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465章

隋末阴雄-第1465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势,三四千名弓箭手,已经冲到了离城百步之内的护城沟前,向着城头倾泻出一轮轮的箭雨,不断地有守城的叛军惨叫着落下,重重地摔进了这些干涸的护城沟里,很快,就给跟进的唐军辅兵们,投往沟中的麻袋与土囊,压在了下面,再也看不清模样。

    李孝恭满意地点了点头,一边用马鞭指着对面的城头,一边扭头看向了身边的大将独孤怀恩,笑道:“独孤尚书(独孤怀恩本官工部尚书),你看,这城中的叛军还能支持多久呢?”

    只是独孤怀恩这时候却是眉头深锁,在这杀声动天的战场上,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面的一切,浑然未觉。

    这独孤怀恩乃是李渊的表弟,他的父亲独孤整,乃是大隋文献独孤皇后的哥哥,也是李渊的母亲独孤氏的兄长。而独孤怀恩从小就在隋朝宫中长大,被其姑母所抚养,成年后出为雩县县令,李渊起兵之时,这独孤怀恩暗中通知了在本县的李神通和李秀宁等李唐宗族逃跑,自己也弃官而去,李渊入关中之时,独孤怀恩前往依附,论功则为元从之臣,加上这层亲属关系,被授予了大将军,工部尚书之位,几与李唐宗室亲王相同。

    而独孤怀恩也真没把自己当成外人,李渊有一次跟他饮酒之时,喝醉了戏言:“这大隋的天下现在落到了朕的手里,以后恐怕也该轮到表弟你了吧!”

    这句话倒是助长了独孤怀恩的野心,回府之后,他就对左右亲信元君宝说道:“以前我们独孤家只有女人贵为皇后,太后,以后也应该轮到男丁们大富大贵了吧。”从此,元君宝等人开始在军中活动,为其拉拢腹心死士,以图不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四百零一章 内鬼乱唐

    而运气还真的来了,屈突通,韦义节等人先后攻打蒲坂不克,李渊就让独孤怀恩掌兵,进攻蒲坂城,有了万余兵马在手的独孤怀恩,加紧了在军中笼络人心的举动,这点被忠于李渊的驸马赵慈景有所察觉,于是独孤怀恩干脆就让赵慈景率部攻城,而暗令诸军后撤,导致赵慈景兵败被俘杀,也算堪堪自保成功。

    可是这一招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李渊听说攻城不利,驸马战死之后,大怒,下诏斥责独孤怀恩,不仅如此,当刘武周南下之时,还命令独孤怀恩放弃围攻蒲坂,率军北上,与唐俭,于筠,刘世让等诸将率兵合为一处,归永安王李孝基指挥,这个命令让独孤怀恩心里七上八下,总是以为自己的逆谋暴露,这些天来一直神色恍惚,惶惶不可终日,即使是在这战场上,也是如此。

    李孝基连问了两遍,独孤怀恩都是置若罔闻,李孝基有些不高兴了,脸色一沉,冷冷地说道:“独孤尚书,你在想什么破城良策呢,如此入神?”

    独孤怀恩身边的元君宝连忙说道:“大王,独孤尚书他可能是忧心战况,想得入了神,才至于这样,请您不要责怪。”

    独孤怀恩一下子回过了神来,连忙说道:“大王,我一时失态,请见谅。”

    李孝基不满地摆了摆手:“好了,独孤尚书,现在的战况很顺利,不过攻了大半天,将士们也有些疲劳了,我们是不是撤下攻城部队,暂时休整一下,明天再攻城呢?”

    独孤怀恩的脸色一变,说道:“大王不可,现在攻城就是靠一口气,如果我军一退,敌军就有时间重整城防,明天再攻,可就难了。现在宋金刚的军队已经通过了雀鼠谷,正在攻打浍州城,一旦城破,就会向这里而来,夏县城中有几万石的粮草,是他们最急需的,也正是我等要合军攻之的原因!”

    李孝基叹了口气:“这个道理,孤也知道,只是我军攻了大半天,将士们已经疲劳了,现在还没有完全填满外壕,若是继续攻击,天黑之前也难以爬城,不如缓这一天,反正填满的沟也不可能变空,明天再攻,定可破城!”

    独孤怀恩咬了咬牙:“我军还是有生力军的,后军的于筠将军还有三千精骑,调过来下马步战,全力攻城,一定可以在天黑之前冲上城头!”

    李孝基的脸色一变:“于将军?他的部队可是要防着浍州方向的宋金刚啊,这样真的能行吗?”

    独孤怀恩哈哈一笑:“有何不可?浍州离这里二百多里地呢,宋金刚若是要来,得走上三天,再说浍州城还在我们的手中,他现在还在攻城,就算攻克,再发兵来此,也得七八天以上,咱们有的是时间。”

    李孝基勾了勾嘴角:“可是,既然如此,我们明天再攻城,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反正一天时间也没什么吧。”

    独孤怀恩摇了摇头:“大王啊,夏县城本身没什么重要的,但城中的二十万石军粮,却是可以支持宋金刚继续打几个月的关键,现在我们唐军几乎晋北全失,晋南这里也被攻击,但只要断了敌军的粮草,就可以让其不战而退。如果我们早点拿下夏县,可以把粮草运走,若是走得晚了,就只能把这些粮草烧掉啦,实在是可惜。”

    李孝基点了点头:“独孤尚书说的有几分道理,只是我们的后方真的没有危险吗?”

    独孤怀恩笑道:“宋金刚的兵不是天兵天将,不会飞过来,放着三千精兵在后面是浪费时间,请下令吧,再加一把劲,一定可以攻下夏县城的!”

    李孝基的眼中光芒一闪:“好,传令,调于将军的兵过来,攻城!”

    夏县城头,叛军首领吕崇茂一声狂吼,大刀一挥,把当面的一个唐军小校的脑袋砍得飞了起来,如同一个西瓜一样在地上滚来滚去,复出一脚,把这具无头尸身踢下了城头,今天这已经是他亲手砍杀的第十六个唐军将士了,他哈哈一笑,吼道:“谁敢战我!”

    可是他身后的一个亲卫却是脸色惨白,慌张地向前一指:“将军,不好了,唐军,唐军的援军上来了。”

    吕崇茂的脸色一变,只见城外不知什么时候多出了几千匹战马,两三千名唐军骑兵,正从马上翻身而下,举着骑槊,列成步阵,缓步向着城墙压来。

    吕崇茂恨恨地吐了口唾沫:“奶奶的,这些唐狗把预备队也给压上来了,他们这是想今天一举破城啊!”

    另一个亲卫慌张地说道:“将军,怎么办,咱们要不要撤?”

    吕崇茂看向了远处,叹了口气:“宋金刚这个蠢货,傻乎乎地打什么浍州,也不派兵来救,他难道不知道这里的军粮才是最重要的吗?唉,完蛋了,传令,咱们从地道里撤出去,走时把存粮一把火烧了,不给唐狗,也不给宋金刚,让他后悔去吧。”

    他转身正要向城下跑,突然,第一个发话的亲卫双眼一亮,声音都开始发起抖来:“将军,你看,援军,援军来了!”

    吕崇茂先是一愣,转而马上扭头向城外看去,只见城外五里处,突然烟尘漫天,数不清的刘汉军骑兵,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唐军中军帅旗的后方三里不到的地方,为首的一员大将,身长九尺,面如锅底,壮逾熊罴,手提一根丈余长的马槊,骑着高头大马,在他的身后,掌旗兵打起了一面大旗,“尉迟”二字,迎风飘扬。

    而在尉迟恭身边的一个红脸骑将,正缓缓地拉上鬼面具,一面“寻”字将旗,与尉迟恭的将旗相得益彰,五六千刘汉军的铁骑,已经开始了战前的狂吼,杀声震天顿地,鼓角之声,震得城外的唐军和城头的吕崇茂叛军,全都气血翻腾。

    李孝基的面如土色,在他的面前,攻城的唐军已经开始混乱,有些人开始扔下武器,掉头逃跑,而独孤怀恩则声嘶力竭地在叫道:“不许跑,列阵,转向,迎击敌军,不许跑啊!”

    吕崇茂哈哈一笑:“老天有眼,援军来了,快,鸣鼓,吹进军号,打开城门,全军杀出去,配合援军,灭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四百零二章 俘虏探路

    一个时辰之后,残阳如血,夏州城外的平原上,已经是尸横遍野,成群结队的乌鸦和野狗正在啄食着战死者的尸体,而刚才的“唐”字中军帅旗所在的小高坡上,唐军大旗已经被尉迟恭踩在了脚下,一面“汉”字大旗,在他的身后迎风飘扬。

    吕崇茂的浑身上下已经尽是血迹,他一边抹着脸上的血汗珠子,一边笑道:“久闻尉迟将军是大汉军的第一猛将,今天一见,百闻不如一见啊,您和寻将军在战场上来回冲杀,所向披靡,这一万多唐军,居然一个也没跑掉。”

    尉迟恭哈哈一笑:“这些笨蛋居然连后卫的骑兵都撤了,吕将军,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们一天前就来了,全藏在这北山的密林里,宋元帅故意装出攻打浍州的模样,其实我们从雀鼠谷那里就分兵南下了,你们这里的战况尽在掌握,若不是唐军留了骑兵在后面防备,我们早就出阵了,不过按宋元帅的吩咐,要等到唐军攻城气衰,调后备兵上前时,才一举出击,将之全歼!”

    吕崇茂点了点头:“宋元帅真的是料敌如神啊,现在唐军已经尽灭,斩首四千,俘虏七千余人,李孝基,独孤怀恩,刘世让,唐俭,于筠众将尽数俘虏,是不是把他们全斩杀了,以立军威呢?”

    尉迟恭勾了勾嘴角:“不,宋元帅有过交代,他们还有更大的用处,现在我们马上派两百骑卒,押解这些俘虏们去浍州。”

    吕崇茂恍然大悟:“宋元帅是要留着这些降将们,以后召降吗?”

    寻相摇了摇头:“不,吕将军,宋元帅是为了探路,我们现在别的不怕,就担心唐军柏壁的李世民,他也有不少铁骑,可以和我们一样奔袭,这回我们来救夏县,为的是军粮,若是遇了他的埋伏,粮草没了,那大军就会有大麻烦啦。”

    吕崇茂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可是这跟押解李孝基他们,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尉迟恭笑道:“如果李世民派了伏兵,看到我们抓了李孝基,要押解回去,一定会救的,他不可能看着一个宗室亲王,还有驸马,大将们给送去杀头。所以,要是李孝基他们能安全回到浍州,就说明这一路很安全,咱们可以安心运粮了。”

    说到这里,尉迟恭看着吕崇茂:“吕将军,这回宋元帅对你的征粮之举,非常满意,这二十万石军粮,就是我军征战晋南的根本,现在陛下已经加封你为夏州刺史,上柱国,等到我们平定晋南之后,高官厚禄,位列公候,自不必待言。”

    吕崇茂的脸上已经笑开了花:“吕某为陛下效力,万死不辞。那二十万石军粮,现在我就去安排装车,三天,不,两天,就可以上路!”

    尉迟恭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吕刺史辛苦了,我们正好也用这两天时间,来看看这路上是不是安全。”

    一天后,晋南,美良川。

    河边的密林处,几十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正在过河的两百余骑,十余骑上,李孝基等被俘唐军将帅,被反绑着双手,坐在马上,两侧各有一骑夹持着,以防逃跑,而这些唐军将帅们,却是一个个破口大骂,声音连几里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

    秦琼咬了咬牙,低声对前方的李世民说道:“大王,真的不救吗?马上他们要过河了啊,过了河,就难再下手了。”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说道:“一切听我将令,我们来这里,伏击的目标是敌军的粮草,而不是他们。宋金刚狡猾,让俘虏先行,就是为了探路查埋伏的。我们千万不能上当!”

    秦琼叹了口气:“可是,可是那是永安王啊,还有独孤尚书,一个是宗室亲王,另一个是陛下的表弟,真的就看他们落入敌手吗?”

    李世民的眼中冷芒一闪:“在我这里没有什么亲王,御弟,只有两个战败被俘的俘虏,和其他被俘的弟兄们一样,没有区别,我不会为了两个俘虏,而坏了大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如果老天让他们活下去,那他们总有机会等到我们胜利的时候,我们继续等,等到尉迟恭的粮队到达为止,在此之前,有敢再言出击者,斩!”

    义州,王世充军大营。

    王世充的眉头深锁,看着目前的舆图,他的目光同样落在了夏县和浍州之间的美良川上,喃喃地说道:“尉迟恭啊尉迟恭,你会中李世民的伏击吗?”

    魏征微微一笑:“主公就这么认定,唐军的伏击,一定会在美良川?”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根据前线的军报,这几天夏县的吕崇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夏县四周征了二十万石的军粮,尉迟恭前几天怕不保险,还特意先让几百骑兵押解李孝基,独孤怀恩等俘虏上路,结果一路无事。我想,明天就是他押解军粮上路的时候了。”

    “按他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