人也在陈国当了十年的奴隶,吃尽苦头。

    大概是杨坚也觉得对周法尚有些抱歉。于是在事后对其厚加抚恤,迁衡州总管四州诸军事,改封谯郡公,邑二千户,后来还特地在巡幸洛阳时召见了周法尚,并赐金钿酒钟一双,彩五百段,良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给鼓吹一部。说是要天下都知道杨坚宠幸这位有大功于隋的功臣。

    从此周法尚更加死心踏地为隋朝卖命,还接受了杨坚的密旨,担任黄州总管,让其经略江南,观察南朝的动静。

    隋灭南陈之战时,周法尚在杨俊的麾下效力,率舟师三万兵进樊口,攻克陈朝的城州并俘虏刺史熊门超,接下来与南陈的良将周罗喉在庐江一带相持,未能形成突破。

    直到陈亡之后。周法尚才作为韦洸的援军,率三千五百黄州兵,第二批进入岭南,经略桂州这种岭南西部。一路之上,南陈的守将不是投降,就是被周法尚军击斩,一直打到了桂州,与前来接应的冼太夫人所部会师,才凯旋而归。也正是因为这支部队离开了岭南,王仲宣等人才敢发动叛乱。

    此后的几年,周法尚由于其在南陈的江州和荆湘地区有强大的影响力,又有过叛变的前科,所以被杨坚暗中防备,调回大兴,以本官担任宫中的宿卫一职,把他与自己的旧部隔离开来,周法尚对此也心知肚明,反正陈朝已灭,自己大仇得报,也不象贺若弼那样成天怨言牢骚满腹。

    只是这次李光仕再次据桂州作乱,最熟悉岭南的王世充和裴世矩此时又都外派,高熲这时候又想起了周法尚当年平定桂州的往事,保举其担任桂州道行军副总管,作为王世积的副手,先行到岭南的东衡州与始兴一带募兵,与王世积会合后作为前部先锋去平叛。

    史万岁一口气把周法尚的背景介绍了一遍,王世充当下心中雪亮,笑道:“怪不得史元帅要说周法尚不一定会等王世积,这位是这么个情况,当年平定过桂州,多年又未立军功,这次一旦给他单独募兵作先锋的机会,他又怎么可能不自己独抢大功呢?”

    史万岁哈哈一笑:“不错,王将军,其实当年你和裴侍郎不也是同样的情况吗,我们军人,在外有了自行独当一面,自行募兵的权力,十有八九不会等什么后面的大军和主帅的,这次既然高仆射派了这位周将军直接到岭南募兵,其实就是想复制当年你王将军的经历,让他独自建功。”

    王世充点了点头:“那既然如此,为何又要让王世积王柱国在岭北率大军跟进呢?让周将军独自搞定,不就完了?”

    史万岁抬头看了一眼张须陀,张须陀心领神会,行了个礼后退出帅帐,顺便把门口两个卫兵也带得远远的。

    史万岁低声道:“周法尚毕竟是南陈降将,其旧部子侄遍布南方,如果真的对其不加约束,这人到了岭南后不排除割据作乱的可能,所以让他为前锋平叛,王世积率大军在后也是监视,使其不敢生出二心,这是其一。

    桂州的李光仕有勾结相邻的黔中爨震和西南部的交州李佛子的可能,这次那个任瑰是从交州过来的,李光仕已经遣使求救了,想必爨震那里也会派出使者,要是这三股势力勾结在一起,只凭周法尚的几千岭南兵,未必能应付得了,也需要王世积的大军作为后盾。这是其二。

    王世积上次被你抢了功,这次派他出征岭南当大将,本就是一种安抚,即使再次被周法尚抢了功,也不能象上次那样,直接半道就回去,至少到岭南武装游行一圈,显示一下大隋正规军的威力,也是必要的,如果北边的情况不紧急,就是顺道灭了爨震或者是交州,也不是不可能。这是其三。”

    王世充心中雪亮,史万岁没有说出口的更深用意是,高熲这次让王世积为主帅,已经不是象以前那样单纯为了国事了,而是要在夺储之争中拉拢王世积,也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高熲也把史万岁派到了宁州,在杨素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情况下,只有向杨坚显示这些关陇大将都站在自己一边拥护太子,才可能保住杨勇,也是保住自己的相位,冲着这一点,这次也不可能让王世积再次无功而返。

    王世充看着一脸严肃的史万岁,也压低了声音:“既然如此,史元帅今天深夜召末将前来,有何要事相商?是要改变这次出征的打法了吗?”

    史万岁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机:“不错,如果没有岭南那件事,我们可以按原来的打法,混编部队,然后稳扎稳打,一路大张旗鼓地进军。可是现在不行了,兵贵神速,再这样慢腾腾地要协调考虑多方的关系,那只怕我们到了爨翫的老巢时,没准周法尚也打到那里了,这家伙可是八年没打仗了,有多饥渴你应该想得到。”

    王世充心中暗叹,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将军的建功立业之心,武将本就是热血沸腾,更何况这次还有战略竞争呢,自己经历过的几次战役莫不如此,这次也不例外。

    他咬了咬牙,抬起头说道:“史元帅,那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一万关中军打先锋,蜀兵让他们缓行,保证后勤,这一路上带着那个万智光,最后得功给他一份就是,而关中军的部队必须要保证精兵强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四十五章 南蛮战议(一)

    王世充眼中绿芒闪闪:“我这次举荐的那五个人都是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的悍将,在孤军深入后的决战中能帮上忙,请您这次一并带上。”

    史万岁点了点头:“爨翫毕竟也有六七万人,我军一路攻到他老巢的时候,想必他也能集中所有能调集的部队来应战,到时候也就是一战定胜负了,你的提议,我准了,决战之时,由你任前部先锋。”

    王世充郑重其事地行了个军礼:“得令!”

    一个月后,昆州治所味县,这里不过是一个内地下级县规模的城寨,甚至连城墙都没有,只不过是个五六百步见方的寨子,外面挖了条半丈左右宽的护城沟渠,里面连水也没有,只是放了些削尖了的木桩子,寨子的四周栅栏处,隔着十几步立着三丈左右岗楼,断发纹身,满身都是人体彩绘的蛮兵们在上面来回巡视着。

    寨子里面到处是那种高脚木屋,这是居住在森林中的蛮夷们的特性,由于地上的蛇蚁毒虫极多,所以这些森林中的原始人都居住在这种高脚屋中,由于宁州之地气候炎热,这里的蛮夷们比起岭南那些能走出大山,半农耕半渔猎的俚人和侗人们更加落后,完全是靠着采集野果和打猎而生。

    在味县最大的一个高脚屋里,几十个打扮得五颜六色,身上到处插满了羽毛,裹着各种兽皮的蛮部酋长们济济一堂,每个人都开动了大嗓门,争得面红耳赤。

    四十多岁,脸上画满了各种符咒和图形,戴了一只黄金制成的贝壳眼罩,身形魁梧的独眼龙,昆州刺史,宁州白蛮部大酋长爨翫正一脸怒容地看着这些酋长们吵来吵去,已经争了两个时辰了,都没有一个结果。这些酋长们平时互相为了抢地盘和争夺金矿也都打得不可开交,这次若不是听说隋军大军压境,也根本不会集中到一起商议军机。

    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