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38章

隋末阴雄-第138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世矩听得连连点头,他以前主要是在高熲手下从事幕僚的工作。对于战阵之事并不是太在行,今天王世充带他现场看训练,也是让他真正开了眼。

    听到这里,裴世矩突然问道:“世充啊,你这可都是步兵方阵,难道就没有骑兵吗?我大隋的铁骑冲杀才是真正威服南人的地方。在岭南也用得上吧。”

    王世充笑着摇了摇头:“弘大,骑兵当然好,但对于我们这支部队来说不太合适。一来他们多是南陈的军士,南陈因为缺乏战马产地,又有大江阻碍,因此骑兵很少,主要是步兵,这一个月的短时间我也很难把他们训练成优秀的骑兵。

    二来是那岭南之地,瘴毒横行,麦都督的那个方子只在人身上试过,在马身上可没有做过试验,万一到时候马匹大量死亡,那这些骑兵还是得当步兵。好在岭南的蛮夷并没有象样的骑兵,我们就靠这些步军,足够应付了。”

    王世充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已经走得有模有样的那些士兵,叹道:“其实这些南朝的老兵们素质都很不错,你看看他们,只用了一个上午,基本上就能适应我隋军的阵形了,南朝士兵多数是习惯短刀战斧,不太喜欢列长槊步阵接战,但是这些老兵见识过我们隋军的战术,学起来也不慢。

    弘大你看,现在麦铁杖他们已经开始教这些南兵们放箭和射弩了,南兵里的弓箭手是不参加肉搏的,但我们隋军的弓箭手放完箭后,可是要捡起后面备好的长刀大斧,在长枪手与敌接阵的时候跟上去一通砍杀。

    这些弓弩手往往臂力惊人,到时候赤膊上阵,可以把那些缺乏护具的蛮夷们直接砍成两段,场面非常血腥暴力,蛮夷们作战往往只凭一上来的那阵血气之勇,见识到这种可怕的场面,肯定会全军崩溃的。”

    裴世矩沉吟了一下,说道:“可是我军毕竟人少,只有三千人,就算对上周师举的那两万蛮夷,仍然是要一个人对付七个以上的敌军,能顶得住吗?”

    王世充哈哈一笑:“弘大,兵贵精不贵多,只要选择好合适的地形,摆开两三里的正面,敌军如果不能两翼合围我军的话,那也只有正面这两三里宽的人能跟我们交上阵,后面的人只能干瞪眼看。

    而且蛮夷缺乏训练,打仗往往乱哄哄一涌而上,能冲到我军面前都得经过几轮的箭雨弩矢清洗,更可能是在冲到我军面前就自己崩溃了。只要不是超过五万人的贼军一涌而上,将我军彻底包围,四面围攻的话,世充有信心率领这支部队打垮任何一支岭南叛军。”

    裴世矩点了点头,他看了一眼远处士气冲天的士卒们,叹了口气:“世充,你调动士气的手段,还有指挥练兵的才能,今天为兄算是见识了,可是你在这里许的这些愿并没有经过朝廷的批准,将来你拿什么去兑现?上次你就是在突厥假传圣旨丢了官,这次还没吸取教训吗?”

    王世充的脸色也开始变得凝重起来,他苦笑道:“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我好象是反其道而行之,但是弘大,你也很清楚,除了这样,我还能怎么去求着这帮大爷上战场呢?总不可能靠我这两百多人在后面拿着刀赶着他们去岭南吧。

    军令只能是让少数人服从多数,而且士兵如果是被驱赶着上战场,也没什么战斗力可言,更是有临阵倒戈的危险,只有让他们从心底里想打这仗,有作战的动力和**,才有可能打赢。

    弘大,这事上你要给我做个见证,我提的那些条件其实并不算过份,想必慕容将军为了激励士气,也早就会打开番禺城的库房,把钱拿出来激励守城士兵和百姓,到时候就算让这些人去分钱,也分不到多少,至于岭南那里本就地广人稀,分他们三倍于中原百姓的永业田和露田,想必朝廷也不损失什么,对吧。”

    裴世矩点了点头:“你的条件其实倒还算可以,这也是我刚才没有直接出声阻止你的原因,只是我觉得高仆射不会喜欢你这种未经请示就自作主张的行为,上次其实你在突厥闹的事情并不算太大,就算打起仗来高仆射也有应对措施,但他实在不喜欢你越权行事,这会坏了规矩。”

    王世充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落寞与无奈:“弘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给这些兵发三倍的军饷是高仆射授了权的,但只靠这个,还不足以让他们有建功立业的强烈**,这些人都是南陈的兵油子,不是那种新兵蛋子,不以实打实的重利相诱,哪肯为你卖命!

    老实说,今天要是他们反应不这么热烈的话,我都要考虑在战胜后允许他们去劫掠那些造反的俚人蛮夷部落了。一方面可以刺激起这些士兵的动力,再一方面也能震慑岭南不听话的蛮夷们。”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一章 岭南政策

    裴世矩一听这话,脸色大变,一下子站起了身,沉声道:“世充,这怎么可以!至尊有明令,在岭南不能乱来,不能失掉人心的,不然岭南这种蛮荒之地,就会永无宁日了,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连这个也想不到?”

    王世充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压低了声音,小声地说道:“弘大,其实如果要岭南长治久安,就得向那里大规模地移民才行,岭南的问题就是蛮夷太多,汉人太少,而且那里的气候环境都不适应我们汉人的农耕文化,所以不得不一直依靠着当地的蛮夷首领来进行治理。

    象是冼太夫人这样的,明事理,心向朝廷,自然是可以合作,但从这次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冼太夫人的孙子,也对是否要继续忠于朝廷三心二意,对他来说,朝廷很远,叛军很近,又是同族,换到这个冯暄接掌罗州刺史的话,我担心岭南再起风波的时候,他未必会象这次冼太夫人这样站在朝廷一边了。

    所以对岭南这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以强大的军力威服蛮夷,使之不敢再起反叛的心思,然后需要大量向这里移民,可是岭南这地方环境恶劣,就连我们的这些士兵都以为洪水猛兽,若不是我开出了足够诱惑力的条件,他们连到岭南打仗都不愿意,更不用说留下来了。

    说一千,道一万,只有让后来者看到岭南这里足够的好处,足够的机会,他们才有可能舍弃在家乡的安定生活,来这蛮荒偏远的岭南之地,这次若是能放纵士兵们抢劫,他们得了好处,最后又留在岭南,这才会让他们家乡的亲朋好友们争相到岭南移民。”

    裴世矩摇了摇头,正色道:“世充,你这法子不行。岭南的俚人侗人加在一起有上百万,而且多数是居于深山老林之中,跟汉人其实并没有多少交集,他们在山里打猎捕鱼。摘食野果,而我们汉人则是在几个大城市以外开荒种田,双方的来往都很少,很难有什么融合。

    而且就算你的那三千军士全部留下了,又能如何。当地没有那么多的汉人女子可以和这些军汉婚配,如果你找的是俚人侗人的女子,那她们只怕是很难适应出了深山老林的汉族生活方式,只靠这几千人的小规模移民,是根本无法在岭南站住脚的。

    世充,做事情要量力而行,顺势而为,至尊在岭南的政策没有问题,通过俚人侗人的首领酋长,来控制上百万岭南蛮夷。通过几个大城市的几万汉人,能维持岭南的交通线,这应该是治理岭南的最好办法了。

    要是按照你的那套,纵兵抢劫,然后通过屯田驻军的办法来威服的话,只怕连冼太夫人以后也会背弃我们而去,失了人心,再想收回来可就难了。”

    王世充叹了口气,说道:“弘大,这个事情上你我各自保留意见吧。对于蛮夷只讲仁义是没有用的,在我看来,今天扶持这个头目,明天依靠那个首领。终非长久之计,冼太夫人是因为嫁了汉人,所以才会到第三代还忠于朝廷,可她今年也有八十了,过几年要是不在了,我们到哪里再找个冼太夫人呢?

    当然。纵兵劫掠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刚才世充也说了,那只不过是最后一招刺激这些兵油子们的办法,现在看来用不上了,但是如果这次平定岭南,以后如何驯服这些蛮夷,只怕还得想个好办法才是。再说了,这次起兵的王仲宣,周师举的那些部落,不可能再跟他们客气,肯定是要剿灭掉的。”

    裴世矩笑了起来:“那是自然,元凶必究,胁从不问,这就是高仆射这次临行前给我的方针政策,这次也不妨一并透露给你,军事打击为主,但也要兼顾人心,与我军合作的部落需要封官赏爵,在战事中保持中立的部落也会派人加以慰问,只有铁了心和我大隋对抗到底的部落,才会加以剿灭,世充,你觉得这样如何?”

    王世充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我估计一个月后等我军训练完成,兵出始兴的时候,岭南那里的蛮夷们就会彻底表明各自的立场了,世充可以大胆猜测,我军打败周师举之时,就是冼太夫人收回冯暄的兵权,与那叛将陈佛智决战之日,到时候我们还要早早地派人联络冼太夫人,和她的部落约期在番禺城下会师。”

    王世充说到这里,抬起头看着仍然兴致十足,变换着各种队形的士兵们,高声叫道:“午饭的时候到了,大家先吃饭!”

    一个月后,岳麓山的兵营里,王世充和一个月前一样,全身铠甲,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下,满意地看着台下沉默的军阵,已入九月,最火热的酷暑已经过去,这些士兵们黑了许多,也瘦了一些,但是一个个都精神焕发,脸也都刮洗地干干净净,不象一个月前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脏兮兮地身上全是跳蚤。

    这一个月来,王世充白天对这些军士们进行超强度的体能和队列训练,晚上则逼着这些家伙们排队洗澡,打到的溪水里都放了不少豆角粉和蒜头作消毒剂,因为来自后世的王世充深知,跳蚤和虱子比起敌人的刀箭来说,对一支部队的杀伤力更大,在这个没有抗菌素的时代里,疾病会被这些小虫子在闷热潮湿的天气里以更快的速度传播。

    士兵们开始还不太乐意天天泡这种一股味道的水,但是连续几天下来后,却觉得神清气爽,把那些生满了跳蚤的胡子刮干净后,更是免了每天被叮咬吸血之苦,人也一下子精神了很多,以至于十天之后,这些军汉们每天不主动洗澡都会觉得浑身难过,与之相应的,部队中的生病人数降到了最低,扶伤营里的那几个大夫成了整个军营里最清闲的人。

    高质量的卫生水平也带来了高水平的训练,这些南陈老兵们本就是征战多年的锐卒,无论是跟隋朝的战斗还是在南陈时湘州一带的平蛮作战,都经历过许多,一个月下来,在这些隋军军官和老兵们的魔鬼训练下,所有人都掌握了隋军各种战斗队形的要领,三千人行动起来整齐划一,王世充指挥起来就象指挥自己的手臂一样容易。

    这阵子裴世矩也没闲着,他知道训练军事非自己所长,每天就来往于长沙城和岳麓山之间,根据王世充的要求,发动了长沙城及周围十几个乡镇的铁匠铺,打造起上等的盔甲兵器。

    长沙本来就是湘州重镇,又要作为大军前往岭南的基地,上次王世积来此时也丢下了不少军资,加上这阵子裴世矩新打造的兵甲,三千人都可以装备一套鳞片锁子甲,一顶铁盔,一张铁胎弓或是一部二石步兵弩,再加上各人称手的长槊,大刀,战斧等肉搏兵器,这会儿站在台下的士兵们个个英姿勃发,装备精良。

    王世充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拿出了一道黄绸诏书,这是前天他刚刚收到的,上面是朝廷的正式任命,以其南征时的军功封他为正六品奉车都尉,虽然早就是预料之中,但拿到手后王世充还是高兴了好一阵。

    王世充威严地看了一眼台下的军士们,高声说道:“列位请看,这道诏书,就是至尊特意在出征前,晋升我为正六品奉车都尉。你们想不想也当上这个官职呀!”

    ps:  下一章更新在12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征岭南(二更)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虽然后世某位着名的外国皇帝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在这个时代里,怀着成为将军的宏愿的小兵还是少数,多数人从军只是为了图个当兵吃粮,填饱肚子而已,当然这些高薪招募来的老兵们,倒是现在个个抱着到岭南抢钱抢地抢女人的想法,只是没几个人真的想着靠这仗能混上个将军。

    王世充微微一笑:“本将得到朝廷的这个官职,是因为本将在江南平叛的过程中立有战功,也正因此,现在还在江南平叛的杨元帅放心地把本将放到这里来指挥岭南的战事,也不怕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