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372章

隋末阴雄-第1372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也有今天!”

    杨玄感喃喃地自语道:“阿大,红拂,兄弟们,你们听到了吗,今天,你们的仇终于可以报了。”

    韩世谔也是眼中泪光闪闪:“是啊,那么多死难的弟兄们,跟随我们的义士们的仇,也终于报了,杨广未立储君,暴隋已经亡了。大哥,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杨玄感看了一眼王世伟,说道:“三爷,你放心,我杨玄感言出如山,我们兄弟都受了行满的救命之恩,多年来又一直被庇护,自当以死相报,我们一定会安全护送你们回东都的,至于之后的事情,我不好保证。”

    王世伟的眉头一皱:“回了东都,你也不愿意跟家兄一起打一番江山吗?”

    杨玄感长叹一声:“非我不愿,实在是不好取舍,行满对我有救命之恩,我自当护他家人周全,亲自交到他的手上,但是他现在与我密弟是生死之敌,我跟密弟自幼结交,誓言同生共死,又不可能帮着行满与他为敌,能两不相帮,就已经是最后的底线了。”

    王世伟睁大了眼睛:“这么说,杨公子以后可能会去帮李密?”

    杨玄感摇了摇头:“不,以前密弟和我一起起事,我没有听他的话,致有东都之败,现在他已经成为瓦岗之主,我哪还有脸去投奔他?这个乱世可以说因我而起,我只希望它能尽快终结,如果能促成密弟和行满的和解,大概是我杨玄感最后能做的事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二子论兵(七更)

    王世伟奇道:“杨公子真的有意促成和解?这只怕不太可能吧。”

    王玄应也跟着走了过来,附和道:“是啊,阿大和李密现在是死仇了,打了这么多年,都已经是一方霸主,怎么可能和解呢?如果是师父在洛阳为将,倒是有这个可能。”

    王玄恕摇了摇头,说道:“大哥,还真不一定,只怕师父的意思是,因为大家毕竟是以反隋起兵为统一的名份,现在杨广已死,隋朝等于亡了,那还有打下去的理由和必要吗?”

    杨玄感哈哈一笑,看着王玄恕那张带着稚气的脸:“二郎说的很好。看起来这些年,你跟我不仅学到了武艺兵法,而且也知天下大势了。”

    王玄应不服气地说道:“师父偏心,事事向着二郎。”

    杨玄感微微一笑,拍了拍王玄应的肩膀:“大郎,你的才能是在文才理政方面,这点就是连师父也比不上你,但是将兵作战之道,二郎却是天生有这才能,不是师父偏心,起码在这件事上,他说的更有道理。”

    王玄应勾了勾嘴角:“就算杨广死了,东都仍然有皇孙杨侗在,而且留下了全套的班底,阿大在那里为统兵大将,完全可以继续拥立杨侗为主,继续大隋的名份,怎么能说隋朝就亡了呢?至低限度,也不会和李密就这么和解的。”

    杨玄感摇了摇头:“大郎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觉得接下来,这些弑君夺位的骁果军,还有那宇文化及,会做什么?”

    王玄应一下子愣在了当场,喃喃地说道:“哎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点呢?!”

    杨玄感的眼中冷芒一闪,看向了王玄恕:“二郎,你怎么看?”

    王玄恕微微一笑:“这回杨广之死,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不注意骁果军的动向和心理,这些关中壮士,哪可能会陪他在江都呆一辈子呢?更不用说去江南了。所以他那个迁都丹扬的廷议一定,骁果军谋反,就是必然的事了。这点是师父前几天就跟我们问对过的事。”

    杨玄感点了点头:“不错,为将帅者,必须要知道军机兵法才是,更要知道天下大势,以决定自己的动向。前几天分析的是骁果未兵变的事情,当时二郎就说过骁果军必反,大郎,这回事实在这里,你应该没话说了吧。”

    王玄应叹了口气:“我主要是没想到骁果军居然可以成建制地谋反,杨广对他们可谓天高地厚之恩,连女人都给他们找,这都可以谋反!还有,我当时也不相信象宇文化及这样的庸怯之辈,也敢谋反弑君!”

    杨玄感点了点头:“宇文化及确实是庸怯之辈,但这不代表他没有野心,从他上次走私生铁来看,这个当年的轻薄公子,还是有股子狠劲的。平时的情况下,他当然不敢谋反弑君,但是如果骁果军军心已变,有人找他想要带头时,出于报这几年当奴隶的仇,也出于干掉杨广自立的私心,他都不会拒绝的。”

    “骁果军就这样驻扎在城中,宫中宿卫多是世家子弟,数量太少,一旦骁果军全军突击,根本无法抵挡,再加上这些宫卫很多都会给宇文化及等人收买,不会形成抵抗的,这次的谋反细节我虽然不清楚,但单单从这一夜之间就获得成功,控制百官,杀掉杨广来看,宇文化及身边必有高人相助,他本人绝无这本事!”

    韩世谔微微一笑:“大哥果然是料事如神啊,听说这回的谋主就是封伦那厮,这家伙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叛了虞世基,倒向了宇文化及,还为他出谋划策,制订了整个政变的计划哟。”

    杨玄感闭上了眼睛,喃喃地说道:“腹黑封郎啊,阿大当年果然没有看错人。他这也算是给我们杨家报仇么?”

    韩世谔鄙夷不屑地冷笑道:“他哪有这好心思?不过是自己想出头上位罢了。大哥,你说现在宇文化及会怎么办?咱们如何应对?”

    杨玄感睁开了眼睛,看向了王玄应和王应恕:“大郎,二郎,你们说说接下来他们会做什么吧。”

    王玄应沉吟了一下,说道:“现在骁果军缺粮,虽然这回宇文化及利用了将士想要西归的心理兵变成功,但就算要回关中,也得先有粮草才行,我若是宇文化及,这会儿就一边在这江都一带稳定局势,一边派兵渡江南下,攻掠江南,夺取江南的粮食,等到粮食充足之时,再挥师西进,进入中原,直回关中!”

    杨玄感不置可否,看向了王玄恕:“二郎,你说呢?”

    王玄恕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不,宇文化及这时候绝不会去江南,偏师渡江,一来不能保证一定能战胜在江南的隋军,还有杜伏威,李子通这些骁勇的反贼。二来派去江南的军队可能会自立,杨广死了,就缺了大隋这面大旗,所有人都是叛军反贼,等有人回过这股子劲来说,只怕军队就会溃散了。”

    杨玄感笑道:“可是无粮怎么办呢?”

    王玄恕咬了咬牙:“越是无粮,越是可以利用这股子气势,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全军都知道粮草不足,那一段时间内会为了抢粮,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骁果军本就是战力冠绝天下,而从将到兵,皆是悍勇之辈,自视极高,向来看不起其他各地的叛军反贼,包括瓦岗军也不在他们眼里。”

    “所以宇文化及一定会早早地立一个傀儡,然后全军西进,进入中原,想要打败李密和阿大,打通进入关中的通道。刚才徒儿所说的师父可以促成瓦岗军与东都阿大的和解,就是指这一点。”

    杨玄感哈哈一笑,看着王玄恕,满意地点了点头:“行满应该可以放心了,有二郎这样的见识,当不至于后继无人。大郎,你这点应该跟你二弟多学学才是。”

    王玄应叹了口气:“二郎见识深远,阿兄所不及也。”

    杨玄感的眼中冷芒一闪:“好了,既然杨广已死,咱们也要早作准备吧,宇文化及想去东都,断不至于对行满家人下手,咱们收拾行装,随时准备上路!大门可以打开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千二百零六章 无耻文人(八更)

    江都,紫微大殿。

    宇文化及志得意满地坐在御座边上的一个胡床上,这个胡床是由翡翠玉石所打造,珠光宝气,直接能亮眼人眼,这是从杨广的库房里找到的宝贝,还是当年西域的番邦异国所进献的,这会儿却是便宜了宇文化及。若不是这回还是要立个傀儡,多少还要顾及一点面子,宇文化及只怕早就坐上那金灿灿的御座了。

    殿中的群臣与百官们分立两侧,一个个低着头,汗流浃背,不敢说话,殿中到处都是持刀举槊的武夫,只要有半句话不对路子,那杨广的下场,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宇文化及的目光落在站在殿中的许善心和许敬宗父子身上,冷冷地说道:“许大夫,你是著名的史学家,也是前任的秘书丞,当世的大文人,现在暴君独夫已死,临死前传诏我们百官商议立嗣之举,所有的大臣都发表意见了,只有你一言不发,难道你还想为暴君尽忠吗?”

    许善心的嘴唇动了动,冷冷地说道:“丞相既然已行此大事,那一应事情自行决定即可,又何必问我等官员呢?”

    宇文化及的眼中杀机一现:“现在暴君已死,我不想大开杀戒,你是文人,现在我给你个机会,放你回去,一会儿我们议定皇帝的人选后,由你来起草登位诏书,如何?”

    许善心一句话也不说,甚至没有拜宇文化及一下,转过身,大袍撩起,手舞足蹈,打着圈,转着旋,就这样走出了大殿。

    宇文化及的眼中冷芒一闪:“此人太负气!既然这样,也不用他写什么诏书了,来人,送许大夫上路!”

    宇文成都一挥手,几个骁悍的军士转身而出,冲着许善心离去的方向奔出,而殿上的许敬宗则满头大汗,一下子跪倒在地,声音都在发抖:“大丞相千岁千岁千千岁,下官愿追随大丞相,做任何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宇文化及哈哈大笑:“怎么,本相杀了你爹,你不恨我?”

    许敬宗闭上了眼睛,脸上的肌肉跳了跳,很快又睁了开来,说道:“老东西冥顽不化,不顺应大势,大丞相以国法杀他,没有问题,只要您一声令下,下官愿意大义灭亲!”

    此话一出,殿上百官人人色变,绝大多数人露出了鄙夷不屑的神色,这样的极品,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宇文化及哈哈一笑:“好,很好,许舍人,你记住了,要吸取你爹的教训,万万不可对抗朝廷,对抗国法。大义灭亲这种事情,毕竟有违人伦,就算了,不过,那诏书嘛。。。。”

    许敬宗不假思索地说道:“下官愿意亲自起草此诏书。”

    宇文化及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许舍人,现在你就是内史侍郎了,去吧,站到你该站的位置。”

    许敬宗的脸上现出一丝喜色,连忙磕头谢恩,然后站到了一众穿着紫袍的侍郎以上的高官队列中,前后站着的两个人嘴角勾了勾,不自觉地向着许敬宗的方向远离了半步多,整个队列就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落在外面,好不明显。

    宇文化及环视殿内,沉声道:“那大家说说,到底是立秦王杨浩,还是立蜀王杨秀呢?”

    封伦的耳朵动了动,大声道:“大丞相,现在杨广杨暕和杨杲已死,他这一支除了在大兴的杨侑和东都的杨侗外,已经死绝,臣以为,应该从杨氏宗室之中再挑一个合适的皇帝人选。杨秀在文皇帝在位时,就野心勃勃,想要谋反,此人断不可留。”

    宇文化及看向了裴世矩,笑道:“裴仆射,你现在已经官至尚书右仆射了,算是国之栋梁,此事你怎么看?”

    裴世矩连忙拱手道:“此事一由大丞相所决定,下官惟命是从耳。”

    宇文化及笑着看向了苏威:“那苏仆射呢?”

    苏威也连忙说道:“臣附议裴仆射。”

    宇文化及笑着摆了摆手:“好吧,既然二位仆射都不表态,那就按封侍郎(这会儿已经接替了虞世基的内史侍郎一职)的意思,立杨浩为帝吧。既然立了杨浩,那杨秀就断不可留,许侍郎,你起草诏书,拥立秦王杨浩为帝,而蜀王杨秀一家,父子八人,尽数赐死。”

    许敬宗连忙拱手行礼道:“谨遵大丞相旨意。”

    封伦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神色:“大丞相,下官还有一事要上奏。”

    宇文化及的心情很好,点了点头:“封侍郎还有什么事要说吗,尽管开口。”

    封伦勾了勾嘴角,沉声道:“东都留守,右武卫大将军王世充,他的全家都还在江都。还有他手下的大将的家人,也多半在我们手上,下官以为,当早早地把他们的家人收押,看管,千万不能让他们跑了!然后,再开刀问斩!”

    宇文化及的脸色微微一变:“封侍郎,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非要针对王世充的家人呢?就算要看押,也不至于要取人性命啊。”

    封伦冷笑道:“大丞相,因为王世充绝不会加入我们,现在斩他全家,正是向李密示好,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跟李密的瓦岗军联合,起码,在攻打东都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